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7310450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DF 页数:89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数 学学任课班级任课班级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任教学期任教学期教教学学设设计计1: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教学进度周别周别时时间间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单元)长度单位长度单位100100 以内的加、减法以内的加、减法100100 以内的加、减法以内的加、减法100100 以内的加、减法以内的加、减法国庆放假国庆放假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复习、期中测试复习、期中测试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表内乘法(二)表内乘法(

2、二)表内乘法(二)表内乘法(二)表内乘法(二)表内乘法(二)认识时间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数学广角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期末测试总复习、期末测试时数时数备注备注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9.1-9.79.1-9.79.8-9.149.8-9.149.15-9.219.15-9.219.22-9.289.22-9.289.29-10.59.29-10.510.6-10.1210.6-10.1210.13-10.1910.13-10.1910.20-10.2610.2

3、0-10.2610.27-11.210.27-11.211.3-11.911.3-11.911.10-11.1611.10-11.1611.17-11.2311.17-11.2311.24-11.3011.24-11.3012.1-12.712.1-12.712.8-12.1412.8-12.1412.15-12.2112.15-12.2112.22-12.2812.22-12.2812.29-1.112.29-1.11.5-1.111.5-1.111.12-181.12-18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4、52中秋节中秋节国庆假国庆假元旦元旦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 1 1 厘米和厘米和 1 1 米的长度观

5、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1 1 厘米、厘米、1 1 米的长度观念。米的长度观念。3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单元教学要求:1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作用。2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

6、立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1 厘米、厘米、1 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1米米=100=100 厘米。厘米。3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难点:1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

7、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1 厘米、厘米、1 1 米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的长度观念,知道 1 1 米米=100=100 厘米。厘米。2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单元课时安排:约约 4 4 课时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本课本 P2-3P2-3,例,例 1 1、2 2、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作用。2 2、让学生在

8、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3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要性。要性。3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限整厘米)4 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 1厘米的长度观念。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认识厘米,并学会

9、用厘米测量。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1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2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

10、3、全班交流汇报。全班交流汇报。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量物体。三、认识尺子三、认识尺子1 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2 2、介绍认识尺子。介绍认识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介

11、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一)(一)、认识厘米、认识厘米1 1、投影出示厘米尺,、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1 1 厘米的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 1 1 厘米。厘米。2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 1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厘米的长度观念。师: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学生活动,教师巡

12、视指导。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 1 1 厘米长。厘米长。3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 0 0 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4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4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 1 1 厘米?厘米?学生活动,同桌交流。学生活动,同桌交流。5 5、巩固巩固 1 1 厘米的表象。厘米的表象。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 1 1 厘米的长度。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

13、想闭上眼睛想 1 1 厘米的长度等。厘米的长度等。6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 1 1 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 1 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 1 1 厘米的鲜明表象。厘米的鲜明表象。(二)(二)、用厘米量、用厘米量1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也对 1 1 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体的长度。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

14、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2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3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 1 1 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历学习数学知识。五、巩固深化,实践应用。五、巩固深化,实践应用。1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量好后同桌交流检

15、查。2 2、4 4 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 3 3 厘米、厘米、5 5 厘米、厘米、7 7 厘米、厘米、1010 厘米给大家看。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教师个别指导。3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等。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 1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 1 1 厘米的厘米的表象。表象。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最新

16、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教学内容:课本第 4 4 页。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1 米的长度概念;米的长度概念;2 2根据根据 1 1 厘米和厘米和 1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1 米米=100=100 厘米;厘米;3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掌握 1 1 米的实际长度。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

17、长物体的长度。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学具:教、学具:1 1 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 1 1 根较长的绳子,根较长的绳子,1 1 米的卷尺,刻度尺。米的卷尺,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1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用两个手指比一比 1 1 厘米有多长?厘米有多长?2 2 厘米呢?厘米呢?1010 厘米呢?厘米呢?3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

18、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二认识米,用米量二认识米,用米量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19、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1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10 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 1010 厘米为厘米为单位)单位)2 2观察自己的观察自己的 1 1 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 3那么那么 1 1 米到底有多长呢?米到底有多长呢?(1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用直尺在黑板上画 1 1 米长的线段。米长的线段。(2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 1

20、 1 米。米。(3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 1 1 米。米。(4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 1 1 米。米。(5 5)用米尺量)用米尺量 1 1 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4 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 2 2 米长、米长、3 3 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1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那么今天我们

21、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 2这条是这条是 1 1 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 3小结:小结:1 1 米也就是米也就是 100100 厘米。(板书:厘米。(板书:1 1 米米=100=100 厘米)厘米)(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1 1 出示卷尺。出示卷尺。介绍: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6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 2用

22、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巩固反馈三巩固反馈1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2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教室长教室长 6 6()黑板长黑板长 2 2()小明身高小明身高 124124

23、()课桌长课桌长 5050()四扩展练习四扩展练习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五全课小结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第三课时认识线段认识线段教学内容:课本教学内容:课本 5 5、6 6 页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2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3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

24、、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用具: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教学用具: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命财产时都是争

25、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师: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1 1、感知线段的直、感知线段的直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学生观察准备好

26、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丝等。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2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自由发言。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

27、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都有两个端点。7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3 3、从实例理解线段、从实例理解线段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每两点连结起来。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每两点连结起来。教师在黑板出示:教师在黑板出示: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画的这

28、些线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 5 5 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线。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 5 5 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4 4、量线段和估线段、量线段和估线段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29、师:线段可以量度吗?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 0 0 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教师出示横、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呢?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小结: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

30、可以量出它的长度。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5 5、画线段、画线段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3 3 厘米大约有多长。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尝试画学生尝试画 3 3 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

31、,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学生操作后汇报。学生操作后汇报。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教师出示断了教师出示断了 3 3 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 3 3 厘米出的线段?厘米出的线段?小组讨论,试画。小组讨论,试画。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下

32、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2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四、总结四、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外作业五、课外作业完成第完成第 5 5 页的做一做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

33、,量跳远距离。量跳远距离。教学反思:教学反思:8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四课时第四课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确定长度单位确定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课本第教学内容:课本第 7 7 页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掌握合适的确定长度单位的方法;、掌握合适的确定长度单位的方法;2 2、在确定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在确定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学校升旗台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学校升旗台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长吗?二、学习新知二、学习新知1 1、现在我们知道旗杆的高度是、现在我们知道旗杆的高度

34、是 1313()2 2、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 1313 厘米还是厘米还是 1313 米呢?为什么?米呢?为什么?3 3、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4 4、全班交流、全班交流用尺量一量,用尺量一量,1313 厘米只有一拃长,不可能。厘米只有一拃长,不可能。我我 1 1 米多高,才到旗杆的底下。米多高,才到旗杆的底下。5 5、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应该是、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应该是 1313 米。米。6 6、总结判读方法、总结判读方法可以想像一下其中一个长度合不合理。可以想像一下其中一个长度合不合理。也可以用已知的长度去比一比。也可以用已知的长度去比一比。三

35、、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 1、完成做一做、完成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 2、课本第、课本第 9 9 页第页第 8 8 题。题。四、全课总结四、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课后反思:9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100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才分析: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36、。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

37、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单元教学要求:单元教学要求:1 1 使学生会计算使学生会计算 100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38、。2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 100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解。单元课时安排:单元课时安排:1 1、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3 3 课时左右课时左右2 2、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5 5 课时左右课时左右3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

39、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 4 课时左右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 1 1 课时左右课时左右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本课本 P12-P13P12-P13 例例 1 1、例、例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熟练的计算。1

40、0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3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实物投影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景导入,激发兴趣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示投影出示 P8P8 主题图,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同

41、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 1 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学生说想

42、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2 2、完成、完成 P9P9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 3、教学例、教学例 2 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4 4、完成、完成 P10P10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三、练习,实践应用三、练习,实

43、践应用1 1、练习二第练习二第 1 1 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2 2、练习二第练习二第 2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进位加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本课本 P P4 4 例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

44、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样性。、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算法的多样性。、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教学

45、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实物投影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 1、出示第、出示第 8 8 页主题图。问:二(页主题图。问:二(1 1)班和二()班和二(3 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 1、教学例教学例 3 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2 2、汇报各自的计算

46、方法。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 3、3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进位加法。4 4、完成练习二第完成练习二第 3 3 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12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47、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1.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算理。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完成、完成 P11P11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完成、完成 P12P12 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3 3、完成、完成 P13P13 第第 4 4 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48、、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本课本 P15-P15P15-P15 练习二练习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

49、,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2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

50、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技能。2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13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卡片实物投影、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 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2 2、总结得真不错。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