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解题技巧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地理解题技巧总结.pdf(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2023 年高考地理解题技巧总结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交通等时线是指从城市的某点出发,在规定的出行时耗内可达到的范围,可以反映交通通畅程度。读“某大城市的交通等时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 P 地的城市功能分区是()A.居住区 B.工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飞机场(2)该城市拟规划地铁线。该城市的第一条地铁线的走向应该是()A.甲P乙 B.丙乙丁 C.甲P丙 D.丙P丁 答案:C A【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2)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答】2 (1)图中 P
2、 地交通等时线数值小于 8,是图中最小数值,说明 P 地交通通达度最高,一般城市的中心位置交通通达度最高,所以 P 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C 正确。故选 C。(2)材料提示“交通等时线是指由城市的某点出发,在规定的出行时耗内可达到的范围,可以反映交通通畅程度”,可以推测,交通等时线分布越密集,交通通畅程度越差,分布越稀疏,交通通畅度越好。图中显示,在甲乙两个方向,交通等时线分布比较密集,即交通通畅度较差。修建地铁,主要目的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通畅度。所以该城市的第一条地铁线的走向应该是甲P乙,A 正确。故选 A。2、土地城镇化是指某一区域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由农村形态向城镇形态转化的过程
3、。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土地城镇化水平提高。下图为中国土地城镇化多尺度影响机制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1)与 2005 年相比,2016 年()A.农业资源建成区具有正向影响 B.要素投入对市级层面影响减弱 C.g 公共服务对市级层面的影响程度增强 D.生态资源是省级层面主要的影响因素(2)中国城市土地城镇化的关键动力是()3 资源禀赋政府政策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 A.B.C.D.答案:B C【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 C 3、张家口和北京联合承办 2022 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张家口则承办雪上项目。下图为
4、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比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联系强度与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口数量相关 4 B.经济联系强度与距北京距离和城市等级相关 C.距港口越近,经济联系强度越大 D.辖区范围越广,经济联系强度越大(2)张家口能和北京联合申办冬奥会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较为发达,与北京经济互补性强 B.交通通达度好,为华北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C.地形、气象条件比北京更适宜开展雪上项目 D.目前,配套设施已经完善,接待能力强(3)若分散北京的批发和物流业,最适合承接的城市是()A.廊坊 B.承德 C.张家口 D.保定 答案:B C A【提示】不同
5、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5 (1)图中显示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较高的有天津、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等,而这些城市等级较高,同时距离北京越远,强度越小,故 B 项正确;与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弱与这个城市的人口数量没有必然联系。(2)冬季奥运会的雪上项目对地形和气象条件要求较高,与北京相比,张家口具有地形和气象条件上的优势,张家口经济、交通、基础设施等要落后于北京。(3)批发和物流亚一般占地大,应布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利之处,同时分散北京的相关产业,不应距离北京太远。图中廊坊与北京联系紧蜜,距离较近,最适合。4、根据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演变特征
6、和空间集聚演变特征,可得出乌鲁木齐制造业空间格局的演化模式。下图为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13 年,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集聚程度最高的制造业是()A.高新技术产业 B.基础型产业 C.都市型产业 D.机械设备产业(2)该市近郊区吸引制造业企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地价较低 B.资源丰富 C.环境优美 D.劳动力充足(3)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格局的演化会使()A.中心城区人口就业困难 B.城市环境质量好转 C.中心城区地价大幅下降 D.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答案:A 6 A B【提示】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
7、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读图可知,2013 年,基础型产业、部分机械设备产业、都市型产业都已向外迁移或有向外迁移的趋势,而高新技术产业仍然集中于中心城区,故其在中心城区集聚程度最高。故选 A。(2)读图可知,自 20042013 年,近郊区吸引中心城区的部分企业迁入(如都市型产业、机械设备产业等),相比于中心城区而言,近郊区的地价较低,生产成本较低,吸引企业迁入
8、,A 对。并不是近郊区资源丰富(城区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差异不大),B 错。环境优美不是主要原因,材料也无信息反映近郊区的环境是否优美,且优美的环境对制造业企业的布局影响相对较小,C 错。都市型产业、机械设备产业等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力是否充足关系不大,且由中心城区至近郊区距离变化有限,劳动力条件对企业的布局变化影响不大,D 错。故选 A。(3)读图,自 20042013 年,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格局自中心城区向近郊区和远郊区迁移,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区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业,部分制造业向外迁移不会使中心城区人口就业困难,A 错。7 制造业向外迁移,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减轻
9、,城市环境质量好转,B 对。中心城区地价不断上升是制造业向外迁移的原因之一,制造业外迁不会使中心城区地价大幅下降,C 错。制造业在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转移不会影响城市等级,不会影响城市的服务范围,D 错。故选 B。5、城市常住人口与建成区面积之比即城市人口密度。下图为伦敦、郑州、广州、上海四座特大城市两个时段的人口密度变化速率(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伦敦为图中的()A.城市 B.城市 C.城市 D.城市(2)城市人口密度变化显示该城市 19902014 年间的()A.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B.交通拥堵得到缓解 C.劳动力数量在减少 D.城市管理难度下降 答案:C A【提示】城市化进程
10、和特点 城市化的利弊 8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相较于其他三个城市,伦敦城市化进程开始较早,1990 年之前其城市化便达到较高水平,所以19902000 年其城市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应该是最少的;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放缓,人口的不断涌入,20002014 年阶段伦敦城市人口密度会不断增大。合理。故选 C。(2)读图,根据人口密度变化速率可知,城市的城市人口密度在 19902014 年间一直在减小,说明其城市建成区面积在不断扩大,会导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故选 A。6、下图示意我国东
11、部地区某城市 20152030 年空间布局规划。近年来,随着高铁站建立,该城市实施跨江发展,修建了多条跨江隧道,重点发展河流南岸新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近年来,促进河流南部和北部地区经济广泛合作的主导因素是()A.资金 B.市场 C.劳动力 D.交通(2)通常情况下图中四处商业综合体中,发展潜力最大的是()A.处 B.处 C.处 D.处(3)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布局化学工业园的是()9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D B C【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2)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3)考查城市内部空
12、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答】(1)从材料中可知,该城市境内有东西向河流,阻隔河南和河北地区联系,修建多条地铁线,交通更加便利,促进河流南部和北部地区经济广泛合作。故选 D。(2)城市商业中心的发展主要受地理位置、交通便捷度、客流量、环境的影响。处于地铁线路交汇处,靠近高铁站,交通便利;临近生态公园,环境较好,且位于河流南岸重点发展新区,发展潜力最大。故选 B。(3)丙处位于城市边缘,周围有火车站,交通便利,利于货物中转,且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和河流的下游,建设成本低,污染小。故选 C。7、读“河曲及河床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10 (1)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沿 M-N 的河床和水流特征的是
13、()A.B.C.D.(2)以下关于这种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水流方向与图示相反,则 N 岸侵蚀,M 岸堆积 B.这种特征的河流多分布在崎岖的山区 C.这种特征的河流河面宽阔,水流平稳,非常有利于航行 D.其发展趋势是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突然变直 答案:A D【提示】流水地貌 11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流水地貌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了河流地貌的成因、影响等相关知识。【解答】(1)河水流经弯道时,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流速快,故而表现为侵蚀。而底部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水流上升速度慢,表现为堆积。即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由图
14、中看出,M 岸为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河谷较深,河床坡度较大;N 岸为河流凸岸,受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河谷较浅,河床坡度较小。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2)在河道弯曲的地方,水流受离心力的影响都要偏向凹岸,M 岸侵蚀,N 岸堆积,A 错误;这种河段多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地区,B 错误;该河道弯曲,不利于航行,C 错误;这种河道发展的结果是“裁弯取直”,D 正确。故选 D。8、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为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示意图。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的影响而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而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
15、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河流流向为()A.自西向东 B.自南向北 C.自东向西 D.自北向南 12 (2)甲坡泥沙堆积的原因为()A.水位低流速慢泥沙堆积 B.上坡流速变慢泥沙堆积 C.地转偏向力导致泥沙堆积 D.受惯性影响泥沙堆积 答案:B B【提示】流水地貌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解答】(1)根据材料,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图中后期沙波剖面图中有堆积的是迎水坡,结合指向标,水流方向是自南向北。故选 B。(2)根据材料,背水坡泥沙被侵蚀,在下一个沙
16、波的迎水坡堆积。甲坡泥沙堆积的原因是水流在迎水坡上坡流速变慢,泥沙堆积。故选 B。9、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13 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据此完成(1)(2)题。(1)金沙江流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是()A.支流较少使金矿出露范围集中 B.河流流速平缓使金矿易于堆积 C.地壳抬升和河流侵蚀导致金矿出露 D.地壳运动使得金矿石形成范围广大(2)金沙江沙金形成的地质过程主要有()出露的金矿石在地壳运动中被挤压破碎金沙江水流湍急,搬运和磨蚀能力强金沙江携带的金沙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出露的金矿石易被外力风化崩解破
17、碎出露的金矿石易滚落至金沙江中 A.B.C.D.答案:C B【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14 流水地貌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 B 10、“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下图中,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答案:C【提示】风沙地貌 解析:该题考查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解答】雅丹地貌是典型的外力侵蚀地貌,读图可以看到,图片中是干旱地区的沙地,可以判断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故选 C。15 11、下面 a、b 两图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比例尺为 1:1000)。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地貌类型最可能为(
18、)A.黄土沟谷地貌 B.峰丛地貌 C.沙丘地貌 D.三角洲地貌(2)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C D【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风沙地貌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类型的特点。(2)本题主要考查沙丘地貌对风向的指示作用。【解答】(1)由图可知,根据图中等高线呈闭合状及连续三年等高线变化可知,此类地貌不断的移动且大致为圆形,故该类地貌为移动沙丘。故 C 正确,ABD 错误。16 故选 C。(2)由分析可知,图中地貌为流动沙丘,沙丘地貌能够指示风向,沙丘较陡一侧为下风向,较缓一侧为上风,图中显示沙丘东北侧坡度较缓,西南侧坡度较陡,该地区
19、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12、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图为描写我国山水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画中描绘的景观与风力作用关系密切的是()A.B.C.D.(2)与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 C.碳酸盐为主的岩石成分 D.茂密的亚热带丛林 (3)山体岩石坚硬、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推测合理的是()A.岩浆冷却较快 B.在地表形成 C.山体经过强烈的上升作用 D.形成时气体挥发快 答案:C 17 D C【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风沙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地理环境
20、整体性的表现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解析:(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2)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成因。(3)本题考查外力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解答】(1)是青藏高原,冰川作用为主,多“U”型谷,A 错;为桂林山水,有名的喀斯特地貌,B 错;为黄土高原,受风力作用堆积而成,C 正确;是江南水乡,流水作用为主,D 错。故选 C。(2)形成喀斯特地貌应具备湿热的气候和可溶性岩石,茂密的亚热带丛林与其成因无关。故选 D。(3)题干所描述的岩石为侵入性岩浆岩花岗岩,岩浆侵入岩石圈,缓慢冷却,有较大结晶颗粒,质地坚硬,后地壳上升,表层风化、侵蚀剥离,露出地表,形成高大山脉山体。1
21、8 故选 C。13、图 2 示意某区域地貌景观。据此完成 35 题。(1)图中虚线区域的地貌及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A.河漫滩,流水侵蚀 B.冲积扇,流水侵蚀 C.冲积扇,流水堆积D.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图 2 (2)甲、乙两地相比()A.甲地沉积物颗粒大,地下水埋藏浅 B.甲地沉积物颗粒小,适宜发展种植业 C.乙地沉积物颗粒大,地下水埋藏深 D.乙地沉积物颗粒小,适宜发展种植业(3)图示区域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A.洪涝 B.地震 C.崩塌 D.滑坡、泥石流 答案:C D D 19 【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流水地貌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C(2)D(3)D
22、14、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是城市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增加将使城市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某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得到北上广深 4 市人口情况汇总结果(表 1),根据某些指标进行倒逼分析,得出 2035 年理想值,并给出各指标理想值与现状值(现状值为 2017 年数据)的比值(表 2),为北上广深应对人口资源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据此完成(1)(2)题。(1)不同城市缓解人口压力的紧迫性不尽相同,2035 年前四个城市中紧迫性最强的是()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深圳 20 (2)今后广州、深圳两市均需优先加大调节力度的是()A.耕地面积和用水供应 B.耕地面积和能源供应 C.用水供应和卫生医
23、疗服务 D.能源供应和卫生医疗服务 答案:D 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 D 15、下表为 2015 年某岛国供养人口数信息表。其中表示该国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 21 答案:D【提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
24、,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最大限度。综上所述,是该国人口合理容量,是该国环境承载力。故选 D。16、人口净迁移率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我国人口净迁移率最低的地区主要位于()22 A.东部 B.中部 C.北部 D.西部(2)与甲省区相比,乙省区()A.人口净迁移率高 B.居民经济收入高 C.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大 D.人口变化受政策影响大 (3)丙省区人口迁移的有利影响是()A.促进房地产发展 B.增加劳动力供给 C.减轻土地压力 D.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答案:B D C【提示】人口
25、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23 【解答】(1)根据图中图例的数值和图中所对应的范围可知,净迁移率最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故选 B。(2)乙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甲省区是广东省,和甲省区相比,由图可知乙省区人口净迁移率低,A 错误;广东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居民经济收入高,新疆平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经济收入低,B 错误;新疆位于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密度小,
26、C 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疆人口数量受政策影响大,D 正确。故选 D。(3)河南省的人口净迁移率为负数,迁入人口远低于迁出人口。劳动力人口迁出,房地产消费市场减小,会阻碍房地产业发展,A 错误;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出减少劳动力供给,B 错误;大量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减轻土地压力,C 正确;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出,加速老龄化进程,D 错误。故选 C。17、“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B.婚姻、家庭观念的影响 C.农村环境质量好,利于养老 D.
27、农村生活条件的日趋改善 答案:A 24 【提示】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解答】“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由于与农村相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薪较高,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更好的生存环境,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等,造成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故选 A。18、乡城人口转移指一定时期内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促进人口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下图示意某时期我国乡城转移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时期乡城转移人口特征差异是()A.转入镇的人口规模更大 B.转入镇的人口更年轻 C.转
28、入城市的人口更年轻 D.转入城市的老年人比例更高(2)该时期乡城人口转移产生的影响有()A.增加镇的公共服务需求 25 B.减缓乡村的老龄化进程 C.加快城市的老龄化进程 D.减轻城市基础教育负担 答案:C A【提示】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解答】(1)读图可知,城市转入人口绝大多数是 1529 岁的年轻人口,因此转入城市的人口更年轻。故选 C。(2)由图可得,转入镇的人口中 3059 岁的中老年人口占比较大,这将增加镇的公共服务需求。故选 A。19、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
29、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 20102060 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 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6 (1)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的原因最可能是()A.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 B.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 C.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 D.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2)为了缩小城乡婚配性别比差异,当前我国应()A.振兴乡村,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B.发展教育,提高乡村人口素质 C.鼓励生育,宣传男女平等国策 D.尊老爱幼,发扬中华优良传统 答案:D A【提示】人口迁移的影响 主要人口问题及其措施 27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
30、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读图可知,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结合婚配性别比的概念可知,原因最可能是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使得农村的未婚女性数量减少,农村未婚男性数量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加大,农村和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较大,D 正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收入更高,城镇大量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迁往农村的可能性小,AB 错误;图中显示农村婚配性别比大于城镇婚配性别比,且两者差距增大,如果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则农村未婚男性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减小,而城镇未婚男性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增大,结果是农村婚配性别比与城镇婚配
31、性别比的差距缩小,C 错误。故选 D。(2)分析可知,我国农村和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通过振兴乡村,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使农村大量未婚女性在本地就业,从而可缩小城乡婚配性别比差异,A 对;与提高人口素质、发扬尊老爱幼传统关系不大,BD 错;宣传男女平等国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人口性别比,但相比于 A 选项而言,该措施见效较慢,且该措施我国已倡导多年,并且“鼓励生育”描述也不是很恰当(鼓励生育与我国目前实行的全面二孩政策还是有一定的差别),C 错。故选 A。20、X 县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境内略有起伏的平原区和海拔低于 400 米、相对
32、高度小于 200 米的低山丘陵区约各占一半面积。下图示意 X 县 2015 年农村居民点分布。调查发现,X 县农村人口分布比较均匀,农村居民点分布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但近年新增农村居民点均分布在低海拔地势平坦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8 (1)关于 X 县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的判断,正确的是()A.西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小 B.东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大 C.西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大 D.东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小(2)X 县农村居民点分布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的主要原因是()A.高海拔处气候更宜居 B.高海拔处基础设施完善 C.低海拔处更适宜农耕 D.低海拔处洪涝
33、灾害多 (3)近年新增农村居民点的选址特征反映了 X 县()A.生态质量持续改善 B.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C.农村务工人员增多 D.粮食产量平稳增长 答案:A C 29 C【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城乡区位分析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由材料可知,该县农村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部居民点最密集,东北部居民点最稀疏,所以西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小,东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大。故选 A。(2)X
34、县农村居民点分布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该地海拔越高,农村居民点分布越密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 X 县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气候相差不大,A 错;高海拔地区为低山丘陵,不适宜基础设施的建设,B 错;平原区更适宜农耕,居民点少更有利于保证耕地规模,C 对;洪涝灾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 错。故选 C。(3)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是影响该地新增居民点选址的主要因素,A 错;农业产值下降不会导致居民点在平原区增多,B 错;第二产业多分布在平原区,务工人员增多会导致农村居民向平原区迁移和定居,C 对;粮食产量增长不是新增居民点在平原区选址的原因,D 错。故选 C。30 21、“积分入户”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
35、规定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是迁入地促进外来人口融入的有效方式,东莞市于 2010 年推出“积分入户”政策。下图为 20102015 年东莞市积分入户和外来人口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 2013 年后外来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转型升级 B.环境质量下降 C.交通拥堵加重 D.生活成本上升(2)图示时段内,该地“积分入户”人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外来人口增加 B.经济增速变化 C.入户政策调整 D.居住条件变化(3)“积分入户”政策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A.拓展城市空间范围 B.加速人口老龄化 C.加大人口管理难度 D.提升劳动力素质 答案:A C D【
36、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1 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22、下图为世界某海区7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1)造成甲海区水温不同于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主要原因是()A.寒流流经 B.暖流流经 C.径流汇入 D.多阴雨天气(2)甲处沿海的气候特征是()A.雨热同期 B.冬季多雨 C.降水稀少 D.冬冷夏热(3)甲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 B.陆上径流汇入 C.暖流势力强大 D.底层海水上涌 答案:32 A C 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该区域
37、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海区水温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区,说明该地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径流汇入影响海水盐度,对水温影响不大,因温度低,蒸发弱,降水少。(2)甲位于南半球回归线附近,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沙漠气候,加之寒流降温减湿作用,该处降水稀少,所以正确。(3)甲处为寒流,形成原因是表层海水被东南信风吹走,导致水位下降,地层海水上升补充,冷海水上升,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所以正确。23、2020 年中秋前后,钱塘江大潮迎三年来最大涌潮,钱塘江潮水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江堤掀起巨浪,景观十分壮观。据此完成 14-15
38、 题。(1)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风力 B.海底地震 C.海底火山喷发 D.天体引潮力 33 (2)今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潮汐发电候潮进港稻田灌溉滩涂养殖 A.B.C.D.答案:D B【提示】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D。(2)B。24、巽他海峡是爪哇海与东印度洋进行水交换的西部通道。年内流量差异较大,爪哇海的海表面常年高于印度洋一侧。下图示意巽他海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爪哇海表层海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年都是自西向东流 B.春秋季流速较快 34 C.海水表面高度变化小 D.海域盐度变化小 (2)巽他海峡年内流入印度洋水量最少的时段为()
39、A.122 月 B.35 月 C.68 月 D.911 月(3)影响巽他海峡年内海水交换量差异大的原因是()季风风向转换信风风向改变 海陆轮廓差异洋流性质变化 A.B.C.D.答案:D A D【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 解析:(1)本题考查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答】(1)爪哇海海域较为封闭且纬度低,全年降水多,加上周围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多,海域盐度变化小,D 正确。35 故选 D。(2)该地位于南半球
40、,122 月气压带风带南移,巽他海峡两侧降水增加,海水盐度差异减小,水交换速度变慢,因此该时段巽他海峡年内流入印度洋水量最少。故选 A。(3)当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受西北季风的影响,爪哇海西北侧海域表层海水向巽他海峡移动,增加了爪哇海的海表面高度,从而增加了水交换量,故正确。靠近爪哇海一侧的海峡口较宽,靠近印度洋一侧的海峡口较窄,有利于爪哇海向印度洋流入海水,这是海陆轮廓差异,故正确。故选 D。25、维多利亚湖为构造湖(由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凹陷积水形成的湖泊),水深较浅,水量稳定。当地人为了观赏需要,将水葫芦引进维多利亚湖。水葫芦喜肥喜温,根系能直接从水
41、中吸取养分,因此迅速繁殖。下图为维多利亚湖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从凹陷形成到水量稳定,维多利亚湖()A.积水期蒸发量增加 36 B.积水期流出径流量减少 C.稳定期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D.稳定期流入与流出径流量相等(2)水葫芦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水温高水量大 水深较浅污水排放入湖 A.B.C.D.答案:A 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1)从凹陷形成到水量稳定,维多利亚湖的水量分为积水期和稳定期;由材料可知,维多利亚湖较浅,积水期随水域面积增加,蒸 发量增加,A 正确。积水期随水量增加,流出径流量增加,B 错。稳定期降水量与径流汇入量的和等于蒸
42、发量与流出径流量的和,C、D 错。(2)由材料“水葫芦喜肥喜温,根系能直接从水中吸取养分”可知,维多利亚湖水葫芦迅速繁殖与水量和水深关系不大,错。从图 中看,维多利亚湖纬度较低,水温高,水葫芦生长快,正确。污水排放入湖使湖水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迅37 速繁殖,正确。正确,选 D.【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26、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读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利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城镇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表现为()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利用排放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
43、相比,优势表现在()补充地下水缩短径流汇集时间增加空气湿度解决城市缺水 A.B.C.D.答案:D C【提示】38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本题考查水循环。(2)本题考查水循环。【解答】(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地面硬化程度上升,阻碍了自然状态下的下渗,使得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B 错误,D 正确;地下径流减少,可供蒸发的水分减少,蒸发量减少,A 错误;降水量可能减少或对降水量影响较小,C 错误;故选 D。(2)读图并对比可知,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增加了绿化带和渗水路面。绿化带具有很好的截水渗水作用,渗水路面可加速下渗,两者在延长径流集聚
44、时间的同时,可有效补充地下水,符合,不符合;绿化带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符合;地表径流的减少和地下水的补充,会一定程度上缓城市洪灾和缺水问题,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符合。综上,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27、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小题。(1)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低,深层海水盐度较高,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39 海域封闭水体较深蒸发旺盛陆地径流汇入暖流影响 A.B.C.D.(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山脉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B.图示区域是第一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C.图中西部河流为内流河 D.甲海域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 答案:B A【提示】海水的性质
45、及其影响 区域的区位分析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28、“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也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图比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的差异,完成下面小题。40 (1)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A.下渗明显增多 B.地表径流加大 C.地面蒸发增加 D.地下径流增多(2)下列能有效防御城市内涝的措施有()采用透水砖人工减少降水量保护天然池塘、河道扩大绿地面积 A.B.C.D.答案:B C【提示】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硬化程度较高,使得地表水很难下渗,下渗减少,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城市地表
46、很难保存水分,使 得蒸发减少;由于下渗、蒸发等环节减少,地表径流加大,B 正确,A、C、D 错误。41 故选 B.(2)采用透水砖,增加下渗量,使得地表积水减少,从而有效防御城市内涝,符合题意;城市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决定,人工干预 力度有限,不可能大规模改变城市降水量,不符合题意;保护天然池塘、河道,有利于大量蓄积雨水,减少城市街道上的积水,从而有效防御城市内涝,符合题意;扩大绿地面积,可以在雨季时增加下渗量,使得地表积水减少,从而有效防御城市内涝,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 C.【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29、南极辐合带是一条海洋地理界线,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 50S60S 的
47、假想线。在南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下图是南极辐合带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南极辐合带南北两侧海洋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A.南侧比北侧的水温高 B.南侧比北侧盐度高 C.南侧比北侧密度大 D.南侧为暖流北侧为寒流 42 (2)南极辐合带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的原因()A.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 B.河川径流注入 C.大陆架宽广 D.寒暖流交汇 答案:C D【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 30、下图为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8、。(1)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43 A.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海洋表面平均盐度、c年降水量 B.a海洋表面平均盐度、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年降水量 C.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年降水量、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D.a年降水量、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2)a 曲线值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水温下降 B.降水增多 C.陆地径流增加 D.海洋面积增加(3)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密度越大,轮船吃水越深 B.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 C.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差异不大 D.红海盐度高,密度也大 答案:B A D【提示】海水的性质
49、及其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44 (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答】(1)图中 b 曲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表示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变化曲线;a 曲线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表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变化曲线;c 表示年降水量。故选 B。(2)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是最高;从副
50、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蒸发量减少,盐度也渐低。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3)海水密度大,浮力大,轮船吃水浅,故 A 错误;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故 B 错误;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通常情况下,在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 1000 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故 C 错误。红海为封闭的浅海,水量较少,全年高温少雨,蒸发量大,盐度高,密度也大,故 D 正确。故选 D。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31、山地对交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