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1930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 15【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第1616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时间:45分钟)【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第1616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1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

2、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2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 )A纺织技术日臻完善 B生产工具来源多样2 / 15C陶器制造十分发达 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3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 )A属于二牛三人耦犁农具B可以自由调节犁耕深浅C魏晋时推广

3、到江东地区D将开沟与播种紧密结合4“其车之制,除压栏木及列槛椿外,车身用板作槽,长可二丈,阔则不等,或四寸至七寸;高约一尺。槽中架行道板一条,随槽阔狭,比槽板两头俱短一尺,用置大、小轮轴。同行道板上下通周,以龙骨板系其在上。大轴两边各带拐木四茎,置于岸上木架之间,人凭架上踏动拐木,则龙骨板随转,循环行板刮水上岸,”材料所述工具( )A两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B标志着古代水利设施的完善C开启了农具自动化先河3 / 15D是农业灌溉机械的重大改进5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各地州郡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传达朝廷旨喻

4、,传播农桑新法。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 B政府注重精耕细作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各地民俗趋向一致6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中原地区“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这说明当时( )A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B北方地区仍没有得到有效开发C北方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D北方农业落后是由于人烟稀少7唐代元植织女词中吟道:“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在中国古代,手工业者为了技术的世代传承,不惜牺牲儿女婚姻幸福,使民间技术的传承走向封闭。这一现象源于( )A手工业者为防止技术外流而采取的保护措施B古代传统手工业没有产品交易的市场4 / 15C手工业工艺水平低下

5、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D官营手工业服务对象和技术传承具有特殊性8“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D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9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A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

6、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5 / 1510清朝学者陈作霖凤麓小志中记载:“金陵商贾,以缎业为大宗金陵机业聚于城之西南隅,开机之家,总会计处谓之账房。机户领织,谓之代料,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谓之讐货。小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各机户复将丝发交染坊染色,然后收回,织成缎匹,再售与绸缎业。四者层层相因,休戚相关。”材料说明( )A丝织业社会分工细致 B南京成为丝织业的中心C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 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11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中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发明)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

7、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 )A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B推崇行业间的分工协作C工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D注重对生产工具的改进12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6 / 15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二、非选择题13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

8、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需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7 / 15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怎样的作用?体现了怎样的特点?(2)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

9、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14古代手工业成果享誉世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汉书货殖列传材料二 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翦伯赞秦汉史完成下列要求:8 / 15(1)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2)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10、。9 / 1510 / 15【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第1616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含解析)第16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 1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耕作技术。从“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可知描述的农具是兼具耕作和播种功能的耧车,故A项正确;B项曲辕犁发明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隋唐水利灌溉工具筒车,故C项错误;D项是东汉发明的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11、水排,故D项错误。2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材料中体现出的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说明来源比较丰富,故B项正确;A项“日臻完善”说法绝对。C项十分发达不符合史实;D项中分工细致错误。故选B。3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具。材料记载的是农具犁,详细介绍了犁的构成,并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属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曲辕犁出现的时间不符;开11 / 15沟与播种紧密结合的是播种工具耧车,D项错误。4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灌溉工具。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灌溉工具翻车,该工具是由东汉末年的毕岚发明并由曹魏的马钧予

12、以改进的,“两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这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水利设施总是在不断完善的和进步的,翻车的发明也不可能使这一过程达到完善和终结,故B项错误;“开启了农具自动化先河”,翻车使用的仍然是人力而非自动化,故C项错误;翻车是对西周以来的灌溉工具如桔槔和辘轳等重大调整和改善,故D项正确。5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材料中“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是用至高无上的皇权来“ 传播农桑”,故A项正确;以农为本导致注重精耕细作与题中“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不符,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也与材料中“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春祭庙会活动

13、”只是一种民俗,材料没有涉及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6C【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农业生产。我国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故A项错误;北方地区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得到有效开发,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原地区“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12 / 15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得出由于战乱,北民南迁导致北方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故C项正确;北方农业落后主要是因为战乱所致,故D项错误,故选C。7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技术。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封闭性主要指技术工艺的传承仅限于家庭内部,“传男不传女”,这种传习,主要由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故正确选项是A项;古代

14、手工业有多种经营方式,其中的民营手工业甚至家庭手工业的少量剩余产品都是面向市场的,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故C项错误;材料明确的是“民间技术的传承”,故D项错误。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灌溉工具及学生阅读材料的基本能力。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转此大法轮神机日夜运”“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等可知材料描写的是“筒车”,故C项正确;A项是对汉代播种工具耧车的描述;B项朝代明显错误;筒车是适用于田岸高深情况下的灌溉机具,中国西南部山丘和西北黄河上中游两岸使用的很多,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故排除D项。9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瓷器。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极

15、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表明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唐朝,南青北白指的是13 / 15南方的青瓷和北方的白瓷,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10A【解析】本题考查民营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的比较。材料中“机户领织,谓之代料”、“主人校其良楛,谓之讐货”、“机户复将丝发交染坊染色,然后收回,织成缎匹”、“再售与绸缎业”,四道程序环环相扣,说明丝织业社会分工细致,故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丝织业的分工生产销售,并不能说明南京成为丝织业的中心,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

16、民营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的比较,故C项错误;同时材料中并没有提到雇佣关系,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D项错误。11A【解析】本题考查官营手工业。与材料中“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不能体现行业间的协作,故B项错误;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工匠地位低,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工具的改进,故D项错误。12B【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14 / 15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可知家庭

17、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故B项正确;材料“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只能说明农户重视商业利润,但不能说拜金,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表现是出现雇佣劳动,材料中没有涉及这一生产关系,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1)技术:代田法;耦犁(二牛三人耕作法)。作用:产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特点:精耕细作。(2)原因:生产(生活)艰辛;自然灾害破坏;赋税沉重。因素:重农抑商政策。(3)内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外环境:国家政策(体制)。认识: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已经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到封建体制(社会环境)的阻碍,无法获得突破性发展。14(1)类型:官营手工业。特点: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2)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15 / 15(3)“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