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305742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概括段意,编拟小标题。2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 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教学课时1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文本1 .回顾黄继光,引出文本。导语:同学们,我们曾学过黄继光这篇课文。在上甘岭战役中,当敌人 的碉堡阻挡了我军前进的道路时,英雄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 眼,用他年轻的生命,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英雄的 故事。2 .板书课题,揭示课

2、题。(板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思考:读了这个题目 你会想到什么?预设1: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预设2:他是怎样炸暗堡的?预设3:炸的结果怎么样,从哪看出他舍身炸暗堡的?二、人物介绍及写作背景1 .人物简介: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 党员。董存瑞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长,曾机智地掩护 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 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 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2 .背景介绍: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

3、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 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 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 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 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毅然抱起炸药包, 冲向暗堡,最终,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 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本文作者是从董存瑞参加革命后立过的3次大功、4次小功中,选择 了舍身炸暗堡这件最典型、最重大的事情来描写董存瑞的。1 .初读课文,完成下面的两个任务:(1)自读

4、课文,弄懂词语,读通句子(2)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编拟小标题。2 .检查预习情况。(1)课件出示词语:震撼迸射恳切战壕扑哧扑哧匍匐凹地噫亮(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重点正音:震撼(hdn) 迸(beng)射 恳(kVn)切 战壕(hdo) 扑哧(chi)扑哧 匍匐(pu fu) 凹(ao)地 噫(lido)亮(3)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3.词语解释。(1)震撼:指土地剧烈摇动。(2)迸射:喷射;由内而外地强烈放射出。(3)暗堡:隐蔽不露的地堡。(4)恳切:真诚而殷切。(5)匍匐:爬着向前行进。(6)噫亮:形容声音清脆洪亮。(7)战壕:作战时用作掩体的壕沟。如堑(qian)壕、交通壕等。4.

5、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分成几部分?如果学生分段有困难,可提示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 分成三部分,再把“经过”分成三段。进而引导学生编拟小标题:暗堡封路;请求炸堡;冲向暗堡;舍身炸堡; 解放隆化。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写批注。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董存瑞的优秀品质的?请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出表现董存瑞优秀品质的相关句子。(二)悟品质。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董存瑞的优秀品质的?我们一起去文中看看吧。提示:指名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以下句子,体悟董存瑞的优秀品质和作 者的写作手法。1 .关注环境描写的语句。课件出示:一次是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

6、部所在地一 一隆化中学时,”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冲 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一次是董存瑞去炸暗堡的路上,“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 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 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这两次描写突出了战斗环境的恶劣,衬托了董存瑞完成任务时的艰难和危 险。“喷出”说明火力之猛,“几条火舌”可看出火力之大和强。“交织”是指相 互交错,空隙很小,“交织成一道火网,说明火力不仅猛、大、强,而且还很密。 从中可体会到董存瑞处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要想前进 一步是多么

7、艰难。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做好为革命舍身的充分的思想准备, 是无法前进的。)2 .思董存瑞的“言”。课件出示: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 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课文中董存瑞的语言描写不多,两句话仅十七个字,却掷地有声,铿锵有 力,表现出董存瑞做好了舍身的思想准备。)(1)第一句话中董存瑞是在什么情况下“坚决”请求任务的?(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冲锋的部队被 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教师点拨:董存瑞是在敌人猛烈的炮火面前

8、,是在战友已经倒下的情况下, 是怀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请求炸暗堡的任务的。可以看出此时的董存瑞已经做好 了 “舍身”的思想准备。(2)第二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董存瑞牺牲之前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董存瑞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 度外,他之所以献身是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同时这句话也是在鼓励战士们 英勇战斗,夺取最后的胜利。3 .观董存瑞的“行课件出示: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 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 震,左腿中了一枪。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

9、河 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啜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 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 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第一处董存瑞在敌人密集的炮火面前,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一心只是 想着如何才能接近暗堡完成任务。)思考:董存瑞这“猛地一拉”意味着什么?从董存瑞的动作中,你可以看出 此时他怎样的内心想法?(一个“猛”字突出了英雄董存瑞为革命献身的决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 句话,读出董存瑞的英勇和为革命献身的决心。)4 .察董存瑞的“神态”。课件出示:董存瑞喳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

10、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 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前者写出了董存瑞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后者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伟大的 英雄形象,对文章中心的揭示达到了高峰。)(1)第二处第一句重点理解“钢铸一般的脸”,用“钢铸”形容董存瑞此时 脸部的神态,可看出英雄人物视死如归的崇高的思想境界。(2)第二处第二句读到这里的“一秒钟、两秒钟”,你们觉得时间过得慢吗?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英雄人物的顽强毅力,因为每一秒钟对于董存瑞 来说都是毅力的考验。)教师点拨:在这样的以“秒”计算的生与死的关键时刻,我们的英雄经受住 了严峻的考验,从“像巨人一样挺立着”和

11、“坚毅的光芒”可以看出英雄为革命 舍身的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过渡: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感受董存瑞舍身炸暗 堡的英勇气概。5.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一起来说一说吧。(指名交流,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表达方法、人物优秀品质进行交流)四、回顾全文,体会表达1 .回顾全文,体会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全文围着“炸”字写,先写为什么炸,接着写怎 样炸,最后写炸的结果。(2)重点突出。文章第三、四部分写得详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 想。(3)环境描写烘托了紧张的气氛,说明炸暗堡的艰巨,突出了中心。2 .写法特点用多种描写方法,展现人物形象董存瑞舍

12、身炸暗堡一文中,作者通过对董存瑞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 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位英勇坚毅、舍身为国的英雄形象。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 写人,能鲜明地表现人物特点,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五、小练笔播放故事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影像片段,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读后 感。板书设计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暗堡封路一请求炸堡一冲向暗堡一舍身炸堡一解放隆化仇恨勇敢机智视死如归坚决 坚强英勇献身教学反思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对英雄董存瑞的了解。接着, 在分段、概括段意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为体悟人物精神品质作 了铺垫。“关注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品质”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也是本课的 教学重难点。在“研读课文,重点探究”这一板块,我让学生抓环境描写,人物 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自主学习课文,深层次感受英雄董存瑞为革命献身的 崇高的思想境界。学生在受到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自 然而然地得到熏陶。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精确把握教材内容,努力挖掘教材 中的情感因素,使语言文字教学与道德教育相互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之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