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doc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28567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五章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 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复合手法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式手法复合而成的一类推拿手法,包括一个部位同时受到两种单式手法的合成刺激(如拿揉法、牵抖法),或一手同时运用两种单式手法同步操作(如推摩法)。本章介绍的特殊手法包括扫散法、踩蹻法和捏脊法。一、 拿揉法(grasping - kneading manipulation) 拿揉法是由拿法和揉法相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手法。 【术式】 在拿法动作的基础上,使拇指与其他手指在做捏、提时,增加了适度的旋转揉动, 所产生的拿揉之力连绵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 【要领】1.拿揉法在拿中含有一定量的旋转揉动,以拿为主,以揉为辅。2.操作时要自然流畅,不可呆滞僵硬

2、。3.拿揉肢体可边拿揉边移动。【应用】拿揉法较拿法的用力更趋缓和舒适自然,更易令人接受。对术者而言,因拿法中增加了旋转揉动,相对减弱了拇指与其他四指捏持的对合力,所以操作时不易疲劳。拿揉法具备拿法与揉法的双重作用,主要用于四肢部及颈项部,如拿揉项部、拿揉肩部、拿揉前臂伸肌群、拿揉股后部等。用于颈项强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四肢疲劳酸痛等病症。二、 牵抖法(prilling - shaking maiupulation)牵抖法为拔伸法与抖法相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手法。【术式】 1.上肢牵抖法 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用双手握住其腕关节近端,先拔伸片刻,待119肩部放松时,减缓牵引力,做2 3次较大幅度

3、的抖动,使抖动力作用于肩关节。2.下肢牵抖法 受术者取俯卧位,术者用双手握住其踝关节近端,先拔伸片刻, 待髋部放松时,减缓牵引力,做2 3次较大幅度的抖动,使抖动力作用于髋关节。3.腰部牵抖法 受术者取俯卧位,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固定其两腋部。术者以两手握住其两足踝部,缓缓拔伸其腰部,拔伸的同时可小幅度晃动其腰部。待其腰部放松后,术者两手维持一定的牵引力,随后做2 3次较大幅度的抖动,产生较大幅度的波浪状运动,使抖动之力作用于腰部。【要领】1.牵抖法要将牵引力同抖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拔伸是第一步,然后减缓牵引力, 再行较大幅度的抖动,要把握好抖动的时机。2.在持续拔伸未减力之前不可进行抖动,亦

4、不可在完全撤去拔伸力的情况下抖动。3.术者不可屏气。【应用】牵抖法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和理筋整复的作用,适用于肩关节周围炎、髋部伤筋、急性腰扭伤、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三、 推摩法(thumb - pushing and circular - rubbing maiupulation) 推摩法是由一指禅偏锋推法与四指摩法相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手法。 【术式】术者将拇指端桡侧缘着力于受术部位上,其余四指并拢,掌指部自然伸直,将示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的指面着力于受术体表,腕部放松微屈,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拇指做一指禅偏锋推法,其余四指指面在受术体表做环形的摩动。【要领】1

5、.腕部的活动要包含旋转和摆动两种运动形式。 2.拇指着力于主要治疗部位,其余四指放在辅助治疗部位,操作时一手要兼顾两个着力点,动作要协调。3.其他四指的指面要轻轻贴附在施术部位的皮肤上,不可悬空,亦不可用重力。【应用】 本法具有一指禅偏锋推法循经络、推穴道与指摩法轻柔缓和、调和气机的双重作用,主要用于胸腹部、腰骶部等。常用操作法有推中脘、摩胃区;推神阙, 摩天枢、大横;推关元、摩水道;推命门、摩肾俞;推任脉、摩胃经等。用于治疗脘腹胀痛、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痛经、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等病症。120 四、扫散法用拇指桡侧和其余四指指端自头颞部向耳后快速地来回推擦,称扫散法。【术式】 术者面向受术者

6、站立,以一手扶住受术者对侧头部,另一手虎口张开,拇指伸直, 其余四指并拢、指骨间关节屈曲,将拇指桡侧缘及其余四指指端置于头颞部,肘关节做主动屈伸带动五指在颞部来回推擦,同时沿胆经循行部位(太阳一头维一耳后乳突一风池)从前上向后下方单向移动。【要领】1.扫散法的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 2.操作时应注意一手固定受术者头部, 勿使受术者头部过度摇晃。 3.来回推擦以向前推动为主,返回时用力较轻。 4.移动的路线为前上到后下,顺经单向操作。 5.每次推擦的路线一般为34cm,不宜过长,边扫散边向后下方移动。 6.术者腕关节放松,动作连贯,快慢适度,轻重有致,一气呵成。 7.受术者头发较长时,可将五

7、指伸人发间操作,避免牵拉头发而致疼痛。 8.上述虎口张开的操作法是内功推拿流派的特殊要求,亦可简化为五指指端着力, 甚至仅以拇指桡侧缘着力操作。【应用】本法具有祛风散寒、平肝潜阳、醒脑提神、通络止痛之功用。常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头重如裹、眩晕、视物模糊、高血压、失眠、神疲倦怠等病症。五、捏脊法(pinching of the two sides of spine)捏脊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并自下而上推移的一种特殊推拿操作法。捏脊法最早记载于肘后方,原用于治疗成人病症。后世多应用于小儿,成为小儿推拿常用操作法之一。【术式】捏脊的操作方式有两种。1.三指捏脊法 用拇指指腹与示指、中指指腹对合,三

8、指夹持尾骨上方的肌肤, 拇指在后,示指、中指在前;然后示指、中指与拇指相对用力提捏,同时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2.二指捏脊法 拇指指腹与屈曲的示指桡侧部对合,二指夹持脊柱部肌肤,拇指在前,示指在后;然后在二指提捏的同时,示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121【要领】 1.本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1小时后再进行。2.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 3.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施术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操作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4.在小儿背脊上操作,可使用滑石粉、爽身粉等介质。 5.成人皮下脂肪较厚,为减轻捏脊时的疼痛,可在操作前涂抹油性介质。 【应用】 本法

9、有调整阴阳、健脾和胃、促进气血运行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故又被称为捏积疗法,可配合掐推四缝、开四关等。还可用于成人和小儿的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也是小儿或成人保健推拿的常用操作法。六、採蹻法(treading manipulation) 术者用足部踩踏受术者身体一定部位的方法,称踩蹻法。这里仅介绍一种腰部踩蹻法。 【术式】受术者俯卧,在胸部和股前部塾枕,使腹部腾空(一般离床lOcm左右)。术者双手抓住扶手(悬吊的拉杆、墙上的横木或落地式支架),以控制自身体重和调节踩踏的力量,同时用双足踩踏受术者腰部,并做适当的弹压动作。踩踏时,

10、足跟提起,以足前部着力于腰部,运用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小幅度屈伸运动,使身体一起一落,腰部做一弹一压的节律性刺激。一般可连续弹压10 20次。【要领】 1.根据受术者的体质或病情,调整踩踏力量、弹压幅度和操作次数。2.弹起时足尖不可离开腰部而完全腾空。1223.踩踏的力量和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奏。4.推拿床要软硬适中。 5嘱受术者不要屏气,应随着弹压动作自然呼吸,弹起时吸气,踩踏时呼气。6.嘱受术者施术前1小时内不要进食和过多饮水。 7.在施术过程中,因腰部后伸度加大而腰椎管容积变小,可能导致部分病人神经刺激症状加重,若受术者疼痛难忍,应立即停止操作。 8.本法刺激量大,应用时必须谨慎,对年老体弱、

11、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椎管内疾病、骨质疏松或脊椎骨质有病变者均不可使用本法。 【应用】本法具有舒筋通络、理筋整复、行气止痛的作用,并具有压力大、深透性好和省力的优点。适用于肩背、腰臀等部位,常用于治疗慢性顽固性腰部软组织疼痛、腰部肌肉瘙挛僵硬、腰椎后关节紊乱、慢性腰肌劳损等病症。踩蹻也可用于保健按摩和治未病。踩踏腰部时可配合按揉、滑推、分推、足跟叩击、膝部跪揉等足部技法,并可扩大应用于背部、下肢后部等部位。【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文献辑录】引书:引肠辟:端伏,加颐枕上,交手颈下,令人践亓(其)要(腰)。 肘后备急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 按摩经踏破双关:必当令患者平伏,两大腿根有横纹,名曰承扶穴,斯为背部总络,腿处大经,此穴若闭,气血不得流通。治从承扶穴以脚踏定,右脚蹬左腿,左脚蹬右脚,踏稳不宜摇撼,觉腿足麻,将脚轻轻抬起,有热气到足。此开关破壁之法也。按摩经金鸡独立:人胃脘结块,手拿不动。用脚踏住病处,觉脚下有动是也。稳稳踏定,觉气散脚足麻木,轻轻抬起,有余热行至足底。此除邪扶正之法。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