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取景的基本知识(全面).pdf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7311853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拍摄取景的基本知识(全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拍摄取景的基本知识(全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拍摄取景的基本知识(全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拍摄取景的基本知识(全面).pdf(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拍拍摄摄取取景景的的基基本本知知识识(全全面面)-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拍摄取景的基本知识拍摄取景的基本知识作者:郭云鹏本章要点:取景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五种景别、拍摄角度、横竖画面的确定、画面结构中心、突出主体的方法、前景与背景的运用、陪体的作用;光线在造型上的作用;摄影的形式法则有人把绘画和摄影进行比较,把绘画称作加法的艺术,把摄影称为减法的艺术。绘画是由画家在“胸有成竹”之后,一笔一画地把景物描绘出来的。摄影则是拍摄者面对广大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千变万化的人类社会和人生百态,用摄影镜头和取景器从中选取有限的空间,用数十(数百或上千)分之

2、一秒的速度通过照相机和感光片记录下来。无论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摄影是从大中取小,从长中取短的减法来选取和记录影像。“摄影是取景的艺术。”取景,从大的方面看,决定着拍摄者对于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从小的方面看,则决定着画面布局和景物的表现。第一节取景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一、拍摄点的选择拍摄点是指拍摄者所处的位置,严格地讲应当是相机的机位,也是受众的位置。“移步换景”,因为人的视点直接影响观景的距离和角度。每移一步,视点改变了,视野范围发生了变化,看到的景物也发生变化。在拍摄中,相机的机位移动,取景范围就会发生变化。摄影记者拍摄的第一步是选好拍摄点。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对拍摄点加以研究

3、。(一)拍摄距离拍摄距离的改变能引起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对被摄景物的表现有着重大的影响。拍摄距离的改变,能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不同景别不仅说明取景范围的大小,而且表现出主体与背景及其他陪体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人们常把摄影的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1)远景。拍摄到的最大的场面,拍摄距离最远。摄影表现的远景,常是自然景物或比较大的场面及人文景观。图片表现的重点是场面的浩大,视野的广阔。画面中2没有十分具体的主体和陪体的区别,表现的是一种总体的效果,给人一种宏大气势的视觉效果。(2)全景。其范围比远景小,拍摄距离与被拍摄景物更近了。全景用于描述事物的全貌,让人产生一种对景物的全

4、面的印象。被表现的景物充满画面。3在人物摄影中,全景表现的是人的全身,对人物有全面的整体印象。(3)中景。中景拍摄的是人物的半身,其重点表现的是主体本身,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主体和环境的关系,环境退居次要地位,是对主体的说明和陪衬。4在拍摄中,为了说明主体和环境的关系,常用中景来表现。拍中景画面,应分清主次,切忌主次难辨或前景、背景、陪体喧宾夺主。注意将主体和陪体放在画面不同部分,使主体与陪体错开。5在新闻摄影中,拍摄新闻人物可以用中景,这样既可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又可交待其所处的典型生活或工作环境,以增加图片的信息量。中景更适合表现动作、情节。在新闻摄影中,中景运用更多一些,既能突出主体又能

5、适当表现环境,符合新闻摄影的信息量原则。67(4)近景。近景的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画面里只有主体本身,没有陪体,也没有前景、背景。其作用是描述和表现主体本身,让人产生对主体的强烈印象。人物摄影中,近景拍摄人的面部和头部,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物思想感情。8在新闻摄影,近景主要表现对象就是新闻主体本身,不必考虑其他因素,要求画面简洁集中,主体形象丰满、充实。在影视中,近景画面的作用就是刻画人物或事物本身。(5)特写以人物作为参照,特写表现的是人的肢体或局部。特写注重表现的是景物的局部和细节,用以细致描绘、刻画被摄对象,从细微处揭示事物的特征。从拍摄距离看,特写是离被摄对象最近

6、距离的拍摄,给观众以逼近的视觉效果。被摄体的局部得到突出强化的表现,能强化视觉效果,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心理效应。9新闻摄影中的特写性新闻摄影图片,以细致描绘人或事物的局部面貌,从富有特征的部位和角度对事物加以揭示,使读者对新闻人物或事物有细致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提倡特写性新闻摄影图片的拍摄,有助于加强新闻摄影的揭示性。特写性新闻图片所具有的特殊视觉效果,能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感受,使读者产生强烈印象。(二)拍摄角度 1、相机的高度或俯仰。10人们在“看”的时候,最常采用的是眼睛高度的平视,这是长期的视觉经验培养成的一种视觉心理。不管是拍仰角还是拍俯角,被摄景物的影像都会出现变形现象,除非有特殊

7、需要,应避免拍俯视或仰视效果的画面。我们对水平视角、仰角、俯角的视觉效果分别加以研究。(1)水平视角。是人们最常采用的视角。以水平视角拍摄景物,不会出现变形现象,景物形象自然。从传播学角度看,要想获得理想的视觉传播效果,就要用平视角度拍摄影像,让接受者用水平视角来观看影像,这是人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共同要求。(2)仰角。仰角拍摄会夸大景物的高大形象,容易出现近大远小和倾斜畸变现象。在需要用夸张手法来表现被摄对象的高大时才用仰角拍摄。常用仰角来夸张英雄人物、高大凶猛的动物及高大的建筑和自然景观;仰角也可用来表现人物高视阔步的心理或夸张跳跃动作。(3)俯角。俯角拍摄与仰角拍摄的视觉效果相反,能将景物

8、压缩得看起来更加矮小。新闻摄影常用俯角来拍摄大的场面,因为俯角能取得较大的取景范围。2、从被摄对象的哪个角度拍摄即是从正面、侧面或背面拍摄11侧面又有正侧面和反侧面之分。在摄影实践中,人们最常采用的是从主体正侧面拍摄。正面拍摄的景(人)物表现全面,但画面平淡、缺乏变化。背面拍摄难以表现被摄对象的本来面目。正侧面拍摄既可以使画面有立体空间感,富于变化,影像也更加生动,线条往往表现更突出、流畅。拍摄人物,正面会使人物面部器官变得扁平,画面缺乏立体感;侧面可将人物面部线条表现得生动,画面有立体感。反侧面和背面常用于表现人物心理的刻画,通过人体的动作而不是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二、横竖画面的确

9、定横竖画面的选择,主要应根据被摄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同一景物画幅形式不同,视觉效果不同。(一)被摄景物的形状。对于横向铺展的景物,常用横画面来表现:如江河、湖海;桥梁、堤坝等。对于上下矗立的景物,常用竖画面来表现:如高山飞瀑、树木修竹;楼、塔、亭、阁等。人像摄影常采用竖画面。竖画面又被称为“人像式画面”,横画面又被称为“风光式画面”。12(二)画面中主线条对视觉刺激力的强弱。被摄景物形状非典型横型或竖型,或画面线条呈多样分布时,应以确认主线的形式来确定画面的横竖。三、画面结构中心视觉中心点 1、人的两眼是对称平列分布,水平视角为 50左右。人的视觉偏爱长方形画面形式,画面的结构中心则应分布在长方

10、形中对称的两侧,而不是长方形的几何中心位置。2、根据中外古今的画家、科学家的结论:画面的结构中心,应当是明视中心的位置假如把人的两眼拍成一个对称的横画面,两眼所在的位置应当是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位于两眼所在位置的景物最引人注目,主体位于视觉中心位置的画面,最生动而富于变化。画面的结构中心应不止一个。3、在拍摄中,主体不应位于画面的几何中心的位置,而应位于结构中心上。如果画面中只有一个主体,则放在结构中心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如果画面有一个以上的主体,则应注意尽量让它们都位于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四,突出主体突出主体是摄影艺术表现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摄影表现主题的最基本要求。13主体是艺术创作中

11、主题思想的体现者,是新闻摄影图片中最主要的新闻信息载体,应在画面中占据突出的地位。摄影如何突出主体?(1)利用画面结构中心的理论,把主体置于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2)利用主体和陪体对比的方法,如形态、大小的对比,动静对比,影调、色彩对比等突出主体;(3)利用透视规律突出主体;(4)利用景深原理突出主体。利用对焦虚实的变化,也是突出主体的基本方法之一。关于视觉中心点的问题上面已经讨论过了,下面我们分别讨论一下各种对比方法及透视规律在摄影取景方面的具体运用。(一)对比方法的运用 1、形态的对比一是让主体本身的形态在画面中占据突出的地位,从而使主体突出;二是用主体形态与陪体形态显著不同的方法来突出主

12、体。2、大小的对比一是让主体占据画面中大面积的空间,让陪体居于次要地位;14二是可以采用以大衬托小的办法来突出主体,即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道理,让小主体凸现在大背景之上或大环境之中。3、动静的对比利用人眼的求异功能,让主体运动而陪体静止,或让陪体运动而主体静止的方法来突出主体。4、影调和色调的对比影调对比主要是指利用明暗的差别来使主体突出。即压低陪体影调,让主体明亮而突出;或在明亮的背景上出现影调较暗的主体。利用色调的对比来突出主体的原理与影调对比的原理是一样的。但要考虑色别、明度、饱和度三种属性,才能运用好色调对比。(二)透视规律的运用透视关系处理得好能增强空间深度感,加大画面的内涵,还能

13、增强摄影画面的现场气氛的表现。1、线条透视规律的运用线条透视的规律是:近大远小;景物的轮廓线越远越集中;视平线以上的线条向远处延伸时往低处走,视平线以下的线条向高处延伸;视点右边线条向左集中,左边线条向右集中等。拍摄时观察线条透视效果,可将人们视线通过线条透视效果引向画面主体,从而使主体突出。15 2、阶调透视规律的运用阶调透视的规律是:距离近的景物明度低,轮廓清晰,反差大,色纯度高;距离远的景物则明度高,轮廓越来越模糊,反差变小,色纯度变低。利用阶调透视效果也能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五、前景与背景的运用依陪体在画面中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景和背景。(一)前景是指景物及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的物体。前

14、景的作用:1)衬托主体,使视线引向主体;2)通过前景与主体的对比,显出景物的立体空间感,增强画面纵深感;3)用来说明主题;4)用来平衡画面,起均衡作用。5)用来交待环境、季节、天气,增加图片信息量。依前景的位置和形式不同,可分为画框式、垂枝式和突笋式三种。选用前景应注意:1)前景应避开视觉中心点,不应位于画面中的主要位置;16 2)前景色调不应太鲜明夺目;3)不用活动的物体作前景;4)焦点应在主体上,而不应在前景上。(二)背景画面中位于主体背后的景物。背景的作用:1)说明主题,提供背景信息;2)交待环境和拍摄地点的特点;3)增强画面现场气氛;4)衬托、突出主体。背景能提供丰富的注解性、说明性的

15、信息,运用得当,能极大地增加图片的信息含量,增强画面的表现力、说服力。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是对比和照应的关系。运用背景应注意:1)避免主体与背景相互游离,使背景起不到应有作用;2)避免将主体与背景作同等处理,主次不分,影响主体的表现。17新闻摄影要充分发挥背景的作用来增加图片的信息含量,增强图片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使新闻摄影图片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夺目感人。六、陪体的作用陪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画面构成部分,其作用是和主体配合构成一定的情节。情节的形成:主体处于一种状态,由于陪体的动作引起反应,做出相应动作,又引起陪体的反应和动作如此反复,展开情节。新闻摄影捕捉的情节,是一种动作和反应完美结合的

16、瞬间,既看到动作本身,又能看到动作引起的反应。即是“瞬间情景的孕育性”。新闻摄影图片展示情景的办法,就是利用陪体,利用主体与陪体间的有机联系来使情节得到生动的体现。陪体的作用是:1)帮助主体展示情节;2)丰富主体动作的内涵;3)衬托主体,加强主体的表现;4)注释、说明主体。第二节 光线在造型上的作用18摄影用光的目的:一是让感光片感光,记录被摄景物的影像;二是起描绘、刻画和塑造视觉形象的作用。光线在造型方面的作用:勾画被摄体轮廓;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表现被摄体质感;表现色彩和环境气氛;吸引观众注意力,突出主体;还能造成特殊效果。一、勾画被摄体轮廓侧逆光、逆光和顶光能勾画出被摄体的轮

17、廓,在被摄体边缘造成亮丽的光环,从而使被摄体轮廓鲜明,和画面中的其他成分区分开来。当主体和背景受光差别较大,明亮对比强烈时,景物中的主体的轮廓也会非常突出。勾画被摄体轮廓,利于将注意力放在轮廓范围内,抓住画面的主体和要点,获取明确的信息,达到较好的视觉传播效果。二、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侧光照射时,被摄物体由于有受光面和阴影的对比,能呈现出立体感。影调越丰富,层次越细,立体感越强。摄影图片光线运用得好,能使观众有强烈的三维空间感,感受到被摄景物的立体形态。三、表现被摄体的质感 1、被摄体的材料特性。19被摄体有非透明体、半透明体和透明体。1)拍摄非透明体时,常用侧光表现其立体形态;用逆

18、光勾勒出其轮廓;用顺光和散射光表现其色彩。2)拍摄半透明体,可用侧逆光或逆光来表现其质感。3)拍摄透明体,可用逆光来表现其透明感;用散射光表现其材料的透明特性。2、被摄体的表面结构特点。被摄体表面分为:粗糙面、光滑面和镜面。1)拍摄粗糙表面,一是用柔和的散漫光进行细致描绘;二是用侧光、逆光或侧逆光来表现其粗糙不平。2)拍摄光滑面的物体,应采用柔和的散射光来表现其质感。3)镜面,不能用有方向感的光线来表现,而应采用柔和的散射光表现其质感。四、色彩的表现顺光和散射光能准确地再现被摄景物的色彩;侧逆光和逆光照射在透明体上,能使其色彩有特殊的鲜艳效果;对于非透明体,侧光和逆光都不利于其色彩的表现。五、

19、环境气氛的表现20强烈的现场气氛能增强新闻摄影图片的信息量和感染力。拍摄新闻摄影图片应尽量采用现场光线。若采用人造光源也应注意保持现场光的效果,不破坏环境气氛。六、吸引注意力,突出主体让主体的主要部位处在画面中最明亮的部位,而陪体和前景、背景等处在阴暗处,即可达到主体突出的效果。七、特殊效果由于光线入射的角度不同和光圈选择不同,光斑变化不同,造成的特殊视觉效果也不一样。特殊效果镜也是利用光来造成特殊效果。第三节 摄影的形式法则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应遵循一些造型艺术共同的法则。造型法则运用应服从内容的需要。尤其新闻摄影,不应只讲究形式美,而应以追求大的新闻价值和充分的新闻信息量的传递为主。一、多

20、样统一与照应多样统一律是造型艺术表现的基本形式原理之一。多样是指让画面中的内容丰富、富于变化,统一是指画面中的内容之间应相互协调、一致。21多样统一律就是要让受众能在感受到画面协调的同时,感受到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在复杂中感受到统一一致。照应是指主体与陪体以及前景、背景之间,应有内在的联系,形式上也应彼此呼应,绝对不能相互游离或毫不相干二、均衡与对照通过对景物和影调的均衡配置,能给人以稳定、完整的视觉心理感受。对称是均衡的最简单的结构形式。摄影画面不应过分追求对称,而应通过对动态、影调的把握来做到动态均衡。对照是指景物的形体、影调、线条不应太单一,而应具有多样性,有互相的对照和衬托作用。应利用好虚实、大小、形状、硬度、质感、色彩的对比来加强对景物的表现,同时又在各种对比间互相照应。三、节奏与韵律节奏和韵律是指有规律的起伏、变化及有序的律动。摄影家能从杂乱中理出节奏感,找到和谐的韵律。四、简化原则简化是指要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来表现尽可能多的思想内容。22对于新闻摄影而言,是要用尽可能简洁的画面,传递尽可能丰富的新闻信息量。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