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习题集.pdf(7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3.经济物品是指()。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4.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
2、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5.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的点表示()。A.通货膨胀;B.该国资源未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被利用的资源减少;D.该国生产处于最适度的水平。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失业;B.通货膨胀;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7.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问题均包括。8.花 10 元钱理发的机会成本是()。A.10 元钱的其他最好的用途;B.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C.给理发师 10 元钱的价值;D.10 元钱和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
3、9.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A.资源配置问题;B.资源利用问题;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D.价格理论。10.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是()。A.研究方法不同;B.研究对象不同;C.研究围不同;D.上述都是。二.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2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3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4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5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6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畴的不
4、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9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0.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1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12.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经济学。()13.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14“物价高一些好还是低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15规经济学的结论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四.分析讨论题1试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5、。2什么是稀缺性?如何理解稀缺的相对性和绝对性?3.什么是选择?它包括哪些容?4.稀缺性同经济学的关系如何?怎样理解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5.稀缺性同经济制度的关系如何?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制度基本有哪两种?6.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7.实证经济学和规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8.实证分析方法中的假设与理论关系如何?9.什么是变量?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10.小王邀请小参加他的婚礼,小接受了邀请。下面哪一项是小参加小王婚礼的机会成本,哪一项不是,并说明理由。(1)小给小王买了 100 元的礼物。(2)小在一周前理发
6、花了10 元钱。(3)小在前往小王家的途中吃午餐用了20 元。(4)为了参加婚礼小放弃了听一次哲学讲座。11.如果经济学家讨论的是“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些还是小一点好些”的问题,试问这是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还是属于规经济学问题?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D 4.D 5.B 6.C 7.D 8.D 9.A 10.D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四.分析讨论题1.答: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所谓资源配置,是指把现有资源用于生产可供人们消费的物品或劳务的过程。由于资源在任何经济社会中都是稀缺的,因而
7、资源最优配置的机制必须决定资源用于何种物品的生产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率的生产。另外,在资源的所有权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资源将是获得产品的唯一途径。所以,资源配置问题就是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从而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2.答: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所以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但是,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这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3.答:由于资源的
8、相对稀缺性,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多种可能性组合中,究竟该选择哪一种,即一个国家关于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这两大部类的生产组合,到底选择哪一点?这就有个选择问题。所谓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它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第一,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因为生产资源是稀缺的。目的与达到目的手段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必需在各种需要之间权衡比较,有所取舍。同时还必须决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应各为若干。第二,如何生产,即采用什么生产方法。每种生产要素一般有多种用途,而任一种产品一般也可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例如,同一种产品,既可采用多用劳动少用资本的方法,也可采用多用资
9、本少用劳动的生产方法。这里有一个生产效率的问题,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能够最有效率地被使用的问题。第三,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经济学所说的收入分配问题。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总是生活于组成一定社会形式的人群之中,所以生产总是社会生产。就是说,社会的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在有目的地作用于劳动的客体自然物质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劳动的。所以经济分析必然包括生产出来的产品归谁享用以及享用多少的问题。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4.答: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研究
10、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解决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人类社会还必须解决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人类社会往往面临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情况就是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给定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而且,人类社会为了发展,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水平,而要创造条件,达到资本财货与消费品的更大组合。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资本财货和消费品的组合达不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何使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可能性超出原生产可能线?这是一个由稀缺性引起的另一个问题:
11、资源利用。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可见,稀缺性不仅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题。正因为如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把经济学定义为“关于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5.答:尽管各种社会都存在稀缺性,但解决稀缺性的方法并不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
12、产和为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计划来实现。当然,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不同程度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一种为辅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比计划经济效率高。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6.答: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即有关经济问题的知识体系的全部容,区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13、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是不同的。微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研究方法是
14、总量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上述各个方面存在着区别。但它们作为一门科学的一套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又是密切联系的。首先,它们是整体与整体由已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两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以实证分析为主。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就是说,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总是要以一定的微观分析为其理论基础。7.答:实证经济学与规经济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
15、行为的效果。规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预先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实证经济学企图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在规律,因此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规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因此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在规律,因此实证经济的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处于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
16、,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8.答: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因为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在理论的形成中假设非常重要,离开了一定的假设条件,分析与结论就是毫无意义的。例如需求定理是在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嗜好、人口量、社会风尚等的前提下来分析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消费者收入、嗜好、人口量、社会风尚等不变就是需求定理的假设。离开这些假设,需求定理所说明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真理就没有意义。在形成理论时,所假设的某些条件往往不现实,但没有这些假设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9.答:变量是一些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在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变
17、量有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生变量是“一种理论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影响其他变量,但本身.由该理论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10.答:(1)是机会成本。因为用这 100 元买礼物就放弃了其他可能的用途。(2)不是机会成本。因为理发并不是为了参加婚礼,在不参加婚礼时也有这笔支出。(3)不是机会成本。因为无论是否去参加婚礼,午餐不能不吃。(4)是机会成本。因为是为了参加婚礼而放弃哲学讲座的。11.答:属于规经济学问题,而不属实证经济学问题。实证经济学说明和回
18、答的问题是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规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种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道德观点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如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坚持效率优先的人会认为收入差距大一点好,因为这样可以提高效率;相反,坚持公平为重的人会认为,收入差距小一点好,因为这样可以体现收入均等化原则。可见,这个问题属于规经济学畴。.第二章供求理论一.单选题1在得出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常数。()A.个人收入;B.其它商品
19、的价格;C.个人偏好;D.商品的价格。2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商品的当前需求会()。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相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4如果甲产品的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那么可以大致判断()。A.甲和乙产品是互替商品;B.甲和乙产品是互补商品;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5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A.消费者收入增加;B.玉米价格上升;C.大豆供给量锐减;D.大豆价格上升。
20、6.需求定理意味着,其他条件不变时()。A.随着电脑价格升高,电脑需求减少;B.随着电脑价格升高,电脑需求量减少;C.随着入网费升高,电脑需求量减少;D.随着入网费升高,电脑需求减少。7.需求量同价格反向变化的原因是()。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同替代效应同时发挥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8如果商品 A 和 B 是替代品,则 A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A.A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B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9.如果 x 与 y 商品是互补品,x 价格下降,将使 y 的()。A.需求量增加;B.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D.需求减
21、少。10.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11.设生产某物品的投入要素价格上涨了,则这种商品的()。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12.以下因素导致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A.小麦的价格下降;B.小麦的种植技术提高;C.种植小麦的成本上升;D.预期小麦的价格上升。13.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 P=100-4Q,供给价格为 P=40+2Q,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为()。.A.P=60 Q=10;B.P=10 Q=6
22、;C.P=40 Q=6;D.P=20 Q=20。14.下列哪种表述不正确()。A.如果供给减少,需求不变,均衡价格将上升;B.如果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将下降;C.如果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将上升;D.如果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15.如果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同时右移,则该商品()。A.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B.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下降;C.均衡产量减少,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D.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16.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突然增加,同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我们可以预料()。A.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
23、格和产量提高;B.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产量下降;D.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或不变。17.如果气候变得更适宜生产某种商品,但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没有以前强烈了,则可预期该商品()。A.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B.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C.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D.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18.随着人们对电脑的需求增加,根据供
24、求原理,电脑的价格将上升,事实却是电脑的价格下降了,这说明()。A.供求原理不成立;B.这是供求原理的一个例外;C.供求原理能够解释这一现象;D.这与供求原理无关,完全是技术变革引起的。19.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200025P,在需求数量 Q 为 2000 件时的价格弹性是()。A.25;B.10;C.5;D.1。20.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A.毫无弹性;B.有单元弹性;C.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小;D.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大。21.某商品价格从 10 元下降到 9 元,需求量从 70 增至 75,说明该商品需求()。A.
25、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弹性不能确定。22.当某商品的价格从 5 元降至 4 元时,该商品需求量增加了 100 单位,则该商品需求()。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23.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2,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生产者要增加销售收入,则应该()。A.适当降低价格;B.适当提高价格;C.保持价格不变;D.在提价的同时,增加推销开支。24.若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依切点所在位置而定。25.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
26、,这种说法()。A.一定正确;B.一定不正确;C.可能不正确;D.无法判断是正确不正确。26.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正值,说明()。A.该种商品不是低档品;B.该种商品必定是必需品;C.该种商品必定是高档品;D.该种商品必定是低档品。27.若 X 和 Y 两种产品的交叉弹性系数为-2.3,则说明两种商品的关系是()。A.X 和 Y 是替代品;B.X和 Y 是正常商品;C.X 和 Y 是劣质品;D.X和 Y 是互补品。28.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A.负;B.正;C.零;D.1。29.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
27、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A.随价格而变;B.恒为 1;C.为其斜率值;D.不可确定。30.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31.某月,X 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 X 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 50 单位和 80 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 商品需求数量()
28、。A.增加 30 单位;B.减少 30 单位;C.增加 130 单位;D.减少 130 单位。32.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33.粮食市场的需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34.如果政府利用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这
29、意味着()。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D.政府通过移动供给和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35.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 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已知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具有正常的正斜率和负斜率)()。A.价格上升 5 美分;B.价格的上升小于 5 美分;C.价格的上升大于 5 美分;D.不能确定。36.房屋的价格上升,但购房数量在下降。这说明:()。A.房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房屋需求量在下降;C.房屋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房屋需求量在上升。二.判断题1.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在
30、每一价格水平时有能力购买的商品量。()2.乒乓球的价格上涨,则乒乓球拍的需求量将会下降。()3.垂直的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对此商品的需求数量为零。()4.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说明消费者愿意在更高的价格上购买更多的商品。()5.偏好改变导致人们的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上下移动,而收入改变则引起需求曲线本身位移。()6.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供给量减少。()7.供给曲线左移,说明对于同样价格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数量增加。()8.均衡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9.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10
31、.垂直的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等于无穷大。()11.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变的较广泛,会使该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变小。()12.某种商品如果很容易被别的商品替代,那么该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大。()13.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要小。()14.需求收入弹性因商品而异。相比之下,一般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收入弹性较大。()15.劣质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但吉芬商品不一定是劣质品。()四.分析讨论题1.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对需求产生影响?2.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区别?3.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为什么?(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
32、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4)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4.什么是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5.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6.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7.分析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8.指出下列因素会对啤酒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产生什么影响(上升、下降、不变、不定),并简要说明理由。(1)医生说喝啤酒有益健康;(2)降低酒类税率;(3)葡萄丰收,果子酒售价下降;(4)啤酒花(制造啤酒的原料)价格上涨;.(5)通货膨胀引起居民实际收入下降,而生产啤酒的工人工资上升。9.X 商品的生产厂商在 X 商品处于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基础
33、上对X 商品进行了成功的广告宣传。请说明这种宣传会对X 商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产生什么影响?10.简述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总收益之间的关系。11.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1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农作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假设天气不会影响人们对农作物的需求;农作物为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13.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估计为1.6,城市管理者问你,为了增加大量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应该降低,你应当怎样回答?14.下面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
34、量下降是一条规律。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例如:1990 年十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卖 150 元,到 1995 年只卖 50 元,然而销售量却增加了3 倍。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15.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16.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17.分析在不同的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情况下,征收从量税对消费者的影响。五.计算题1.在某个市场上,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 400 P,供给函数为Q P 100。(1)求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和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2)若政府在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时对每单位商品征收
35、10 元的消费税,求新的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和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2.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0.15,其价格现为每加仑 1.2 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升多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 10%?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32 4P,分别求出当P 2,P 4,P 6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4.假定同一市场上的两个竞争厂商,他们的市场需求曲线分别为PX1000 5QX和PY1600 4QY,这两家厂商现在的市场销售量分别为100 单位 X 和 250 单位 Y。(1)求 X 和 Y 当前的需求价格弹性。(2)假定 Y 降价后使 QY增加到 300,同时导致 X 的销售量 QX下降到 75 单位,求
36、X 厂商产品 X 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5.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100Q,求:在价格P 60的情况下,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并说明为了增加生产厂商的销售收入对该商品应采取涨价还是降价的策略。6.假设 X 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直线,QX 40 0.5PX;Y 商品的需求函数亦为直线;X 与Y 的需求曲线在PX 8的那一点相交;在PX 8的那个交点上,X 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只有 Y 的需求弹性的 1/2,请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推导出Y 的需求函数。7.假设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Em 3.0,计算:.(1)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2)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
37、对需求的影响。8.下图 2.1 中有三条为直线的需求曲线。FedJacbQ0KGH图 2.1(1)试比较 a、b 和 c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2)试比较 a、d 和 e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第二章供求理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B 4.A 5.B 6.B 7.C 8.D 9.B 10.B11.B 12.C 13.A 14.D 15.D 16.D 17.A 18.C 19.C 20.D21.A 22.D 23.A 24.A 25.B 26.A 27.D 28.A 29.B 30.C31.B 32.A 33.B 34.C 35.B 36.B二.判断题1.2.3.4.5.6.7.8.9.
38、10.11.12.13.14.15.四.分析讨论题1.答:需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是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在一种商品市场上,影响该商品的需求的因素,一般有:(1)消费者的收入。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一个市场上消费者的人数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情况,显然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2)该商品的价格;一般说来,商品的价格愈高或提高,人们对该商品的购买量愈少或减少;价格越低或价格下降,人们的购买量越多或增加,(3)其他商品的价格。某些在效用上能相互替代的互替商品,如棉织品和化纤产品,对
39、于棉织品的需求量,在棉织品价格既定条件下,随化纤产品的价格的下降而减少,随化纤产品的提高而增加。而某些所谓互补商品,如汽车和汽油,汽油价格提高会引起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的减少,反之则反是。由此可见,人们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除了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以外,还受到与该商品有某种联系的其他商品的价格的影响。(4)人们预期的该商品和其他商品将来会有的价格。例如人们预料棉布价格以后会上涨的时候会增加对棉布的购买量;人们预料猪肉价格会上升时一般也会多买一点鸡蛋在冰箱里。(5)消费者的嗜好或称偏好。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对需求量也会产生影响。一种产品.的价格虽无变动,但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偏好增强或减弱,需求量也会
40、相应增加或减少。商业广告的主目的之一,是通过提供该商品的一些信息,影响人们的嗜好,从而影响对该商品的需求。2.答: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量;需指在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不同需求量的总称。(1)需求量的变动是由商品本身价格所引起的需求商品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由除本身价格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所引起的需求商品数量的变动。(2)需求量的变动是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是需求曲线的移动。3.答:(1)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将会使人们对此蘑菇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2)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因为各个蘑菇品种之间属
41、于替代品,一种蘑菇价格上涨之后人们会减少对该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其他蘑菇来实现替代。(3)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因为消费者收入增加即意味其购买力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4)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工人作为消费者对该种蘑菇的需求的话,那么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能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不起作用。4.答:经济分析所讲的供给和需求一样,在谈到这个概念时,总是意指一定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如一月或一年)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所以供给也是出售愿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如果只有供给能力而无出售愿
42、望,那就不形成实际的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考察时间的长短;(2)商品的价格;(3)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4)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5)政府的政策;(6)厂商对未来的预期。5.答: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即供给量沿着既定的一条供给曲线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变动。供给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如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息等下降,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右下方移动。6.答: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
43、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的状态。一般说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恢复到均衡价格水平。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面对这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为止。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这种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的市场状况,一方
44、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所以,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实际就是所谓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的过程。7.答: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因而,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动。(1)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在供给不变的前提下,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如图 2.2 中的均衡点由 E1移至 E2,相应,均衡价格由 P1上升至 P2
45、,均衡数量由Q1增加至 Q2;反之,需求减少,则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D2PD3P2P1P3E30Q3Q1Q2图 2.2QE1E2P3P1P20Q3D1SE3E1E2Q1Q2图 2.3QPDS3S1S2如图中的均衡点由 E1移至 E3,相应,均衡价格由 P1下降至 P3,均衡数量由 Q1减少至 Q3。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2)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供给增加,则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如图2.3 中的均衡点由 E1移至 E
46、2,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下降至 P2,均衡数量由Q1增加至 Q2;反之,供给减少,则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如图中的均衡点由 E1移至 E3,相应,均衡价格由 P1上升至 P3,均衡数量由 Q1减少至Q3。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8.答:(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上升。因为医生说喝酒有益于健康将导致消费者对啤酒的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引起啤酒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上升。(2)均衡数量上升,均衡价格下降。因为降低酒类税率,将导致生产者生产成本降低,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增加了产量且降低了价格。(3)
47、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下降。因为果子酒是啤酒的替代品,果子酒价格下降,对果子酒的需求增加,则对啤酒需求减少,从而引起需求曲线左移,啤酒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下降。(4)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因为啤酒花价格上涨,啤酒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增加,供给曲线左移,从而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5)均衡产量下降,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因为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对导致对啤酒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同时,啤酒工人工资增加,则增加了生产成本,供给曲线左移。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左移降低了均衡数量,但对于均衡价格的影响则取决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弹性以及移动距离。9.答:成功的广告宣传使对X 商品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
48、方移动,同时使生产商的成本增加,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均衡点上移。X 商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取决于曲线形状和变化程度的预期。因此,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价格上升,销售数量不变;(2)价格上升,销售数量减少;(3)价格上升,销售数量增加。10.答:当 1Ed,即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1Ed 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减少的。对于 Ed
49、1 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的变动。这是因为,当 Ed1 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大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减少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对于 Ed=1 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影响不大。这是因为,当 Ed=1 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这意味着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正好等于需求量变动所
50、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是不变的。11.答:“谷贱伤农”主要讲的是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它是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有:(1)需求完全无弹性,Ed=0;(2)需求有无限弹性,Ed=;(3)需求有单位弹性,Ed=1;(4)需求富有弹性,1Ed;(5)需求缺乏弹性,Ed1。对于 Ed1 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