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财务管理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财务管理毕业论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随着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切进入,国有控股公司已成为国有资本运营的主体,在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介入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但是,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公司财务治理效率不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国有控股公司的发展,所以财务治理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根据国有控股公司的现在状况,找出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这些普遍的问题上着手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先从财务治理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入手,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发现关键在于合理配置财权、建立有效地鼓励约束机制和相关机构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等。最后通过
2、借鉴上海仪电控股公司的成功经历体验,提出了完善股权机制、鼓励约束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措施来解决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问题。 本文关键词语: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财权配置;鼓励约束机制;监督机制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asset management deepening, the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y has become the subject of state-owned capital operation in key industries and key areas has an absolute
3、 advantage, become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main forc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However, the pace of reform has been accelerating gradually, the company financial governance efficiency is not high problem seriously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y, so the f
4、inancial governance t will become the primary issue urgently solv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y, find out the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y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from these common problems on begin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5、countermeasures.Start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relevant theory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the key is to rational configuration of property, establish effective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and related institutions supervi
6、sion function fully, etc. Finally through using Shanghai instrument holding company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equity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measures to solve the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y financial go
7、vernance problems. Keywords: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y; Financial governance; Property configuration;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 Supervision mechanism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在状况 1.3.1 国外研究现在状况 1.3.2 国内研究现在状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方法 1.4.1 研究内容
8、1.5 研究方式方法 第2章 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2.1 财务治理的内涵 2.1.1 财务治理的概念 2.1.2 财务治理的对象 2.1.3 财务治理的原则 2.1.4 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 2.2 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公司治理理论 第3章 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的现在状况及问题 3.1 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的现在状况分析 3.1.1 国有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 3.1.2 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获得的成绩 3.2 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3.2.1 财权配置不合理 3.2.2 监督职能弱化 3.2.3 缺乏经营者鼓励约束机制 第4章
9、解决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问题对策 4.1 合理配置财权 4.1.1 确保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指导权与监督权 4.1.2 赋予中小股东财务治理权 4.2 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4.2.1 提高监事会的监督权 4.2.2 改良独立董事制度 4.3 完善股权鼓励约束机制 4.3.1 建立切实可行的鼓励机制 4.3.2 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上海仪电控股公司简介 5.2 上海仪电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体系 5.2.1 上海仪电控股公司的财权机制 5.2.2 上海仪电控股公司的鼓励机制 5.2.3 上海仪电控股公司的监督机制 5.3 案例分析的启示 结 论 以下为参考文献 致 谢 第1章
10、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国有经济一直在我们国家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控股公司在国有资产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一方面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委托,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参股企业中,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行使国有股东的权利。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渐进式改革的逐步深切进入,国有控股公司已成为国有资本运营的主体,在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也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介入国际竞争的主力军。的十七大对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当代企业制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必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切进入。 十二五 也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将国有大型集团性企业的母公司作为重点改
11、革对象。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国有控股公司是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以独资或多元化投资形式建立的旨在控制其他公司,从事产权、股权经营、生产经营以管理各个被控股公司而存在的国有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不同于一般的国有企业,也不同于一般的控股公司,是控股公司的特定形态,是专门经营国有资产的特殊企业法人,是国家受权对部分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选择经营管理者等出资者权利,并对受权国有资产进行资本经营的特殊企业法人。在一些国有控股公司中,固然己经初步建立起了较为规范的治理构造,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财权配置不合理、经营者层鼓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12、没有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弱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所以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的效率直接关系到管理的质量。 1.2.2研究意义 首先,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一般的,国家级国有控股公司都是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国有控股公司是我们国家社会当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依靠气力。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问题,能够指导国有控股公司通过资本运营,加快资本集中,用较少的国有资本控制较多的社会资本,加强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进而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还有,有利于国有控股公司选择适宜的运营形式。财务治理构造的完善是企业优化资源
13、配置、加强经济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们国家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确实立和逐步完善,国有控股公司将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共同面对着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竞争,国有控股公司要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需要完善财务治理构造。但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构造的完善,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选择适宜的运营形式,否则极可能导致失败。 1.3 国内外研究现在状况 1.3.1国外研究现在状况 西方理论界起初对公司财务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是各自独立进行的。西方财务界对公司财务理论研究较早,其理财思想可追溯到15、16世纪时期。当代西方财务理论发展: 1976年詹森和麦克林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
14、成本和资本构造首先提出: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构造的决定因素,代理成本的存在源于经营者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即存在外部股权这样一个事实。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的工作努力可能使他承当收益;当他在职消费时,他得到全部好处却只承当部分成本。其结果是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热衷于追求在职消费。 1977年罗斯在(财务构造的决定、机信号方式方法中以为:投资者把具有较高债务水平当成一种高质量的讯号,也即企业举债表示清楚管理层预期有更好的业绩。 1991年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卡德伯瑞报告在英国产生,该报告由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合作成立的公司治理委员会起草并发布。报告的题目是(公司治理
15、的财务方面,着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的重要性,报告注重了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角色,尤其注重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和风险管理问题,对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影响深远。 如上所述,西方理论界对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研究己经具有了融合研究的趋势,并有所发展,产生了财务治理理论的萌芽,但对于财务治理领域的独立研究还是没有能够深切进入,没有正式提出财务治理概念,没有建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 1.3.2 国内研究现在状况 我们国家的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发展经过来看,学者们主要有下面结论:刘贵生博士指出财务本质上是拥有分配权的所有者对财务资源的一种分配活动,这种分配活动反映着不同所有
16、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强调财务分配权在财务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创始了国内对财权的研究。 李心合教授1996年在(论当代企业财会治理构造创始性的提出了财会治理构造的概念,本质就是财务治理构造,提出财务治理构造是以财、会、审分离为基础,完善总会计师制度为保证,通过增设财务委员会,理顺上下级财务部门关系的一种制度布置。 谢志华博士1997年在(出资者财务论中配合产权制度改革的角度出发,以为必须建立出资者对经营者的财务约束机制,其对财务鼓励、财务约束和财务监督的研究实际上对企业财务治理构造作了初步讨论。 2001年伍中信教授在(财务治理构造论中对财务治理构造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从产权的角度提出了财务治理的
17、概念,以为财权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财务治理构造是产权的核心部分,是以财权为基本纽带,逐步确立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别具体表现出各主体在财权上互相约束、互相制衡的关系;同时以为财务治理构造,应该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布置机制,通过这种财权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治理鼓励与约束机制,主要目的是解决这种经济利益冲突。 2003年,姚晓民提出:公司财务治理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进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制度布置。 2005年油晓峰提出:财务治理是一系列规范和协调股东、债权人、经营管理者之间财务冲突的制度布
18、置。后来,伍中信以财权为基本工具,对当代财务治理理论的构成与发展进行了探寻,构建了以 财权配置 为核心的当代财务治理构造理论体系。 因而,在一阶段国内理论界有关财务治理的研究获得了一定成果,明确提出财权、财权配置和财务治理构造等概念,并分析了其内涵,初步构成了财务治理理论。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方法 1.4.1 研究内容 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财务治理的理论研究,根据国有控股公司的现在状况和财务治理获得的成绩,总结了财务治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并且分析其产生原因,找到解决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的对策。全文分为从以下五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在状况、研究的内容与方式
19、方法。 第二章: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财务治理的内涵和基础理论,内涵包括财务治理的概念、对象、原则以及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基础理论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 第三章: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的现在状况及其问题。主要介绍了国有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财务治理获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解决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对策。根据第三章发现的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财权、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和完善股权鼓励约束机制。 第五章:案例分析。借鉴了上海仪电控股公司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其财务治理体系,总结了应该学习之处。 1.5 研究方式方法 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先对
20、财务治理理论和方式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有控股公司的现在状况并结合财务治理获得成绩的数据,找到财务治理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客观环境,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2章 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2.1财务治理的内涵 2.1.1 财务治理的概念 关于财务治理的概念界定,伍中信教授秉持财权配置论,从利益相关者角度以为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进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布置1.衣龙新博士也是财权配置论的拓展者,以为财务治理是指基于财务资本构造等制度布置,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主
21、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构成有效的财务鼓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布置、设计和规范。 财务治理本质上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和根本具体表现出形式,公司治理除包含财务治理内容外, 还包括人事、经营等方面的治理,应当讲公司治理的其他方面治理效果也最终要落实到财务利益上加以具体表现出。假如用财务治理涵盖公司治理, 则夸张了财务治理的范围和作用, 限制了公司治理的范畴,假如用公司治理定义、替代财务治理, 则更为偏颇, 局限了财务治理内涵和外延。 综上,财务治理能够看作是以财权为基本纽带,对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建立有效的财务鼓励与约束机制,相关组织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22、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决策科学化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的制度布置。 2.1.2 财务治理的对象 财务治理的对象分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和财务治理的客体。 1财务治理的主体 财务治理的主体主要指股东大会、债权人、经理层等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就要享用一定的收益,并承当相应的风险。由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债权人等组成的财权配置主体由于其本身在企业财务运作中的不同角色、地位、责任以及不同的利益要求与风险承当,决定了各主体相应地应拥有不同的财权。 2财务治理的客体 财务治理的客体主要指财权的配置问题,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控制权和财务监督权, 三权 之间互相配合、
23、互相补充、互相制衡。公司财务治理正是根据公司治理构造对财务治理权和责任的进一步分配,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进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的制度布置。 2.1.3 财务治理的原则 财务治理的原则分别为: 1公平与效率原则 由于委托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等的存在,有效的财权配置只能是在考虑代理成本情况下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 2不相容权责必须分离原则 对于财权配置而言,要求财务决策权、财务控制权和财务监督权应该明确分离,不应由某一财权主体同时占有和行使,这是保证财权构造完好和财权运用安全、高效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债权人
24、各财权配置主体由于其本身在企业财务运作中的不同角色、地位、责任以及不同的利益要求与风险承当,决定了各主体相应地应拥有不同的财权。 3层次性原则 根据财务分层理论来看,财权是分层的,那么财权配置也应该根据不同的财权配置主体,配置相应的财权。财权具有层次性,公司财权的层次性,具体表现出了财权配置的不同主体即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在公司财权构造体系中每一层次的财权又包括了不同的财权配置内容。在第一层次上,股东大会应享有财务收益分配权、财务决策权和财务监控权。根据财权配置的原则及股东大会的地位,股东大会保存财务十分决策权包括财务预决算审批权、利润分配与亏损弥补批准权、重大资产处置权等,将其他的
25、财务决策权继续受权给处于第二层次的董事会,同时通过受权监事会对董事会的财务监督权保障相关权能的顺利施行。相应地,董事会就拥有了重大财务决策权及对股东大会的财务执行权,并通过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其行使财务监督权。通过以上一系列对财权的层层受权,也就实现了财权在财务内部治理中的配置。 4成本效益原则 财权配置是一种制度布置,制度布置是有成本的,制度布置是有成本的,人们在不同的制度布置中作出选择,实际上是权衡各种制度布置的成本收益比,从中找出一种策划能够使成本收益比最小的制度布置。 2.1.4 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 财务治理是从财务的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 主要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
26、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和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互相关系。财务治理总体上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其在研究思路、研究方式方法等方面, 必然要遵循、借鉴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是最为直接的、重要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 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 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 而财务治理理论的不断充实、发展也必将促进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拓展、完善。可见, 财务治理并不等同于公司治理, 两者之间既有联络又有区别。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联络:1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基础,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发展和深化。2公司治理的形式决定财
27、务治理的形式, 财务治理的形式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的形式。3公司治理的目的影响财务治理的目的。4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都根本源头于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区别主要有:1制衡的着眼点不同。2鼓励的侧重点不同。3约束制度的侧重点不同。4机制牵涉主体不同。 2.2 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问题是由伯利和米恩斯于1932年提出的。他们看到在大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这一事实,于是对传统的股东权益理论提出质疑,后来这个问题被称作伯利米恩斯之谜。由两权分离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即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如何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使得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愿意为委托人的目的
28、和利益而作出努力工作的问题,成为所有委托代理理论共同研究的中心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公司股东和经理是委托代理关系,经理应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但是由于二者目的函数的不一致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经理人为了自个的利益而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产生代理成本。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企业制度由古典企业向当代股份公司转变而构成的。委托人是分散的资产的经理人员,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委托人股东追求的是企业目的,即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代理人经理追求的只是经营者目的。后一种目的往往由于代理人个人效用目的的渗入而使得经营者目的和企业目的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进而构成股份公司中的代理人问题。其主要表
29、现为:代理人公司经理会利用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把握的信息不完全和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假借经营的名义,以自个支配的企业资产追求自个的货币或非货币效用目的。为了防止代理人问题的发生或将代理人问题的程度降至最低点,委托人需要通过严密的合同关系和对代理人活动的密切监督来限制代理人行为,这样做必然要付出监督约束的成本。另外,不管委托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代理人的决策与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最佳决策间总存在着某种差距,这种差距会造成委托人的一种效用损失。我们把监督约束成本与这种效用损失的和称为代理成本。显然,这种由代理人问题产生的代理成本是一种不利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的。为了避免代理成本过高,甚至大于其由委
30、托产生的收益。因而,委托代理理论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定的鼓励约束机制,使代理成本最小化,以最终实现委托人即股东价值的最大化2. 2.2.2 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是当代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权构造成为公司财务治理构造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所谓产权,是指使自个或别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会计信息的交换本质上是一种权利的交换。产权理论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的学科,十分是当代产权理论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突破。当代产权理论主要研究产权的内涵、产权制度的作用和功能、产权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以及怎样通过界定、变更和布置新的产权构造来节约经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内容。产权理论对产权的分析和理解,为我们
31、认识财权本质、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一般地,财权就是指财务权利,由产权派生而来。对产权问题研究的深化,必将推动对财权本质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对财务治理的核心问题财权配置将产生深入影响,改变财务治理主体权利配置的格局。除此之外,产权经济学有关产权变更条件、规律和制度布置的研究成果,对财务治理构造布置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2.3 公司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布置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的是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构
32、成公司治理构造的内部治理。财务治理理论主要来源于公司治理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同时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面,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公司治理基础上,公司治理理论自然成为财务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构造理论是在公司制条件下,所有者和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之间在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处置、剩余分配与监督控制方面构成的互相制衡关系的理论。当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的指导是全方位、最直接、最重要的,公司治理的形式决定财务治理的形式3. 第3章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
33、的现在状况及问题 3.1 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的现在状况分析 3.1.1 国有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 一般以为,最早的控股公司产生于美国19世纪80年代企业的联合与合并。哈fo大学教授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具体描绘叙述了控股公司的产生经过。我们国家国有控股公司探寻求索最早始于1987年的深圳市。1987年7月,深圳市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了专门经营国有资产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1993年召开的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根据当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有全国性行业总公司要逐步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 .1994年底,决定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
34、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三家部级行业性总公司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与此同时,上海、重庆、青岛、武汉、厦门等中心城市陆续开场组建国有控股公司试点。1995年确定的100 家当代企业制度试点中,石油化工总公司、有色工业总公司和航天工业总公司被列入试点单位,这标志着全国性的行业总公司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进入启动阶段。改组后,行业总公司将不再具有行政职能,不再做行业管理工作,而完全成为企业性质的经济实体,不套任何行政级别。1998年后,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推进,全国各省市组建国有控股公司全面展开4. 3.1.2 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获得的成绩 上世纪 90 年代,市场经济目的体制确定后,我们国家经济体制进入了
35、本质性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原有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并普遍存在对新经济体制的不适应,加上知识经济的冲击,企业面临的产品的广泛更新换代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问题无法解决,以致于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开场出现净亏损。1998 年末,国有工业企业负债率达 65. 4%,成本费用利润率为-0.7%,在 14923 家大中型企业中,有 6042 家亏损,亏损面达 40.5%.90 年代中期,提出 减员增效 、 扭亏增盈 目的。1999 年 9 月,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突出抓好推进政企分开、探寻求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和面向
36、市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到本世纪初期大约 10 年左右的时间,可称为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时期,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当代企业制度是这一阶段的主题,改革已经牵涉到产权制度,但其目的呈现多元性。从本世纪初到如今,对财务治理的认识、研究更深切进入,财权配置渐渐已经成为财务治理的核心。近10年,国有企业经济发展迅速。2018年国有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2018年前11个月,全国省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万亿,同比增长38%;实现净利润2716.7亿元,同比增长56.5%;上缴利润4557.6亿元,同比增长26.3%.根据此前国资委发布的数据,2
37、018年前11个月,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同比增长34.7%;实现净利润8022.6亿元,同比增长50.1%;上缴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了21.2%. 在 十一五 期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治理适当使得企业整体实力、综合素质和经济效益都大幅提升,在抗击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骨干和主导作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和遭受自然灾祸的特殊时期发挥了顶梁柱作用。 十二五 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围绕 国有企业改革上新台阶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相关者利益者最大化,进而提高企业治理效率,而财务治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治理效率的高低。
38、3.2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3.2.1 财权配置不合理 首先,董事会没有发挥相应作用。董事会负责企业的重大决策,对企业进行战略性监控,并负责选聘、评价、考核、鼓励经理人员,是企业内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制度基础,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财权配置的有效性。董事会虽名义上拥有公司的财务治理权,但是当前公司的核心权利财务决策权在较大程度上由经理层实际控制,侵占了董事会的重要权能,导致公司财权配置的不明确性,而且董事会应拥有的相对独立的财权还没有到达应有的状态、介入战略决策的功能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其次,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现象
39、严重,董事会与经理层机构重叠,在进行财务决策时,通常是董事长或总经理一人做主,由于财权过度集中,使企业的决策不仅有专制性更有主观性。国有控股公司中,董事长与总经理如无特殊原因,不应由一人担任,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关系应该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同时也应该限定除总经理外的经理层人员,原则上不应该进入董事会。另外,董事会缺乏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约束机制、董事会成员素质不高、董事会的运作不够规范,这些也是导致董事会财权行使不充分的重要原因5. 最后,中小股东没有实际权利。股东大会是企业股东介入治理、行使治理权利的主要途径和场所,但在当下股权构造不合理和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下,股东大会尚缺乏以成为股
40、东行使权利、介入治理的场所,十分是中小股东的财务治理权很难发挥作用。集中的国有股,使得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其他中小股东权利过小。大股东能利用同股同权的出资契约,拥有对公司事务压倒性的财务支配权,牢牢地控制住公司董事会,独占公司的财务控制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权利难以具体表现出。 3.2.2 监督职能弱化 首先,监事会监督职能弱化。监事会固然在法律地位上与董事会不相上下,但实际权利较少且小,在公司运作经过中难以发挥本质性作用。其原因:1公司制企业采用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无权任免董事会成员或高级经理人员,无权介入和否决董事会与经理层的
41、决策。2组织机构缺乏分工、互相之间难以协调。对国有控股企业监督管理的部门太多过滥,责任权利划分的不清,出现对同一项业务的重复监督管理或无监督管理现象。3由于我们国家有关法规在规范公司治理构造方面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只重视董事会的作用而忽视了监事会的地位,因此导致监事会实际上只是一个遭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4监事会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难以获得充分的知情权、建议权、财务检查权,使得监事会形同虚设。各种监督管理主体执法不力,如在违背财经法律、法规方面,固然上有刑法,下有行政法规范,但是,由于的多门监督及管理分散,造成很多监督管理流于形式,出现执法不力。5由于权利高度集中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员工权
42、利被约束在很小范围内。由于职工代表又是公司经理的下属,在人事和工资等方面受制于经理,员工意见的不被重视6. 还有,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络或专业联络,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定的董事,其最根本的特征是独立性和专业性。所谓 独立性 ,是指独立董事必须在人格、经济利益、产生程序、行权等方面独立,不受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限制。在董事会的构成与运作层面,董事会成员绝大多数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另有少量的中小股东代表,部分企业有上级主管单位的代表,独立董事席位比例较小,且基本上由大股东推荐产生。这种推荐产生的方式本身就存
43、在一定的缺陷,独立董事难以做到真正的独立。独立董事个人与企业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关联关系,那么独立董事就不一定 独立 .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就是参加董事会会议,就公司重大经营活动和决策发表意见,而公司普遍缺乏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置,这也必然限制了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 3.2.3 缺乏经营者鼓励约束机制 首先,经营者鼓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当前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薪酬的总体状况是:内部纵向差距已不小,外部横向差距仍较大。一方面,有的企业连年亏损,可高管年收入高达百万元甚至千万元,是员工收入的上百倍甚至上千倍,引起社会公众不满;另一方面,有的企业效益很好,可高管年收入并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经理层的鼓
44、励缺乏、鼓励手段比拟单一,且多侧重于短期鼓励7.鼓励的缺失也导致了很多不良现象,比方太多的在职消费、经营只注重短期经营绩效而忽视长期发展等,与此同时,约束机制建立也不完善,经理层很难做到自我监督,进而导致国有控股企业治理效率不高。国有控股企业的主管机构尚缺乏较好的制约机制,更换经营者没有明确的标准,且缺乏更换经营者的约束机制。 还有,经营者选拔机制不健全。国有控股公司缺乏有效的人员选拔考核机制、缺乏有效的国有控股公司经营者优胜劣汰机制、缺乏国有控股高层经营管理者的动力和压力机制,也缺乏对国有控股经理层的鼓励和约束机制。由于选拔机制的局限性,公司经营者通常应由董事会根据法定程序在经营者人才市场上
45、通过考核录用,而我们国家并没有构成一个能够选拔与考核经营者能力与业绩的经营者人才市场,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仍由的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任免,使得国有控股公司经理阶层人员无论在学历上还是在管理能力上都无法胜任当下的管理或经营岗位。同时,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也缺少高效运营与监控国有资产的动力和压力。缺乏之处表如今: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经理人员经营庞大的国有资产,责任重大,但缺乏必要的鼓励手段,无法做到鼓励与约束相容,而在经营国有资产出现问题时,也缺乏必要的责任追查制度。 第4章 解决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问题对策 4.1 合理配置财权 4.1.1 确保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指导权与监督权 首先,对财务
46、决策权进行合理配置。管理的重心在于决策,而决策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决策权的配置从理论上讲,公司的财务决策权应集中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但在实践中,股东会和董事会所拥有的财务决策权部分地受权给经理层执行。即便在受权制度下,财务的战略决策权也必须集中在股东会和董事会,而一般的或日常的财务决策,则可受权给经理层作出,而且经理层在董事会领导下详细负责经营管理事务的同时还得接受监事会的监督管理。从本质上讲,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也同样适用于法律关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原理,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代理与被代理关系,即董事会是委托人也是被代理人,经理层是被委托人也是代理人,经理层应在公司董事会委托受权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在
47、当代企业制度下,公司需要清楚明晰决策层、管理层、监督层的各自权限和责任,必须分工明确,不能越位。所以,要做到财务决策程序的规范化,从公司运作实际经过观察,董事会的财务决策权能使得董事会处于核心地位,把握决策的规范性就成为董事会治理要到达的基本目的。 其次,对财务控制权进行合理配置。公司的总经理和财务经理负责对财务决策进行控制并承当三种职能:董事会受权进行日常财务决策、董事会制定财务战略决策并拟订方案和负责施行董事会制定的财务战略决策方案。 最后,对财务监督权进行合理配置。董事会财务监督权主要是指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权,详细应由董事会下的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要将专门委员会制度的深切进入化,
48、各专门委员会必须明确了董事会的各种职责,应该设立审计委员、战略委员、薪酬和考核委员会。这样有利于董事会的作用发挥与效率提高,能够有助于董事会直接介入公司的重大问题,也有利于董事会对公司经营信息的获取,进而提高其治理的效率。 4.1.2 赋予中小股东财务治理权 赋予中小股东财务治理权进而实现股权构造多元化的主要措施有:1国有控股公司能够通过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合理分散股权,牵涉国家安全或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外资、民营资本投资的企业除外。2减少国有大股东尤其是控制性国有大股东在股东会的代表人数, 相应增加中小股东的代表席位和发言时机等方式方法。3完善限制表决权制度,合理确定股东表决权受限制的情形,能够先以列举式将大股东利用控股优势更改公司章程或变更股东权利等主要常见情形加以列举。详细操作可由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采取对超过一定比例的股份折合计算表决权或直接规定表决权行使上限的方式方法限制大股东表决权,进而提高中小股东的财务治理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