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系统治疗方法,皮肤病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系统治疗方法,皮肤病学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系统治疗方法,皮肤病学论文寻常型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有多层的银白色鳞屑的丘疹和红斑的炎症性皮肤病。根据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皮损特点以及好发部位;发病与季节及精神因素的关系;外伤、上呼吸道感染、妊娠分娩、酗酒等的诱发因素,以及家族史等参考资料,一般诊断不难1.银屑病的治疗方式方法很多,但由于是由遗传为基础的多因素影响而诱发的慢性增生性皮肤病,因而靠药物很难根治,但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治疗方式方法得到控制。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40 例系统治疗方式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式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寻常型银
2、屑病患者 40 例,华而不实男 28 例,女12 例,年龄 2357 岁,平均 34 岁。病程 526 年,平均 13 年。均有红斑、鳞屑、点状出血及薄膜现象,皮损占整个体外表积的 1%20%. 1.2 方式方法从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形式的整体观念出发,选择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 1.2.1 药物治疗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银屑病可用维生素 A、B12、C、D、E 和 K4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食用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及蔬菜水果对银屑病的恢复极有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银屑病来历已久,但多年的经历体验证明寻常型银屑病不宜系统
3、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系统应用虽能使皮损获得短期痊愈,但一旦停用,则会出现严重反跳,导致病情恶化,甚至由寻常型转为脓疙型或红皮病型,故尽量避免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银屑病。抗肿瘤药物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是抑制 DNA 合成和表皮细胞有丝分裂2.用于治疗银屑病的抗肿瘤药物有白血宁、甲氨蝶呤MTX、乙亚胺、丙亚胺、羟基脲、博来霉素、乙双吗啉、平阳霉素等。由于这类药物毒副作用大,已陆续有报道因应用这类药物而引起白血病、肝癌、鳞癌、恶性淋巴瘤等。故专家们提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不宜采用这类药物治疗,仅对红皮病型、关节型及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有时还采用。环孢菌素有高效的免疫抑制作用,能选择性抑制 TH细胞的增殖,对角
4、质构成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主要的不良反响是肝肾功能受损和引起高血压,还能够引起神经系统异常感觉和状态等。除此之外,此药价格昂贵。因而寻常型银屑病不选择应用此类药物。若银屑病合并有咽炎、扁桃体炎等能够应用青霉素、氨苄西林或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也有一定疗效,但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响。 1.2.2 物理治疗沐浴可去除鳞屑,清洁皮肤,改善微循环。在浴液中能够参加适当药物,如中药,增加止痒、消炎、润肤等作用,可以采用矿泉浴。紫外线照射能够抑制表皮细胞 DNA 合成,提高免疫功能,以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先化疗法是口服或外用8-MOP 等吸光剂后再照射长波紫外线,以加强光疗的效果。 此疗法合适
5、冬季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但需要注意紫外线的照射量以免引起光毒反响。对日光过敏者及光感的银屑病患者禁忌。 2 结果 经临床治疗见效 14 周见效,皮损明显消退、异常感觉和状态明显减轻或消失。不良反响口干 20 例,皮肤枯燥、瘙痒 19 例,眼睛枯燥 1 例。 3 讨论 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是由基因调控与环境因索共同作用,而使机体的神经、生化、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调节细胞增生与分化的多种细胞因子表示出异常而引起表皮细胞增生过度、角化不全,真皮中毛细血管扩张和增生,进而临床表现为丘疹和红斑,外表有多层银白色鳞屑。 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其基本损害起初为栗粒至绿豆大的炎
6、症性红丘疹,以后可逐步扩大或融合成斑片。损害边界清楚,周围有红晕,基底浸润明显,外表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轻刮可出现亮膜,再刮除薄膜可出现小出血点,呈露珠状称为点状出血现象 Auspitz 现象 。银白色鳞屑、发亮的薄膜及点状出血为寻常型银屑病的典型临床特征。 根据皮损发展经过中的可有多种形状表现,并以形态命名,如丘疹形的皮疹分布于身体各部位者称为点滴状银屑病,此型较常见于儿童及银屑病进行期;损害较大,呈圆形如硬币状称为钱币状银屑病;损害不断扩大,相互融合构成大片不规则地图状称为地图状银屑病;损害分布呈带状称为带状银屑病;损害中心消退呈环状,则称为环状银屑病。除此之外,有些损害发生于头皮、眉耳部
7、,并有脂溢性皮炎样损害,则可称为脂溢性皮炎样银屑病;还有少数患者皮损有腐败及渗出,枯燥后成污褐色鳞屑痴,并重叠堆积,称为砺壳状银屑病;也有少数患者皮损外表构成扁平赘疣状,而称为疣状银屑病。 皮肤损害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但以头皮和四肢伸侧为多见。指趾甲和黏膜亦可受累,腋下、腹股沟等褶皱部位以及黏膜处也偶可被累及。皮损常对称分布,少数患者可只局限于某一部位,因此也有以部位命名,如单独见于头皮,称头皮银屑病。其典型皮损为浸润性、红斑边界清楚,覆有较厚的鳞屑,毛发呈束状,有时可以融合成片,甚至满布头皮3.但多数同时可见躯干及四肢等伸侧处有典型的银屑病损害。 单纯见于掌跖部位的银屑病较少见,皮损为边界明
8、显的角化性淡红色斑片,较厚,边缘较薄,斑片有点状白色鳞屑或点状凹陷,皮损较厚的斑片可引起皲裂。指趾甲的银屑病损害表现为甲板有点状凹陷,甲板不平,可出现纵嵴、横沟、混浊、肥厚、甲剥离或甲板畸形,多数伴有其他部位银屑病的皮损。乳膜部位银屑病较少见,常发生于龟头和包皮内面,可以发生于口腔及眼结膜等处,发生于龟头部和包皮内侧的损害为边界清楚的光滑枯燥性红斑,刮之有白色鳞屑。发生于口腔者以颊豁膜为多见,亦可见于舌、硬愕、齿龈及口唇等处,损害为乳白色、灰白色或灰黄色丘疹或斑片,周围有红晕,基底浸润,外表呈浸渍状,刮除浸渍的角质层外表可见点状出血点和露出鲜红的腐败面。黏膜银屑病可单发,但多数在其他部位可见典型的银屑病损害。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 M.第 3 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59?772. 2 史克实 ,潘付堂 .阿维 A 与康体多联合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4,203:301 3 张学军 ,刘维达 ,何春涤 .当代皮肤病学基础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