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暮春——苏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江南·暮春——苏轼.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望江南暮春宋苏轼春已老,春服儿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雪风软丝罗轻。酣咏乐升平。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鹑鹃鸣。春色属芜菁。【评析】望江南暮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晚春游兴,作 者兴之所至,移步换景。上阕以城中曲水、亭台两个景点为中心,写作者自己的 酣咏场面,赞美“升平”景象;下阕空间背景转为郊野,写自然美景和春耕,补 充“升平”的内涵,词尾词人发现,虽已暮春,春光犹在。这首词透露出作者游 春的满足感和游兴的浓酣,表现了作者的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田园的情怀。【注释】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 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
2、韵。宋人多用双调。“春已老”二句: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 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春服,春天所穿的衣服。指夹衣。成,穿 得住。“曲水”句:写曲水流觞的活动。古代风俗,阴历三月上巳日,就水滨宴饮,以 祓除不祥。后人多引水弯曲成渠,置酒杯子水面,任其流动,同游者依次取饮。 蕉叶,蕉叶状如杯,借指酒杯。舞零(时):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丝(zh u)罗:指麻织和丝织的服装。酣(hdn)咏:畅快地饮酒吟诗。升平:太平。百舌:鸟名。到晚春桃李花谢时,便不啼鸣。柘(zhd)林:灌木林。鹑鹃(b6gu):鸟名。天将雨,其鸣甚急,故俗称水鹑 鸽
3、。芜菁(wiljing):蔬菜名。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译文】春己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 舞雪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纥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 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春天啊一片春色, 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赏析】这首词与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不仅词调相同,起句也极为相似,只是 以“未”、“已” 一字之差显示了创作时间的某种差异性。不过,两篇写景的艺 术视角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如果把作者比作一位高明的摄影师,那么前篇是登高 览景,作者在进行
4、定点拍摄,本篇则写晚春游兴,作者兴之所至,移步换景,因 而不断变换拍摄的方位、角度和距离。上阕以城中曲水、亭台两个景点为中心,展开叙写。起笔点明题意,并借用 论语中的典故,写出了初试春服的心理.,很像是现代影视中的“画外音”。 接着用对仗分别写两个景点:在一弯曲水上,波浪微微涌动,流杯在水面上平稳 地行进,一一这里再现了曲水流觞的动态景物,像是在高处拍摄的鸟瞰式的镜头; 在春游的亭台上,春风柔和,将人们轻便的春服轻轻飘起,一一这是一个近镜头, 同时伴随着人们的触觉感受(“软”)。出现在作者笔下的这两处景物,都扣住 暮春的季节特点,并从侧面表现了作者春游的乐趣。“纪罗轻”与前文“春服几 时成”暗
5、相呼应,这是作品章法细密之处,也值得注意。歇拍一句是即景兴感, 有歌颂升平之意,固然略嫌庸俗与陈腐,但第一,作者自熙宁七年冬移守密州, 政绩斐然,社会稳定,因而在作品中感到欣慰,这恐怕是“酣咏乐升平”的实际 意义指向;第二,此句重在一个“乐”字,明白地点出了作者此刻的情绪心理。 所以还是差强人意的。下阕空间背景转为郊野,写来另是一番景象。过片两句,写来到郊野后的第 一印象:一场小雨过后,处处呈现出催耕的忙碌气象。作者虽未表露身份,却隐 隐传达出作为地方长官的他对农事的关心。接着,他还是像摄影师那样把镜头对 准了晚春的景物:百舌不再啼鸣,桃花、李花都已凋谢,只是从灌木林深处传来 了水鸦古鸟的叫声
6、。这里所有的景物也都扣住了晚春的季节特点,并伴之以人的听 觉感受。当作者一眼看到大片盛开的芜菁菜花时,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这时的春 色应当是属于芜菁的!韩愈感春三首之三云:“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亦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这篇东 坡词歇拍一句可能从中化出,但更是当时情景的实录,是与镜头相配合的最强的 “画外音”。纵观作者其人,喜怒哀乐固然时或有之,但总有一分“无往而不乐” 的“超然”之趣,密州时期的作者更是如此。因此,“春色属芜菁”实在是作者 对晚春风光,以至于对自然界的一个独特的发现,透露出作者游春的满足感和游 兴的浓酣。如果说“百舌无言桃李尽” 一句略带伤春的情调,那么至此已一扫而空了的 确,接受者可以超越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合理的再创造。不论苏轼有意与否, “春色属芜菁” 一句道出了某种自然的哲理。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一是贬抑:大好春光已荡然无存,其余皆不足观,“芜菁”本不值一提,“春色 属芜菁”是以丑充美,可怜之至,也可恶之至;二是褒扬:春天众香国虽极可观, 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未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惟有芜著生命力最强,在 晚春时节最富于生机和活力,因而春色最终属于它。【辑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靖华:这是一首咏春词,风格清新,语言流畅,是一种文人 的“田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