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动力学习题答案.pdf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313988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动力学习题答案.pdf(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解释术语 1.渗透速度 2.实际速度 3.水力坡度 4.贮水系数 5.贮水 6.渗透系数 7.渗透率 8.尺度效应 9.导水系数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孔隙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 重力水的运动规律。3在多孔介质中,不连通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是无效的,但对贮水来说却是 有效的。4.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_空隙_和_固体颗粒_所占据的面积.渗透流速是_过水断

2、面_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速度是_空隙面积上_的平均速度。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 测压管水头,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 不会相交。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_水头梯度值_,方向沿着_等水头面_的法线,并指向水头_降低_H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分别为 _x_、HHy_和_z_。6.渗流运动要素包括_流量 Q_、_渗流速度 v_、_压强 p_和_水头 H_等等。7.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_矢量方向_与_空间坐标轴_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运动。8.达西定律反映了渗流场中的_能量守恒与转换_定律。9.渗透率只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性质,而与液体的性质无关,

3、渗透率的单位为cm2 或 da。10.渗透率是表征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而渗透系数是表征岩层 透水能力 的参数,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是岩层颗粒大小以及 水的物理性质,随着地下水温度的升高,渗透系数增大。11.导水系数是描述含水层 出水能力 的参数,它是定义在 平面一、二 维流中的水文地质参数。12.均质与非均质岩层是根据_岩石透水性与空间坐标_的关系划分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岩层是根据_岩石透水性与水流方向_关系划分的。13.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岩层中是_标量_,在各向异性岩层是_张量_。在三维空间中它由_9 个分量_组成,在二维流中则由_4 个分量_组成。14.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

4、速度的方向是_不一致_。15.当地下水流斜向通过透水性突变界面时,介质的渗透系数越大,则折射角就越_大_。tan1K1tan2K2_,而水流平行和垂直于突变界面时则16.地下水流发生折射时必须满足方程_均不发生折射_。n17.等效含水层的单宽流量q 与各分层单宽流量 qi 的关系:当水流平行界面时_当水流垂直于界面时_.q qii1_,q q1 q2 qn_。.18.在同一条流线上其流函数等于_常数_,单宽流量等于_零_,流函数的量纲为_L/T_。2vx19.在流场中,二元流函数对坐标的导数与渗流分速度的关系式为_,vyyx_。20.在各向同性的含水层中流线与等水头线_除奇点外处处正交_,故网

5、格为_正交网格_。21.在渗流场中,利用流网不但能定量地确定_渗流水头和压强_、_水力坡度_、_渗流速度_以及_流量_,还可定性地分析和了解_区内水文地质条件_的变化情况。22.在各向同性而透水性不同的双层含水层中,其流网形状若在一层中为曲边正方形,则在另一层中为_曲边矩形网格_。23.渗流连续方程是_质量守恒定律_在地下水运动中的具体表现。24.地下水运动基本微分方程实际上是_地下水水量均衡_方程,方程的左端表示单位时间内从_水平_方向和_垂直_方向进入单元含水层内的净水量,右端表示单元含水层在单位时间内_水量的变化量_。25.越流因素越大,则说明弱透水层的厚度_越大_,其渗透系数_越小_,

6、越流量就_越小_。26.单位面积(或单位柱体)含水层是指_底面积为 1 个单位_,高等于_含水层厚度_柱体含水层。27.在渗流场中边界类型主要分为_水头边界_、_流量边界_以及_水位和水位导数的线性组合_。三、判断题1.地下水运动时的有效孔隙度等于排水(贮水)时的有效孔隙度。()2.对含水层来说其压缩性主要表现在空隙和水的压缩上。()3.贮水率s=g(+n)也适用于潜水含水层。()4.贮水率只用于三维流微分方程。()5.贮水系数既适用承压含水层,也适用于潜水含水层。()6.在一定条件下,含水层的给水度可以是时间的函数,也可以是一个常数。()7.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就是贮水系数。()8.在其它条件

7、相同而只是岩性不同的两个潜水含水层中,在补给期时,给水度大,水位上升大,小,水位上升小;在蒸发期时,大,水位下降大,小,水位下降小。()9.地下水可以从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以从低压处流向高压处。()10.达西定律是层流定律。()11.达西公式中不含有时间变量,所以达西公式只适于稳定流。()12.符合达西定律的地下水流,其渗透速度与水力坡度呈直线关系,所以渗透系数或渗透系数的倒数是该直线的斜率。()13.无论含水层中水的矿化度如何变化,该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是不变的。()14.分布在两个不同地区的含水层,其岩性、孔隙度以及岩石颗粒结构排列方式等都完全一致,那么可以肯定,它们的渗透系数也必定相同。(

8、)15.某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很大,故可以说该含水层的出水能力很大。()16.在均质含水层中,渗透速度的方向与水力坡度的方向都是一致的。()17.导水系数实际上就是在水力坡度为1 时,通过含水层的单宽流量。()18.各向异性岩层中,渗透速度也是张量。()19.在均质各向异性含水层中,各点的渗透系数都相等。()20.在均质各向异性、等厚、无限分布的承压含水层中,以定流量抽水时,形成的降深线呈椭圆形,长轴方向水力坡度小,渗流速度大,而短轴方向水力坡度大,渗流速度小。().21.突变界面上任一点的水力特征都同时具有界面两侧岩层内的水力特征。()22.两层介质的渗透系数相差越大,则其入射角和折射角也就相差

9、越大。()23.流线越靠近界面时,则说明介质的值就越小。()24.平行和垂直层面的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分层渗透系数的大小。()25.对同一层状含水层来说,水平方向的等效渗透系数大于垂直方向的等效渗透系数。()26.在地下水动力学中,可认为流函数是描述渗流场中流量的函数,而势函数是描述渗流场中水头的函数。()27.沿流线的方向势函数逐渐减小,而同一条等势线上各处的流函数都相等。()28.根据流函数和势函数的定义知,二者只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因此可以说流函数和势函数只适用于稳定流场。()29.在渗流场中,一般认为流线能起隔水边界作用,而等水头线能起透水边界的作用。()30.在同一渗流场中

10、,流线在某一特定点上有时候也可以相交。()31.在均质各向同性的介质中,任何部位的流线和等水头线都正交。()32.地下水连续方程和基本微分方程实际上都是反映质量守恒定律。()33.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的平面二维流基本微分方程都是反映单位面积含水层的水量均方程。()34.在潜水含水层中当忽略其弹性释放水量时,则所有描述潜水的非稳定流方程都与其稳定流方程相同。()35.在越流系统中,当弱透水层中的水流进入抽水层时,同样符合水流折射定律。()36.越流因素 B 和越流系数都是描述越流能力的参数。()37.第二类边界的边界面有时可以是流面,也可以是等势面或者既可做为第一类边界也可做为第二类边界处理。()

11、38.在实际计算中,如果边界上的流量和水头均已知,则该边界既可做为第一类边界也可做为第二类边界处理。()39.凡是边界上存在着河渠或湖泊等地表水体时,都可以将该边界做为第一类边界处理。()40.同一时刻在潜水井流的观测孔中测得的平均水位降深值总是大于该处潜水面的降深值。()41.在水平分布的均质潜水含水层中任取两等水头面分别交于底板A、B和潜水面A、B,因为 AB附近的渗透路径大于 AB 附近的渗透路径,故底板附近的水力坡度 JABJAB,因此根据达西定律,可以说AB 附近的渗透速度大于 AB附近的渗透速度。()四、分析计算题四、分析计算题1.试画出图 11 所示的各种条件下两钻孔间的水头曲线

12、。已知水流为稳定的一维流。平面上的流线H1H1H2H1HHH1=H2H1H2H1H2(a)(b)(c).图 11HH设:孔1的水力坡度 为J1=-,孔2的水力坡度 为J2=-sH=H1s;H=H2且Q1=Q2;当H1=H2,有Q1=KH1J1=Q2=KH2J2;有J1=J2;水头为过孔1和孔2的直线。当H1H2,有Q1=KH1J1=Q2=KH2J2;KH1J1=KH2J2;1有J10 时,则侵润曲线的形状为_椭圆形曲线_;当WH1H2。倘若入渗强度 W 不变。试求不致污染地下水的左河最高水位。(2)如含水层两侧河水水位不l变,而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K 已知,试求左河河水不l致 污 染 地 下 水

13、 时 的 最 低 入 渗 强 度W。图 221t1H2解:根据潜水水位公式:2H2 H12W22H H1xlx x2lK.得到:2W2H2 H1222 H H l/ll l1111Kl2222l H HlH H1121l ll1l12左河不污染地下水的最高水位H应满足:max222因此,HmaxlK Hmax H2 02W2l2222l H HlH Hl2 H2W211212l H22Klll1l12a 22l2H2H12l1lH2H12ll1l12H2ll l1212l2H2H12l1lH12l12H2Hmaxl2ll lH Hl lHll l1212211121212l12H2最低入渗强度

14、应满足:2lKH12 H2a 02W最低2lW最低2H12 H2Kl2H0HH3.为降低某均质、各向同性潜水含水层中的底下水位,现采用平行渠道进行稳定排水,如图 23 所示。已知含水层平均厚度 H0=12m,渗透系数为16m/d,入渗强度为0.01m/d。当含水层中水位至少下降 2m 时,两侧排水渠水位都为H=6m。试求:(1)排水渠的间距L;(2)排水渠一侧单位长度上的流量Q。图 23.解:2据题意:H1=H2H=6m;分水岭处距左河为 L/2,水位:H3=12210m;2H2 H12WL L 22H3 H1xL根据潜水水位公式:LK22得:W L2H3 H,K 42222L2H3 HK10

15、 61664161024004W0.010.01L 1024004 409600 640m22单宽长度上的流量:2H12 H2111q0 KWLWx WL 0.016402L222 3.2m2/d4.如图 22 所示的均质细沙含水层,已知左河水位H1=10m,右河水位 H2=5m,两河间距l=500m,含水层的稳定单宽流量为1.2m2/d。在无入渗补给量的条件下,试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解:据题意根据潜水单宽流量公式:H2 H21WLWx2L2无入渗补给时为qx K122H12 H2qx K2L2q L21.25001200K 2x216m/d22H1 H210 5755.水文地质条件如图 24

16、 所示。已知 h1=10m,H2=10m,下部含水层的平均厚度M=20m,钻孔到河边距离 l=2000m,上层的渗透系数K1=2m/d,下层的渗透系数K2=10m/d。试求(1)地下水位降落曲线与层面相交的位置;(2)含水层的单宽流量。孔.K2MH2lh1K1河.图 24解:设:承压潜水含水段为l0.则承压潜水含水段单宽流量为:h10h120q1 K2M K1l02l0则无压水流地段单宽流量为:2M2 H2q2 K22l l0根据水流连续性原理,有:q1 q2 q由此得:2h10h120M2 H2K2M K1 K2l02l02l l0101022021021020210l02l022000l0

17、21002000l01500l03600l0 4200000,l01166.67m2M2 H2202102q2 K2102l l0220001166.6715001.8m2/d833.336.在砂砾石潜水含水层中,沿流向打两个钻孔(A 和 B),孔间距 l=577m,已知其水位标高 HA=118.16m,HB=115.16m,含水层底板标高为 106.57m。整个含水层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细砂,A、B 两处的含水层厚度分别为hA=5.19m、hB=2.19m,渗透系数为 3.6m/d。下层为粗砂,平均厚度 M=6.4m,渗透系数为 30m/d。试求含水层的单宽流量。.解:22hAhBhAhBq

18、1 K下M K上l2lp50公式(213)7.图 25 所示,某河旁水源地为中粗砂潜水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00m/d。含水层平均厚度为 20m,给水度为 0.002。以井距 30m 的井排进行取水,井排与河水之距离 l=400m。已知枯水期河平均水位H1=25m,井中平均水位 HW=15m。雨季河水位瞬时上升 2m,试求合水位不变情况下引渗 1d 后井排的单宽补给量。8.某水库蓄水后,使岸边潜水产生回水现象,如图 26 所示。设计水库蓄水后最高水位标高 H=28m。在距水库 l=5km 处有一工厂,其地面标高为25m,已知含水层的导压系数为42平410 m/d,含水层的初始水位近于水平,其值

19、H0=15m。试问需多长时间工厂受到回水的影AA响。面剖图河面H1HwlA流A图HH0l图 269.某农田拟用灌渠进行引渠,已知引灌前渠水位与潜水位相同,其平均水位 h0=8m(以含水层底版算起),渗透系数为 10m/d,给水度为 0.04。设计灌渠水位瞬时抬高 1.5m 后,使地下 水 位 在 一 天 内 最 小 抬 高0.3m。试 求 灌 渠 的 合 理 间 距。第三章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一、解释术语1.完整井2.降深3.似稳定4.井损5.有效井半径6.水跃.二、填空题1.根据揭露含水层的厚度和进水条件,抽水井可分为_完整井_和_不完整井_两类。2.承压水井和潜水井是根据_抽水井所揭

20、露的地下水类型_来划分的。3.从井中抽水时,水位降深在_抽水中心_处最大,而在_降落漏斗的边缘_处最小。4.对于潜水井,抽出的水量主要等于_降落漏斗的体积乘上给水度_。而对于承压水井,抽出的水量则等于_降落漏斗的体积乘上弹性贮水系数_。5.对潜水井来说,测压管进水口处的水头_不等于_测压管所在地的潜水位。6.填砾的承压完整抽水井,其井管外面的测压水头要_高于_井管里面的测压水头。7.地下水向承压水井稳定运动的特点是:流线为指向_井轴_;等水头面为_以井为共轴的圆柱面_;各断面流量_相等_。8.实践证明,随着抽水井水位降深的增加,水跃值_也相应地增大_;而随着抽水井井径的增大,水跃值_相应地减少

21、_。9.由于逑裘布依公式没有考虑渗出面的存在,所以,仅当_rH0_时,用裘布依公式计算的浸润曲线才是准确的。12.在承压含水层中进行稳定流抽水时,通过距井轴不同距离的过水断面上流量_处处相等_,且都等于_抽水井流量_。13.在应用 QSw 的经验公式时,必须有足够的数据,至少要有_3_次不同降深的抽水试验。14.常见的 QSw 曲线类型有_直线型_、_抛物线型_、_幂函曲线数型_和_对数曲线型_四种。15.确定 QS 关系式中待定系数的常用方法是_图解法_和_最小二乘法_。16.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要使直线拟合得最好,应使_残差平方和_最小。17.在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中,如果抽水前地下水面水平,

22、抽水后形成_对称_的降落漏斗;如果地下水面有一定的坡度,抽水后则形成_不对称_的降落漏斗。18.对均匀流中的完整抽水井来说,当抽水稳定后,水井的抽水量等于_分水线以内的天然流量_。19.驻点是指_渗透速度等于零的点_。20.在均匀流中单井抽水时,驻点位于_分水线的下游_,而注水时,驻点位于_分水线的上游_。21.假定井径的大小对抽水井的降深影响不大,这主要是对_地层阻力 B_而言的,而对井损常数 C 来说_影响较大_。22.确定井损和有效井半径的方法,主要是通过_多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_和_阶梯降深抽水试验_来实现的。23.在承压水井中抽水,当_井流量较小_时,井损可以忽略;而当_大流量抽水_时

23、,井损在总降深中占有很大的比例。24.阶梯降深抽水试验之所以比一般的稳定流试验节省时间,主要由于两个阶梯之间没有_水位恢复阶段_;每一阶段的抽水不一定_达到稳定状态_。三、判断题1.在下有过滤器的承压含水层中抽水时,井壁内外水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井损的缘故。()2.凡是存在井损的抽水井也就必定存在水跃。()3.在无限含水层中,当含水层的导水系数相同时,开采同样多的水在承压含水层中形成的降落漏斗体积要比潜水含水层大。()4.抽水井附近渗透性的增大会导致井中及其附近的水位降深也随之增大。().5.在过滤器周围填砾的抽水井,其水位降深要小于相同条件下未填砾抽水井的水位降深。()6.只要给定边界

24、水头和井内水头,就可以确定抽水井附近的水头分布,而不管渗透系数和抽水量的大小如何。()8.无论是潜水井还是承压水井都可以产生水跃。()9.在无补给的无限含水层中抽水时,水位永远达不到稳定。()10.潜水井的流量和水位降深之间是二次抛物线关系。这说明,流量随降深的增大而增大,但流量增加的幅度愈来愈小。()11.按裘布依公式计算出来的浸润曲线,在抽水井附近往往高于实际的浸润曲线。()12.由于渗出面的存在,裘布依公式中的抽水井水位Hw 应该用井壁外水位Hs 来代替。()13.比较有越流和无越流的承层压含水层中的稳定流公式,可以认为 1.123B 就是有越流补给含水层中井流的引用影响半径。()14.

25、对越流含水层中的稳定井流来说,抽水量完全来自井附近的越流补给量。()15.可以利用降深很小时的抽水试验资料所建立的 QSw 关系式来预测大降深时的流量。()16.根据抽水试验建立的QSw 关系式与抽水井井径的大小无关。()17.根据稳定抽流水试验的 QSw 曲线在建立其关系式时,因为没有抽水也就没有降深,所以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曲线都必须通过坐标原点。()20.井陨常数 C 随抽水井井径的增大而减小,随水向水泵吸水口运动距离的增加而增加。()21.井损随井抽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四、分析题1.蒂姆(Thiem)公式的主要缺陷是什么?2.利用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时,通常都使用两个观测孔的蒂姆公式

26、,而少用甚至不用仅一个观测孔的蒂姆公式,这是为什么?3.在同一含水层中,由于抽水而产生的井内水位降深与以相同流量注水而产生的水位抬升是否相等?为什么?五、计算题五、计算题1.某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口直径为0.20m 的抽水井,在距抽水井 527m 远处设有一个观测孔。含水层厚 52.20m,渗透系数为 11.12m/d。试求井内水位降深为6.61m,观测孔水位降深为 0.78m 时的抽水井流量。解:0.2由题意:rw 0.1m,r1 527m,M 52.2m,2K 11.12m/d,sw 6.61m,s1 0.78m。r1Q由Thiem公式:s s lnw12KMrw2KMsws123.1411.

27、1252.26.610.78得:Q r1527ln.rwln0.16.2811.1252.25.8321252.18 2479.83m3/dln52708.57.2.在厚度为 27.50m 的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和两个观测孔。已知渗透系数为34m/d,抽水时,距抽水井 50m 处观测孔的水位降深为 0.30m,110m 处观测孔的水位降深为0.16m。试求抽水井的流量。解:M 27.5m,K 34m/d,r150m,s1 0.3m,r2110m,s 0.16m。2r2Q由Thiem公式:s s ln122KMr12KMs1s223.143427.50.30.16得:Q r2110lnln5

28、0r16.289350.14822.0521043.21m3/dln2.20.7883.某潜水含水层中的抽水井,直径为 200mm,引用影响半径为 100m,含水层厚度为 20m,当抽水量为 273m/d 时,稳定水位降深为 2m。试求当水位降深为 5m 时,未来直径为 400mm的生产井的涌水量。解:200100mm 0.1m,R1100m,H0 20m,rw123Q 273m/d,sw1 2m,1s 5m,r400 200mm 0.2m。w2w22由题义:hw1 H0sw1 202 18m,h H s 20515m,w20w2QR22由lnDupuit公式:H0hwKrw得:.K 3QRl

29、n2H02hwrwK Q1R1273100lnln222H02hwr20 180.11w1.4.设在某潜水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含水层厚度44m,渗透系数为 0.265m/h,两观测孔距抽水井的距离为 r1=50m,r2=100m,抽水时相应水位降深为s1=4m,s2=1m。试求抽水井的流量。解:H0 44m,K 0.265m/h,r150m,r 100m,s 4m,s 1m;h=H s 444 40m;212101h2=H0s2 441 43m。rQ2由潜水含水层的Thiem公式:h2h12ln2Kr1K h22h123.140.265 432402得:Q r2100lnln50r10.83

30、21249207.19293ln20.6931 298.94m/h5.在某潜水含水层有一口抽水井和一个观测孔。设抽水量Q=600m/d.,含水层厚度H0=12.50m,井内水位 hw=10m,观测孔水位 h=12.26m,观测孔距抽水井 r=60m,抽水井半径rw=0.076m 和引用影响半径 R0=130m。试求:(1)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K;(2)sw=4m 时的抽水井流量 Q;(3)sw=4m 时,距抽水井 10m,20m,30m,50m,60m 和 100m 处的水位 h。解:.322H00sw3.1425.3 12.5 12.54.KH22Qw4rwlnRln0.07613022Krw

31、00w(2)当s 4m的抽水量:H2H sw4ln2RQ3.1456.25176.63ln1710.537.4525.3m3/d600600H02hwrw3.14 12.521020.0762得:K lnlnQR600130Krw0w(1)由潜水含水层的 Dupuit公式:H2h2QlnRQ w600m3/d,H012.5m,hw10m,h 12.26m,r 60m,r 0.076m,R130m。r 60m,rw 0.076m,R 130m。Q600m3/d,H012.5m,hw10m,h12.26m,RQ2ln(1)由潜水含水层的Dupuit公式:H02hwKrw130600RQlnln得:

32、K 22220.076r1012.53.14hHww06006003/dm25.37.45ln1710.53176.633.1456.25Qw4R22lnsHH:的抽水量m4s当(2)0w0wKrw2222412.512.525.33.14sHHKw00Qw4130Rlnln0.076rw3.1425.3 12.528.5279.44284895.72m3/dw7.457.45(3)当sw 4m时,r 10m的水位:2h2hw2h2 hwQw4rlnKrwQQw4rr2lnH0sww4lnKrwKrw2895.7210895.724.88 72.25ln79.4423.1425.30.076

33、72.2555.02 127.27,h 11.28m12.54r 20m的水位:h2H0sw2Qw4r20895.72lnln 72.2579.4420.076Krw10ln2 72.2511.284.880.69 72.2511.28ln0.076 72.2511.285.57 135.08,h 11.62m.r 30m的水位:2h H0sw2Qw4r30ln 72.2511.28lnKrw0.07610 72.2511.28 lnln3 72.2511.284.881.10.076 72.2511.285.98 139.7,h 11.82mr 50m的水位:2h H0sw2Qw4r50ln

34、 72.2511.28lnKrw0.07610 72.2511.28lnln5 72.2511.284.881.610.076 72.2511.286.49 145.46,h 12.06mr 60m的水位:h2H0sw2Qw4r60ln 72.2511.28lnKrw0.07610 72.2511.28lnln6 72.2511.284.881.790.076 72.2511.286.67 147.49,h 12.14mr 100m的水位:Qr1002h2H0sww4ln 72.2511.28lnKrw0.07610 72.2511.28lnln10 72.2511.284.882.30.07

35、6 72.2511.287.18 153.24,h 12.38m6.设承压含水层厚 13.50m,初始水位为 20m,有一口半径为 0.06m 的抽水井分布在含水层中。当以1080m/d 流量抽水时,抽水井的稳定水位为17.35m,影响半径为175m。试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3.解:M 13.5m,H0 20m,rw 0.06m,Q 1080m3/d,hw17.35m,R 175m。sw H0hw 2017.35 2.65m,由Dupuit公式:sw得:K QRln2KMrwQR1080175lnln2Mswrw23.1413.52.650.0610801080ln2916.67 7.978 3

36、8.35m/d224.667224.6677.在某承压含水层中抽水,同时对临近的两个观测孔进行观测,观测记录见表31。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含水层的导水系数。表 31抽水井半径(m)0.1015水位(m)20.65流量(m/d)67.203含水层厚度(m)18.50观测孔至抽水井距离(m)r12r225水位(m)H121.12H222.05由表知:r2 25m,H2 22.05m,r1 2m,H1 21.12m,Q 67.2m3/d。由Thiem公式:H2 H1得:H2 H1T rQln22Tr1rQln22KMr1rQ67.225ln2ln2H2 H1r123.1422.0521.12267.2

37、2.53170.016=29.11m2/d6.280.935.84048.在潜水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和两个观测孔.请根据表 32 给出的抽水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表 32类别井的性质抽水井.至抽水井中心距离(m)0.1015水位(m)6.40抽水井流量(m/d)66.483.观测孔 1观测孔 22.106.108.689.21解:由表知:r2 6.1m,h29.21m,r1 2.1m,h18.68m,Q 66.48m3/d。rQ2由潜水含水层的Thiem公式:h2h12ln2Kr1r2Q66.486.1得:K lnlnr13.14 9.2128.6822.1h22h1266.481.0

38、771.1336 2.39m/d3.149.4829.76729.在河谩滩阶地的冲积砂层中打了一口抽水井和一个观测孔。已知初始潜水位为14.69m,水位观测资料列于表 33,请据此计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平均值。表 33类别井的(m)性质抽水井观测孔0.1512.0013.3213.77320.4012.9013.57456.8012.3913.16506.00至抽水井中心距离第一次降深第二次降深第三次降深水位(m)流量(m/d)3水位(m)流量(m/d)3水位(m)流量(m/d)3解:rQ2由潜水含水层的Thiem公式:h2hwlnKrwrQ得:K ln,22rwh hw由表知:rw 0.15m

39、,r 12.00m,H014.69mhw113.32m,h113.77m,Q1320.40m3/d;hw212.90m,h213.57m,Q2 456.80m3/d;hw312.39m,h313.16m,Q3506.00m3/d;K1Q1rln2rwh12hw1320.4012.00ln3.1413.77213.3220.15320.404.381403.35 36.663.1412.1938.28Q2r456.804.38.K2ln2rw3.1413.57212.902h22hw22000.782000.78 35.943.14184.14166.4155.67.10.试利用某河谷潜水含水层

40、的抽水试验资料(见表34)计算抽水井的影响半径。见表 34含水层厚度(m)12.00半径(m)0.10抽水井水位降深(m)3.12流量(m/d)1512.003观测孔至抽水井距离(m)r144.00r274.00水位降深(m)s10.12s20.065解:由表知:H012m,rw 0.1m,hw123.12 8.88m,r1 44m,h1120.12 11.88m,r2 74m,h 120.065 11.935m。2由潜水含水层Thiem公式:rQRQ222H0h2ln,h2h12ln2Kr2Kr1Rln2H02h2r2两式相除得:h22h12lnr2r12H02h2r2lnR2lnlnr22

41、h2h1r1Re.xp H0hwlnr2lnr exp22w22r1h2h12 H02hw 12211.9352r274Rexp22lnlnrw explnln7422h hr11.935 11.88442111228.88274lnln0.1224411.935 11.88.11.表 35 给出了某承压含水层稳定流抽水的水位降深观测资料,试利用这些资料用图解法确定影响半径。表 35观测孔号至抽水井距离(m)水位降深(m)116.600.365237.130.283371.830.20240.17050.11560.110115.13185.58294.8312.在承压含水层中做注水试验。设注

42、水井半径为0.127m,含水层厚 16m,渗透系数为8m/d,(引用)影响半径为 80m,初始水位为 20m,注水后水位又生高 5m,试求注入井中的水量。由题义:rw 0.127m,M 16m,K 8m/d,R 80m,H0 20m,sw5m.Q 2.73KMswRlgrw 2.7381651747.2 624m3/d802.8lg0.127.313.有一口井从越流承压含水层中抽水直至出现稳定状态。已知抽水量为200m/h,主含水层厚 50m,渗透系数为 10.42m/d,弱透水层厚3m,渗透系数为0.10m/d。设在抽水期间上覆潜水含水层水位不下降。试求:(1)距抽水井50m 处观测孔的水位

43、降深;(2)抽水井流量的百分之几是来自以井为中心,半径为250m 范围内的越流量?214.在某越流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已知: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3606.70m/d,越流因素为 1000m。试求以定流量Q=453m/d 抽水时,距抽水井10m,20m,40m 和 100m 处的稳定水位降深。解:22T 3606.7m/d,B 1000m,Q 453m/d,。由Hantush-Jacob公式:Q r 潜水含水层Thiem公式:s K02KMBQ r K0得:s 2TB当r10m时:3Q453 r 10 K0K02TB23.143606.71000 0.02K00.01 0.024.7212 0.

44、094ms 当r20m时:Q r 20 K0 0.02K02TB1000 0.02K00.02 0.024.0285 0.081ms 当r40m时:Q r 40 K0 0.02K02TB1000 0.02K00.04 0.023.3365 0.067ms s.QK r 0.02K 100 00当r100m时:2TB1000 0.02K00.1 0.022.4271 0.049m.15.在某承压含水层中做多降深抽水试验,获得表36 的数据。试确定当水位降深为8m 时的抽水井流量。表 36降深次数水位降深(m)流量(m/h)311.508823.0014434.5018946.0022816.在某

45、承压含水层中做三次不同降深的稳定流抽水试验。已知含水层厚16.50m,影响半径为1000m,且当以511.50m/d的流量抽水时,距抽水井50m处观测孔水位降深为0.67m。试根据表 37 确定抽水井的井损和有效井半径。表 373降深次数Q Q(m/d)3St,w(m)St,w/Q(d/m)3.37103.68103.7110-3-3-32123320.54421.63511.501.081.551.9017.在北方某厚度为 30m 的承压含水层中做多降深大流量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一定时间后,井附近出现紊流运动。已知影响半径为950m,当4173 时,离井87m 处观测孔稳定水位降深为 0.2

46、3。试验数据见表 38。试确定抽水时的井损及有效井半径。表 38降深次数Q Q(m/d)3St,w(m)St,w/Q(d/m)2.12311145746541733.622.060.983.25102.76102.3510-4-4-4第四章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一、填空题1.泰斯公式的适用条件中含水层为_均质各向同性水平无限分布_的承压含水层;天然水力坡度近为_零_;抽水井为_完整井、井径无限小_,井流量为_定流量_;水流为_非稳定达西流_。11u2.泰斯公式所反映的降速变化规律为:抽水初期水头降速_由小逐渐增大_,当时达_最大值_,而后又_由大变小_,最后趋于_等速下降_。3.在非稳定

47、井流中,通过任一断面的流量_都不相等_,而沿着地下水流向流量是_逐渐增大_。4.在泰斯井流中,渗流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_增大_,当u 0.01时渗流速度就非常接近_稳定流的渗透速度_。5.定降深井流公式反映了抽水期间井中水位_降深不变_,而井外水位_任一点降深随时间逐渐降低_,井流量随时间延续而_逐渐减小_的井流规律。6.潜水非稳定井流与承压井流比较,主要不同点有三点:导水系数是 _距离和时间的函数_;当降深较大时_垂向分速度_不可忽略;从含水层中抽出的水量主要来自_含水层的重力排水_。7.博尔顿第一模型主要是考虑了_井附近水流垂直分速度_;第二模型主要考虑了_潜水的弹性释水和滞后给水_。二、判

48、断题1.在泰斯井流中,无论是抽水初期还是后期各处的水头降速都不相等。()2.根据泰斯井流条件可知,抽取的地下水完全是消耗含水层的弹性贮量。()3.在非稳定井流中,沿流向断面流量逐渐增大,因为沿途不断得到弹性释放量的补给,或者是由于沿流向水力坡度不断增大的缘故。()4.泰斯井流的后期任一点的渗透速度时时都相等。()5.泰斯井流后期的似稳定流,实际上是指水位仍在下降,但水位降速在一定范围内处处相等的井流。()6.泰斯井流的影响范围随出水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扩大。()7.基岩中的裂隙水一般都是埋藏在已经固结岩石中的节理、裂隙和断层中,因此,根据含水层的弹性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泰斯公式,对基岩裂隙水地区的水文

49、地质计算是不适用的。()8.可以这样说,当泰斯公式简化为雅可布公式时,则表明井流内各点的渗透速度已由不稳定而转变为稳定。()9.在进行非稳定流抽水时,无论井流量如何变化,都可将其概化成阶梯形流量后,再使用定流量的泰斯公式计算。()10.使用阶梯流量公式时,要求计算时间必须是连续的。()11.水位恢复公式实际上是具有两个阶梯的阶梯流量公式。().12.配线法和直线法比较起来,前者比后者更能充分的利用抽水试验资料。()13.配线法求参数的随意性在距抽水井越近的观测孔中表现越大。()14.在抽水试验时,往往主孔中的动水位不易观测,如果能观测到的话,则求参数时用主孔或观测孔资料都一样。()15.后期的

50、泰斯井流,是在一定范围内水头随时间仍在不断变化,但水力坡度不随时间变化的一种非稳定流。()16.在均质各向异性含水层中进行抽水试验时,可以利用等降深线所呈现出的椭圆形长短轴长度比的平方,求相应主渗透方向上渗透系数的比。()17.越流补给的完整井流与泰斯井流比较,二者的区别只是前者存在垂直方向的水流。()18.越流系统的完整井流在抽水的早期,完全可用泰斯井流公式计算。()19.越流系数越小,则越流量进入抽水层的时间就越早。()20.抽水的中、后期,越流系统井流的水位降落曲线偏离泰斯井流的水位降落曲线,因为前者的抽水量完全是由越流量供给。()21.凡是在越流系统的井流中,在抽水后期,井抽水量都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