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柴金化瘀方治疗胆囊息肉样变疗效评价,中医内科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拟柴金化瘀方治疗胆囊息肉样变疗效评价,中医内科学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自拟柴金化瘀方治疗胆囊息肉样变疗效评价,中医内科学论文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ofgallbladder,PLG,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PLG在病理上有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之分。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等,而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等1.当代医学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局限于手术切除或利胆消炎等对症处理,而且术后造成胆囊功能下降,胆道压力紊乱,胆汁反流等多种问题。本研究通过中医视角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通过辨病辨证,自拟柴金化瘀方治疗胆囊息肉样变,临床疗效确切,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
2、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80例患者均来自于2018年10月-2020年11月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病房,华而不实男98例,女8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1.86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具有可比性P 0.05。采用西门子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禁食12h后进行腹部检查,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观察胆囊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强度、数目、部位及其后声影、息肉能否随体位移动、息肉基底部宽度及胆囊壁厚度。 1.2纳入标准 1.2.1西医诊断 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肩胛区疼痛;有恶心、嗳气、泛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异常感觉和状
3、态,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胆囊区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2. 1.2.2中医诊断 右胁胀满或心下痞满,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不舒,纳食减少,嗳气频作,大便干结或困难。伴有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口干口苦,咽干舌燥。少数患者可伴有发热、黄疸2. 1.2.3超声诊断 胆囊内壁黏膜面小隆起,呈球形、桑葚状、颗粒状,单发或多发、体积较小,绝大多数不超过1.0cm,常带有长短不等的蒂,基底较窄,可发生于胆囊任何部位,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不随体位活动,常伴有胆囊壁增厚、毛糙等慢性胆囊炎改变3. 1.3排除标准 胆囊癌患者。体质较弱有消化道出血、溃疡病患者。确为纤维瘤胆囊息肉患者或先天胆囊内畸形息肉患者。胆囊息肉长径超
4、2cm以上或并发胆石症、结石长径超过1cm以上者。生命体征不稳,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史。入选前30d内用过其他药物治疗。妊娠、哺乳期。符合以上任一条件的患者不能入选。 2治疗方式方法 2.1治疗组 自拟柴金化瘀方。药物组成:柴胡、郁金、青皮、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蒲公英、茯苓、厚朴、黄芩、白芍、薏仁、茵陈。胁痛甚者加郁金、玄胡、青皮加大理气止痛之功;大便枯燥者加酒大黄、焦槟榔、炒莱菔子以行气消胀;口苦心烦者加黄芩、栀子、丹皮以清心凉血;瘀血甚者,加三棱、莪术、土鳖虫以增加破瘀散结之功。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早晚分服。 2.2对照组 消炎利胆片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5、Z20013216口服,每次10mg,每日3次。治疗期以3个月为1个疗程,对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临床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停服一切影响本实验的药物,并忌生冷、辛辣、烟酒、甜食等。 3疗效断定标准 根据(胃肠疾病中医异常感觉和状态评分表4对胆囊息肉患者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进行半定量评分拟定,结合(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判,拟定临床疗效如下,临床痊愈: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积分减少 95%,影像学检查息肉消失。显效:95% 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积分减少 70%,影像学查息肉体积或数目减少50%以上。有效:70% 异常感觉和状态和体征积分减少 30%,影像学检查息肉体
6、积或数目减少小于50%.无效: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积分减少 30%,影像学检查均无明显改善2. 4统计学方式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拟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拟采用t检验。P 0.05有显著性差异。 5结果 治疗组患者单发胆囊息肉51例58%,多发息肉37例58%,伴有胆囊炎18例20%,伴有胆囊结石8例9%。华而不实息肉直径大于10mm15例,大于15mm2例。对照组患者单发胆囊息肉48例55%,多发息肉38例33%,伴有胆囊炎14例16%,伴有胆囊结石5例6%。华而不实息肉直径大于10mm12例,大于15mm3例。 治疗组最终统计88例,自动脱组2例,治愈
7、20例,显效28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最终统计86例,自动脱组4例,治愈10例,显效25例,有效2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4.4%.两组总有效率比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6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对胆囊息肉样变没有具体的描绘叙述及命名,通过对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结合患者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及B超检查,属中医 胁痛 胆胀 黄疸 积聚 等范畴。中医以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以致痰湿内生,郁于肝胆,则肝胆失于疏泄,发为胁痛。情志不遂,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气阻血络,亦发为胁痛。肝胆失疏,通降失司,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则发黄疸。肝气
8、郁久化火,熏蒸胆腑,上泛于口则口苦咽干。气机不畅、痰浊中阻,胆腑失于通降,胆汁疏泄不畅,日久壅滞脉络,胆汁、痰浊淤积胆腑,则成息肉。病机总属湿热、痰瘀互结。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体内脂类的代谢会出现紊乱,同时胃肠激素中胰多肽也随之增加,其分泌量也增加,除了能够抑制胆囊收缩及胆汁分泌,还可影响胆汁的排空,进而导致结石和息肉5.然而也有研究显示6,胆固醇息肉患者胆囊壁胆固醇酯升高和胆汁胆固醇过饱和存在相关性,故较多的研究者揣测胆固醇息肉患者胆囊壁内太多胆固醇来源于胆汁。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的积聚,促使巨噬细胞侵入并吞噬,逐步在细胞内积聚构成泡沫细胞,这类细胞的增加则会在胆囊局部构成 草
9、莓样 颗粒,如将局部黏膜推起,则可能构成类似息肉样增生。 自拟方中的柴胡辛行苦泻,调达肝气,系疏肝要药;郁金辛散苦泻,行气活血,清利肝胆湿热;鸡内金有化坚消食之功;金钱草、茵陈、蒲公英皆可清胆利湿退黄;海金沙利湿退热,引邪外出。厚朴、青皮宽中理气;茯苓、白芍、薏苡仁健脾柔肝,防辛苦之品耗伤肝阴。全方清热兼顾补阴,活血兼顾理气。 根据当代药理学研究8,柴胡含有的柴胡皂苷有抗炎、降低血浆胆固醇、抗脂肪肝、利胆等作用。郁金具有有保卫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其含有的姜黄素和挥发油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海金沙、茵陈皆有利胆作用,茵陈的提取物则能够增加其胆酸与磷脂以及胆固醇分泌和排泄,最终使胆汁的分泌
10、量增加,到达利胆的作用,而同时又具有抗肿瘤的作用。金钱草水煎液能明显促进胆汁分泌,使胆囊括约肌松弛,进而减轻胆管阻塞及疼痛。揣测柴金化瘀方通过抑制胆囊的炎症反响,加快脂质代谢,促进胆囊收缩及分泌起效,临床观察研究,柴金化瘀方治疗胆囊息肉样变疗效确切,效果显著。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吕复君,张东,刘江伟。胆囊息肉成因的研究进展J.当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24:4785-478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81-283. 3吴乃森。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18-120. 4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胃肠疾病专业评分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191:66-68. 5尹艳雅。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5:272-273. 6李承龙,冯贤松。胆囊胆固醇息肉成因的研究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2:94-97. 7高学敏。中药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