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9《屈原列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9《屈原列传》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屈原列传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常见文言实词,熟记通假字,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2、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 的高尚品德。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概括屈原的形象特点,领悟其精神魅力。2、把握史传作品粗笔勾勒事实和工笔描绘细节的手法。三、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他是中华大地上的一个英雄,经历千年的沧桑巨变。“路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雄图壮志,更是一位爱国赤字矢志不 渝的人生信约。静静汨罗江,守护着他至高无上的灵魂;离骚诉 说着他的忠贞。在
2、那样民不聊生的战乱时代,他用血肉诠释了心存百 姓的胸襟,在那样朝秦暮楚的年代,他用生命回答了世人的唾弃之言 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心与日月 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他 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的正直集中体现在他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 精神上。7、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他对屈原是“悲其志”。“悲” 的是什么?为什么悲其“志”明确:一悲屈原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心怀怨愤而作离骚忠言未被采纳,以致怀王客死于秦;二悲屈原品性高洁,受谗被疏,不为楚国所容,流放江南,蒙世
3、温蟆, 以死殉国;三悲屈原死后,后继无人,“楚日以削”竟至亡国。司马迁与屈原有相似的身世:一样的怀才,正直,忠君爱国,有志向;一样的受谗被疏,面临生死抉择。唯一不同的是屈原是以死明“志”,司马迁是以生践“志”。所以司马迁是借写屈原的身世在抒发自己的感愤。(二)文言知识总结文言文被动句式常见类型:1 .动词+ “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见” +动词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2 . “受” +动词+ “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为” +动词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3 .为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被”
4、+动词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4 .无标志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古代表示贬官、免官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降职并外放。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 居)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 琶行)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 等官。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
5、有非其人, 则民受其殃。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维、王臧等。(魏 其武安侯列传)纳、黜:废掉官职。如:本文中“屈原既纳”。“纳”同“黜”,罢 免官职。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夺:削去,罢免。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缚鸡者事)(三)概括文章主旨和艺术1、主旨这篇课文通过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表 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 正直的品德,处处流露出作者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之情。 2、艺术:传评结合明确: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 其原因可能有四:(1)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
6、平事迹,屈原的史料太少,单靠叙事 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2)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 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3)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 重要。(4) “评议”更有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六、小结感谢司马迁,因为他敢于真实客观地评价屈原。司马迁在屈原愤 然投江150年后伫立汨罗江边凭吊先贤,“余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 渊,未尝不垂泪”,他高声诵读屈原的诗辞歌赋,志趣相投,英雄相 惜,涕泪长流,所以他笔下的屈原才那么真实、那么有神采。司马迁 的垂泪,是屈原溅起的水珠,是接续古今情感的一脉清流。悠悠汩罗 江水,时刻灌溉
7、着天下诗人的骄傲;铮铮铁骨忠魂,永远滋润着亿万 华夏儿女浓郁的家国情怀。几千年来,屈原,已不单是一个人名,他 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图腾!同辉。不做亡国奴的他,怀着赤诚的火热爱国之心和无尽的愤恨抱石 沉入汨罗江,留给人们一个永恒的高尚灵魂。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屈原。(二)知人论世1、作者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 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 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今山西河津),年十岁诵古文, 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 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在
8、史记 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 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2、了解史记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 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 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全书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
9、合的作品。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走进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约公元 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秫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 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 为“诗魂”。他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招魂、九 章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 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楚辞与诗经并称 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
10、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 良传统的源头。(二)初读文本理清情节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谗”而被“疏”(记叙)。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 抒情)第二部分(4-9):屈原由见“纳”到见“迁”。第一层(4-7):屈原被“纳”后,楚怀王三次被骗,最终客死于秦(记 叙)第二层(8):批评楚怀王“不知人之祸”(议论抒情)。第三层(9):顷襄王昏庸,对屈原“怒而迁之”(记叙)。第三部分(io-n):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叙议 结合)第四部分(12):司马迁的评价(议论抒情)。第二课时
11、(一)细读文本,疏通文意阅读文本,找出重点实词,小组合作翻译(二)梳理重点文言知识1、通假字离骚者,犹亶忧也 (通“罹”,遭受)人穷则反本(通“返”,追念)靡不毕见 (通“现”,显现)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意旨)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屈平既细(通“黜”,罢黜)亡走赵,赵不内(通“纳”,接纳)厚币委质事楚 (通“侍”,侍奉)齐与楚丛亲(通“纵”,合纵)嚼然混而不滓者也 (通“涅”,染黑)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发)乃令张仪遂去秦(通“佯”,佯装)2、古今异义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 今义:下一年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名词,假话今义:动词,狡辩其存君兴国
12、而欲反复之古义:返回今义:重复颜色憔悴古义:脸色今义:色彩形容枯稿古义:外貌今义:事物形状而能与世推移古义:变化今义:移动3、词类活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觉,听力谗谄之蔽明也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小人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方正之人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蝉蜕于浊秽蝉:名作状,像蝉那样。浊秽:形作名,污浊环境厚币委质事楚名作状,用厚币泥而不滓 动词,生活在污泥里其后楚旦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时秦昭天与楚虹名作动,结为婚姻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内惑于郑袖,处欺于张仪 名作状,在朝内,在国外 身客死于秦名作状,像客那样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
13、动,说短处,诋毁 有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使动用法,使存,使兴 莫不欲求思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形作名,忠诚之人 然皆袒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效法,模仿4、特殊句式“离骚”者,犹离忧也。天者,人之始也秦,虎狼之国。* 判断句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遂绝齐又因厚币用事者臣勒尚省略句以出号令-被动句:方正不容也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是以见放被动句:方正不容也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是以见放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而自令见放为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状语后置句: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明于治乱,
14、娴于辞令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宾语前置: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定语后置: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第三课时(-)深挖文本,小组探究1、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明确:直接原因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根本原因怀王不再信任屈原2、从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认 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明确:二人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 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种是矢志 不渝,以死明志。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 渝,以死明
15、志的品质。对话中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其中 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3、我们应如何看待屈原的“自沉”?屈原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宁赴常流葬身鱼腹, 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决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蟆地去死, 他是以死明志。歌颂了他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 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屈原的这种反抗终究是消极的。同时他这种孤芳自赏,傲世疾俗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他轻视群 众,脱离人民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表现了他的“国无人莫我
16、知兮” (离骚)的孤独感。4、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和线索写屈原?屈原都做了哪些事?屈原所为屈原谓谓是国命运作者评价国议国垂,以出与 令,接遇去春,应 对诸侯任1W闻强志,明于*台 舌L.,安闱弓二舌辛令写作高强访螯颂离整的伟 大成京尤不口彳介佰进谏,乐王:i青木弓长 仪,勿会素王,者 顾楚国,系心力小土,之.中 三1套维玄捌于引仪,维齐攻素,楚人 困,尾挫士也肖U, 亡箕六都,乐 王春夕匕i遣责归、土,器达又于 屈原的浑切同,情彳亍吟与辛畔,自投学日 罗迂歌颂屈原浩有自 女子、螫才寺操守的高 尚晶格从玲舌辛苦影唯)后世死日以肖U, 数十年,炎为素所灭登叹屈原的品格 难能可贵5、文章是如何描写屈原
17、形象的?人生遭遇所做之事形象特点表达方式所用手法任图议国事,以出号令;接 遇宾客,应对诸侯精明能干,有远见 卓识叙议结合正面描写疏写作离骚正道直行议论、抒情正面描写细进谏怀王:请杀张仪,勿 会秦王;眷顾楚国,系心 怀王,一篇之中三致志忠贞爱国,英明果 断,有远见卓识记叙、议论、抒 情衬托迁行吟泽畔,自投汨罗正直无畏,品行rs 洁叙议结合对比、衬托死从容辞令影响后世议论、抒情6、概括屈原的形象明确:屈原忠诚不阿 忠君爱国 远见卓识 才华出众爱国、正 直是屈原性格的主要特征这些品格体现在他的整个生平当中。但无论 哪个人生阶段都可以用“悲”字来呈现司马迁的情怀,即为他的政治 才能不被重用,志洁行廉的不被赏识,正直忠诚的不解,直谏从容的 不听而痛惜。作者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