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单元测试综合三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迟滞含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单元测试综合三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迟滞含解.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元综合测试三 明清时期一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迟滞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21 四川攀枝花模拟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其职 责为“抚巡地方、考察属吏、提督军务”。洪熙宣德时,临时差官开始过渡为常驻地方的巡抚 官,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由此可知,明代().巡抚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政府试图不断完善监察体系.行省制度已无法继续推行.皇朝掌故汇编记载:“雍正元年,世宗御乾清宫西暖阁,召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 大臣九卿入,面谕:建储,亲书名,密封藏于匣内,置乾清宫世祖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这一
2、现象说明了().乾清宫是紫禁城政治活动的中心.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乾清宫是雍正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下表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对表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秦郡县魏晋南北朝州郡、王国县、侯国唐后期五代道(方镇)府、州县宋路府、州县元省路、府、州县清省府州、县.管理层级和管理制度影响行政区划.统县政区均由高层政区演变而来.州的层级变动体现了中央集权弱化 .县级政区创始于秦朝并最为稳定. 2021 广东惠州高三6月模拟清朝制定了针对蒙古族、藏族、回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 专门法规一一理藩院则例钦定西藏章程回疆则例苗例等,因俗而治。这些法规 ().有利于
3、多民族国家巩固B.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意识D.加强了民族间交流交融. 2021 安徽淮北模拟下表为明实录中“通商”“抑末”出现频次统计表。这反映出明 朝()通商抑末洪武年间11宣德至景泰年间13嘉靖年间72隆庆至天启年间60.商业政策发生倾斜B.重农抑商政策终结.对外贸易受到重视D.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2021 华中师大附中测评明末清初,学者余起霞说:“吾乡习尚日异月新,余幼时见亲朋 宴集,所用不过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鱼虾鸡豕自后,宋碗变为宫碗,宫碗又 变为冰盘,冰盘又变为五霞十景九云锣。其中所陈,穷极水陆。一席所费,可作贫家终岁需 矣。”这反映了明清时期().民间手
4、工业部门生产日益发达.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奢侈性消费导致社会走向贫困.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日趋普遍.2021 新疆模拟乾隆年间,在江浙一带的蚕桑产区,每当蚕茧收成时,便有商人分赴各 村,利用蚕家急于出售的心理,乘机贱价收购,垄断市场。他们还通过放款预购的方式,进 一步控制小生产者。这说明().江浙的蚕桑生产居全国首位.江南地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农民承受着政府繁重的剥削.商业资本已渗透到生产领域.2021 -山东济南高三测试“经济” 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原意是“经邦(或国)济世”或“经 世济民”。如晋书纪瞻传有“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诗人杜甫的上水遣怀有“古 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等。我
5、国占代对“经济” 一词的理解() .反映了宽松的参政氛围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理念.衬托了士人的入世情怀D.印证了小农经济的落后.2021 百校联盟模拟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极力驳斥“有公而无私”,指出“人道就是对 人私利与欲望的满足,道德就存在于人们的物质利益之中二这一主张().彻底否定了宋明理学B.旨在批判君主专制统治.适应了工商业的发展D.开启了思想启蒙的先河0. 2021 哈师大附中等三校高三联合模拟考试黄宗羲对儒学品格作了重新赋予,认为“儒 者之学,经纬天地”,要由豪杰之士来承担,呼吁豪杰之士树立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 志向。这种主张().利于切实推动社会发展B.冲破了先秦儒学的束缚.强
6、调满足个人名利之心D.强调提高君主行政能力1. 2021 四川内江模拟下图为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 清制八架铜仪在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传统,在刻度、游表、结构上直接反映西 欧文艺复兴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这表明().中体西用思想已确立起来清朝主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西方科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2 .永乐九年(1411年)规定:“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 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二这一 规定的实施().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
7、.抑制了戏曲事业的发展.取消了市民文化的娱乐性、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料一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 增多,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 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 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I增长对土地造成的 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 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一摘编
8、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 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 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 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 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 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 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一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
9、史(第四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料 以下是清朝时期某地刘氏族规的节选:、敦孝悌:孝悌为人之本,人唯孝悌为先。孝在养其身而顺其心,悌在不藏怒而不宿怨 四、严家教:子弟一言一行俱要端庄。妇女声音不闻于外,性情正而品节明。五、笃宗族: 族中我果有余,多方设法,分润族人,将见祖宗,默佑其衷七、务本业:读书明理,自 是有用,农工商贾亦自成一家。人必有业,务业须正十、重名节:族中如有贞女节妇, 孝父母、立节操,请旨旌奖,以培风化。读材
10、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 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12分)单元综合测试三.解析:根据“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洪熙宣德时, 临时差官开始过渡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可知,巡抚起初 是中央派出协调地方的临时官员,后来变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后,皇帝又选派“近官”对其 监督和制衡,这表明明代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故选B项;巡抚的主要职责是“抚巡地方、 考察属吏、提督军务”,题干主旨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明代先后派出的巡抚和 “近官”虽然能起到完善监察体系的作用,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C
11、项;题干与行省制度 无关,排除D项。案:B.解析:雍正帝推行密建皇储制,保证了皇权交接的有序进行,完善了皇帝制度,由皇帝全 权决定皇位继承人,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B项;从雍正元年开始,养心殿成为清代宫廷政 治活动的中心和雍正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排除A、C两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与中央集 权无关,排除D项。案:B.解析: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郡县制一一州郡县 制一一州县制道路制一一行省制等,层级历经了两级制一一三级制等,这与管理层级和 制度相关,故选A项;统县政区中的“府”不是由高层政区发展而来的,排除B项;古代中 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排除C项;县级政区创始于
12、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案:A.解析:根据材料“清朝制定了针对蒙古族、藏族、回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 因俗而治”可知,清朝结合具体民族情况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多民族国家巩固,故选A 项;仅仅从制定了针对蒙古族、藏族、回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无法体现形成了 完整的法律体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结合具体民族情况治理少数民族地区,与天 朝上国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结合具体民族情况治理少数民族地区,与民族间 交流交融无关,排除D项。案:A.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在明朝时期,“通商”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而“抑末”却逐 渐降低,这反映出明朝对商业的政策出现了变化,即由“
13、限制商业发展”转变为“逐渐放松 对商业的限制”,即商业政策发生了倾斜,故选A项;“抑商”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并不 能说明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终结,并且该政策在明朝并没有终结,排除B项;“通商”出 现频率增加,并不能代表明朝政府重视对外贸易,排除C项;“通商” “抑末”体现的是明 朝政府对商业和农业的态度问题,并不直接代表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解析:“其中所陈,穷极水陆。一席所费,可作贫家终岁需矣”体现了奢侈的消费,故选B 项;“宋碗变为宫碗,宫碗又变为冰盘”无法体现其产品属于民营还是官营的属性,排除A 项;“一席所费,可作贫家终岁需矣”强调贫富分化,但社会的发展程度无法判断,排除C 项;
14、“宋碗变为宫碗,宫碗又变为冰盘,冰盘又变为五维十景九云锣”,这些东西除了说明 价值高外,不能体现其等级性,排除D项。案:B .解析:根据材料“乘机贱价收购,垄断市场” “还通过放款预购的方式,进一步控制小生 产者”可知,商人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本优势已经开始控制生产领域,故选I)项;材料中并未 呈现全国其他地方的蚕桑生产情况,无法得出江浙的蚕桑生产居全国首位,排除A项;材料 中并未呈现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且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要到鸦片战争以后,排除B项;材 料中反映的是当地蚕农受到了商人的盘剥而不是政府,排除C项。案:1) .解析:根据材料“经邦(或国)济世”或“经世济民” “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
15、“古来经 济才,何事独罕有”得出经济人才做官可以造福百姓和社会,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安民富国思 想,体现出士人兼济天下的入世初衷,故C项正确。案:C .解析:顾炎武的观点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思想,但并非是彻底的 否定,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治上的专制,不能说明目的是批判君主专制,排除B 项;顾炎武对人的私利与欲望的肯定,也就肯定了工商业经济下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从而也 就适应了工商业的发展,C项正确;顾炎武的主张虽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能定位为开启, 排除D项。故选C。案:C0.解析:黄宗羲以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为出发点阐释儒学,而非出自个人己之私,这种主 张于国于民于社会
16、都有益处,故选A项:黄宗羲的“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这是对先秦儒 学民本思想的继承,排除B项;“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这种主张以为国为民为出发点, 而非个人名利,排除C项;材料是黄宗羲对儒学品格的阐释,无关君主行政能力,排除D项。案:A.解析:根据材料“清制八架铜仪在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传统,在刻度、游表、 结构上直接反映西欧文艺复兴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可知,这一时期我国采取了当 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西方天文仪器的形式和内容,这表明当时的中国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 故选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体西用”思想确立起来,与材料所述时间“1442年”不符, 排除A项;清朝对外实行海
17、禁和闭关锁国,经济文化交流只出现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 排除B项;中国近代化发生在近代,与材料所述时间“1442年”不符,排除D项。案:C.解析:根据材料“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可知,这一规定的 实施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故A项正确。1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二,从农作物品种的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美洲农作物 的引入等方面说明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第(2)问应依据明清时期农作 物的种植状况,说明农业的发展、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影响。案:(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 物专业区出现:南稻北麦的格
18、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每点2分,共10分)因: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农业发展,如垦荒、植棉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中 国人口的大量增长;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2)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 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经济作 物种植区出现了货币地租。(9分).解析:材料中的家训体现出儒学对家庭教育的深刻影响,其家训既有提高个人修养和自我 约束、增强责任意识、维护社会稳定等积极方面,又有压制人性和自然欲求、重男轻女等消 极观念。作答过程中,需结合材
19、料中的主张逐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对待传统文化应当去粗 取精、批判地继承。案:示例:点:族规中渗透的理学是清朝的封建统治思想,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2分) 评论:族规中“孝悌为人之本”、表彰“贞女节妇”等内容,体现了理学所强调的“三纲五 常”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便于封建统治;理学注重人的责任意识,强调调节家庭和社 会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族规要求“人必有业,务业须正”体现了理学注重品德,强 调自我调节,这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族规中“分润族人”“子弟一言一行俱 要端庄”等内容体现理学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但是族规中渗透 的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对族规应采取批判继承、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态度。(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