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讨论的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28232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讨论的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讨论的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讨论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讨论的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讨论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论文摘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以力求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为出发点,提出了加强学生认识、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等一些教学思路。当今社会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各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为了愈加熟练的把握和运用好计算机这个强大的工具,所有的高职院校都竞相开设了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则主要针对大一新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

2、本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基本能力和素质,加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就怎样抓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展开初步的讨论。一、加强学生对计算机课重要性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普及类基础课程,面向的是刚刚踏入象牙塔之门的大一新生。这些新踏入校门的学生,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着美妙的憧憬,但又会对将来感觉到些许迷茫。作为他们大学的启蒙老师,首先应该在教学时从有利于本身的发展、适应社会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

3、课程,熟练把握计算机应用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而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作为动力,加强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尽快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同时可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整个的教学经过中,教师要时刻注意维护好学生的这份激情,面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注意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多一份耐心和信任,引导他们展开对知识的探寻,变被动的听课为主动的学习,并对他们获得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进而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构成良性的学习体验循环,既有利于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促使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深化挖掘学习,更有利于保持这种旺盛的学习劲头,为今后

4、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学生基础不一,注重区分层次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学习早已不再是高等学校独有,很多师资条件较好的地区,中学甚至小学都已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而一些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却仍然停留在于书本中。因而,假如根据统一的教学进度照本宣科,一视同仁的进行教学,不区分对象加以引导,势必会导致部分学生渐渐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一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老师,应重点做好这个方面的考虑,要尽力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知足感,树立进一步学好的自信心,加强学习兴趣。在详细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

5、,不要急于向学生灌输过多的专业知识,而应多采集整理学生的教学反应信息,根据不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的进度,因材施教的设置好授课内容和上机实践环节的操作项目。建议老师可在开课之初,安排一次摸底测试,以便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的把握情况和实际操作的应用能力;在随后展开的课程教学中,可重点帮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加快学习进度,缩小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而对那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多在授课经过中融入一些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帮助他们调整好学习心态,克制急躁、盲目自大的厌学情绪,根据其本身的水平制订针对性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拓展学习计划,还能够安排一些

6、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共同进步,使学生间构成互帮互学的良好学习气氛,进而愈加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项目案例教学为驱动计算机作为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经常接触、熟练把握的一个工具,其实践操作性相对较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把握本专业必备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将这些知识融会贯穿于实践操作经过中,进而自若驾驭计算机。因而,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计算机科学体系构造,而应该基于专业应用的实际需求。在进行知识教授经过中,老师应结合本身的实践经历,认真组织好授课内容,注重运用以

7、理论讲解为辅、实际应用为主的授课方式,将枯燥冗杂的理论知识嵌入实际的专业应用案例。多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尽量准确、简练地把操作经过展现给学生,让理论知识在以老师为主导的项目案例教学中得到深化。当然,项目案例教学不仅仅要将经典的案例讲解给学生,更应该组织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或个人独立模拟,完成布置的相关的专业训练项目,最后由授课老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一教一学,一练一评的经过,既使学生到达了深化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双重学习的目的。四、注重培养动手能力,认真落实上机操作计算机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操作训练的好坏,关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情况。因而,第一,老师一

8、定要认真落实教学环节中的上机操作训练,预先根据各个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因材施教的计划好他们各自的上机操作题目,使得学生在上机经过中,始终明确个人的实验任务,能够根据实验步骤逐步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全经过,尽可能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第二,老师应耐心做好上机练习的指导,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授课经过中,能够穿插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实验小常识,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其避开一些弯路。第三,实验操作题目完成后,老师应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写实验报告,能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穿,不但能够把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能够愈加

9、明确的知道本人在学习经过中存在的缺乏之处,进而到达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总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涉及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应用能力的把握,而且对大学生适应高校学校学习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在高职院校大力推行素质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之际,培养出知足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优秀大学生,是每一位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担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更是应该担当改革的领头人,充分运用当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与研究一套新时期合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努力创始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参考文献:1朱有才: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现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7(6).2郭晓姝: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电脑学习,2020(1)3张居晓.: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策略j计算机教育,20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