《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二、心理语言学初期发展的理论基础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受到三大理论的影响:一是以华生(J.B.Watson,18781858)和斯金纳(B.F.Skinner,1904)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二是以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1933)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三是以珊南(C.Shannon,1948)为代表的信息理论。首先,美国著名心家华生所创始的行为主义理论,在俄国生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Pavlov:1870193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客观功能主义的学说。他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的大
2、多数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接而形成的。继华生之后,斯金纳又在华生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1957年,斯金纳出版的(言语行为)(Verbal;Behavior)一书对言语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尽管斯金纳的(言语行为)后来受到了乔姆斯基的批判,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射和“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等的理论不但影响着和语言学的研究,而且也为后来发展起来的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部分的理论根据。除了行为主义理论,以布隆菲尔德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理论也为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建立在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用行为主义的原
3、则研究意义,在确立语言单位时坚持严格的发展程序,总体上关心语言学的自由地位和科学性。尽管他的理论受到语义学家里奇(Geoffrey;Leech)的批评并成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牺牲品,然而,布隆菲尔德的研究方法不但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被广泛采用,而且也成了心理语言学研究“句子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珊南(Shannon)为代表的“信息论的研究。信息论的研究牵涉到信息的计量、传送、变换、处理和储存。在语言的研究方面,信息理论认为语言的输出表现为一系列的信息符号,依次地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向语言学家对语言信息分布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和
4、仿照的依据,同时也向心理学家和语言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框架。自1948年信息论问世以来,信息理论中很多的研究方法都被心理语言学家所采用,用来研究“语言的感知、“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信息的和“信息分析。特别是在“语言的编码和“解码的研究方面,大量语言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均采用了信息论的研究方法。三、心理语言学中期发展的理论基础心理语言学的中期发展大体可以从1960年算起至1975年,共15年的时间。这主要是以西方心理语言学专著的大量问世为根据的。无论该划分是否准确,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无疑是心理语言学发展壮大的“酝酿期,而这个时期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以乔姆斯基的“生成
5、语法和勒考夫(Lakoff)的“生成语义学的研究理论为“动力源的。首先,乔姆斯基于1957年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Structures)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可归结为以下4点:一是他强调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二是他针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强调了语言习得的“遗传因素:三是他提出了“语言模块论,区别了语言系统的规则和表征与认知系统的规则和表征的不同;四是他提出了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也是影响此后语言研究最为重要的新的语言理论。然而,正当乔姆斯基在努力修正自己的理论并试图提出新的研究模式之时,以勒考夫(
6、Lakoff)为代表的“生成语义学派与以乔姆斯基本人为代表的“解释语义学派又在深层结构的“深度问题上发生了争议:勒考夫认为深层结构还不够“深,而乔姆斯基则认为深层结构已经“太深。此后,尽管有人又提出“格语法或“功能语法或“交际语法等的理论,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勒考夫提出的“生成语义的理论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四、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大主题1.言语产生“言语产生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1)言语产生模型的数据;;(2)言语产生中的语言单位;(3)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言语失误;(4)言语产生模型。首先,“言语产生模型的数据;主要通过对“言语失误、“
7、言语停顿、“言语障碍的数据分析,研究言语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言语产生的因素。第二,在“言语产生中的语言单位的研究中,主要通过人们在“音素段、“语音特征、“单词、“词素和“短语5个方面的语言行为以及对言语者所表现出的“言语失误现象的分析,研究言语的产生过程。第三,在“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言语失误的研究方面,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研究:(1)言语计划;(2)词汇组织;(3)口误和言语失误的特征和起因。在“言语计划的研究方面,主要以莱施勒(Lashley,1951)的“词语产生表现和佛恩尼(Fournie)的“词语层级组织等的研究理论为基础,专门探究语言产生模型中“言语表现和“言语失误的阶段和言语失误的预测。
8、在“词汇组织的研究方面,主要以弗洛姆金(Fromkin,1988)和戈莱特(Garrett,1988)有关同音异义词和近似音词所造成的言语失误的论说为基础,揭示“语义替换、“音位替换以及“语义音位混合等现象并以此研究词汇组织的过程以及造产言语失误的原因。在“口误和“言语失误的特征和成因的研究方面,主要以戈莱特(Garrett,1988)和卡特勒(Curler,1980)有关“词缀和“功能词在句中“换位现象的分析为基础,探究言语失误的规律、成因以及言语产生的过程。第四,对言语产生以及言语加工模型的研究,主要以弗洛姆金(Fromkin,1971)提出的“话语生成器模型、由戴尔(Dell,1986)
9、提出的“扩散激活模型和由莱沃尔特(Levelt,1989)提出的“信息构成器分别代表的“串行模型、“并行模型和以莱沃尔特的“信息构成模型的研究为基础,从语音的辨听,到单词的提取以至到语意的联接和确认,讨论言语产生的过程以及影响言语产生的各种因素。2.语言习得“语言习得,不但是心理学和语言学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且也是心理语言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1)语言发展的研究方法;(2)言语感知的发展;(3)儿童语言词汇;(4)句子的学习及理解;(5)语言的交际用途;(6)儿童语言习得理论。首先,在语言发展研究方法的探索方面,利奥颇尔德(Leopold,1948)提出的“日记和家长报告
10、为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利奥颇尔德通过对其女儿希尔得嘉德(Hildegarde)在和德语学习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观察认为,观察和研究儿童日记的语言发展有助于对儿童语言发展的有效研究。但后来贝茨(Bares,1991)却认为更有效的途径是家长对其子女语言表现的观察。因此,儿童日记和家长报告就成了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一大途径。除此之外,观察数据、采访和实验也是研究语言发展的重要方法。第二,言语感知发展的研究包括3个方面的研究:(1)家长的语言输出和儿童语言学习的关系;(2)儿童早期言语感知;(3)语言特化。第三,儿童语言词汇研究包括:咿呀学语、单词学习、双词学习、语法联接、词语和词义
11、联接。在这方面,其研究的重心集中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获得、“使用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词语与语义的连接3个方面。第四,句子学习和理解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1)单词和短语向简单句的过渡过程;(2)语法在造句方面所起的作用;(3)句子的形成和理解策略;(4)简单句向复杂句的过渡以及对较为复杂语句的理解和使用。第五,在语言交际用途的研究方面,贝茨(Bates,1976)和韩礼德(Halliday,1975)提出的“语用学功能、奈尔森(Nelson,1973)提出的“指涉和表达功能成为研究语言功用的主要理论基础。特别是韩礼德提出的7种语言功能,不但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经典,同时也为心理语言学在语言习得
12、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思考线索。第六,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方式为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途径。但就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而论,以斯金纳和布龙费尔德“刺激反应或“强化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以乔姆斯基“天生论为代表的“遗传或“传递理论构成了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两大分支。此外,以皮亚杰(Piaget)和布鲁纳(Bruner)为代表的“认知理论、由贝茨(Bates)和麦克威尼(MacWhinney)提出的“竞争模型和由波特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型代表了儿童语言习得模型研究的主体内容。由此可见,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心灵主义的“内在理论,交互作用理论的“认知、“信息处理和“交互作用
13、理论构成了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重要基础。3.语言理解“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集中讨论的话题,其研究包括:(1)言语感知;(2)词汇提取;(3)句子加工;(4)语篇理解。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人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首先,“言语感知牵涉到“言语感知的研究手段、“言语感知的条件、“言语信号的产生和语音的声学特征、“元音和辅音的听辨、“连续性的语音听辨、“书面语言的感知和“言语感知模型共7个方面的研究。语言感知的研究手段最早是用达得立(H.Dudley,1939)发明的“声音记录仪(vocoder)记录和分析语言的输出信息的。后来,制造“声音记录仪的原理又促使“声音摄谱仪(s
14、ound;spectrogram)的出现和发展。这是按照声音频率的分布,专门用来分析语言信号的“二战期间的生成物。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受声学语音学和发音语音学的影响,又出现了“电子肌动记录仪(electromyography)和“电子记波仪(electrokymography),分别用来记录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电压变化和说话时口、鼻腔的气流变化。当然,最新的研究手段当属“摄影摄像技术(cineradiography),人们用该技术记录发音的动态变化。在语言感知条件的研究方面,“语境是影响言语感知最为重要的条件。语言信号产生方面的研究,大都与“声学特征、“元音和辅音的听辨相关。这是一项较为
15、复杂的研究,是一项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音素听辨研究。语言感知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书面语言理解的研究。这牵涉到“视觉感应、“字母辨认、“词意确定以及“信息记忆和“信息组织等方面的探索。当然,语言感知研究最为重要的领域当属“言语感知模型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利博曼(Liberman,1967,1970)及其同事提出的“肌动模型理论(Motor;Theory)、史蒂文斯(Stevens,1960)提出的“合成分析模型(Analysis-by-Synthesis)、马塞罗(Hassaro,1987,1989)提出的“模糊逻辑模型(Fuzzy;Logical;Model)、马斯伦和威尔森提出的“交股模型(
16、Cohort;Model)和爱尔曼(Elman,1984,1986)提出的“轨迹模型(Trace;Model)成为语言感知研究的5大模型,是影响心理语言学在语言理解方面研究的5个重要的“模型理论。第二,在“词汇提取的研究方面,其探索主要集中在“词的基本元素、“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因素和“词汇提取模型等4个方面。研究词汇提取,离不开对词的基本原素的分析,因为词的基本原素与词意直接相关。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直接关系到语言理解研究,是语言理解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反应时实验、“命名词汇检索和“言语错误分析3种。其中,“言语错误分析和“命名是研究词汇提取最为重
17、要的两种方法。人们可以通过“嘴边现象、“词语换位以及“失言等的言语错误以及对造成这些错误的分析搞清人们是如何理解词意或提取语言信息的。在“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因素的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词汇性效应、“语义性效应和“语境效应3个方面。词汇提取模型的研究,是一项卓有成效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以福斯特(Forster,1976)词汇提取的“自动搜索模型为代表的“串行搜索模型(Serial;Search;Models)和以摩顿(Morton,1969,1979)提出的“词汇发生模型为代表的“并行提取模型(Parallel;Access;Model)已成为词汇提取研究的两大主流。尤其是摩顿的“词汇发
18、生模型,在“词汇激活的研究方面为后来词汇提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线索。此外,另一个加入“并行提取模型行列的是“连接主义模型。这是一个由心理学、和科学界中的连接主义者提出来的解释词汇提取的一个重要的学说。连接主义认为,一个词的最终理解是从信息的“输入“特征“字母“单词的递增连接完成的。除“连接主义模型外,还有一个被称之为“交股模型(Cohort;Model)的听觉词辨认模型。马斯伦和威尔森(Marslen-Wilson,1987)提出,当一个人听到一个词的时侯,该词所有的语音邻词都会被激活。当然,无论是哪一种理论,都很难适用于解释语言理解复杂过程的全部。但是,每一种“模型都强调的“激活理论对解
19、释语言理解的复杂过程仍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话题。第三,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该领域的研究分为:(1)句子结构的性质;(2)句法加工;(3)句子分解和句法的模糊性;(4)句子分解模型;(5)语言加工与记忆;(6)句子理解的加工模型。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理解语言是因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输出者的心目中有着共同的语法规则或“约定。然而,句子理解研究并非如此简单,这里还牵涉到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问题。仅以A说的Its;too;cold;here一句为例,如果B从该句的字面意思去理解,那么,他很可能就没有理解A的真正指意。因此,句法加工便是心理语言学
20、在语言理解方面所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句法加工的研究涉及到“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句子结构的分解和“从句的加工共4个问题,主要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句法加工来理解复合句及其指意的。在句子分解和句法的模糊性的研究方面,心理语言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局部模糊和“永久模糊两个方面的讨论之上。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的本质特征,所以利用“句子分解模型研究模糊语句的理解方法也就成了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理解的一大手段。在分解模糊语句的研究方面,克立森(J.B.Cleason,1998)将其模型分为两种:一种是“花园小径模型,另一种是“强求圆满模型。花园小径模型以“结构优先或“词
21、汇优先的原则讨论语句的理解过程。然而,要正确理解语句,句子记忆也是重要的一环。在该方面,心理语言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意义和表层结构的记忆、“语义推理和句子记忆、“命题和句子记忆3方面的研究上。当然,要了解人们是如何记忆语言信息的,“句子理解的加工模型便是研究语言理解的根本。到目前为止,由弗德(Fodor,1974)等人提出的“感知策略、由贝弗尔(Bever,1970)提出的“非转换策略、由基姆鲍尔(Kimball,1973)“表层结构句法分析7原则和以弗雷兹泽(Frazier,1978)提出的“灌肠机理论已成为句子理解加工的四大主体模型(22)。特别是基姆鲍尔的“7原则(23),基本上概括了句子理解的大体过程和研究思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