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论文: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一)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环节儒家的德育思想主张知和行的统一,由于思想道德素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检测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将其外化于行。在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强化社会实践的教育环节,既是对课堂思政教育的延伸,也是学生道德从理论规范到实践养成的践行。职业院校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发掘地方的人文底蕴,组织有计划性、目的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将其外化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专业技能过硬、政治觉悟高、品德高尚的综合型人才。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
2、公益性志愿活动,通过和养老院、博物馆、图书馆等组织合作,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外部条件支持,在具体实践中感受、内化思想道德,并将其外化于行,既达到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又将思政教育落到了实处。完善社会实践教育环节,实现了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是儒家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在实践中促进学生思想认知体系的完善。(二)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儒家德育思想重视教育的隐性作用,从礼乐教化到身正示范,强调寓教于无形无声之中,为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1.强化教育主体的言传身教意识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实践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塑造
3、学生的价值取向有深刻的影响,教师应该具备隐性德育意识,时刻规范自身行为,做到言传身教的统一。结合儒家德育思想,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在无形无声中达成思政教育效果。如在思政教育的课堂结合社会时事,选取有代表性的热点问题,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保证课堂整体舆论有序性的基础上,注意对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激发。强化思政课堂上的主客体互动模式,引导学生间进行交流、沟通,结合受教育者的“前理解”在适当的时机予以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省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依托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调动受
4、教育者视听化的感官体验。相较于直接化、强制化的教育形式,委婉含蓄的教育形式更易被学生接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2.唤醒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意识结合儒家德育思想的“内省”和“反求诸己”,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在策划、组织教育活动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政教育不是教师单方面的“独角戏”,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教育主体提升自身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与“思”的有机统一。教师需要对学生教育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及时收集学生关于思政教育的反馈
5、情况,根据学生的建议不断优化教育形式,调整教育方向,确保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促使学生开展自我教育,使学生形成发自内心的道德认同。3.注重教育环境的隐性感召力环境对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职业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开发校园文化资源。首先,构建和谐融洽、进取向上的校园思政教育环境,借助环境对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政教育,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有助于自身发展的道德品质,在无形中完成对学生“三观”的塑造。如建设传统文化“长廊”,宣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历史名言、人物故事等,从学生踏进校门开始,依托环境进行思政的教育渗透。其次,结合荀子
6、的“外铄论”思想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发挥榜样示范的力量,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最后,身处数字化时代,网络环境是学校开展思政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冲击着学生思想认知体系。一方面,学校要注意社会舆论的风向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保证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层面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对网络资源的应用,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专门的校园思政教育网站,构建“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网站发布的内容不仅需要围绕学校相关专业,还要与国家发展、时事热点相结合,根据不同版块的内容进行专题化的报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校思政教育渠道,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对社会的发展有较为明确的认知,发挥思政教育的隐性作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家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