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范文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范文汇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范文汇总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范文汇总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材料,便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小组的优势。对小组的结论。教师进行总结并予以积极评价,情感上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一:小数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74+2851+62 (小结时,突出
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新课: 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给出活动时间)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 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2.30.9+6.214.1+3.62.08+0.49 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
3、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实践活动: 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 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面条一包食盐一袋火腿肠味精一袋 1.86元1.00元5.06元9.47元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摘果游戏 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 五、全课归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4课时 课题:笔算小数的减法。 内容:实验教材三
4、年级下册P96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0.5810.9+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 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12.40元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
5、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第5课时 课题: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6、 4.6+5.40.6+0.80.36+0.4 0.90.70.80.41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第4题和P98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0.95-0.58=0.37;
7、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1.3=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从一年级(下册)就开始了。 一年级(下册)
8、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年级(上册)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年级(下册)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本单元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所以教学内容还包括面积的意义和常用的计量单位。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认识并能使用常用的面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经过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面积的意义、常用面积单位、面积计算公式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四部分编排,共编写了六道例题、五次“试一试”(“想一想”)、四次“想想做做”、一个练习和一次实践活动
9、。另外还有三道思考题和两篇“你知道吗”。 1.初步建立面积概念。(第7477页) 物体表面的大小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面积。这里的“大小”不是有的大、有的小“相差”的意思,而是每个面各有确定的大小的意思。 74页例题教学面积的意义。结合教室里的实例,按照“物体有面每个面都有大小面的大小是面积”这样的线索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面积的意义,分三个层次展开面积意义的教学。 (1)第一层次安排了四个学习活动。“看”看黑板表面、课本封面,体会物体有面。“比”比黑板表面与课本封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听”听懂“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
10、面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想”想“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再次体会面积的含义。 这个层次的教学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能仅仅比出黑板表面比课本封面大、课本封面比黑板表面小,更要让学生体会到“各个面都有确定的大小”。可以让学生指一指哪里是黑板的表面、哪里是课本的封面,感知物体的“面”。让学生用手势表示黑板面有多大、课本封面有多大,感知物体的面有确定的大小。第二,在学生知道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后,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以及为什么说黑板表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2)第二层次的学习活动是“摸”和“比”,即分别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这两个面的面积谁大、谁小。这个层次通
11、过扩大概念外延,进一步体会面积的意义。让学生摸课桌面和椅子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的大小。摸过以后要让他们仿照“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课桌面的面积”“椅子面的面积”的理解。这个层次的学习有模仿、有迁移,是学生体会面积意义的重要环节。小精灵儿童网站 (3)第三层次是开放的,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一方面让学生反馈对面积的初步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第75页例题教学内容有两点:一是平面图形的面积,二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学生在前面的例题里已
12、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通过本例题的学习,继续知道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这样,他们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就更全面了。例题出示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什么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他们认知迁移,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类推出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前面例题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时,使用的方法是观察,因为相比的两个面大小差异很明显,一看就知道。这个例题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差异不明显,凭观察难以作出判断。于是,要采用别的比较方法,如把这两个图形叠起来比一
13、比,或者用同一张纸条量一量,当然,学生还可能想出其他方法。如果两个图形不便重叠的话,用同一张纸条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对后面学习面积单位有积极的影响。 还有一点要注意,教材没有对面积下概括的定义,只要求学生结合实例体会面积的意义,在表象的层面上认识面积。 “想想做做”第3题是比较方格纸上的四个图形的面积哪一个大些。用相同的方格量也是比较面积大小的一种方法,用图形有几个方格那么大的方式描述图形的面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图形的面积是它的大小,另一方面又为以后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作了极好的铺垫。第4题先描出图形的边线,再涂出图形的面积,这是教材第一次引导学生区别周长与面积。通
14、过描和涂,学生能体会到图形的一周边线的总长度是图形的周长,围在边线里的面的大小是图形的面积,从而明白周长与面积是不相同的。第5题让学生观察学校平面图,图上可以看到校园里有哪些建筑、有哪些场地,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还能看出什么占地面积大些、什么占地面积小些,是一道比较开放的题。 2.常用的面积单位。(第7881页) 例题及“想一想”让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例题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由于学生曾经用自制的纸条量过图形的面积,所以这个问题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自选工具来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各人选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答案不可能一致。为了能有一致的答案,需要使用相同的
15、测量工具,进而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这一小段教材在引发学习动机的同时,又让学生体验了人类创造面积单位的历史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三:年月日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六册。 【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较抽象的时间计最单位。也是较大的时间计量单位。在此之前学生己经掌握了时、分、秒三个时间计量单位,并且己经在生活中有了年、月、日的感性经验。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联系实际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及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教材还向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的方法。 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本节
16、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确一年中各月的天数和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关键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人月天数的记忆规律和闰年的判定方法及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已经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且是在学生掌握了它们的单位换算以后来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年、月、日的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从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人月天数和闰年判定的规律。要引导学生广泛搜集有关年历知识的有关信息。拓展学习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会自主探求规律,记忆
17、每个月的天数。粗略知道置闰的根据。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结合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学生在课前准备5张年历卡(哪一年的都可以)。1980年至2000年2月份的天数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请同学们猜个谜语: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又最宝贵的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份年历)问:这是什么?年历有什么用途? 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学生说时教师板书年月日)? 对于年、月、日的知识你们知道了哪些?你还想知道有关年、月、日
18、的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和聊天似的交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创设了问题情景。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出研究内容。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内容。】 二、拟订目标,确定方法 同学们想研究的问题很多。有的比较深奥。有的比较复杂,这一节课不可能将每个问题都研究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年、月、日的一些具体问题。同学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 同学们各扦己见后确立研究方案: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分类记录。 【设计意图】:在研究之前。让孩子先掌握研究的方法。便于梳理孩子的思维。使他们有条理地进行研究。 三、自主探索,展开过程 1.认识大月、小月。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年历。仔细观察,并且要在组内说一
19、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并记录下来。 小组展示汇报研究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并根据每月的天数分类、命名。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材料,便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小组的优势。对小组的结论。教师进行总结并予以积极评价,情感上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结论上让学生获得成功感。12.分析2月的天数引出平年、闰年的概念。 同学们己经发现有的2月是28天。有的是29天。规定2月是28天的那一年就叫平年。2月是29天的那一年就叫闰年。请同学们拿出1980到2000年的2月份天数表,小组合作。仔细观察。2月份的天数变化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汇报。学生可能说平、平、平、闰,平、平、平、闰也可能说
20、三个平年。一个闰年。三个平年。一个闰年也可能说4年里有一个闰年。 根据同学们的观察。初步发现。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好像与4有关系。 根据同学们的观察。初步发现。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好像与4有关系。 小组讨论:闰年、平年年份除以4结果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得出闰年的初步判断方法。 【设计意图】:平闰年的规律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和发现的。它是充满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数感。 判断下面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电脑出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2023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190
21、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通过计算,同学们可能说1900年是闰年,这时教师打开万年历(课件)看一看(学生会说:为什么会是平年呢?)。 自学解疑:让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3页。看一看“你知道吗?”并一边用课件演示“地球绕日”的动画。一边讲述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明确整百数年份的特殊性,得出“四年一闰。百一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律。,【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测、验证、质疑释疑等教学活动,一让学生亲身探索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再用科学事实解释平一年、闰年现象。充分体现尊重科学事实、渗透科学意识的教学指一导思想。】一3.引导学生探索记忆每个月天数的规律,计算每一年的l天数。一请大家想个办法,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
22、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一(观察、讨论、探究后汇报)?一学生可能会发现总结出以下方法:一拳头记忆法。 (2)7月前单、8月后双的是大月。除2月外。其余的是小一月(分组法)。 (3)一、三、五、七、八、十、”传。三十一天永不差(歌诀法)教师鼓励同学们用自己认为好记的方法来记忆。 让学生很快计算出平年和闰年各有多少天。看哪组想的方法巧妙? 计算完后请同学讲一讲为什么平年、闰年相差一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忆,不但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真正实现学生自主个性化的进行学习。 四、总结运用,拓展创新 1.如果连续两个月是62天,这是几月和几月?60天呢?61天呢? 2.
23、小亮的爷爷60岁时。只过了15个生日。你能说一说这是怎么回事吗? 3.实践活动:课后每人制作一张2023年的年历卡(2023年1月1日是星期三)。完成后组织班内展评。 【设计意图】:富有情趣的开放性题目,改变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完全是由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中获得的。 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点拨者。整节课的氛围宽松、和谐、民主。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研究”的学习模式。 本节课是用谜语和生活实际导入的,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并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方式既重视了学生间的互助,又给了学生自评、互评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进了学生学习的社会化进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年历、观察年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活动、自由表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如。在让学生记大小月的时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忆,使学生真正成了探索学习的主人。设计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综合性和灵活多变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范文汇总 第 25 页 共 2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