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纪录片解说词:英雄时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汉纪录片解说词:英雄时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汉纪录片解说词:英雄时代反击匈奴的战争已经打响,举国之战,生死存亡,汉武帝能否洗刷祖先的耻辱,树立帝国的尊严?连年征战,民不聊生,他又将如何面对天下苍生?一个自信又悲怆的帝王,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时代,将呈现一个东方帝国的不 朽传奇。公元前129年的初春,长安城依然处在一片寒冷之中。此时,汉帝国的皇帝刘彻并没有感到一丝寒意,汉帝国北部边境的马蹄声正敲 击着刘彻狂热的内心,一个巨大的冒险计划正在按照他的部署悄然进行。公元前129年的春天,刘彻派出了他的四路大军,向北方的匈奴发起进攻,拉 开了汉匈全面战争的序幕。长安城的未央宫里,刘彻忐忑不安地关注着前线的消息,他的内心并没有表面 上那样自信,因为
2、他十分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一支可怕的力量。匈奴强大的骑兵曾是汉帝国所有军民心中的噩梦。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出动三十二万大军,主动攻击匈奴,但在平城之战 中,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大败而归,初生的汉帝国几乎因此夭折。此后的六十余年里,北方的匈奴似乎成了一个不可战胜的神话。失去河西走廊,匈奴的实力大大削弱,无法恢复,这个曾经威名赫赫的草原民 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匈奴人曾在一首描写失去河西走廊的歌谣中唱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 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河西走廊战役的胜利让刘彻感到无比自信,在他看来,自己和祖辈们扫灭匈奴 的理想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只需要发动最后的一击,汉帝国
3、最大的威胁就会彻 底剪除。然而此时,刘彻遭遇了战争开始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再次出征匈奴的大军还 未出发,帝国的国库已经空虚。与匈奴的连年战争让汉帝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国家七十余年积累的财富消耗 殆尽。现在,这个国家已经无力支撑庞大的战争消耗。公元前120年,长安的未央宫里,刘彻召集大臣们举行廷议,如何应付庞大的 军费开支,让已经三十七岁的刘彻无比焦虑。他知道,对匈奴的最后一战绝不能半途而废,为了解决眼前的经济危机,他需 要为国家找到新的财政来源。首先提出来盐铁官营,然后盐铁官营就是把这个盐业、冶铁业全部收归国家, 由国家来经营,国家来卖钱,这样来增加国家的税收。在这一年,国家也开始对商人和手工
4、业者征收财产税。货币的发行权也收归中央,甚至酒类也由国家实行专卖。帝国的官吏制订了严酷的法令,鼓励人们告发那些隐瞒财产逃避税收的富商, 被告发的商人的财产、土地、奴婢都被国家没收。这些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在短时间内为国家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汉帝国得以 度过了经济危机。但帝国的百姓为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他们几乎付 出了自己的全部。刘彻并不是不知道,国家的民力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自己稍有不慎,秦末天 下反叛的局面就有可能再次上演。可是作为一个皇帝,他知道距离扫灭匈奴的 理想只有一步之遥。此时,刘彻心中唯一的安慰就是汉帝国已经获得了统一的民心,他必须用意志 与信念统领天下万民,
5、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为帝国开创永久的和平。公元前119年,汉帝国发动了对匈奴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在刘彻的精心布局 下,卫青和霍去病各自率领五万骑兵,分为东西两路,同时出发,深入大漠, 寻找匈奴主力部队进行决战。漠北之战是汉和匈奴之间的最后一次搏杀,最后一次大较量,所以为了这一次 战役,汉武帝几乎集中了全国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军力,然后投入这场 战役。 当卫青的西路汉军进入草原后不久,就与匈奴单于王庭的大军不期而遇,步步 逼近的匈奴军队,数量远远超过汉军,这让卫青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在卫青的指挥下,汉军士兵勇敢地迎击匈奴骑兵,汉军舍生忘死的勇气,令这 些草原上的战士感到了恐惧,匈奴单于在最后关
6、头放弃了部队,仓皇逃走。不过,卫青击溃的匈奴单于部队并非匈奴真正的主力,实力最为强大的匈奴左 贤王部始终没有出现在战场。此时身在未央宫的刘彻开始焦虑,如果此战不能歼灭匈奴主力,自己之前所有 的努力者两各功亏一第,因为他的帝国已经力不从心。在一片迷茫中,刘彻将最后的希望给予了东路汉军的将领霍去病。不过,这时的霍去病也在痛苦中率军前行,茫茫的大漠之上,他始终没有找到 匈奴的军队。霍去病知道,如果这次作战徒劳无功,整个帝国将错过击败匈奴的最佳时机。虽然前路凶险莫测,自己只能一往无前,不能放弃。然而历史的转折往往就在坚定的信念中出现转机,就在此时,出师漠北的东路 汉军与匈奴左贤王的主力部队突然遭遇。面
7、对突如其来的匈奴大军,霍去病这位以勇敢著称的年轻将军表现出无与伦比 的勇气与决心,他没有丝毫地犹豫,主动发动了攻击。在公元前119年的蒙古高原上,一场决定汉帝国与匈奴未来命运的决战就此爆 发。面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匈奴左贤王部,汉军在年轻将军的带领下,前仆后 继,为了帝国的胜利,他们无所畏惧。仅仅一天的时间,匈奴军队被汉军彻底击败,汉军斩首,俘虏匈奴七万多人, 昔日的草原霸主溃不成军。漠北决战几乎歼灭了全部匈奴主力,从此匈奴远逃漠北,大漠以南再无匈奴王 庭。匈奴最后是远遁,远远地向北跑去,而且漠南无王庭,就是匈奴的主力再也不 能留在漠南了,那么这样的话,汉武帝基本上解决了,解除了匈奴对大汉的威
8、 胁。对于此时的刘彻来说,为了这场胜利,他已经等待了二十二年,而整个汉帝国,已经为这场胜利等待了八十一年。汉高祖刘邦无奈的和亲,吕后所受的屈辱,文景时代的隐忍,在这一刻得到了 回报。汉帝国终于洗刷了昔日的耻辱,战胜了世仇匈奴。二十二岁的霍去病成为了汉帝国新的英雄。史书记载,刘彻为霍去病修建了豪华的宅邸作为嘉奖,但年轻的将军并没有接 受皇帝的恩赐,只为后世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在今天汉武帝刘彻茂陵的东侧,距离最近的是卫青墓与霍去病墓,作为刘彻反 击匈奴的战争中最为倚重的两位将领,卫青与霍去病死后,都获得了茂陵陪葬 墓中最显耀的位置。霍去病墓前,至今仍存有一处马踏匈奴的巨大石
9、雕。强劲有力的骏马身下,是 一个惊恐万状的持弓匈奴形象。巨大的石雕充满了张扬奋进的力量,这正是汉民族不畏强敌、开拓进取的精神 象征。西汉中期以后,人的姓名里边的政治含义特别多,叫广汉,广大汉朝;充国, 为国家冲锋陷阵;破奴,大破匈奴,这个名字突然就增多了,很多反映了当时 的普通百姓对汉朝这个国家的他自己的认同。随着汉帝国的崛起,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刘彻将岭南的闽越、南越相继纳入 汉帝国的版图。此时的刘彻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他掌握的帝国疆域不仅超越了他的祖先,也大 大超越了秦始皇嬴政,一个真正统一的中华帝国已然形成。嬴政一直期盼的帝国梦想,终于在刘彻手中得以实现。不过,这时的刘彻也充满了忧虑,连年
10、的战争与攻伐,让他创建了一个无比辽 阔的帝国,但也把国家的民力压榨到了极限。天下臣民并不理解他作为一个帝王的雄心与壮志,帝国的百姓已经无法忍受永 无休止的战争。他对匈奴战争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几近四十年时间,所以当时得出一个结论, 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这是当时史书里记载的,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一半户 口都没了,他损失非常重大。作为帝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刘彻或许已经知道,自己在后世会背上穷兵频武 的骂名。但他更加清醒地明白,自己一生四处征伐,是为了开创一个没有战争的未来, 是为了帝国永久的安宁。对他来讲,他是要完成他一个偌大的理想的,大一统国家的梦想的,所以为了 达到这个梦想,他必须要进行四处攻伐
11、。但是他也知道这个攻伐里面会带来弊 端,那就会忧扰百姓,是让老百姓生活很痛苦,但是这种痛苦又不能继续延续 下去,他必须在一定的时候要进行改弦易张。公元前89年六月,刘彻颁布了一份诏书,在这份诏书中,他反思了自己连年征 战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与伤害。朕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 罢之。这道充满诚意的诏书里,吐露着刘彻内心的苦闷与自责,在他的一生中,为了 心中那个强盛而统一的帝国梦想,自己始终在众人的反对与质疑中一意孤行。但当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深深伤害到构成帝国基石的普通百姓时,他又放下了骄 傲与自尊,向他的臣民进行公开的忏悔。公元前87年,刘彻病逝于长安五柞宫,
12、年七十岁。这是一个自信又悲怆的帝王,为了心中那个强盛而统一的帝国梦想,他蔑视传 统,锐意进取;这也是一个充满血性和霸气的男人,为了国家的尊严与安全, 他直面强敌,无所畏惧。正是在刘彻的手中,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帝国开始崛起,一个民族的心灵紧紧凝 聚,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最为昂扬奋进的青葱岁月。平定河西,打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使得汉帝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政治实 体,影响整个东方的,甚至影响到中亚和西亚的这样一个政治实体。进取是他 的一个追求,就是所谓雄才大略,他就是要追求永远新的这个目标。刘彻去世五十年后,汉帝国派驻西域的副校尉陈汤,带领西域属国的军队诛杀 了逃亡西域的匈奴郅支单于,威胁汉帝国的匈
13、奴势力最终彻底瓦解。陈汤在事后给皇帝的奏折中说,应该向天下各国表明,犯强汉者,虽远必 诛二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汉民族充满力量而又自信的宣言,这是自秦始皇到 汉武帝以来所奠基和塑造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后世的延续。两千年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回望那个充满力量和自信的时代,因为它为中华 民族提供了千古不衰的强大生命力。这个时代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时代。我觉得是一个很进取的时代。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徐卫民:秦汉的这样一个文明,为中国文明打好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决定了中国文明 后来的发展走向。秦帝国和西汉帝国在两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边,完成了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巨大 的塑造。秦汉时期所形成的文明特
14、征,影响了此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英雄主义、进取精神、开放胸怀这几个方面,秦汉时期的人是有一些值 得我们怀念、值得我们纪念、值得我们继承的一些光辉的亮点。那个大气磅礴的时代并未远去,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以自己是秦汉帝国伟大传 统的继承者而深感骄傲。这正是秦汉帝国的光荣所在,它在两千年的历史深处,俯视着它所形成并一直 延续至今的伟大民族。 这时的刘彻已经二十八岁,他明白,向匈奴进攻,稍有不慎,白登之围的惨剧 会再度上演,但刘彻已经别无选择,自己的决定并不是一次年轻人的冲动,这 是他不可逃避的使命。在帝国北方的边境线上,汉军兵分四路,向匈奴人的领地突进,这是汉军第一 次深入敌人的领地作战。在完全陌
15、生的环境里,面对飘忽不定的匈奴骑兵,汉军将士虽然浴血死战,仍 然损失惨重,出击的四路汉军中,仅有一支部队取得了微弱的胜利。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这是一次不成功的作战行动,损失远大于战果,然而这并 没有动摇刘彻与匈奴全面作战的决心,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出征的汉军在匈奴骑兵面前已不是昔日待宰的羔羊,汉军拥有的勇气与决心标 志着汉帝国意志的觉醒,国家的民众比刘彻更加期盼帝国的荣耀。有汉以来第一次胜利,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对汉武帝来讲,它是极大 地鼓舞了他的信心,坚定他的信念,就是匈奴是可以打败的。但是在此次作战中,汉军暴露出的弱点也让刘彻无比焦虑,对匈奴地理和情报 的缺乏,让他的军队无法发
16、挥出应有的战斗力。此时的刘彻非常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了解北方敌人的情报,自己未来的战争 将让帝国的军队付出惨重的代价。他急需了解自己的敌人,以及任何有关北方的一切,在一片困境中,刘彻又想 起了十年前出使西域的张骞。同样在公元前129年,因为汉匈战争的爆发,被匈奴扣留了十年的张骞终于得 到机会逃出了匈奴。十年的监禁生活,张骞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带着仅剩的随从堂邑父继续 前行,一路打听大月氏西迁之后的落脚地。数月的跋涉之后,张骞终于到达大 月氏。然而在迁徙数年后,大月氏在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西域已经站稳了脚跟,新 的月氏王已经丧失了向匈奴复仇的勇气,这令张骞大失所望。张骞一无所获地离开了大月氏
17、,他开始遍游西域各国,详细记载西域的风俗民 情与地理物产。张骞以敏锐的直觉判断,这些西域的资料将成为汉帝国对匈奴作战十分有用的 情报,而这正是自己的皇帝心中最为渴望得到的消息。长安城的未央宫内,刘彻并不知道张骞的生死,但他十分明白,在接下来的战 争中,自己将无法获得来自西域盟友的支援,汉帝国只能独自面对强大的敌 人。而在与匈奴反复的较量中,刘彻开始渐渐醒悟,要想击败匈奴,仅仅依靠一两 次战斗的胜利,将是无法实现的空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他必须要从战略上 重新做出规划。只是想通过一场战役消灭对方的一些部队主力,当时来看应该是比较冲动的, 而且它也不可能产生最后的影响效果,汉武帝后来迅速地调整战略
18、,并不是说 以歼灭匈奴部队为主的,而是控制战略要地,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在巨大的沙盘面前,刘彻敏锐地发现,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并不在自己的 掌握之中,这就是阴山南麓的河套地区。与中原王朝接壤的河套地区是一块肥沃的土地,拥有河套地区,让匈奴人不仅 获得了广阔的草场和粮食基地,而且这里还是进攻中原地区的跳板。因此,河套地区历来都是中原王朝和匈奴争夺的焦点。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为了解除匈奴的威胁,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秦军攻击匈 奴,夺回了被匈奴侵占的河套地区。之后,在北方边境大规模修建长城进行防御。但在秦帝国覆灭之后。匈奴趁机又重新夺取河套地区,这里成为此后匈奴不断 进攻汉朝的前沿基地。刘彻意识到
19、,落入匈奴之手的河套地区时刻威胁着帝国的安危,如果不占领这 里,汉军所有的主动进攻都将成为泡影,夺取河套,将是汉帝国对匈奴下一步 战争的首要目标。 控制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区,它是离京畿非常近的,离长安咖E常 近。而文帝时期,(匈奴)有三次大规模的入侵,都是以这个地方为跳板,对于 京城造成很大的震动,这是一个战略要地。不过,此时的匈奴因为汉军之前的进攻,已经做好了防御的准备如果汉军贸然 攻击,在没有任何情报的指引下,只会得到失败的恶果。文|,彻需要等待一个 进攻的机会。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汉朝东北部的上谷、渔阳地区,对汉朝边民大肆 烧杀劫掠。匈奴的主力南下,让刘彻突然发现,一个
20、绝佳的机会摆在眼前,他派卫青率领 三万骑兵,由雁门出击,攻击匈奴占据的河套地区。史记卫青传记载,汉军大获全胜,全甲而还,当卫青取胜的消息传回长安 时,举国震动,匈奴人笼罩在帝国臣民心理上七十年的阴影终于消散。汉帝国在河套地区设置了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口到那里定居, 以巩固河套的防御,从此,阴山南麓的匈奴主力开始暴露在汉帝国的铁骑面 前。汉朝得到河套之后,就变成了我们在搏击匈奴的一个跳板,就是以河套为据点,再从河套这个地方再出兵,那就对汉朝政府非常有利。河套战役的胜利让刘彻获得了极大的自信,他已将匈奴人成功地挡在了帝国边 界以外,但刘彻没有感到一丝满足,因为他的内心在渴望一场更大的胜
21、利。 然而就在此时,面对与匈奴战争的胜利,整个国家突然对于未来是否要继续战 争有了不同的声音。在很多官员看来,汉帝国已经一雪前耻,帝国的尊严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战争 业已结束,和平才是国家之本。但刘彻明白,暂时的和平无法真正维护国家的安全,如果选择妥协,会使刚刚 凝聚的民心再度消散,他必须要彻底解决匈奴的威胁,以此捍卫来之不易的统 一局面。这是一场决定帝国走向的生死之战,匈奴不灭,战争就不会结束。此时的刘 彻,绝不允许帝国内部出现任何动荡,而在他看来,帝国内部最为难以控制的 力量就是诸侯王。在景帝时代,诸侯王发动的七国之乱,几乎彻底毁灭了刚刚步入正轨的汉帝 国,虽然诸侯王的叛乱最终被扑灭,但在刘
22、彻的眼中,诸侯王始终都是分裂国 家的潜在威胁。公元前127年,刘彻已经三十岁,这时的他,不再是一个鲁莽而冲动的少年。 在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的历练中,刘彻更加自信而成熟。这一年,刘彻颁布了史称推恩令的诏书,他要以一个极具智慧的方案,将 威胁国家统一与稳固的诸侯王势力彻底消解于无形。让诸侯王有权把他自己的土地再分出去,分给自己的子孙,分给自己子孙之 后,如果是侯国的话,侯国的管理权很大程度上是归中央管的,就是众建诸侯 而少其力,然后诸侯国自己就把自己一身肉都割完了,最后是把这些肉给了中 央了,这样的话,实际上很平缓的,一种和平的方式,削弱诸侯王的力量。推恩令”的实施是刘彻彻底消除诸侯王分裂势力的最
23、后一搏,他最终实现了 中央政权对汉帝国的完全掌控,现在,刘彻可以调动整个帝国的资源,为彻底 击败匈奴的浩大战争储备力量。199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村发掘了一座西汉古墓,出土了大量汉代 文献档案,其中有一枚简牍,详细记载了汉代东海郡的国家武器库的库存情 况。这是我们迄今为止出土的唯一部能够说明汉帝国武库建设的非常珍贵的资 料,实际上它就是汉帝国设在东海郡的一个武库的整个的兵器和装备的登记 本。东海郡武库库存弩的总数达537707件,矛的总数达52555件,戈类兵器达到 78392件,仅此三项就足可以装备五十万人的军队。从武器的储备情况可见,汉帝国拥有强大的冶铁和军备能力,这使得汉军的军
24、 事装备水平在与匈奴的对比中占据优势。公元前127年,张骞自西域开始返回长安,但归国的通道河西走廊依然控制在 匈奴人手中,为了返回故国,张骞必须再次穿越敌人的领地。 对于张骞以及随从堂邑父来说,死亡可能随时降临在他们的头上但张骞知道, 他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的使命。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他都必须向他的皇帝兑现 承诺。公元前126年,在离别长安十三年以后,九死一生的张骞终于再次踏上了汉帝 国的土地,遥望蔚然屹立的长安城,张骞此刻百感交集。他不知道他的皇帝是否还记得一个离开了十三年的使者,是否还怀有扫灭匈奴 的壮志与情怀,但十三年来,张骞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没有磨灭对他的 皇帝、他的国家的忠诚。史书
25、没有记载刘彻再次见到张骞时是怎样的情景,但张骞的西域之行,无论是 对他,还是整个汉帝国,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张骞带回来了中原人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关于西域的很多知识,地理、人文、自 然各方面的知识,使得中国人的世界观,使得中国人的天下观,使得中国人的 世界视野大大地扩展了。张骞向刘彻详细汇报了他在西域的见闻,来自西域的信息让刘彻无比兴奋,因 为他不仅看到了西方一个崭新的世界,更从中捕捉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汉帝国眼中的西域是指今天中国的新疆和中亚地区,西域当时受到匈奴人的控 制,是匈奴人最为重要的物资补给基地,一旦失去西域,匈奴将失去与汉帝国 长期抗衡的资本。然而要控制西域,刘彻首先要打通西域与汉帝
26、国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河西走 廊。公元前121年,一位年仅二十岁的年轻人被刘彻委以重任,率一万人的精锐骑 兵,远征河西走廊,这就是霍去病。霍去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以敢于冒险的性格深得刘彻的信任,夺取河西 走廊,斩断匈奴与西域的联系,是霍去病此次远征的唯一目标。当时的河西走廊盘踞着五个匈奴属国的军队,霍去病孤军深入,没有后援,也 没有补给,似乎是一次毫无胜算的冲动冒险。但霍去病没有辜负刘彻的信任,他带领汉军两次远征河西走廊,以极小的代价 战胜了敌人,清楚了河西走廊全部的匈奴势力。自此,汉帝国控制了河西走廊,将匈奴与西域的联系彻底中断。为了防止匈奴的再次反扑,汉帝国在河西走廊设置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 郡,中原地区通向西域的通道从此被打通。这条通道,成为此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地区文化物资交流的主要陆上通道,形 成了后世所称的丝绸之路。只有通过丝绸之路这样一条道路,西域的人,中亚、西亚的人才了解东方还有 一个强盛的汉王朝存在,所以我们才有了汉人、汉文化、汉族、汉学这样一些 褒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