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春节场面民俗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的春节场面民俗作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西的春节场面民俗作文爆竹是春节中最具有过年味道的标志,每当进了腊月,听到各处集市上不断响起的的爆竹声,人们经常会讲:有年味了!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山西的春节民俗作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山西的春节民俗作文1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清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到达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
2、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清扫一遍,即开场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场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相互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祥。根据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忠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
3、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省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祥。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
4、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
5、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能够虫灾。正月初五为“送穷日。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祈祷天地,祈求五谷丰收。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获最好。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风俗。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
6、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活动开场,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采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将牌位及采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逐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
7、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清徐县一带的风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
8、月十四日开场,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旧日过年,太原一地尚有很多风俗故事,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忙乱、繁琐、迷自信心态。山西的春节民俗作文2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拟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络。因而,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浸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
9、图吉祥,祝贺全年兴隆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可以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祥。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
10、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洁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要这样,才能到达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到达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详细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宏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山西的春节民俗作文3我是山西的孩子,从小就在山西长大,对山西过春节的风俗还算了解,因地域而异,如今我就我所寓居的区域的过年风俗而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11、我的家乡在山西的北部,接近内蒙古的地方。进入农历十一月,人们即开场准备过年了,年轻的姑娘、媳妇们开场他们的针线活纳鞋底,鞋底的原材料是一些旧的衣服,用浆糊粘在一起,上面再粘一层新的黄色、白色或者红色的洋布,在上面画上各式各样的花鸟图案,或者是字样,然后用各种颜色的线绣好。之后,人们就会买新衣、新鞋、新袜,寓意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场,人们也应以全新的相貌开场全新的生活。山西人在腊八节过后,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清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到达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民谣:“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
12、,三十日包饺子。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夜这天传讲是灶王爷升天回宫的日子,这天在北方地区的传统做法是糊两个褡裢似的纸袋,一个里面装的是毛驴的草料和豆子,一个里面装的是灶王爷的盘缠和干粮,在灶王爷像前烧掉,同时还用那种棍棍糖(一般用球状的,原料和棍棍糖一样),在火炉炉口糊一圈,听讲是为了糊住灶王爷的嘴,让灶王爷在天上不要乱讲,只讲好听的,一般灶王爷像前的对联这样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革,人们省去了很多的繁文缛节,在小年夜这天吃麻糖,和家人一起吃饭。腊月二十四扫尘,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场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
13、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清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阴沟。大江南北,四处弥漫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讲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扫出门。(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风俗寄托着人们陈旧立新的
14、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在我的家乡,人们要有白土或者大白刷屋顶。之后的几天,人们会蒸花馍、炸麻花、炸麻叶,煮买回来的牛羊肉,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期间,人们也会贴上窗花、年画、喜字、福字,窗花和喜字都是人们本人用剪刀剪出来的。在当地还有一个风俗,叫“请王,就是供奉本人的已逝去的祖先。在三十这天,人们会在家里空出一个位子,用白纸在上面写上祖先的名字,在每一个名字下摆一双筷子,然后放上一些祭祀的食品,在天天吃饭的时候夹出一点食物用来祭祀,一直到正月十六下午由家里的男子送走。年三十这天对对大人们来讲应该是比拟忙的一天,妇女们在家准备年
15、夜饭,男子们要贴春联、门神,门神大都是“大门门神,一般都为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由于我所在地区的煤炭资源比拟丰富,所以在这天,家里的大人们还会垒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祥,祝贺全年兴隆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转三圈,以图来年平安健康,万事如意。此时也是接神的时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场,这顿年夜饭要渐渐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
16、夜饭的风俗。守岁的风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妙希望之意。正月初一的时候,在一些农村人的家里“要忌荤,这一天,主要是为了家里的牲口,以祈求来年家里的家畜健康,没有疾病或死亡。但是,如今大部分家里都不在遵循这一禁忌。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每年都会有专门的人分析财神的方向和位置,人们会在这个地方放炮竹。若是没有去的人,会由去的人带件衣服,讲明本人也祭过了财神。正月初三是迎喜神,方法和祭财神一样。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讲破五前众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根据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
17、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场相互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讲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风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正月初八俗称谷日,传讲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在这天,人们会吃五谷杂粮做的食物。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由于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风俗,故又称灯节。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在县城
18、里还会垒一个大的旺火在县城中央,人们会围着旺火转圈,祈求来年健康平安。然后会有各个村子里的秧歌进行比赛,最后评出冠军。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怎样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构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很多还相传至今。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春节里的很多风俗都发生了变化,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还是被保存了下来。山西的春节民俗作文4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要彻底清扫室内、外环境,即便平常很少光临的犄角旮旯,这一天也要十分认真地清扫干净。俗话讲“柴有柴样,炭有炭样,清水洒街,黄土垫厕。院里院外,喜
19、气洋洋。吕梁地区的一些乡村,大人小孩都担着水桶,到河沟里打冰块。担回后放在阴凉处,待到夜深人静时,把冰块砸碎如拳头状大小,满院洒开。另在院落的四角,放四块大冰,意喻银子满院,人丁兴隆。山西一些山庄小村,老人们要到泉里打水,称为“净水。传统礼俗,一般用酒祭祀神灵、祖宗。山区贫困,只好以水代酒。如今生活富有了,山区也开场用酒祭祀,但老人们仍然习惯水酒兼用。尤为隆重。天地神的宫寝设在院里,靠近正面上方,摆一张长桌,四周围以十分的幔帐。上面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位,俗称天地爷。天地和合,万物生焉。民间也往往以他代表一切神灵。假如是十分讲究的人家,还要在条桌外面搭成彩棚,饰以松枝柏叶。香筒蜡台较讲
20、究,香炉习惯用木斗盛黍米来充当。木斗的前后左右及上方,皆用黄色纸裱出,意喻土地,正面贴“满斗焚香斗方。这种风俗,应该属于一种五谷丰收以后的感谢之举。天地神位前面,还要铺设毡毯,由于大年初一,村人相互拜年,均在天地神位前进行,天地神位的一切陈设,反映着一家的兴与衰,当然布置起来也就十分认真了。灶君的神像,由于位置紧挨锅台,进门就能看到,成了室内的一种重要陈设。还由于灶君神像一贴就是一年,不断遭到烟熏气蒸,保护显得十分重要。细心者,要用秸秆及五色彩纸,扎成一座宫殿形外罩,配以能够活动的门。平常关闭双门,敬香、奠酒时才打开双门。对于其他诸神,民间都要擦洗香炉,换上新的砂子,形式与内容都比拟简单。接下
21、来便是邀请列祖列宗及一切亡故亲人的灵魂,回家与生者共度佳节。一般是在一个不住人的空居室里安排。存有家谱的人家,要将家谱恭恭敬敬地悬挂起来。没有家谱的人家,要设置亡人灵牌。灵牌分两种,一种用木材加工而成,外面配有金匣。平常灵牌装在金匣内,这一天要从套匣内取出陈列;另一种是用白麻纸做成,用尺许长八寸宽麻纸,折叠成方筒状,每面二寸宽,正面贴红纸三寸许,祖先名讳书于其上的如“故显考某(姓)公讳某(名)暨妣某(姓)氏之神主,称为“亡疏,也有的折成灵牌式样,写法同上(古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反面粘在秸杆上,插在斗方内供奉。有的地方讲究有灵位者不再写“亡疏,也有的地方是灵牌与亡疏同时祭供。有些大户人家传统
22、是除夕晚上“安神以后,才写“亡疏,讲究“先神后祖。多数老百姓要请人写疏,往往在白天里便将这些工作准备完毕。这一天,要垒旺火,扎草把,糊灯笼。灯笼分大灯、小灯两种。大灯悬挂于大门外,做工精细。有玻璃宫灯、纱灯,也有用五色纸做成的各类彩灯。一般讲究成双配对,齐呈吉祥。一些讲究的人家也习惯在天地神位前点大灯,甚至还配有特别精巧的灯架。小灯摆在院内各神位前,一般用圆木板做底,巴掌大小;红绿纸糊筒,高三寸上下,灯烛置放其中,俗称“灯碗碗。大年下的灯,见地方就摆。土地、井台、畜圈、鸡窝、厕所、窗台,四处是灯火通明。民间传讲,古时候,有一种怪物叫作年(亦讲九头雉鸡),经常糟害人类。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怪物非常
23、害怕红颜色和火光,望见就慌忙逃走。于是人类在过年时就点旺火、捆草把、糊灯笼。今天,旺火、草把、灯笼都已经转化成了热烈欢乐的象征。这一天,要贴对联,贴字楼,贴门神。贴对联时,民间十分讲究倒贴“福字,照壁上的福字斗方,一定要头朝下。由于“倒与“到同音,照壁又位于一进门的方位。春节这一天拜年时,一进院要喊“福倒(到)了!“福倒(到)了!取意吉祥。字楼,亦称挂签,属于春节大门上的喜庆装饰,用五色彩纸染成,方形,下配马饰型穗子,共五张,中间一块为太阳图案,其余四张写“喜迎春节等吉祥语,一字并排,贴在门楣。门神,多为秦琼和尉迟恭的图像,也有神荼与郁垒,还有的人家是在门上贴钟馗像。春联、字楼、门神,皆起源于
24、古代的桃符。原意是驱邪,今天同样转化为吉祥的象征物了。旧俗贴上春联、字楼、门神以后,就象征已经过年了。人与人见了面,只能祝福,忌讳反目。债主要停止向欠债者索要。风俗所至,民间习惯早些将这些吉祥物贴出去。这一天,门上要悬挂松枝柏叶,但凡忌讳在腊月二十四贴年画的地方,这一天就将年画贴出来,室内室外一派崭新的气象。这一天,每顿饭都要敬神敬祖。饭前,要鸣炮示知,黄昏,要集中放一阵炮,并焚香、敬纸,习惯称为“安神,如同人间宴会以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俗语有“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山西多数地方“安神包括了天地诸神,列祖列宗。也有些地方习惯单独迎请祖宗。雁北乡村在初更时分,要在门外燃烧五色彩纸,称为“
25、楮帛,然后作出恭迎贵客的姿势,称为“请祖宗。安神炮响过,一般不再上街行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天讲地。包饺子时,要包一些“钱。假如家里娶有新媳妇,还要包莲子、红枣、花生、柿子等等。莲为连生贵子、枣意早获麟儿,花生喻有男有女,柿子为“是子。今天,已经成了一种鼓励大家多吃饺子的娱乐行为了。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除夕,人们很少睡觉。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意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更不睡觉了。家庭主妇则要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拿出来,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然后交给各人保管,第二天换穿。一家人围坐,或玩耍,或闲谈。目前绝大部分人家有了电视机,都在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文娱节目。这种不睡觉活动,民间
26、习惯称为“熬年。除夕,民间习惯吃糕,取意步步高升。也吃面条,取意长命百岁。午夜吃几个饺子,称为“交子。钟声敲响十二点,便迎来了最隆重的新春佳节,春节的一切庆贺活动便开场了。山西的春节民俗作文5山西人在腊八节过后,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清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到达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民谣:“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场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相互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祥。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忠诚。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拟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络。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祥,祝贺全年兴隆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