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318829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环境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x(9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生态影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所产生的任何有益或有害的作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定量或定性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并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1997导则)。生态承载能力: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的前提下,可无限持续的最大资源利用和废物生产率。第1页/共96页生态学的生态学的研究尺度研究尺度(邬建国,肖笃宁)个体生态学结构功能动 态种群生态学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空间尺度增加分辨率增加尺度范围第2页/共96页1.1生态环

2、境影响特点生态环境影响特点(1)阶段性段性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从规划设计开始就有表现,贯穿全过程,并且在不同建设阶段影响不同。因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从项目开始时介入,注重整个过程。道路建设项目第3页/共96页(2)区域性和流域性区域性和流域性南水北调:3条线路方案、3个区域水坝建设:洄游性鱼类、其他水生生物由于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故相同建设项目在不同区域或流域不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影响。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特别是影响分析与提出相应措施时,应有针对性,分析所在区域或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特点与问题。第4页/共96页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中线东线第5页/共96页调水对环境的影响

3、调水对环境的影响输入区输出区输水通过区外水引入,水量增加灌溉土地盐渍化输水渗水阻水蓄水水量减少化学元素迁移、传染病迁移水文网(水文过程)变化补给地下水(中线)灌溉土地盐渍化与东西河流交叉,影响排灌地下水坝,影响排灌新生水生生态系统影响枯水年的枯水季节泥沙淤积、污染加重、海水倒灌第6页/共96页(3)高度相关和综合性高度相关和综合性河流上修建水库:三门峡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通常会影响到所在地整个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环境,即使只是直接影响其中一部分,也可能通过该部分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全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有整体论的观点,即不管影响到生态系统的什么因子,其影响效应是系统综合性的。第7页/共96页(4

4、)累积性累积性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潜在的、间接的,当影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时,生态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将发生质变,开始退化,最终将导致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质的恶化或破坏。水利工程建设草原退化第8页/共96页(5)多样性多样性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性质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显见的、潜在的,长期的、短期的,暂时的、累积的,等等。有时间接影响比直接影响更大,或潜在影响比显见影响重要。大坝建设:发展水产养殖;土地淹没;洄游通道阻隔;改变河流洪泛特性。第9页/共96页1.2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保障区

5、域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生态功能;科学性原则根据生态学和生态保护基本原理,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途径、性质、强度和可能的后果,寻求有效的保护、恢复、补偿、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针对性原则针对具体的开发建设活动、具体受影响的生态环境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分析与评价;政策性原则以国家的资源环境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出发点,以法规为准绳,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协调性原则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企业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区域与项目、生态系统与生态因子内在关系等。协调的目的是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提高环保措施的可行性。第10页/共96页1.3

6、主要评价方法主要评价方法生生态现状状调查方法方法资料收集法现场勘查法专家和公众咨询法生态监测法遥感调查法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HJ/T 1922006)海洋生态调查方法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第11页/共96页生态影响评价和预测方法生态影响评价和预测方法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分析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类比法系统分析法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方法土壤侵蚀预测方法生产力评价法第12页/共96页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方法选择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针对评价对象特点与要求系统整体性与区域生态:生态制图,景观生态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流失方程等自然景观:敏感度、美感度评定

7、草地资源:五等、八级(产草量的遥感估测)草群组成变化(样地调查)同一评价对象可用多种方法评价第13页/共96页1.4基本内容基本内容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或分析,需特别关注对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提出生态保护措施,研究消除或减缓影响的对策措施,包括环境监理和生态监测,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得出结论。第14页/共96页1.5影响识别影响识别(1)影响影响识别要求要求对影响因素(影响主体,即工程项目)的分析要全面。对影响的受体(生态环境)的分析要有针对性。对影响效应(即一般所谓的影响)的分析要科学。影响分析中还需

8、将影响的区域性特征与工程性特征结合起来考虑。第15页/共96页(2)影响因素识别影响因素识别 作用主体:包括主要工程(或主设施,主装置)和全部辅助工程在内,如施工道路,作业场地,重要原材料的生产、储运设施建设,拆迁居民安置地等。项目实施的时间序列:包括施工建设期和运营期,有的还包括设计期(如选址和决定施工布局)和死亡期(如矿山闭矿、渣场封闭与复垦)。项目实施的地点:集中开发建设地和分散的影响点,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等。其它影响因素:影响的发生方式,作用时间的长短,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等。第16页/共96页(3)影响对象识别内容影响对象识别内容 对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的影响,如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

9、动物与植物)、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子如水分和土壤;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沙漠化、各种自然灾害等;有无影响到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水源地、水源林、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特别生境、脆弱生态系统等;是否影响到地方要求的特别生态保护目标,如文物古迹、自然遗迹、特产地和其他有特别纪念意义或科学价值的地方。受影响的途径与方式,即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或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的潜在影响。第17页/共96页(4)影响效应识别影响效应识别影响的性影响的性质正影响与负影响、可逆影响与不可逆影响、可否恢复或补偿、有无替代、长期影响与短期影响、累积性影响与非累积性影响;不可逆变化应给予更多

10、关注,确定影响可否接受时给予更大权重。影响的程度影响的程度范围大小、持续时间长短、剧烈程度、受影响的生态因子多少、生态环境功能的损失程度、是否影响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因素等。判别生态受影响程度时,受到影响的空间范围越大、强度越高、时间越长,受影响因子越多或影响到主导生态因子,影响就越大。第18页/共96页影响效应识别影响效应识别影响效影响效应特点分析特点分析受影响后生态系统或其组分发生变化的特点,如是渐进的、累积性的或是有临界值的从量变到质变等。影响效影响效应的相关性分析的相关性分析涉及到直接与间接、显在与潜在影响的问题,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往往比间接影响要小得多。常可通过识别生态系统的敏感性

11、来宏观地判别影响的性质和影响导致的变化程度。第19页/共96页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物理性作用、化学性作用和生物性作用三类。(1)物理性作用物理性作用 指因土地用途改变、清除植被、收获生物资源、引入外来物种、分割生境、改变河流水系、以人工生态系统代替自然生态系统,使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形态或支持生态系统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2)化学性作用化学性作用 指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这些影响有的是直接毒杀作用,有的是间接改变生物生存条件(如土壤板结、水质恶化)所致;有的是急性作用,有的是缓慢的累积性影响。(3)生物

12、性作用生物性作用 指人为引入外来物种或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的生态影响。这种作用在开发建设项目中发生的几率不高。第20页/共96页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生物组成成分的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生物组成成分的直接物理影响直接物理影响 影响因素生物组成成分影响环境功能影响收获生物资源系统简化,物质循环受阻,稳定性降低生物生产力及多样性降低,功能减弱清除植被原系统结构破坏多种功能损失清除动物系统简化,生态平衡打破生物多样性降低,诱发灾害人工生态代替自然生态系统变换,遗传均化,稳定性降低多样性减少,环境功能可能减弱引进外来物种系统变化,遗传均化或物种替代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占用系统分隔或破坏多种功能损失栖息地破坏生态

13、系统变换或毁灭多样性降低,多种功能变化或损失河流截流水生生态破坏或影响水生物减少或灭绝第21页/共96页建设项目使生态系统支持条件变化导致的建设项目使生态系统支持条件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支持条件变化原因生态系统影响环境功能影响水分供给减少截流、调水、抽取地下水类型变化,植被恶化多种功能减弱水文变化清除和破坏植被、水利工程结构恶化或改变,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加剧土地占用多种开发建设活动结构变化或肢解多种功能损失耕地占用多种开发建设活动农业生态系统变化多种功能损失,农业损失土壤退化侵蚀作用和收获生物质系统结构恶化生物量减少,多种功能削弱土壤流失扰动土壤和破坏植被系统结构恶化

14、或毁灭多种功能削弱,淤塞土地沙化植被破坏和减少供水等系统结构恶化或毁灭多种功能损失,灾害加剧土壤盐渍化灌溉不当,排水不良系统结构恶化或改变部分功能减弱,多样性降低地面变形工程动土、塌陷结构恶化、稳定性降低水土流失和灾害加剧水气候变化植被减少,城市化等结构恶化功能减弱第22页/共96页1.6评价因子筛选评价因子筛选应考考虑的的问题应反映建设项目的性质与特点应根据项目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等选择评价因子。应能代表和反映受影响生态环境的性质和特点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类型不同,涉及的生态层次不同,应选择不同的评价因子与对应的评价方法。应表征出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对于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评价因子的选择

15、,可以采用相关的资源部门与管理部门的标准或规范中涉及到的评价指标;区域敏感目标可以按其性质、规划目标、功能分区等确定评价因子。第23页/共96页自然生态系统评价因子筛选自然生态系统评价因子筛选因子参数植被类型、面积、覆盖率、分布生物多样性植物种、密度、优势度、频度;动物种及生境、种群、密度保护物种种类、保护级别、分布与生境珍稀濒危种珍稀度或濒危度特有物种种类、种群、分布与生境、价值、公众关心度资源物种种类、生产力、生境、动态系统整体性景观破碎度等系统生产力生物量、生物生长率系统稳定性生物资源采补平衡、系统发展趋势、土壤侵蚀;气候恶化(大风日、干燥度等)、区域自然;灾害、外来物种敏感目标重要生态

16、功能区、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地、景观第24页/共96页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因子筛选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因子筛选因子参数规划体系城市性质、规划目标、功能区划环境大气质量、大气功能区划;水系、规划功能、水源、地下水;声环境功能区划、敏感目标绿化体系绿化指标、绿地面积、绿地结构与布局景观体系城市风貌、空间资源、景观敏感目标(区、段、点)风景名胜区及其他景观敏感目标安全体系重要生态功能区、城市灾害、污染隔离带城市气候热岛效应(极端温度等)、湿度区域环境城郊生态(城乡关系)、城市环境调节带(区)可持续性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可持续性;城市生态功能与城市生态稳定性第25页/共96页1.7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评价工作等

17、级划分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影响范围面积30 km2或长度50 km面积1030 km2或长度3050 km面积10 km2或长度30 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生态敏感区二级三级三级第26页/共96页评价等级要求评价等级要求一一级为深入全面的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严格,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二二级为一般评价与重点因子评价相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严格,针 对重点问题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和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三三级 为重点因子评价或一般性分析,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一般,须按规定完成绿化指标和其他保护与恢复措施。第27页/共9

18、6页1.8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包括开发建设全部活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所及的范围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可分为生态调查范围、生态分析范围、影响分析与预测范围等第28页/共96页评价范围评价范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宜大不宜小生态环境调查范围、生态分析与影响分析范围,一般都应大于开发建设活动直接影响所及的范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主要强调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范围首先考虑直接受影响地区,也可以从区域整体性和有效性出发,在非直接影响地区实施。第29页/共96页评价范围评价范围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

19、则和依据。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第30页/共96页确定评价范围的考虑因素确定评价范围的考虑因素建设项目全部工程及相关各个工程的时空分布状况,特别需要考虑有些项目的原料生产地、水利工程的河流下游等容易忽视的区域。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表水系特征与地形地貌特征等。要能说明受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生态系统物流的源与汇,应特别考虑动物的活动范围。凡涉及到敏感目标,一般均应确定在评价范围内,对目标的保护范围与要求等需要交待清楚。第31页/共96页地

20、理特征地理特征第32页/共96页评价期限评价期限评价时段与项目实施的时间序列一致。一般项目主要为施工建设期和运营期。对于某些特殊项目,应包括设计期(如项目选址、交通选线、规划施工布局等)和服务期满(死亡期,如矿山闭矿、渣场封闭与复垦)。第33页/共96页常用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常用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环境标准(国标)规划目标与指标、功能区划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风景区科学研究确定的承载力、容量、阈值法规定值(资源法、环境法、环境标准)行业规范与产业政策背景值(现状)或本底(理想状态)如生物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资源量与生产力第34页/共96页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第35页/共96页2.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1)生生态参数来源参数来源生态参数:参与评价的一定的指标。评价因子或评价参数。获得生态参数的途径:野外调查;室内化验分析;定位或半定位观测;从地图、航片、卫片上提取信息;从有关部门收集、统计和咨询。野外调查和收集是一般常用方法,室内化验分析与咨询等方法多数情况下是辅助手段,其他几种方法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往往由于各种实际条件限制而难以实现。第36页/共96页自然环境基本特征非生物因子特征;各类资源的质和量,开发利用情况。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特征珍稀

22、濒危物种;植被与生态系统。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特别保护目标调查各类生态敏感区、敏感生态目标、特殊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历史遗迹和人文景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已存在的制约开发建设活动或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问题;人类干扰方式和强度;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2)主要主要调查调查内容内容第37页/共96页陆地生态系统调查主要内容陆地生态系统调查主要内容 调查内容指 标评价作用气候与气象调查气候与气象调查降水量及时间分布确定生态类型、分析蓄水滞洪功能需求等蒸发蒸发量土壤湿度分析生态特点

23、、脆弱性或稳定程度光、温年日照时数、年积温分析生态类型、生物生产潜力等风风向、风力、风频分析侵蚀、风灾害、污染影响极端气候台风、尘暴、霜冻、暴雨等分析系统稳定性和气候灾害,减灾功能第38页/共96页陆地生态系统调查主要内容陆地生态系统调查主要内容调查内容指 标评价作用地理地质与水土条件调查地理地质与水土条件调查地形地貌类型、分布、比例、相对关系分析生态系统特点、稳定性、主要生态问题、物流等土壤成士母质、演化类型、性状、理化性质、厚度,物质循环速度、肥分、有机质、土壤生物特点、外力影响分析生产力,生态环境功能(如持水性、保肥力、生产潜力)等土地资源类型、面积、分布、生产力、利用情况分析景观特点、

24、系统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态承载力等耕地面积、肥力、生产力、人均量等,水利状况生产力、区域人口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地面水水系径流特点,水资源量、水质、功能、利用等分析生态类型、水生生态、水源保护目标等地下水流向、资源量、水位、补排、水质、利用等分析采水生态影响、确定水源保护范围地质构造结构、特点生态类型与稳定性地质灾害方位、面积、历史变迁分析生态建设需求,确定防护区域第39页/共96页陆地生态系统调查主要内容陆地生态系统调查主要内容调查内容指 标评价作用生物因子调查生物因子调查植被类型、分布、面积、盖度、建群种与优势种,生长情况,生物量,利用情况分析生态结构、类型,计算环境功能。分析生态因子相

25、关关系,明确主要生态问题植物资源种类、生产力、利用情况计算社会经济损失,明确保护目标与措施动物类型、分布、种群量、食性与习性,生殖与居栖地等分析生物多样性影响,明确敏感保护目标动物资源类型、分布、生消规律、利用情况分析资源保护途径与措施第40页/共96页一般生态环境问题调查主要内容一般生态环境问题调查主要内容 生态问题指 标评价作用水土流失历史演变,流失面积与分布、侵蚀类型,侵蚀模数,水分肥分流失量,泥沙去向,原因与影响分析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环境功能保护需求,控制措施与实施地沙漠化历史演变,面积与分布,侵蚀类型,侵蚀量,侵蚀原因与影响分析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环境功能需求,改善措施方向盐渍化历史演

26、变,面积与分布,程度、原因与影响分析生态系统敏感性,水土关系,寻求减少危害和改善途径污染影响污染来源,主要影响对象,影响途径,影响后果寻求防止污染、恢复生态系统的措施第41页/共96页2.2评价要求评价要求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二级评价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第42页/共96页一般要求一般要求生态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指标应能满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的要求,一般应包括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生物要素

27、和非生物要素。能明确认识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能分析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资源利用情况。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或有要求特别保护的对象时,须作专门调查。生态环境调查也应尽可能地了解其历史变迁情况。第43页/共96页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求层次评价要求主要方法区域生态结构、状态、质量景观生态学指标稳定性、生产力景观生态学功能分析区域生态功能规划、景观生态学等重要性问题指标分析、评估基准系统、群落生物多样性样方调查分析、指数计算质量:生产力景观、传统实测、相关资料分析重要性:物种、生境指标评分排序、指数计算物种重要性及保护要求法规、科学评价生境质量与功能各要素相关

28、标准、指标综合重要度综合评分排序、评估基准第44页/共96页生态分析生态分析生态分析是在生态调查已获得相当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综合研究过程,是对生态环境进行深入认识的过程。生态分析主要是认识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运行特点及其环境功能,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功能的主要需求,生物资源优势以及系统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第45页/共96页生态分析内容生态分析内容 生态系统分析 相关性分析 生态约束条件分析 生态特殊性分析 系统太阳其它能源能量、物质迁出的生物物质和生物环境环境输出输入第46页/共96页2.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现

29、状评价是将生态分析得到的重要信息进行量化,定量或比较精细地描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结构的层次性特点,决定着生态环境的评价也具有层次性,一般可按两个层次进行评价:生态系统层次上的整体质量评价;生态因子层次上的因子状况评价。两个层次上的评价都是各由若干指标来表征的。第47页/共96页生态因子现状评价生态因子现状评价气候因子评价说明生物及生态系统所处条件的优劣主要采用光照时数、有效辐射大小、降水、蒸发等气候因子参数。水资源评价:地面水资源与地下水评价;水质与水量。采用水资源总量、有效可用量、供需平衡、地下水贮量等指标。注意区域生态用水保证率、生态系统对水资源变动敏感性等问题。

30、土壤因子评价阐明土壤的成土母质,形成过程,理化性质,土壤类型、性状与质量(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钾含量,并与选定的标准比较而评定其优劣),物质循环速度,土壤厚度与容重,受外环境影响(淋溶、侵蚀),土壤生物丰度。保水蓄水性能,土壤碳氮比(保肥能力);主要土壤类型的生产能力。土壤受到水力、风力侵蚀、污染等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与范围。第48页/共96页生物资源现状评价生物资源现状评价植物资源:评价区域范围内的主要种类组成,分布特点与生境现状,区域性的优势种类,有无珍稀濒危植物及其分布与存在问题等。动物资源:野生动物的种类及其数量,区域分布及其栖息地现状;珍稀濒危、法定保护与有科学教育价值动物的种类、

31、分布、生态习性及其生境状况;有经济价值、公众关注与指示物种的动物分布、生存现状与利用情况;非居留或迁徙动物的种类、生态习性及其生境状况;等等。生物群落:结合植被分布现状图。阐明主要群落类型与区域分布状况,主要植被类型中的主要种类组成与物种多样性,优势种类、建群种或重要物种;主要资源物种及其价值;有无珍稀濒危生物及其分布与存在问题;自然更新与补充状况;植被生产量、主要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植被的历史性变迁及其原因、目前存在的干扰问题;入侵性外来植株或引种、外来种情况;生物群落受到人类影响的情况等。第49页/共96页生态系统现状评价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评价:主要类型、分布、面积、多样性

32、、生物资源状况;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资源生产能力;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环境净化、碳氧平衡、生物保育等);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抵抗力与恢复能力等。生态系统整体性评价:从植被连续性或地域连续性、系统结构组成的协调性、是否存在环境制约因素、空间层次结构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评价。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存在问题评价:评价植被破坏、资源开发过度、系统土壤侵蚀、系统脆弱性、系统受生态因子严重制约、系统进行性退化和恶化,或存在物种灭绝、系统存在受到严重威胁,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类型、影响程度与变化趋势等。第50页/共96页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两方面:环境污染引起

33、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生态问题。阐明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危害范围、历史发展过程与现在发展趋势,项目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等。第51页/共96页区域资源的可持续性评价区域资源的可持续性评价对区域自然资源的现状、发展趋势、受到的主要压力、抵抗人类干扰的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区域性的优势资源和限制性资源、影响或限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资源。特别注意: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景观资源的评价。评价指标:总量、有效供给量、人均占有量或保有量、利用率、承载力等指标来进行;对水土资源及动植物资源,也可采用相应的经济学评价指标进行。第52页/共96页在阐明生态系统

34、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质量的主要原因。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分析和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物因子的现状组成、分布、发展趋势和承受干扰的能力;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生境、生态习性,并从物种或群落的水平上评价其生态质量状况。识别和筛选受影响区域内的土壤、地质、水文等因子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分析其对评价项目的约束关系;评价项目是否能通过保护和补偿等措施,减缓和改善已有的生态问题,至少应不加剧已有生态问题的恶化。2.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第53页/

35、共96页重要评价因子进行再确定重要评价因子进行再确定在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同时,根据生态分析与评价的结果以及确定的评价重点,需要对重要评价因子进行再确定。可以采用生态机理法或类比法进行,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进行要素的重要性分析,得到再确认的评价因子参与预测过程。第54页/共96页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要求预测基本步骤预测内容与指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图件构成第55页/共96页三级项目要对关键评价因子(如对绿地、珍稀濒危物种、荒漠等)进行预测。二级项目要对所有重要评价因子均进行单项预测。一级项目除进行单项预测外,还要对区域性全方位的影响进行预

36、测。为便于分析和采取对策,要将生态影响划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可逆影响与不可逆影响,近期影响与长期影响,一次影响与累积影响,明显影响与潜在影响,局部影响与区域影响。3.1预测要求预测要求第56页/共96页要根据不同因子受开发建设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和累积情况进行预测评估。从时间分布上可以表现为年内(月份)和年际(准备期、施工期、运转期)变化两个方面。从空间分布上可以划分为宏观(开发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和微观(影响因子分布)两个部分。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预测要进行经济损益分析。预测要求预测要求第57页/共96页3.2基本步骤基本步骤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选定影响预测的主要对象和主要预

37、测因子根据预测的影响对象和因子选择预测方法、模式、参数,并进行计算研究确定评价标准和进行主要生态系统和主要环境功能的预测评价进行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关影响的综合评价与分析第58页/共96页3.3预测内容与指标预测内容与指标评价范围内涉及的生态系统及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评价。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项目对区域已有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结合工程项目特点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依据区域生态保护的需要和受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功能选择评价预测指标。不同评价项目的内容与采用的指标不完全相同。第59页/共96页农业生态环境内容与指标农业生态环境内容与指标环境功能功能性质影响预测因子与指标考虑生物资源

38、生产力(含特产)主功能资源类型、面积、产量与价值;污染影响面积、程度、种类与损失价值土壤质量保护支持条件污染面积、程度;肥力和水分变化等蓄水功能相关功能集水面积、持水能力、蓄水量,地下水影响保护土壤支持条件土壤侵蚀面积、特点、模数、侵蚀量及相关损失防止沙化支持条件沙化面积、侵蚀模数,相关损失区域气候维持相关功能干湿度变化,防风能力变化等防止盐渍化支持条件盐渍化面积、程度,变化动态、经济损失、物种损失生物多样性支持条件物种增减数量与种类,生境变化情况,生态平衡分析第60页/共96页山地丘陵生态环境内容与指标山地丘陵生态环境内容与指标环境功能功能性质影响预测的内容与指标物资源生产力(含特产)主功能

39、土地类型、面积、生物资源量与价值;污染影响面积、程度,影响种类及损失量森林与植被支持条件种类、面积、覆盖率,相关影响蓄水功能主功能集水面积、蓄水量,水源情况保护土壤主功能侵蚀面积、模数、土境流失量及相关损失防止灾害相关功能崩、滑、流易发点、几率、量及经济损失生物多样性保护主功能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影响范围调节水文相关功能对极端水情的缓解情况,削洪补枯作用调节气候相关功能防风能力,干湿变化,制氧与吸收CO2净化污染物相关功能吸收污染物种类,数量及变化情况景观等视具体情况确定第61页/共96页3.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带来对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新的变化,变化的性质与程度如何是否改变

40、了现有景观格局,改变的性质与程度如何在生态学各个层次上是否有有利或不利影响,影响程度与范围如何,重点关注不利、不可逆的影响。第62页/共96页生态环境所受的主要影响。阐明建设项目主要影响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功能,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生态环境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和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影响。阐明影响的补偿可能性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可恢复性。对主要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及保护的可行途径。主要生态问题和生态风险。阐明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阐明主要生态风险(生态灾害与污染风险)的源、出现概率、可能损失、影响风险的因素及防范措施。生态环境宏观影响评述。评述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阐明建

41、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基本关系。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 第63页/共96页是否带来某些新的生态变化。是否使某些生态影响严重化。是否使生态问题发生时间与空间上的变更。是否使某些原来存在的生态问题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影响评价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影响评价第64页/共96页 3.5生态影响评估基准生态影响评估基准(1)生生态学学评估基准估基准非生物组分(水分、土壤)生物地理区、生态景观单元、生态系统区域物种、种群或群落、生物个体(被保护的对象)生境、特殊地区(保护地区)生态系统功能区、重要功能区第65页/共96页生态评估的通用性指标与基准生态评估的通用性指标与基

42、准指标含义应用评估说明珍稀度数量稀少且分布受限意味着脆弱,易灭绝,对影响的缓冲能力更差评估物种、生境、生态系统的灭绝风险稀有无价,必须保护弹性生态系统承受变化并维持存在的能力(也是远离平衡的行为特征)评估系统恢复的可能性,主要用于人工生态系统类比调查脆弱性受到干扰后被严重破坏的可能性。生态系统固有特征与性质评估系统承受干扰的能力,确定优先保护的系统(脆弱系统优先保护)用物种丰度变化与干扰组成来测量稳定性面临干扰时系统能维持某种平衡能力(维持在平衡点的行为),与弹性紧密相关评估系统特征,评估系统或种群在不利状态下缓冲灭绝的能力;评估最小生境需求以物种相对丰度或种群大小保守性和恒定性表达。可划分为

43、不同等级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生境多样性、结构多样性)评估种群活力,评估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评估系统功能与重要度,评估物种分布,评估生境质量可测量指标,主要评价方法可恢复性由复杂性等因素决定的性质评估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可恢复性,作为恢复生境或系统的依据需长期监测和记录濒危度数量稀少且易于灭绝的物种评估外部影响(导致生态系统衰落)的可接受程度。指标:繁殖、数量、分布,等等分辨是局部区域还是整个系统,考虑影响和物种状况两个方面第66页/共96页重要区域识别评估指标与方法重要区域识别评估指标与方法评估对象含义解释评估指标和方法评估要求生境重要性特征数目、区域范围、

44、代表性等开发后剩余地点的生境代表性分析与地区、区域、国家、国际相比与其他生境的连接度(外环境也需评估)要求避开关键地和资源外环境退化则斑块可能消失替代生境可替代性(生境类比)生物拓殖能力面积、资源等第67页/共96页自然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估标准自然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估标准指标参数及说明评估系统大小包括某个物种生存地区的植被类型和群体大小大而连续最好多样性可表示单个物种的丰富度或根据其重要性加权支持特有种、濒危种者更重要稀有度以10 km2或与国家级、地区级种群大小相比较稀有度高者价值高自然性受人类影响越小(人类印记越少)自然性越高自然性高者价值高代表性在国家、区域或生物地理区内典型性有代表性者重要

45、脆弱性对干扰的敏感度、易变性(人类管理的一般脆弱)保护优先环境功能对区域有重要环境功能的,如集水、防灾、调节有重要功能者价值高,优先保护历史记录记录历史长且完整者意义大可理解生态进程潜在价值对区域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等值得保护者科学意义在地理和生态上处于过渡地带者重要;凡有科学意义者均重要优先保护对象社会意义公众关注程度高者重要优先保护对象第68页/共96页生态系统完整性判别生态系统完整性判别系统类别系统完整性指标评估说明陆生生态结构:空间分布,地域连续,层次完整整体性(景观生态学评价)组成:生物多样性保持(无简化、均化),组成因子相互匹配与原始自然系统相比功能:完整、强(生物生产力高)以原始

46、自然系统为标准水生生态水域质量与水生态系统一体英以无脊椎动物存在作标征鱼类生态:物种类型与丰度、食性组成、生长状态及持续能力生物量与多样性,持续生产能力农业生态生物资源(如粮食)生产力,土地保有与土壤质量第69页/共96页(2)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基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基准建设项目自身的安全性和环境可相容性。建设项目对区域或城域发展规划的影响。对区域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对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应以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作为基准,进行战略与政策评估,评价建设项目的得失,评价其与战略及政策的符合情况、协调程度,或者评价其与发展战略和政策要求的差距。第70页/共96页(3)法规基准法规基准国家颁

47、布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地区级(主要是省市)规划等。第71页/共96页(4)经济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基准经济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基准经济学评估:生态环境功能影响的经济损益评估和自然资源开发的得失分析。主要指标:经济价值大小比较、经济损失的社会经济重要度评估、资源稀有性或生态环境功能可替代性评估以及可持续性评估等。社会学评估:社会和公众对影响的可接受程度。根本标准是公正性与公平性,包括代际公平、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公正与公平。常用指标:社会公众关注度、受影响敏感目标人口(阶层及数量)、社会损益公平性等。文化影响评估:对过去世代的人文遗迹的影响。第72页/共96页工程建设生

48、态环境影响评估要点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估要点(1)与与规划关系的划关系的论证与与评估估分析规划类型考虑规划调查是否全面判别与规划的协调性项目自身目标的可达性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第73页/共96页(2)项目选线的环境合理性项目选线的环境合理性与规划是否协调:是否符合规划目标及功能区划对景观的影响如何对资源的影响如何选址选线的安全性对敏感目标的影响对生态系统及其中物种的影响对生态环境功能的影响战略性影响如何第74页/共96页(3)“三场三场”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设置的环境合理性是否影响到重要资源,尤其是基本保护农田、特产地等,是否置于敏感的景观点上,是否置于环境风险地段是否影响到环境敏感目标是否利于恢复

49、利用,运输通道是否穿越不宜穿越的地区第75页/共96页(4)敏感目标的影响评估敏感目标的影响评估敏感目标的性质、级别、规划目标与保护要求如何建设项目与敏感目标的相对关系如何,其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如何需要采取何种措施及措施的有效性如何生态监测与持续管理策略如何制定第76页/共96页3.6生态制图要求生态制图要求生态影响评价的图件需有正规比例的基础图件和评价成果图件组成;3级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关键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图;2级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和预测成果图,图件要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在地理信息系统上显示。1级项目除完成上述图件和达到上述

50、要求以外,要用图形、图象显示评价区域全方位的评价和预测成果。1级项目要进行评价区生物量实测,物种多样性调查和生物群落异质状况调查,2、3级项目可以依据已有信息判断,或实测3-5个点位予以验证。第77页/共96页基础图件基础图件第78页/共96页4生态环境影响的防护与恢复生态环境影响的防护与恢复凡涉及到珍稀濒危物种和敏感地区等类生态因子发生不可逆影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保护措施和方案。凡涉及到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定补偿措施加以保护。对于再生周期较长,恢复速度较慢的自然资源损失要制定恢复和补偿措施。遵守的原则遵守的原则第79页/共96页遵守的原则遵守的原则对于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