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 班级 _ 【作图读图题】1、如图 1,重 5N 的小球沿斜面自由滚下,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如图 2,画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3、如图 3,画出在斜面上下滑的木块所受的重力 G、阻力 f 和支持力 N 的示意图.4、如图 4,重 30N 的小球浮于水面上,画出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图 12 图 13 15、如图 15,用滑轮组拉出陷入泥中的汽车,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16、如图 16,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量程是 N,分度值是 要,使用时被测的力不能超过。17、如图 17,是汽车的速度表,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km/h,合 7777
2、77777?矿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9、如图 9,画出力 F 的力臂,并用 l 表示.10、如图 10,画出力 Fi的力臂,并用 11表示.11、如图 11,是使用钓鱼竿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 F2的力臂.图 9 图 10 图 11 12、如图 12,图中。是支点,要在 A 点用力将重物提起,画出最小的动力 F.13、如图 13,画出滑轮组绕绳,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14、如图 14,在甲图画出最合理的绕绳方法,乙图要求 F=1/5 G.A、B、C、D 所示的(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图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图 (3)能说明力的作用
3、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 2、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 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 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 第 次实验.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总重)F/N 0 1 2 3 4 5 6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5、如图 5,画出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所受力的示意图(正方体表示小汽车)6、如图 6,画出重 50N 的物体对水平地面上压力
4、的示意图.7、如图 7,有一物块用绳子吊在大花板上,请用力的示意图作出重力和拉力.8、如图 8,请画出橡皮受力的示意图.图 15【课实验题】图 16 图 17 图 14 N.弹簧测力计使用前 m/s.1、如图所示,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弯它,使它发生如图中 形变,如果力 FI F2=F3=F4,那么 测量对象 质量 m/kg 重力 G/N 比值 g/N-kg I 铝块 1 0.1 0.98 9.8 铝块 2 0.2 1.96 9.8 铝块 3 0.3 2.94 9.8(6)该实验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摩擦力的大小跟 有关.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1)设计组装的
5、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是 (4)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 g 值取为 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 g 值大小.地点 赤道 纽约 昊斯科 北极 g 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 06 30 33 31 12 39 56 40 40 55 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I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3)下列能正确表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是(g值相
6、同的位置是:.g 值最大的位置是:弹簧伸长量 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下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让成 g 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5)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 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是否合理?.(6)在太空站,用同样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7)g=9.8N/kg 的物理意义是。(8)月球对它表
7、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 1/6.若 g 取 10N/kg 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 90kg 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 kg,受到吸引为 N。4、伽利略等科学家曾经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 的(正确/错误).但是还需要加上一个什么条件?答:(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 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 答:用钩码更好;理由是:弹簧测力计难控制.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斜面底部时具有
8、相同的.(2)小车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和 力互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 只受水平方向左的摩擦力.力 毛巾表而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或运动的时间),可以得出:在速度相同时,水平面越光滑,3、小明猜想: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就越大.他猜想的依据是 于是他用三个铝块来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运动的距离越远.(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5)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上述基础上 出来的.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 F1 g 值存在 瑾七由
9、 I T 诵 乙(2)实验中,是通过观察小车是否保持 状态来判断小车是否受到平衡力的.(3)实验中,调整缺码质量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是否满足 的条件.(4)实验中,保持秋码质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再松手,观察小车能否保持静止状态是为了探究二力平 衡时,两个力是否满足在 的条件.(5)如果左边不动,把右端的石去码盘连同缺码也挂在左边,小车将无法静止,说明两个力要平衡还需要满 足 的条件.(6)小文和小涛所在小组分别选用了甲、乙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匀速直线运动不属于平衡状态,所以甲、乙两图均选择静止状态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B.图甲用小车而不用木块是为了减小摩
10、擦对实验的影响 C.图乙中的硬纸片要尽量选择轻质的,减小重力的影响 D.把图乙中的硬纸片一剪为二,可以探究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7)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上,相等,相反,并且作用在 上.6、小红和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8、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他在水平木板 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缺码的重力来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压力的大 小.他通过测量木块的重力、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以及缺码重 20 f/N 如下实验数据:(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1、等于/不等于)木块 1.6 摩擦力 f.1.2(2)根据表中测量数 中画出 f 与 F 压关系 0.8 分析图像可知:当 糙程度不变时,滑 与压力大小之间的 实验次数 1 22 3 4 5 木块对木板 压力 F 压/N 1 2 3 4 5 弹簧测力计 读数 F/N 0.4 0.8 1.2 1.6 2.0 玄阜.0.4 力,记录了所受滑动(1)实验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作 直线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 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大小相等,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摩擦力.据,在右的图像.接触面粗 动摩擦力 f/N足吊:关1 2 3 4 5(2)在甲图示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3)
1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越大.(4)比较 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5)小明仔细观察了小红的实验过程,发现除实验次数少之外,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请你帮小明写出其中 一条:实验中彳艮难控制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读数不准确.(6)请针对你提出的不足之处写出改造方案.答:如图所示:把木块和测力计固定住,拉动下方 的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7、在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 A: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
13、糙程度有关 实验 木块对木板 弹簧测力计 滑动摩 同学们 次数 压力/N 示数/N 擦力/N 1 10 4.0 4.0 猜想 B 2 10 4.0 4.0 3 8.0 猜想 D 9、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第 1 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读 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第 2 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第 3 次:把两块与第 1 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实验室有一个较长且光滑程度一致的木板、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
14、可供使用.小娟同 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进行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滑动 2 平放 3 之很慢 慢 较快 请把表格的理据填 比较 _ 两次 木块运动快慢 山1.2N 1.2N 全.实验数据,可发现(1)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填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2)实验中要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是:使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和拉力相等.(3)小伟要探究猜想 C,他将木块切去一半,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 结论可靠吗?答:.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以上三次实验操作中均要求弹簧测
15、力计沿水平 方向 拉动木块,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因为木块所受的 摩擦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10、小明利用 A、B 两物体、石去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泡沫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方法叫做.(2)如果实验中缺少泡沫,可以用海绵或 代替.(3)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在 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甲和 所示实验.(5)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弓 I 入的物理量是.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6)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 B 沿竖直方向切成
16、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 效果与切之前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是.(7)小明又将 A 缺码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戊所示,与甲图比较,在两种情况下石去码 A 产生的压强 p 甲 p 戊.但图戊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却没有图甲明显,因此,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还需要保持 受力面的材料 相同.11、下表是小阳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数据: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 pg:度差/cm 1 水 3 朝上1 2.8 2 3 朝下 2.8 3 3 朝侧面 2.8 4 6 朝侧面 5.8 5 9
17、 朝侧面 8.4 6 盐水 9 朝侧面 9.2 (1)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比较序号为 3、4、5 的三组数据,可得:_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4)右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的图象,由图可知:p 甲 p 乙.12、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部压强大小的因素”,除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 是水.(1)压强计是通过 U 形管中左右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 膜,如果 U 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漏气/不漏气)
18、.(2)在实验中,将橡皮膜放入液体中,U 型管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3)比较、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液体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是否有关.(4)比较 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液体部压强大小跟液体深度的关系 (5)为了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控制的量有 和,要改 变的是.应该比较 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6)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小明又进行如图所示的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13、在长约 1 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 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1)为了测
19、得大气压的值,这时必须测量 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比地面低得多的矿 井底部,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变大.(2)某同学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时,管中的水柱将 下降,如果 这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 向上喷出(均选填:会/不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用水进行此实验,水柱的高度将会有 m.所以,在室用水代替水银进行实验是否可行?.(3)如果换用较粗的玻璃管进行实验,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如果把玻璃管倾斜,玻璃管中 水银柱的高度将.如果不小心漏气,14、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已知容积为 V)、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20、,小虎不能采用 图 乙 装置来估测大气压的值,其原因 是 针筒的重力会影响实验结果.(2)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 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 做的目的是 排出筒空气.(3)按照甲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 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4)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偏小.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 (变大/变小/不变)弹簧测 弹簧测计力计 甲 乙 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空气没有排尽;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有摩擦.(5)实验室有 A、B 乙两个注
21、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 0.5 cm2和 2 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10N,实验时应选用 甲(选填“A”或“B”)注射器,理由是 若选择 B 注射器,则拉力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量程.15、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步骤图 d 是测量的是.(2)设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 Fi、F2、F3、F4.由四个图中 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 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如果关系式 成立,就可以得到著 名的阿基米德原理.(3)请你举出生产或生活中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例.(4)在 b 步骤中,若小石块未能完全浸没到液面下,其它测量均
22、正确,是否也能得到(2)中所填写的关系 式?(选填“能”或“不能”)16、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 问题.(5)根据和这两图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 的浮力为 N,固体 A 的体积为 m3,密度为 kg/m3.(6)根据有关实验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水的密度 为 kg/m3.(7)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 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a)小明通过分析得
23、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 (大于/等于/小于)第二次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b)同组的小红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错 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物体.(c)因此,正确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块橡皮泥的重力 G,然后将橡皮泥分别捏成两种不同的 形状,先后浸没 于同一杯水中,分别测出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j、FM,然后比较,若示数相同,则浮力与 形状无关,若示数不同,则浮力与形状有关 17、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雨猜想:猜想 1: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
24、量有关;猜想 2: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雨用同 一个斜面、同一个长木板和同一个木块,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测 量出每次实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小雨是通过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2)甲、乙两次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 A 滚下是为了控制 相同.(3)这次实验小雨经历了猜想、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等几个科学探究环节.(4)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 法;二是转换法.(5)选用甲和乙 可以探 究的是动 能与 的关系.比较分 析实验现 象,得 出的结 论 是:.(6)选用 和丙可以探究的是动
25、能与速度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 是:.(7)下表给出了一头牛行走时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1)比较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2)比较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3)比较 两图,可以研究浮力与排开液体的密度的关系;(4)小明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 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下图中,能大致反映浮力与深度关系的图像是.物体 质量 m/kg 速度 v/(m-s-1)动能 E/J 牛 约 600 约 0.5 约 75 中学
26、生 约 50 约 6 约 900 1 由上表可知,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动能=2 mv2.1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 A、B 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 定角度0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C 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 L 都相同,9 1 9 2球 A、B 的质量分别为 在表格中填出第二次实验的动力臂;小明的第 3 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数据是.第二次实验中杠杆水平平衡后:a、若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b、若两边钩码同
27、时向两端移动 1 格,这时杠杆将 (两空均选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l)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 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 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2)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小球从释放到与物体 C _ (碰撞前小球/碰撞后 C)的速度,它是通 过(高度/质量)来改变的.(3)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 B 球能将木块 C 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一定 时,,物体的动能越大.(4)图乙中小球 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大于/小于/等于)图丙中小球 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 度.如图乙、图丙所示,
28、图丙中木块 C 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一定 时,,物体的动能越大.(1)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上平衡,其目的是为了.因此,在下图左图中,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 A 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 B 位置挂上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 50g).(3)在实验中,要调节钩码的 和,使杠杆在 位置重新平衡,从而获得多组实验数 据.这样的目的是减少偶然性,使结论具有.(4)实验得出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5)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C 处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为 N 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 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要
29、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 L 变大/变小/不 变),其原因是.20、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能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如 果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母向 调节.(2)如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 0.5N,杠杆上每一格长 5cm,实验数据记 录在下表中,小明的第三次实验使用了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N.实验中要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第 3 次实验是采用 图进行的实验,此次实验弹簧测力 的示数如右图所示,则拉力的大小为
30、 _土,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是.比较第 1、2 两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比较第 2、3 两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物体重力;减小动滑轮重力等.1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把小桌放在沙箱中,让重锤从高处落下,打 桌,通过观察桌脚陷入沙子中的 来判断重 ”的重力势能的大小.|_._._ _(2)为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之间的关系应比 扫*3 三;*:f.登王三笠二:二技归 5 切芝一 图 _,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物体的质 IF/5_】同时,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
31、越大.击小 锤具 较 量相(6)有同学用现有实验方案多次实验得出结论“动力X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 X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3)图乙、丙探究的问题是,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物体的高度 相同时,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的距离”,得出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力的 进行实验.22、某实验小组采用甲、乙、丙图所示滑轮组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2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戳 次数 G/N 何砖上升 Kt A/m 有用功 溜力计 拉方 FJN 端力榨动 更 14/m 功 机械 1 2 ai 0.2 0.3 o.ar 2 4 0.1 G.4 L
32、6 0.3 0.4&A3%3 4 0.1 我 4 (X5 实 动 动 阻 阻 验 力 力 力 力 次 臂 臂 数 FI/N LI/cm F2/N L2/cm 1 1.5 10 1 15 2 1 2 10 3 1 20 1.5 10 mA、mB(mA mB).23、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 5 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 前 4 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 5 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2)实验中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中处数据应为;根据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数据应为 N.(4)由表
33、中第 1、2 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5)由表中第 3、4 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有关.(6)有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 的(正确/错误).你是 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 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2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前他做了如下猜想: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猜想 C.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 次数 斜面倾斜 程度 斜面粗糙 程度 木块重力 G/N 斜面局度 h/m 拉力
34、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 有/J 总功 W 总/机械效率 1 门 1 较缓 木板表面 2 0.1 0.6 0.5 0.2 0.3 67%2 较陡 木板表面 2 0.2 1 0.5 0.4 0.5 80%3 最陡 木板表面 2 0.3 1.4 0.5 0.6 0.7 86%4 最陡 木板表面 4 0.3 2.5 0.5 1.2 1.25 96%5 最陡 毛巾表向 2 0.3 1.6 0.5 (1)请将上表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2)比较 两次实验可知猜想 A 是正确的.(3)比较 1、2、3 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4)比较 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
35、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课外探究题】1、某同学利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测量一颗小石块的密度.测量方法如下:(1)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 G;(2)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受到的拉力 F 拉;利用测出的物理量可得:小石的质量为 m=,受到的浮力是 F 浮=,小石块的密度的表 达式为:p 石=(水的密度用 p 水表示).2、小刚和小强学习了功和功率的知识后,想通过比试爬楼梯来确定他们谁的功率大.(1)应测出的物理量有:,;.(2)最后由公式 P=(用测出的量表示)可算出他们各自的功率,即可确定是谁的功率大.(3)学生正常速度
36、爬楼时,功率大约为()A.5000W B.500W C.50W D.5W 3、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 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 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 材料 物体质量(kg)卜落局度(m)卜落时间(s)1 铁球
37、1 20 1.96 2 铁球 1 30 2.47 3 铅球 1 20 1.96 4 铅球 2 20 1.96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序号为 两次实验,结论是: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2)通过比较实验序号 3 和 4,可以验证猜想三是 的(正确/错误).(3)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 者下落时间(相等/不相等),原因是:受空气阻力的影响.(4)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A、同时落地 B、铁片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羽毛先落地,铁片后落地 4、如图所示是表面光滑、
38、斜面倾斜程度可调的实验装置.小用其探究“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下滑到底端 的速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提出如下猜想:A.速度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有关;受 B.速度大小可能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今、C.速度大小可能与物体下滑起点的高度有关.矛迂 可供选用的器材:质量不同的钢球若干,秒表.(1)若用此装置探究猜想 A,除秒表外,还要选用的器材是.(2)下表是利用一钢球测得的数据,这是探究猜想(填序号),实验中还应保 持 相同,结论是:_ (3)说出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一种原因:测量时间会产生误差.斜面倾斜程度 较大 较小 实验次数 1 2 3 1 2 3 实验 次数 动滑轮重 G 动/N 物免 G/N 钩
39、码上升 高度 h/m 动力 F/N 动力作用点 移动距离 s/m 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寸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1 0.2 0.7 0.6 47.6 3 0.5 2 0.1 1.1 0.3 60.6 4 0.5 4 0.1 2 0.3 5 1 4 0.1 0.5 小球从 P 运动到 Q 的时间 t/s 5.1 5.0 5.1 5.1 5.1 5.0 5、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 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时,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 出了不同的猜想:猜
40、想 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猜想 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 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 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4)从实验数据表格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 有关,与 和 无关.(5)摆钟是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选填“长”或“短”)实验序号 球的型号 卜落局度/cm 地面材料 反弹高度/cm 1#6 120 木质 80 2#7 120 木质 80 3#7 120 水泥 90 4#
41、7 150 水泥 110 (1)要验证猜想 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 有关;与 无关.本实验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6、同学们都有荡秋千的经历,小磊同学荡秋千时突然想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一:可能与秋千的摆长有关;猜想二:可能与人和秋千的总质量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秋千摆幅(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他进行了如右下图的实验,一跟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 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 序号 小球到固定点 距离 L(摆长)/m 小球质 量 m/g 摆幅/m
42、小球往返摆动 20 次的 时间 T/s 小球往返 摆动一次的 时间 t/s 1 0.7 20 0.05 33.2 1.7 2 1.0 20 0.08 39.7 2.0 3 1.0 r 30 0.05:39.8 2.0 4 1.0 30 0.08 39.7 2.0 5 1.3 20 0.05 45.3 2.3 (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天平和.(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该选择的两次实验是 (填序号);为了验证猜想二,应该选择的两次 实验是 2、4;为了验证猜想三,应该选择的两次实验是 (填序号).(3)小磊同学实验中为什么每次实验要测 20 次的往复摆动时间?他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