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资料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资料_1.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最早由夸美纽斯提出,迄今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就是在课堂 35 分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释放所有的积极性和热情,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课前准备 上好一节课,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钻研教材,制定目标。一个教师只有在全面深入的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上好一节课。全面考虑这节课,把握
2、住它的重难点,哪些地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地方可以一代而过;哪些地方可以放手给学生;哪些地方可以小组合作解决,做到心中有数。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目的达标要求。例如教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直观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基本能力方面:能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阴影部分,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来表示分数,在数轴上标出一定的分数;情感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这样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扎实
3、备课,选择教法。这节课所有的内容已经在我们的脑子里初成规模,备课是一个加工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根据这节课的内
4、容,学生的情况以及现有的条件实施可行的、最优化的方案。最后,形式灵活,手段多样。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像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同时课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兴趣,可以使抽象的
5、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就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强调:1、情境创设 导入新课是小学数学新授课极其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课程导入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的进入最佳状态。作为教师,在上课的一开始的导入部分,就应该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开课气氛,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另外,新课的导入还要贴进生活,融于生活。2、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是课堂 35 分钟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我们课前做的所有准备、创设的所有情
6、境都是为它做的铺垫。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先学后教、先练后讲。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钻研,努力探索,去主动获取知识,进而理解和掌握知识。而老师则要当好一个引导者与合作者,全面为学生服务。3、过程强化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过程教师要在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结合教学内容,有序地开展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在感性的基础上形成数学概念;展现应用过程,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7、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的、探索的兴趣强了,那么课堂的效率就会不断提高,我们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三、课堂练习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根据现代教学观念,一节好的练习课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而且要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改进练习课的练习方式,充分发挥练习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功能。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新颖合适的学习环境,设置恰当的问题。让学生从问题的实质出发去分析、研究、探究。另外,我们在练习时设计的习题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空洞
8、的理论,而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帮助学生找到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易接受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能够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课堂中教师已慢慢变成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还会担心你的教学效率差吗?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9、北关小学 刘莎莎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资料,获得体验,从而学会运
10、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也就是把生活引入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在教学时提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或者会遇到的,而且就在身边的一些问题为例进行教学。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着低年级的小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我们为春游购物作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其实,大家说
11、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2、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欢快、愉悦的活动氛围。学生进行的活动要与实际生活相接近,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数学模型。比如:在教学比较“0 的认识”的时候,创设情景答题摘桃,最后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这时0 的出现显得自然而必要,给学生
12、眼睛一亮的感觉,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的真实性,达到知识的又一升华。3、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把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后,就把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还是关于旅游的一节我们去秋游的实践活动课,由于时值秋游季节,于是我请学生通过上本地旅游网站查阅资料,打电话咨询有关景点选择值得一游的秋游地点,并设计一套秋游方案。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在教师的指导下纷纷收集制订方案的资料,如团体门票价格、包车价格等,并自发地组成小组共同商讨方案。最后,学生送上来的秋游方案,令我大开眼界,不光计算准确,而
13、且还考虑到了许多我所没有预料到的:包车时根据学校学生数,大小车搭配;学生身边带多少钱,怎样合理使用有的秋游方案甚至还在最后写了这样设计的理由和好处。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熟练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在充满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实践数学,让学生在富于弹性空间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与处理信息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心
14、理,而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机会和氛围。只有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在实践、学习的反复升华过程中,就能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要拥有数学意识,数学的思维方式,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做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变禁锢、封闭的数学小课堂为开放的与社会天地相接壤的数学大课堂生活是数学的源头之水。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北关小学 刘莎莎 “听”的反思 北关小学 刘莎莎 “听”的反思 场景一:师 1:开学两个月了,真
15、的累死了,这帮学生怎么会这样,上课根本不听讲。师 2:一个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不出两秒,下面就“我”声一片,即使刚才那位学生想回答了,也根本听不见。师 3:叫得最响的学生,往往站起来什么都不会说,即使说也是吞吞吐吐,待会做作业时一点都不会。场景二:老师很生气地冲着学生说:“老师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不知道?”“你上课在听什么?”训者满脸通红、怒气冲冲,被训者被迫接受,仍然“屡教不改”。以上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备受困扰的一个难题。反思:虽然老师们生气、着急和抱怨着,但不知道该怎样解决,因为很多人对刚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有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当学生进入学校时,认为他们只要智力正常就是都能“听”的。认为
16、“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许多教师就想当然地确认了学生都会听课,混淆了能听和会听。但实际情况是,学生还没学会如何听课,老师的讲课早已开始了。二是课堂上老师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要表扬,作业完成得好要鼓励,但往往忽视了学生是否听别人的发言了,对学生“听”的要求很少。从上面两个场景很清晰的看到“听”是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反思如果不会“听”,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生的张扬个性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民主平等也不代表可以无视纪律。“听”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就开始注意培养,一旦没有养成好习惯,到了高年级要纠正就比较困难了。可见,“听”是很重要的,“听”的能力和习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有意
17、识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养成安静的“听”的习惯呢?特别是面对调皮的学生除了“惩罚”,除了“苦口婆心”地劝导,还有没有办法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时,也不要忘了提醒学生听听老师的要求,听听他人的见解。就像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一样,也来表扬那些认真“听”他人意见的同学。在课堂上可以尝试以下办法:方法一、让其他学生眼睛看着发言的学生。这是表面上的“听”,适用于习惯培养的初期。方法二、听者重复发言者的话。这是形式上的“听”,适用于“听”过程中不专注的学生;听发言之前就明确的告诉学生“过会儿要请同学们重复”,听发言后对同学们的“听”的习惯作出评价。方法三、教师不重复学生的发言。有时候我
18、们常常无意之间把学生重要的答案会重复一边,这样其他的学生就知道了,同伴的回答我们可以不听,老师会把重要的话再说一遍的,听老师的才是重要的,这个误区要避免。方法四、教师要注意“听”,更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你都不听,学生会听吗?方法五、树立良好的“听”的观念。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听”的气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其次老师要善于巧妙利用学生的“听”的注意力,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最大限度地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提高了“听”的
19、能力。“通分”教学反思 北关小学 刘莎莎 “通分”教学反思 通分是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生汇报,教师.选择异分母分数 板书两个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自由讨论)。生 1:我觉得这两个分数都是真分数,都比 1 小。生 2:我觉得这两个分数都是最简分数。生 3:我还发现他们的分母都比分子多 1。生
20、4:我发现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有同学说出这叫异分母分数。)3、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小组开展讨论研究。4、小组汇报交流各自的方法。生 1:我们是通过画线段,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比较的。学生出示了自己用水彩笔画的线段图,大家明显地看到 3/4 5/6。生 2:我们画了两个相同的圆,表示出其中的 3/4 和 5/6,通过比较,得到了 3/4 5/6。生 3:我们画了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分别表示出 3/4 和 5/6,也很明显看出 3/45/6。生 4:我是想:我们已经学过了同分母分数的比较,现在他们的分母不同,我就想出办法使他们的分母变成相同的。我把 3/4化成 9/12,5/6 化成 10/12
21、,因为 9/1210/12,就容易得到 3/45/6。师问:你怎么想到用 12 作分母的?同组学生答: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是 12,所以用 12 作他们的分母,同学们对他的发言鼓掌。生 5:我的想法刚好与他相反,我是把它们的分子化成相同的。3/4 化成 15/20,5/6 化成 15/18,因为 15/2015/18,就容易得到 3/45/6。生 6:我们的方法跟前面这个组的差不多,我们用 3/4 和 5/6 跟1/2 比较.3/4 比 1/2 多了 1/4,5/6 比 1/2 多了 2/6,也就是 1/41/3,所以 3/45/6。师:我很高兴看到大家想出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
22、3/4 与 5/6 的大小,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你觉得哪些方法比较可行呢?学生一致认为第四种,第五种方法。引导学生看书,小结。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争论辩解的氛围中明确的,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所以,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
23、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数除法听课评议 北关小学 刘莎莎 小数除法听课评议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逐步实施,教师们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方向变化,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我的理解是课堂不仅是掌握真理的场所,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天堂。下面是我听的一节小数除法的公开课,感觉收获颇多拿来一起分享。上完小数除法中“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推理后,为了巩固计算法则,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练习题:用竖式计算2.251.5 因为这是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第一节课,在移动小数点时学
24、生最容易出错,学生往往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划去,不考虑被除数的小数点应当移动几位就除。这时,教师让一名学生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过了一会儿我巡视了其他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按计算法则正确地演算完毕,而台上的这位学生在黑板前正在慢慢的思考。突然,他先把被除数2.25的小数点划去,这时下面的同学小声嘀咕:“错了,错了。”为了维护课堂纪律,教师用手势示意学生们安静。其实,这时我也感到奇怪:在算理方面该从商不变地性质入手,为什么他就偏偏先划被除数的小数点呢?这时,又出现了令我惊讶的一幕:他又把除数小数点划去,在5的后面添了一个0,接着演算的算式是:225150=1.5 直到这位学生下去
25、坐好,我又用探询的目光注视学生。学生有的用怀疑的目光盯着黑板,有的用理解赞同的目光欣赏着算式。我也在为这位学生的创新思维感到欣慰,同时也对刚才自己差点铸成大错而心有余悸。这时老师接着问了一句:“你们的计算结果是1.5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是”。突然有同学站起来辩论道:“他的答案是对的,但他的方法过程不合理。”老师没解释,而是用肯定的目光提示板演的那位同学来解释。只听那个同学用断断续续的声音回答:“因为我把2.25的小数点划去后是向右移动了两位,所以根据商不变得性质,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先划去再向右移动两位。”老师又问:“同学们认为他的解释与思考合不合理?”“合理。”学生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
26、笑,尤其是板演的那位同学脸上更是洋溢着自信、喜悦与成功。这时辩论的那位学生又问:“老师,照他这样想,不是所有的小数除法都可以转变成整数除以整数了?”“是不是?”老师反问道,“是的。”“但是要注意什么?”学生们都回答:“要注意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辩论的那位同学带着愉悦的心情坐了下来 上述片断可以说让我出乎意料,也是精彩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试想:如果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先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后,老师就不耐烦的说:“不对,回去吧。”还会有刚才精彩的一幕吗?那只能是一种不满与扼杀。哪谈得上平等、参与、交流呢?又怎能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与创新思维
27、呢?片断至今对我的教学工作启示也是深刻的。1、堂教学要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氛围正是课堂改革所倡导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没有批评的氛围下,才能心里轻松,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做,答案就自然而明。试想如果有压力,学生就会有顾忌、被禁锢、所想所说的可能是出于一种应付,独特创新思维则得不到展示。2、课堂教学,要创造性处理教材 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前的教案是一种预设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备课时,教师要考虑的再广些,估计范围要大一些,注重过程,淡化结果。这样,教师才能把“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改为“学生讲教师听”,才能跟着学生的思维走,不被教材所禁锢,否则,学生不敢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28、了,就会失去自我、自信、更失去了创造能力。3、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在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算法与思考的多样化,提倡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求异思维展示后,经过同学们的思考,不但自己得到了肯定,更重要得是他这种思维可能对其他学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潜意识的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理解分析问题。当今教学正处于课改热潮中,一线教师作为主力军,任重道远。只要我们新教学观念更新,课堂上一定会擦出五彩缤纷的创新火花。0的认识听课评议 北关小学 刘莎莎 0的认识听课评议 低年级孩子充满童真、稚趣,按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单向讲,他们很容易对号入座,无需费力,但
29、这样的学生也就缺乏探索的欲望思考的动力。朱永新教授在他的理想的智育中说道:“要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数学应该是充满理性,沐浴着智慧光芒的一门课程。数学课堂应该是充盈着智慧的,需要智慧的老师与智慧的学生,生成智慧的对话。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让孩子尽兴地“玩”数学,“说”数学,体验到数学确实好玩,享受数学的乐趣。这是我听过0的认识后最大的收获。一年级上册认识0一课,教学时,老师将目标定位于借助“三毛”这一有趣人物,使学生了解“0”的含义,会读写。将0用到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课上,老师画了四个头像,分别是三毛、二毛、一毛、和秃头,每出示一个就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这样,学生直观形象的
30、体会到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感受“0”的含义。接着,又实际操作摆糖块,桌上放四块糖,每拿走一块,让学生说剩下的块数,直到一块也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第二环节,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用数“0”表示。“我有五角钱,都花光了”“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都擦干净了”“粉笔盒里空了”在学生观察与说中体会“一个没有用0表示”。最后,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尺、温度计,想想“0”表示什么?使学生体会到“0”不仅表示没有,还有其它含义。接下来小组合作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过“0”。整节课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最后在认的过程中指导书写。这样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就有机联系在一起。课堂,是教师体现生命价值的场所,没有教学的精彩纷呈,教师必定不会有成功的感觉。我们做老师的,总担心学生学不会,包揽太多的课堂时间。其实,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需要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无限延伸。在低年级数学中更要充分提练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乐于探索新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