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植物生理生态学中的运用,高等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植物生理生态学中的运用,高等教育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植物生理生态学中的运用,高等教育论文2018年,教育部已明确指出本科教育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积极鼓励高素质人才介入科学研究1.研究型教学形式就是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将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介入性和积极主动性,并能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到达自主地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在这里经过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教学形式2-6.由此可见,研究型教学形式代表了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意义重大,已成为当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
2、新热门7-10. 近年来,诸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首脑、科学家及普通民众普遍关注的话题。植物生理生态学就是从生理机制上讨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物质代谢和能量传输规律以及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加深了我们对很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因此在生态学的研究中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11,采用研究型教学形式对稳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强学生的创新潜力和主观能动性以及提升专业的教学水平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形式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以往的教学经历体验和对各高校实地研究资料表示清楚,当前植物生理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形式还是以课堂教授为主,表现为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教
3、学方式方法和以笔试作为考核的唯一尺度6.这种单向教学形式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单纯背诵的层面,缺乏对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理生态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力。除此之外,通过笔者的走访发现,大多教学经过师生互动较为缺乏,老师 照本宣科 ,学生上课提不起兴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5的。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的年龄构造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思想活泼踊跃,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并拥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传统的 填鸭式 教育形式并不适用于他们,强烈地对未知世界的探寻求索热情使他们很容易融入到研究型教学中。植
4、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型教学属于探寻求索性教学形式,是老师以教学资料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把握为出发点,通过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课程构造,构建出一种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形式12-14,更符合当今大学生的认知构造和新形势下本科教学形式的改革需求。因而,我们以为 研究型教学形式 能够有效地解决植物生理生态学教学中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认知不够和资源课时有限等问题,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热情,具体表现出以生为本,促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植物生理生态学教与学的最佳效果。然而,当前国内对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型教学形式探寻求索较少,那么该如何在植物生理生态学教学经过中施行研究型教学形式呢?为了讨论这个问题,在前期的研
5、究基础上,我们结合当代实验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对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型教学形式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 二、研究型教学形式实践。 我们以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131班学生为实验班,生态学131班的学生已修完植物学、生态学等基础课程,针对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完成基本课堂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建立起植物生理生态学教研平台,并从下面几个方面对研究型教学形式进行积极探寻求索。 一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以参考书和网络资料代替教学资料。 加强对开放式资源的利用,即突破老师、教学资料等限制,将教学地点延伸至实验室、自然界等教室之外的地方。比方,在说到 植物的光合作用 这一章节时,我们将课堂搬到室外,首先让
6、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植物学的相关内容分小组讲解叶片的基本构造和叶绿素的组成,进而引申出叶色是怎样随环境而变化、光系统的组成成分等。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对实实在在的自然界中不同叶片的认识,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将书本 死的文字 学 活 ,到达融会贯穿、举一反三的目的。除此之外,科学问题的解决所需的知识一般也会超出教学资料和教学大纲,因而在讲授相应章节的经过中应主动、积极地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数据库以及网络等资源,从中开掘解决问题所学的知识。 二强调能力培养,注重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通过相关的文献阅读和案例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寻求索问题的能力。在每一相关章节中,我们会设定若
7、干个相关主题或本文关键词语让学生去各个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通过小组项目作业和课堂报告锻炼学生探寻求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亦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一经过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加强学生研究命题设置的前瞻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而提高师生互动的深度。比方,在讲授 胁迫生理 这一章节中,首先是引导学生怎样选择适宜的科学命题:浙江省为我们国家主要的酸控区,我们学校-浙江农林大学位于临安市,临安市素有中国 中国节能灯之乡 之称,之前有报道由于制作节能灯的原料之一-汞的随意排放,导致临安周边土壤汞污染比拟严重,由此引导学生得出临安市周边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为酸雨和汞。捉住了这两
8、个主要因子,接下来提问 汞和酸雨之间有没有互相作用?这种互作有没有可能对当地植被造成胁迫影响?植物响应的生理机制有哪些? 然后提出科学问题: 模拟酸雨和汞胁迫交互作用下植物香樟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 在对植物的选择上引导学生选择浙江省的地带性植被,确定了科学命题,接下来就是怎样开展控制实验的问题。最后,在实验收获后,指导学生怎样统计分析数据及撰写科学论文等。如此,通过与实践应用严密结合的科学命题的设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寻求索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后通过走访学生,听到学生普遍反映效果非常好: 原来做科研是这样的,完全不是那么神秘莫测的 我觉得植物生理
9、生态学这门课很有趣 我明白了植物和环境之间是如何的关系。 三组建专门的植物生理生态学教学QQ群。 将授课对象纳入华而不实,进而开拓师生集体或私人沟通空间,使老师能课下在线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应,根据学生把握的情况调整自个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四考核形式多样化。 为切实提高植物生理生态学的效果和质量,有效具体表现出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在这门课的考核中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增加平常成绩的比重,采用课堂讨论、专题报告论文撰写及笔试等多种考核形式。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平常学习的积极性,又利于综合评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情况和能力的提高情况,进而最终到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以下为
10、参考文献: 1 新 华 社 .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2018-2020EB/OL.2018-07. 2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形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8,20:40-42. 3宋永涛。本科教学改革中的研究型教学形式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43-45. 4贾立江,刘家国,武艳君。本科生研究型教学形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318:41-42. 5王少林。高等教育中研究型教学形式作用的讨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0,286:97-98. 6籍建东。研究型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的比拟J.职教论坛,20
11、18,5:43-45. 7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进一步讨论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24-25. 8覃林,谭玲,庄嘉,赵琛。景观生态学课程研究型教学形式讨论J.教育教学论坛,2020,8:68-70. 9唐雯。研究型教学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J.黑龙江教育,2007,1:95-96. 10李乐山。高等学校进行研究型教学的方式方法与意义J.大学学报,2008,28:92-96. 11杨锐铣,黄小波,吴昊,胡滨,谷勇。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0,4029:14165-14166,14194. 12杨振宇,邢立宁,刘晓路。高等院校研究型教学形式分析J.时代教育,2020,22:35-36. 13王冰。论研究型教学的内涵和组织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0,6:104-105. 14陈树华。论研究型教学的考试方式方法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