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解析.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318719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X 页数:92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解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解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解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解析.pptx(9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定义: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指在一定范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内(行政、经济区域或流域行政、经济区域或流域)不同时期的可供水量不同时期的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供求关系分析。和需水量的供求关系分析。第一节 概 述第1页/共92页目的:1 1、是通过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弄清楚水资源总量的供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2、是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供需平衡分析,预测未来,了解水资源余缺的时空分布;3 3、是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进行开源节流的总体规划,明确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以期实现水资源的长期供求计划。第2页/共92页意义:水资源供需平衡

2、分析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进行的行动,也是进行水源工程和节水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水质和水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依据。第3页/共92页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不管是从可供水量是需水量方面分析,牵涉面广且关系复杂。因此,供需平衡应遵循以下原则:(1)(1)近期和远期相结合近期和远期相结合(2)(2)流域和区域相结合流域和区域相结合(3)(3)综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综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第4页/共92页三、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必须根据一定的雨情水情来进行分析计算,主要有二种分析方法。1.一种为系列

3、法,2.一种为典型年法(或称代表年法)。系列法:按雨情、水情的历史系列资料进行逐年的供需平衡分析计算;典型年法:仅根据雨情、水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不同年份进行分析计算,而不必逐年计算。第5页/共92页 不管采用何种分析方法,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如水文系列资料、水文地质的有关参数等)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将直接影响到供需分析成果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一种叫典型年法,另一种叫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法(属系列法的一种)。三、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第6页/共92页第二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典型年法典型年(又称代表年法):是指对某一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只进行典型年份平衡分析计算的方法。优点:可以克服资料不全(如

4、系列资料难以取得时)及计算工作量太大的问题。一、典型年法的涵义第7页/共92页 首先,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频率的若干典型年。我国规范规定:特别丰水年频率=5%,丰水年频率=25%,平水年频率50,一般枯水年75,特别枯水年90(或95)。在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时,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一般要对:50和75两种代表年的水供需进行分析,在南方湿润地区,一般要对50、75和90(或95)三种代表年的水供需进行分析。第8页/共92页 水资源供需分析,就某一区域来说,其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在地区上和时间上分布都是不均匀的 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研究,便于弄清水资源供需平衡要素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以便对不同

5、地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对策。另外,将大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后,可以使计算分析得到相应的简化,便于研究工作的开展。二、计算分区和计算时段1 1 区域划分区域划分第9页/共92页在分区时一般应考虑以下的原则:(1)尽量按流域、水系划分,对地下水开采区应尽量按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划分,这样便于算清水账。(2)尽量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这样便于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另外,按行 政区划更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决策和管理。(3)尽量不打乱供水、用水、排水系统。第10页/共92页区域水资源计算时段可分别采用年、季、月、旬和日,选取的时段长度要适宜,才能把供需矛盾揭露出来。划分时段并非越小越好,时段分得太

6、小,许多资料无法取得,而且会增加计算分析的工作量。对精度要求不高的,计算时段也可采用以年为单位。2 计算时段的划分第11页/共92页不同频率系指水文资料统计分析中的不同频率。前面已经提到,通常可选取如下几种频率,即P:50,P:75,P:90或95,以代表不同的来水情况,典型年来水量的选择典型年的来水需要用统计方法推求。三、典型年和水平年的确定1 不同频率典型年的确定第12页/共92页 首先:根据各分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控制站,以控制站的实际来水系列进行频率计算,选择符合某一设计频率的实际典型年份,然后:求出该典型年的来水总量。可以选择年天然径流系列或年降雨量系列进行频率分析计算。第13页/共9

7、2页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较少,供水主要靠径流调节,则常用年经流系列来选择典型年。南方湿润地区,降雨较多,缺水既与降雨有关,又与用水季节径流调节分配有关,故可以有多种的系列选择。第14页/共92页 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按实际典型年的来水量进行分配,但地区内降雨、径流的时空分配受所选择典型年所支配,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故为了克服这种偶然性,通常选用频率相近的若干个实际年份进行分析计算,并从中选出对供需平衡偏于不利的情况进行分配。2典型年来水量的分布第15页/共92页 水资源供需分析是要弄清研究区域现状和未来的几个阶段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这几个阶段的水资源供需状况与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

8、并应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相协调。3 水平年第16页/共92页一般情况下,需要研究分析四个发展阶段的供需情况,即所谓的四个水平年的情况,分别为:(1)现状水平年(又称基准年,系指现状情况以该年为标准),(2)近期水平年(基准年以后5年或10年),(3)远景水平年(基准年以后15或20年),(4)远景设想水平年(基准年以后3050年)。一般取前三个水平年即现状、近期、远景个水平年进行分析,重要的区域可取4个水平年,资料条件差的一般地区,也有只取个水平年的。第17页/共92页供水系统:一个地区的可供水量来自该区的供水系统。从工程分类: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和调水工程。按水源分类:地表水

9、工程、地下水工程和污水再生回用工程类型;按用户分类:城市供水、农村供水和混合供水系统。四、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计算1.可供水量第18页/共92页可供水量: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可提供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包括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的调水,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利用等。与以下因素有关:1、来水条件2、用水条件3、工程条件4、水质条件第19页/共92页 可供水量不同于天然水资源量,也不等于可利用水资源量。一般,可供水量是小于天然水资源量,也小于可利用水资源量。对于可供水量,要分类、分工程、分区逐项逐时段计算,最后还要汇总成全区域的总供水量。第20页/共

10、92页可供水量计算项目汇总示意图第21页/共92页在供水规划中,按照供水对象的不同,应规定不同的供水保证率,例如居民生活供水保证率P=95以上,工业用水P=90或95,农业用水P50或75等等。供水保证率:是指多年供水过程中,供水得到保证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常用下式计算:2 典型年法中供水保证率的概念第22页/共92页正常供水:通常按用户性质,能满足其需水量的90一98(即满足程度),视作正常供水。第23页/共92页两种确定供水保证率的方法:(1)今后多年供水过程中有保证年数保证年数占总供水年数的百分数。不管哪一个年份,只要有保证的年数足够,就可以达到所需保证率。(2)规定某一个年份(例如

11、2000年这个水平年),这一年的来水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现在把某系列各年的来水来水都放到2000这一水平年去进行供需分析,计算供水有保证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即为2000年这一水平年的供水遇到所有来水时的供水保证率。第24页/共92页 P=50的来水就是指年来水总量大于或等于那一年(P=50)的年数占统计样本总年数的50。1、既然来水总量等于那一年(P50)的能保证,则大于那一年(P=50)的一般也应该能保证(当然还有来水的时间分配问题),所以,在典型年法中,若P=50供需能平衡,则其供水保证率为P=50。2、对于P=95的年份,供需分析得出不平衡,还缺水,说明其供水保证率不足95。第25页/

12、共92页需水量分析是供需平衡的主要内容之一。需水量可分为河道内用水和河道外用水两大类。河道内用水:包括水力发电、航运、放木、冲淤、环境、旅游等。河道内用水一般并不耗水,但要求有一定的流量、水量和水位,其需水量应按一水多用原则进行组合计算。河道外用水:包括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城市用水又分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3 需水量第26页/共92页工业用水的计算:工业用水一般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空调、净化、和洗涤等方面的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工业部门内不同的行业的用水量相差很大,所以工业用水要按行业划分,利用水平衡法进行统计和计算:第27页/共92页Qt

13、=QC+QD+QRQt总用水量,在设备和工艺流程不变时,为一定值,m3a;QtQcQDQRQWQc耗水量,m3a;QD排水量,m3a;QR重复用水量,m3a。第28页/共92页耗水量和排水量必须加以补充,二者之和称为补充水量,又称为取用水量,以Qw。故总用水量Qt又可表示为补充水量和重复用水量之和:Qt=Qw+QR第29页/共92页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及越高,表示工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程度越高。工业用水水平一般以单位产量或产值所需的补充水量和重复利用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重复利用率R以重复利用水量QR。占总用水量Qt的百分数表示:第30页/共92页趋势法:用历年工业用水量增长率来推算未来工业用水量,按

14、下式进行计算,Si=S0(1+d)n式中Si某一年所预测的工业需水量,m3;S0起始年的工业用水量,m3;d业用水量年平均增长率,;n从起始年份到预测年份所间隔的时间,a。2)工业用水的预测第31页/共92页相关法:相关法:工业用水的统计参数(如单位产值耗水量、工业用水增长率等)与工业产值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常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预测:建立工业用水增长率和工业产值增长率的相关关系来推求工业发展用水;建立工业产值和万元产值用水量的相关关系来推求工业发展用水。第32页/共92页分行业重复利用率提高法:对于资料比较齐全的地方,一般采用按冶金、电力、煤炭、石化、化工、机械、建筑、食品、纺织、缝纫、皮革、造

15、纸、文教、木材等14个行业或部门推算工业用水量,该法采用万元产值用水量和重复利用率这二个指标来推算工业发展用水,用下式计算:第33页/共92页随着生产水平发展、设备工艺的改进、更新,万元产值的总用水量会逐渐减少,故上式可修改为:考虑到设备工艺改进使得万元产值的总用水量平均下降率()。值愈大,则万元产值用水量愈少;n起始年与预测年的相距的时间,a。第34页/共92页生活用水:在城市中扣除工业用水(包括生产区的生活用水)之外所有的用水,它包括城市居民住宅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环境、景观与娱乐用水,供热用水及消防用水。在地域间我国的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差异较大城市用水要求供水的保证率不低于95。

16、城市用水量一般可根据实际调查求得,其大小与城市有关(3)生活用水第35页/共92页城市生活用水量的预测常用人均生活用水定额法推算,其计算公式为:QQ生活生活=365qm/1000=365qm/1000Q生活生活用水需求量,m3a;q人均生活用水定额,L(人d);m预测期用水人口数,人。第36页/共92页农村用水: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的用水,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农村工业、企业用水等。农业用水是我国主要的用水大户,而农业灌溉用水又是农业用水的主体。面广量大、一次性消耗的特点,而且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作物的组成和生长期的影响。4)农业用水第37页/共92页农业灌溉用水量的计算和预测对一个地

17、区而言,为进行农业灌溉用水量的计算和预测,首先需要弄清以下几个概念:作物需水量:作物在全生育期或某一时段内正常生长所需的水量。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进行适时适量灌水的一种制度,它包括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第38页/共92页灌溉用水量:是指灌溉面积上需要提供给作物的水量。一种作物一次田间灌水量(称净灌溉用水量)M净M净=mm作物某次灌水的灌水定额,m3亩;该作物的灌溉面积,亩第39页/共92页毛灌溉水量灌溉水要经过各级渠道输送到田间,由于在渠道输水过程中的各种损失(渗漏、蒸发等),因此引水量(亦可称作毛灌溉水量)必然大于田间的净灌溉水量。M净净灌水量,m3;灌溉

18、水利用系数,第40页/共92页农业的其他用水除了农业灌溉用水外,还包括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牲畜用水、渔业用水以及乡镇企业用水。这些用水虽然在整个农业用水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一般都要求保证供水。第41页/共92页农业的其他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可通过典型调查人均生活用水标准,按下式进行估算牲畜用水可通过调查到或实测到的牲畜用水定额,按下式进行估算:第42页/共92页 渔业用水养殖水面蒸发和渗漏所消耗水的补充量,按下式估算:村办企业用水村办企业包括小型工厂、小加工作坊等,用水量的估算与工业用水的估算方法类似,在调查的基础上,分行业进行估算。第43页/共92页(一)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的分类第44页/共

19、92页一个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内容是相当丰富和复杂的,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1)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2)整个区域的供需分析;,(3)河流流域的供需分析。计算单元:可视为一小的区域,是供需分析的基础,属于区域或流域内的一个面积最小的小区。第45页/共92页2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可划分为(1)现状的供需分析;(2)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年)的供需分析。现状的供需分析:是针对当前的情况,而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分析是对未来情况的,含有展望和预测的性质,但要做好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年)的供需分析,必须以现状的供需分析的成果为依据,因此,现状的供需分析是不同发展阶段供需分析的基础。第46页/共92页

20、3从供需分析的深度,可划分为:(1)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年)的一次供需分析;(2)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年)的二次供需分析。一次供需分析:初步地进行供需分析,不一定要进行供需平衡和提出供需平衡分析的规划方案。二次供需分析:要求供需平衡分析和提出供需平衡分析的规划方案。特别是当供需不平衡时,对解决缺水的途径,要进一步分析论证并作出规划方案。第47页/共92页4按用水的性质,可划分为:(1)河道外用水的供需分析;(2)河道内用水的供需分析。河道外用水为消耗性用水,河道内用水为非消耗性用水,在分析过程中应分别进行考虑或综合在一起协调考虑。第48页/共92页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应包括上述的几方面的内容

21、,简要分述如下:(1)现状供需分析调查统计现阶段年份计算单元内各水源的实际供水量和各部门的实际用水量。(一)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第49页/共92页进行水量平衡校核。对于某一计算单元、某一水平年、某种保证率的供需平衡计算式为:第50页/共92页第51页/共92页现状供需状况及分析对现状年的实际供、用水情况和不同频率来水情况下的供需平衡状况可进行列表分析。计算单元之间往往存在着水利关系,对于有水利联系的计算单元进行供需分析时,应按照自上而下、先支流后干流的原则,逐个单元逐个单元地进行,上单元的弃水退水或供水应传递到下单元参加供需计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第52页/共92页1典型年法,先根据全区域

22、的雨情和水情情况,选定代表年,然后根据该代表年的来水情况,自上而下,先支流后干流逐个计算各个单元的供需情况,最后将各个单元的供需成果进行汇总,即得整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情况。(二)整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分析第53页/共92页2 同频率法其一般的步骤是,根据实际情况先把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流域,每个流域根据各自的雨情、水情情况选择各自的代表年。然后采用典型年法相同的方法,逐个进行计算单元水供需分析并将同一流域的计算单元水供需分析成果相加,最后,再把各流域同频率的计算成果汇总即得到整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分析的成果。第54页/共92页 计算今后的可供水量要和水源工程的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在需水量预测分析中,

23、则要和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配合,做出切合实际的需水预测,既要满足可持续发展对水的长期要求,又要做到水资源不受到破坏。(三)不同发展阶段(水平年)的供需分析第55页/共92页一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系统:由来水、用水、蓄水和输水等诸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水资源系统是由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制约的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三节 水资源系统的动态模拟分析一、水资源系统第56页/共92页该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基本资料的调查收集和分析:(2)水资源系统管理调度:(3)水资源系统的管理规划:二、水资源系统供需平衡的动态模拟分析方法第57页/共92页与典型年法相比,水资源供需平衡动

24、态模拟分析的特点:(1)在较长的时间系列里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的动态变化进行逐个时段模拟和预测。(2)可以对整个区域的水资源进行动态模拟分析。(3)仿真性好,能直观形象地模拟复杂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和管理运行方面的功能。第58页/共92页三、模拟模型的建立、检验和运行水资源系统的模拟与分析,一般需要经过模型建立、调参与检验、运行方案的设计等几个步骤:第59页/共92页1 模型的建立 建立模型是水资源系统模拟的前提。建立模型就是要把实际问题概化成一个物理模型,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数学方程来描述有关变量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应尽可能的简单,所选择的变量应最能反映其特征。第60页/共92页 例:一个简单的

25、水库的调度有关变量包括水库蓄水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水库的损失量(蒸发量和水库渗漏量)以及入库水量等,用水量平衡原理来建立各变量问的数学关系,并按一定的规则来实现水库的水调度运行,具体的数学方程如下所示:第61页/共92页2 模型的调参和检验 模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或预演某一系统的运行情况。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动态模拟就是在制定各种运行方案下重现现阶段水资源供需状况和预演今后一段时期水资源供需状况。但是,按设计方案正式运行模型之前,必须对模型中有关的参数进行确定以及对模型进行检验来判定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第62页/共92页(1)求参:一个数学模型通常含有称为参数的数学常数,如水

26、文和水文地质参数等,其中有的是通过实测的或试验求得的,有的则是参考外地凭经验选取的,有的则是什么资料都没有。采用反求参数的方法取得。第63页/共92页(2)检验:所建的模型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要经过检验。检验的一般方法:输入与求参不同的另外一套的历史数据,运行模型并输出结果,看其与系统实际记录是否吻合,若能吻合或吻合较好,反映检验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所建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正确性,模型的运行结果是可靠的。第64页/共92页(3)修正:当计算结果和实际不符时,就要对模型修正。模型与实际吻合好坏的标准,要作具体分析。计算值和实测值在数量上不需要也不可能要求吻合得十分精确。第65页/共92页3

27、模型中运行方案的设计 (1)模型中所采用的水文系列,即可用一次历史系列也可用历史资料循环系列;(2)开源工程的不同方案和开发次序。(3)不同用水部门的配水或不同小区的配水方案的选择;(4)不同节流方案/不同经济发展速度和用水指标的选择指标。第66页/共92页第四节 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现以华北地区某县作为研究区为例来简要说明水资源动态模拟的过程。第67页/共92页研究区的总面积为10356km3,其地貌属某河流冲积扇的一部分,为地形平坦的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为研究区主要的用水来源,研究区水资源系统的构成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一、研究区水资源动态模拟方法概述第68页/共92页第

28、69页/共92页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来水系统:主要指当地降水、由境外进入本区的侧向地下水补给、由外区入境的地表水及废污水等;(2)储水系统:研究区内地下水含水层及境内可拦蓄地表径流的河道和地面蓄水工程;(3)用水系统:主要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4)排水系统;主要指排泄到境外的地下水渗流和地表径流及潜水的蒸发损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一、研究区水资源动态模拟方法概述第70页/共92页根据河系界线,水文地质和土壤的差异以及行政区界线等条件将研究区细分为七个子区,并以该七个子区作为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基本单元进行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平衡分析。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

29、例分析一、研究区水资源动态模拟方法概述第71页/共92页第72页/共92页依照上述水资源系统的构成,建立了研究区水资源动态模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结构可视为若干个担负不同工作任务又相互联系的模块组成,可归纳成如下几种类型:(1)用于存储和传递各种数据和计算成果的工作模块(亦称数据文件库);(2)进行水资源系统中供需各方供水量和需水量计算的工作模块,(3)用于各子区水资源联合调度计算的工作模块;(4)输出各种计算成果的工作模块。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一、研究区水资源动态模拟方法概述第73页/共92页由于该研究区几乎无地表水资源可用,地下水成为研究区的主要用水水源,因此以各子区的地下水体作

30、为逐个时段水均衡分析的对象。实现水资源动态模拟计算的子模块主要有: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二、主要工作模块的描述第74页/共92页对于地下水体而言,研究区水资源系统中主要来水项有当地降雨入渗补给、外区侧向地下水补给、河道和鱼塘蓄水的入渗及农业灌溉回归等。其中降雨入渗是主要的来水项,它与降雨系列的选择有极大的关系。研究区各子区在某个时段内的降雨入渗补给量;按下式进行估算:式中p某个时段内的降雨量,mm;由逐日降雨资料统计求出;Ai第i子区的面积,km3;i第i子区的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降雨量、土壤质地、地下水埋深等因素有关可依据各子区的土质分布特单位换算系数,是具体情况

31、而定。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二、主要工作模块的描述1 1确定来水量的子模块确定来水量的子模块第75页/共92页研究区用水可按粮食作物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城乡居民用水、蔬菜灌溉用水、经济作物用水、农村牲畜用水和渔业用水等七个部门分别进行推求。对于粮食作物灌溉用水,采用作物生长期根系层水量平衡原理分别对研究区的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进行逐日推求,其计算公式为:式中Wi+1:,Wi;分别为第i+1日末和第i日末根系层的水量,mm;Pi,Ei分别为第i日的降雨量和作物耗水量,mm。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二、主要工作模块的描述2 2用水预测计算的子模块用水预测计算的子

32、模块第76页/共92页计算中可对根系层水量规定一个适宜的上下限Wmax和Wmin,如果Wi+1Wmin,则表明作物根系层缺水,应按下式确定灌水量 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二、主要工作模块的描述2 2用水预测计算的子模块用水预测计算的子模块第77页/共92页工业用水采用分行业重复利用率及万元产值取水量的计算方法,并按以下二个公式进行预测推求:式中 Q1、Q2分别是起始年和预测年万元产值的取用水量,m3万元;1、2分别是起始年和预测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计算中取,的平均递增率为4;其中a是单位产值用水的年下降率,计算中取a平均值为065;B2预测年的工业万元产值,万元;IW2预测年的工业取

33、用水量,m3a。IW2=B2Q2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二、主要工作模块的描述2 2用水预测计算的子模块用水预测计算的子模块第78页/共92页该模块用于模拟计算研究区七个子区各个时段内的水量平衡Wi各子区地下水体在垂向的水量交换Wi”各子区有外边界的各子区与境外地下水在水平向的水量交换,Fi第I区的给水度和面积(KM3)Hi(t0)时段初t0各子区地下水位。Hi(t1)时段末各子区地下水位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二、主要工作模块的描述3 3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工作子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工作子模块模块HHi i HHi i HHi i第79页/共92页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拟

34、可以给出各子区平均的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但无法对此作出更详细的描述。为了能反映出研究区范围内不同地点地下水位在规划预测期内的动态变化,采用地下水二维非稳定流的数学方程进行计算,具体的模型形式参见地下水资源评价部分(341)式。应用有限单元法求解上述定解问题。研究区的渗流域共划分229个三角单元及133个结点,渗流域边界条件根据1984年实测的地下水位等值线图的分析,确定西北边界和东南边界分别为入流和出流边界,其余边界则按第二类边界考虑。渗流域各单元的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均由水文地质实测剖面图按插值法一一确定。在垂向上各时段的水量交换则作简化处理,与上述的动态模拟法相一致。计算结果可输出30年间各时

35、段末各结点的地下水位值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二、主要工作模块的描述4 4地下水动态有限元计算子模块地下水动态有限元计算子模块第80页/共92页水资源动态模拟中降雨系列的合理选取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水文现象的随机性,对未来的降雨系列无法具体预测,可采用实测系列和随机系列进行演算。实测系列即认为过去的降雨系列可在未来重演,随机系列表现出降雨的随机性,但生成随机系列的水文特征值要符合实测系列的特征值。由于生成的降雨随机系列其丰枯周期的组合不足以反映最不利的情况,且计算工作量大而复杂,故在模拟计算中主要采用了19831988、19581982年共31年的降雨实测系列,这样也便于应用19831

36、988年实测地下水位动态对模型进行验证。水资源动态模拟计算的全过程可用流程框图57表示。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三、水资源动态模拟过程概述第81页/共92页第82页/共92页水资源动态模拟计算可按以下的步骤进行:(1)数据库调入有关的数据(如逐日的降雨资料、各子区的种植面积等)和有关的参数(如给水度、入渗系数、平均渗透系数、渠系利用系数等);(2)逐年推求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灌溉制度;(3)在计算年以旬为时段计算各个分区粮食作物灌溉量、七个用水部门的用水量,并由此推求出地下水的开采量、灌溉回归入渗量及污水的生成量等;(4)在计算年按旬计算各子区降雨入渗补给及潜水蒸发量;第四节

37、、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三、水资源动态模拟过程概述第83页/共92页(5)在计算年按旬计算外区和本区的地下水交换量;(6)在计算年按旬进行各子区垂直方向水资源量的均衡计算;(7)在计算年按旬进行各子区水平方向水资源量的均衡计算;(8)在计算年按旬进行水资源量的总体均衡计算并求出旬末的各子区地下水位的变化值和水位值;(9)若计算年份小于终止年份,则返回步骤(2)继续进行计算,若计算年份等于终止年份,则脱离循环计算,并根据指令输出计算成果或形成有关的数据文件。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三、水资源动态模拟过程概述第84页/共92页所建立的教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有赖于模型的验证。在水资源动态

38、模拟过程中,19841988年均是现状年份,而且所调用的降雨资料、各子区种植面积以及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都是研究区的实测资料。为此本文利用研究区19841988年共五年的不同地点观测井地下水位实测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比较结果除个别情况外,各子区地下水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在验证期间的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见表57);由于有限元法的计算值能显示出观测井附近结点的地下水位值,故要比动态模拟计算求到的各子区平均地下水位值更逼近实测值。验证结果说明所建立的水资源动态模拟模型及选用的参数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四、水资源动态模拟模型的可行性验证第85页/共92页根据人工指令可

39、进行多方案的演算,在此仅从中选择两种方案的计算成果加以分析以求对研究区水资源均衡动态变化作出分析评价。方案一:在充分满足各部门用水条件下,研究区19842013年的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模拟计算可输出以下的主要计算结果:(1)研究区主要用水部门的逐年用水量(见表58);(2)各子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地下水位30年间逐年的变化过程(见表59);(3)全研究区水资源的均衡计算结果(见表510)。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五、水资源动态模拟计算成果分析第86页/共92页第87页/共92页第88页/共92页第89页/共92页方案二:条件同方案一,但假定每年汛期可从研究区内的河流引进1000X104m3

40、的河道弃水存储于第3子区原已干涸的一个水库用以回补地下水。20世纪80年代初,该研究区也曾开展过一次水资源状况的调研和评价工作,其评价方法采用“典型频率年法”可以对被评价的整个区域在不同典型年份的水资源供需平衡作出分析,但不能考虑到长时间内不同降雨系列及区域内不同用水部门由于经济发展而导致用水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水资源逐年动态变化过程,也无法揭示水资源供需矛盾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第四节、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五、水资源动态模拟计算成果分析第90页/共92页本例采用长时间系列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动态模拟的方法,并借助于数学模拟型及计算机高速计算技术,对该研究区境内19842013年的水资源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分析,该方法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中不仅考虑到研究区地面水和地下水,主水资源和客水资源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而且考虑到区域内不同用水部门用水及各地区用水之间的合理调度以及由于各种制约条件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水资源供需的动态变化,并可以预测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发展趋势、揭示供需矛盾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因此,该方法可以弥补“典型频率年法”的不足,以求对研究区水资源动态变化作出更科学的预测和分析。模型可作为水资源动态预测的一种基本工具,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更、资料的积累及在研究工作深入的基础上加以不断完善,并可进行重复演算,长期为研究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服务。第91页/共9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92页/共9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