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院弱电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学院弱电施工方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某学院弱电施工方案 一、弱电项目: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安装。智能火灾联动控制器一套,气体灭火控制器一套,感烟探测器 473 个,感温探测器 71 个,消防通信柜一个,消防广播柜一个及其配管配线等。2综合布线系统安装 机柜一个,光纤端接单元 7 套,跳接式配线架 9 个,模块式配线架 50 个,信息插座 1216 个,及其配管配线等 3有线电视配线系统安装。功率放大器 2 个,二分配器 1 个,四分支器 1 个,三分支器 3 个,二分支器 1 个,一分支器 1 个,电视终端 16个,及其配管配线等。4电视监控系统安装。彩色摄象机 50 台,彩色球型摄象机 11 台,解码器 38
2、台,硬盘录象机 4 台,显示器 2 台,监控柜和控制台 1 套,及其配管配线等。5学术报告厅音响系统安装。音视频集中控制系统 1 台,设备机柜 1 架,无线话筒5 个,组合型扬声器 6 个,及其配管配线等。2 二、施工安装说明 1.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安装说明 这里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的常用安装方法,适用于本工程的一般要求。系统所选用的探测器、控制器、消防报警装置、疏散指示标志灯等元件设备均须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系统在交付使用前必须经过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一般要求如下:1.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3、规范的规定。1.1.2、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2)探测器周围 0.5m 内,不应有遮挡物;(3)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4)在宽度小于 3m 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一半;(5)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 45;(6)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7)探测器确认灯,应
4、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8)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3 1.1.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 1.5m 处。1.1.4 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 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引入探测器的电缆或电线应整齐,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盒端,接线不得超过 2 根。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1.1.5 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做
5、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 2m,且采用管卡固定。1.1.6 系统接地装置安装时,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管。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1.1.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所有参加调试人员应职责明确,并应按照调试程序工作。应先分别对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警报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并填写调试报告。1.1.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验收,应在公安消防监督 4 机构监督下,由建设主管单位主持,设计、施工、调
6、试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1.1.9 本部分工作相关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 年版。(2)村镇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997 年版(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1995 年版。(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87)1997 年版。(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7、设计规范(GB5011698)。(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 年版。5(12)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13)小 型 石 油 库 及 汽 车 加 油 站 设 计 规 范(GB5015692)。(1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5)火灾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16)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2)。(17)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18)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93)。(19)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防火规范(GB5019295)。
8、(20)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1)火 力 发 电 厂 与 变 电 所 设 计 防 火 规 范(GB5022996)。(22)喷水来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6(2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2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25)消防设施图形符号(GB432784)。(26)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93)。(27)火灾报警设备专业名词术语(GB/T47181996)。(28)消防基本术语(GB590786)。(2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 年 9 月 1 日执)。(30)民
9、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92)。2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安装说明 2.1 本工程的综合布线系统共分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以及建筑子系统。为星形物理结构。2.2 施工前的环境检查: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条件方可开工。2.2.1检查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弱电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2.2 检查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 7 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2.2.3 所有的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 220V 单相带地电源插座,接地电阻良好,符合设计要求。2.2.4
10、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3 器材的检验。2.3.1 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形式、规格、数量、质量在施工前进行检验,无出厂检验证明的材料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2.3.2 经验证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件应单独的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2.3.3 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2.3.4 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2.3.5 电源、控制台设备应通电检测。2.4 设备安装检验 2.4.1 机柜、机架安装要求如下: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 3mm。机柜、机架在指定位置安装。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
11、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2.4.2 各类配线部件安装要求如下:8 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插座安装高度距地面 300mm。信息插座边 200mm内应配备电源插座。2.4.3 线管的敷设: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的布线路径为弱电井、走廊内的管线沿桥架敷设,其余采用沿建筑物穿管暗敷设镀锌线管,线管必须全封闭预埋,在管的两端(底盒端和设备接线底盒端)须使用专用杯疏固定,并且端口也应该用软纸卷塞起来,以防止沙浆或者异物掉进线管而无法穿线,给以后的穿线施工带来不便。所有信息插座位置,参考设计图纸并结合甲方实际需要确定。各种插座面板
12、应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类型。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所指定的布线路径预埋电线管,在离外接设备安装位置的最近的地方,预留标准 86x86mm暗埋底盒或其安装孔;若是电器控制器的出线端的底盒,则该暗埋底盒的位置应水平紧靠在控制强电输出插座暗埋底盒的位置旁边,并且要确保强电插座的火线能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控制器底盒。注:若图纸未标明详细布线路径的,应由现场负责施工的工程师明确,并作出书面记录,方可预埋或铺设电线 9 管(线管的大小由同时走该线管的线的多少决定)。布线路径应尽量沿墙阴角线,且水平走线一定不能低于门、窗的上框高度,绝对禁止墙下角或地埋走线。而且所有电线管的弯曲角度不得低于 90 度
13、。当主体施工已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就要准备做布线前的准备工作了。2.5.缆线的敷设 2.5.1 缆线一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1)缆线的形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2)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3)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4)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 0.5-1.0m,工作区为 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 3-5m,有特殊要求的应设计要求预留长度。(5)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无规定:1)非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
14、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4 倍;2)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电缆外径的6-10 倍;10 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10倍;4)主缆的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 15 倍。(6)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表 RD81 的规定。(7)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见表 RD82 的规定。对绞电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 表 RD81 单位 范围 条件 最小净距(mm)380V 5KVA 对绞电线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150 30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15、 80 150 双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 时,最小间距可为 10mm。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并符合设计要求。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 表 RD82 管 线 种 类 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mm)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 护 地 线 50 20 热力管(不包封)500 500 11 热力管(包封)300 300 给 水 管 150 20 煤 气 管 300 20 压缩空气管 150 20(8)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通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2.5.2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敷设
16、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和长度等内容。(2)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 PVC 管。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数主干电缆或主干光缆时,直线 管道 的管 径利 用率为 50%-60%,弯管 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 4 对对绞电缆或 4 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为 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 50%。2.5.3 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 2.2m 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 30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 50mm。(2)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
17、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 12 扎。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 1.5m 处进行固定。(3)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 1.5m 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 5-10m 处进行固定。(4)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别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 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5)楼内光缆宜在金属线槽中敷设,在桥架敷设缆线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作为线槽可以不设置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别绑扎。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
18、要求。2.5.4 采用吊顶支撑柱作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缆线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可以不设置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2.5.5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及暗管敷设电、光缆的施工技术要求应按照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执行。2.6.缆线的保护措施 2.6.1 水平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预埋金属线槽保护要求如下:13 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宜按单层设置,每一路由预埋线槽不应超过 3 根,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 25mm,总宽度不宜超过 300mm。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 30m 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过线盒
19、,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3)过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具有防水功能。4)过线盒和接线盒盒盖应能抗压。5)从金属线槽至信息插座接线盒间的缆线宜采用金属软管敷设。(2)预埋暗管保护要求如下:1)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 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 25mm。2)直线布管每 30m 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3)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 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 2 个,并不应有 S 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 20m 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 2 个弯时,不超过 15m 应设置过线盒。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大于该管外径的 6 倍,如暗管外径大于
20、 50mm 时,不应小于 10 倍。5)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 25-50mm。14(3)网络地板缆线敷设保护要求如下:1)线槽之间应沟通。2)线槽盖板应可开启,并采用金属材料。3)主线槽的宽度由网络地板盖板的宽度而定,一般宜在 200mm 左右,支线槽宽度不宜小于 70mm。4)地板块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4)设置缆线桥架和缆线线槽保护要求如下:1)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 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小于 2m,距地 1.8m 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2)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每间呀 3m 处;离开线
21、槽两端出口 0.5m 处;转弯处。(5)铺设活动地板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应为150-300mm。(6)采用公用立柱作为顶棚支撑时,可在立柱中布放缆线。立柱支撑点宜避开沟槽和线槽位置,支撑应牢固。立柱中电力线和综合布线缆线合一布放时,中间应有金属板隔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7)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15(8)金属线槽、缆线桥架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2.6.2 干线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汽、供暖管道竖井中,亦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中。(2)干线通道间应沟通。2.6.3 建筑群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7.缆线终接
22、 2.7.1 缆线终接的一般要求如下:(1)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正确。(2)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3)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4)缆线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5)对绞电缆与插座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2.7.2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 5 类线不应大于 13mm。(2)对绞线在与 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3)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屏蔽罩必 16 须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 10mm。
23、2.7.3 光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2)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3)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4)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表 RD8-3 的规定。光纤连接损耗 表 RD83 光纤连接损耗(dB)连接类别 多 模 单 模 平均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大值 熔 接 0.15 0.3 0.15 0.3 2.7.4 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下无规定:(1)各类跳线缆线和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2)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
24、跳线不应超过 5m,光缆跳线不应超过 10m。2.8.综合布线工程验收 2.8.1 竣工技术文件按下列要求进行编制。(1)工程竣工以后,施工单位应在工程验收以前,将 17 工程竣工技术资料交给建设单位。(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1)安装工程量;2)工程说明;3)设备、器材明细表;4)竣工图纸为施工中更改后的施工设计图;5)测试记录(宜采用中文表示);6)工程变更、检查记录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改设计或采取相关措施,由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双方洽商记录;7)施工验收记录;8)隐蔽工程签证;9)工程决算。(3)竣工技术文件要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2
25、.8.2综合布线系统竣工后,应按要求对系统进行验收。2.9.综合布线工程相关规范 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18 3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 1 部分:总规范(YD/T503112000)。4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 2 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926.21997)。5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 3 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通用技术要求(YD/T926.31997).6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885)。7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
26、行技术规定(YDJ4489)。8 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200192)。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3.电视监控系统安装说明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必须进行监控的场所、部位、通道等进行实时、有效的视频探测、视频监视、视频传输、显示和记录,并应具有报警和图像复核功能。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般由摄像、传输、控制、图像处理和显示 5 部分组成。现场设备介绍了摄像机、镜头、防护罩、云台、支架、解码器等的安装方法;控制室设备介绍了机架及控制台的安装方法。控制室内其他设备(监 19 视器、长时间录像机、矩阵切换器、控制键盘、视
27、频分配器、画面分割器、时序切换器等)通常安装在机架或控制台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工程施工前,应对图纸、现场情况、材料设备的到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具备条件时才可施工,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施工验收,并做好记录。施工时应配合相关专业进行工作,如电梯厢内安装摄像机时,随行电缆摄像机用线缆的确认;电梯厢内、石材上、吊材上摄像机的安装及预留检修口等。3.1.摄像部分 主要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云台、支架及解码器等。(1)摄像机 摄像机可选用体积小、重车轻、便于现场安装与检修的电荷耦合器件(CCD)型摄像机。当一台摄像机需要监视多个不同方向的场景时,应配置自动调焦装置和电动云台。(2)镜头 1)摄取固
28、定监视目标时,可选用定焦距镜头;当视距较小而视角较大时,可选用广角镜头;当视距较大时,可选用望远镜头;当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或视角范围较大时,宜选用变焦距镜头。20 2)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当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3)镜头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3)防护罩 根据工作环境应选配相应的摄像机防护罩。室内型防护罩通常用于防尘和起隐蔽作用。室外型防护罩主要为了防晒、防雨、防尘、防冻、防结露等。防护罩的附属设施设备包括雨刷器、清洁器、防霜器、加热器和风扇等。特殊环境场所应选用防水、防爆
29、型防护罩。(4)云台 云台分手动云台和电动云台。手动云台在摄像机安装时调整角度,然后加以固定。电动云台分单向电动云台和双向(水平+垂直)电动云台。云台选用要考虑的参数有:转动角度、转动速度、供电电压及承重等。(5)支架 支架分为摄像机支架、防护罩支架、云台支架。支架安装方式有:顶(吊)装、壁装、落地安装、杆上安装等。选用支架要考虑安装方法及承载能力。(6)摄像机安装 1)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 21 装的高度,室内宜距地面 2.5-5m 或吊顶下 0.2m 处;室外应距地面 3.5-10m,并不得低于 3.5m。2)摄像机
30、需要隐蔽时,可设置在顶棚或墙壁内,镜头可采用针孔或棱镜镜头。对防盗用的系统,可装设附加的外部传感器与系统组合,进行联动报警。3)电梯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厢内全景。4)摄像机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将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检查云台转动起点方向;检查摄像机防护罩的雨刷动作;检查摄像机在防护罩内紧固情况;检查摄像机座与支架云台的安装尺寸。5)在搬动、架设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盖。6)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 1m 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仙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31、7)先对摄像机进行初步安装,经通电试看、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8)解码器 解码器通常安装在现场摄像机附近,可安装在吊顶内,但要预留检修口,室外安装时要具有良好的密闭防水性能。22 3.2.控制室设备(1)机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机架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机架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 1;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领头不得大于 3mm;两个机架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 5mm;机架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架定位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
32、应牢固、端正;机架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遗漏。(2)控制台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控制台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台应安放竖直,台面水平,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无划痕;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3)监控室内,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线路应理直,按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线路离开机架和控制台时,应在距起弯点 10mm 处捆绑,根据线路的数量应每隔 100-200mm 捆绑一次。当为活动地板时,线路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理直,线路两端应留适
33、度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23(4)监视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监视器可装设在固定的机架上或台上,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不可避免时,应加遮光罩遮挡;监视器的外部可调节部分,应暴露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并可加保护盖。3.3.线路敷设 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 15 倍;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避免电缆接续,当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专用接插件。3.4.供电与接地(1)系统的供电电源应采用 220V、50Hz 的单相交流电源,并应配置专门的配电回路。当电压波动超出+5%-10%范围时,应设稳压电源装置
34、。稳压装置的标称功率不得小于系统使用功率的 1.5 倍。(2)摄像机宜由监控室集中统一供电;远端摄像机也可就近供电,但必须设置专用电源开关、熔断器和稳压等保护装置。(3)系统的接地,宜采用一点接地方式。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线不得与强电的零线相接。(4)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小于 1。3.5.本工程相关规范 24(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1342000)。4.有线
35、电视系统施工安装说明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主要有以下 6 个部分:(1)接收天线;(2)用户设备;(3)弱电竖井(房)设备;(4)前端机房设备;(5)线路敷设;(6)系统调测和验收。施工单位必须持有线电视系统的工程施工执照。41接收天线安装 共用电视天线安装通常包括接收天线、天线竖杆及竖杆基座、拉线及地锚、线路引下线及配管等。卫星电视天线安装包括由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馈源、线路引下线及配管等。天线接收方向应避开阻挡物和周围的金属构件,接收天线安装位置的信号场强可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和主观视看效果综合确定。天线与天线竖杆应能承受设计规定的风荷载、冰荷载和屋顶的承载能力。天线通常在施工现场组装,卫星电视接收
36、天线较重,在屋顶安装时要在塔吊拆除之前完成组装及安装。共用天线的竖杆顶端、卫星接收天线抛物线最上方应装设避雷针,25 并应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当建筑物为联合接地时不大于 1。42 用户设备安装 系统中所用部件应具备防止电磁波辐射和电磁波侵入的屏蔽性能。部件及其附件的安装应牢固、安全并便于测试、检修和更换。用户终端设备安装高度底边距地 0.3m。分支与分配器、分配放大器可安装在楼内的墙壁和吊顶上。壁装通常在墙上预埋在专用盒用于设备的安装,吊顶内可在墙上明装专用盒用于设备的安装。43弱电竖井(房)设备安装 弱电竖井(房)内安装放大器箱,明装高度底边距地1.4m,电缆通过金属线槽引入箱
37、内,放大器箱需要 220V电源供电。4、前端机房设备安装 按机房平面布置图进行设备机架与控制台定位。几台机架并排在一起安装时,两机架间的缝隙不得大于 3mm。机架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应大于 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 5mm。设备机架背面与侧面离墙面净距不应小于 0.8mm。机架内机盘、部件和控制台的设备安装应牢固;固定 26 用的螺丝、垫片、弹簧垫片均应按要求装上不得遗漏。前端机房内宜架设活动地板,电缆宜采用地板下金属线槽敷设。45线路敷设 干线电缆可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敷设,垂直金属线槽每隔 2m 设置电缆固定架用于电缆固定
38、。用户线进入房屋内可穿管暗敷设,主体施工时做好暗配管及用户终端盒的预埋。46系统的调测和验收 系统工程各项设施安装完毕后,应对各部分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测,以使系统达到设计要求。调测部分包括:(1)前端部分的调测;(2)放大器输出电平的调整;(3)各用户端高低频道的电平值。当系统较大,用户数较多时,可只抽测 10%-20%的用户。调测中应作好调测记录。系统的工程竣工运行后两个月内,应由设计、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竣工报告,建设单位应向系统管理部门申请验收。系统的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2)系统质量的测试;(3)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4)图纸、资料的移交。7、本工程相关规
39、范 27(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3)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494894)。(4)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89)。(5)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9)。(6)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J12088)。(7)CATV 行业标准(GY/T12195)。(8)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1342000)。5.1 接地施工 整个弱电系统共设有二种接地系统,即:各机房内防静电活
40、动地板的接地和设备接地。5.1.1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接地:在消防监控室和网络主机房内采用防静电的活动地板。地板下应敷设由铜丝编织的接地网,网之间距不大于500mm,网与墙之间间距不大于 600mm.接地网与活动地板支架应就近焊接。接地网与接地汇流排之间采用BV1x4mm 的导线连接。5.1.2.设备接地 28 消防监控广播设备采用公共的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网络系统设备采用公共的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具体施工见接地系统图。三、弱电安装布线流程 29 施工准备:人员培训 设计文档、资料交底 土建预埋:埋管及设备端底盒预埋 底盒暗埋 进场准备:端口分配 标签制作 现场施工:埋管 穿线 底盒组装 外接设备安装连接与调试:外接设备的安装 设备连接 设备分步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