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解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解析.ppt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IST概念的变迁概念的变迁 GIMT是指胃肠道所有非淋巴,非上皮的软组是指胃肠道所有非淋巴,非上皮的软组织肿瘤,包括织肿瘤,包括GIST、平滑肌肿瘤、神经源性肿、平滑肌肿瘤、神经源性肿瘤以及少见的纤维母瘤以及少见的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脉管、脂肌纤维母细胞、脉管、脂肪源性肿瘤等。肪源性肿瘤等。GIST最常见,约占最常见,约占GIMT的的70%左右。是消左右。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长期以来一直被诊长期以来一直被诊断为消化道平滑肌断为消化道平滑肌(肉肉)瘤或瘤或(恶性恶性)神经鞘膜瘤。神经鞘膜瘤。第1页/共45页GIST概念的变迁概念的变迁1980年以前年以前 胃
2、肠道的间质瘤胃肠道的间质瘤=平滑肌肿瘤平滑肌肿瘤 1983年年 随着免疫组化、电镜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随着免疫组化、电镜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Mazur和和Clark通过对以往的消化道间叶肿瘤进行回顾通过对以往的消化道间叶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这组肿瘤既无平滑肌分化又无神经源性性研究,发现这组肿瘤既无平滑肌分化又无神经源性分化的抗原表达和超微结构,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分化的抗原表达和超微结构,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于是首先将其命名为间质瘤,于是首先将其命名为GIST。1998年年 GIST的分子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发现大的分子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发现大部分部分GIST表达表达c-kit基因蛋
3、白基因蛋白KIT(CD117),),c-kit基因有功能获得性突变,并与基因有功能获得性突变,并与GIST组织的发生和细胞组织的发生和细胞增殖有关,是增殖有关,是GIST的特征性表现。在此前后,又发现的特征性表现。在此前后,又发现GIST 多数表达多数表达CD34而平滑肌瘤却不表达,而平滑肌瘤却不表达,GIST的的概念故而发生了重大改变。概念故而发生了重大改变。第2页/共45页GIST概念的变迁概念的变迁 GIST特指胃肠道间叶肿瘤中特指胃肠道间叶肿瘤中c-kit基因蛋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组织学呈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的肿白表达阳性,组织学呈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的肿瘤。瘤。第3页/共45页GIST的组织起
4、源的组织起源 Cajal 细胞(细胞(Intestinal cell of Cajal,ICC)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固有肌层和)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固有肌层和肌间神经丛中,在胃肠道壁形成复杂的细胞网络;能调节肠蠕动,调节神经和平肌间神经丛中,在胃肠道壁形成复杂的细胞网络;能调节肠蠕动,调节神经和平滑肌的神经传达,故又称为胃肠道起搏细胞。滑肌的神经传达,故又称为胃肠道起搏细胞。其与其与GIST肿瘤细胞有着共同的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肿瘤细胞有着共同的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均有均有KIT、CD34和波形和波形蛋白(蛋白(vimentin)阳性染色。)阳性染色。但也有不向任何方向分化、完全是未分化的但也有不向任何
5、方向分化、完全是未分化的GIST,部分病例表达肌性标记。,部分病例表达肌性标记。因此目前认为因此目前认为GIST起源于起源于ICC或向或向ICC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幼稚干细胞)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幼稚干细胞)。第4页/共45页GIST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c-KIT活化活化 PDGF-R BCR-ABL融合蛋白融合蛋白 染色体臂染色体臂1p、14q、22q缺失缺失 恶性的还有恶性的还有9p缺失,缺失,8q、17q 等扩增等扩增 第5页/共45页GIST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c-KIT与胃肠间质瘤与胃肠间质瘤 c-kit基因是基因是HZ4猫科肉瘤病毒猫科肉瘤病毒kit癌基
6、因的同源物,位于人染色体癌基因的同源物,位于人染色体4q12-13。c-kit是白色斑点显性基因的等位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其产物是白色斑点显性基因的等位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其产物是是III型酪氨酸激酶,编码型酪氨酸激酶,编码145 kD的跨膜糖蛋白的跨膜糖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后者即酪氨酸激酶受体,后者即c-KIT受体。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受体。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Cajal细胞都表达细胞都表达c-kit,黑色素细胞、生,黑色素细胞、生殖细胞及造血干细胞也有表达。殖细胞及造血干细胞也有表达。第6页/共45页CD34与胃肠间质瘤与胃肠间质瘤 CD34的基因位于的基因位于1q32 CD34分子为分子为t
7、ype I transmembrane cell surface glycoprotein,分,分子量为子量为110kd CD34功能尚未完全了解,已知与细胞粘附有关功能尚未完全了解,已知与细胞粘附有关 CD34 表达于表达于: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GIST,上皮样肉瘤血,上皮样肉瘤血 管内皮细胞、血管管内皮细胞、血管周细胞及其肿瘤周细胞及其肿瘤GIST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第7页/共45页GIST的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GIST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2%,每年发病率为,每年发病率为2/10万,按此计算,预计中国每年的发病人数在万,按此计算,预计中国每年的发病人数
8、在20000-30000例之间。美国每年新发例之间。美国每年新发3000-6000例,例,平均平均5000例,主要的发病人群在例,主要的发病人群在60-80岁,无性别差异。岁,无性别差异。第8页/共45页 大多数病人年龄在大多数病人年龄在60、70岁年龄组,平均年龄岁年龄组,平均年龄60岁岁 男性稍多于女性男性稍多于女性 原发部位原发部位 胃胃59.1%小肠小肠32.2%结直肠结直肠5.2%食管食管1.1%其他其他2.4%GIST的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59.1%胃胃32.2%小肠小肠3.5%其他其他*5.2%结直肠结直肠*包括食管,肠系膜,腹膜后包括食管,肠系膜,腹膜后第9页/共45页GIST
9、的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常无症状常无症状,偶然发现,偶然发现,随随肿瘤体积增大症状明显肿瘤体积增大症状明显症状症状:症状和体征与肿瘤大小和部位有关,如果有:症状和体征与肿瘤大小和部位有关,如果有 症状,平均持续时间症状,平均持续时间4-6个月个月可触及的腹部包块(可触及的腹部包块(38%)不明不明胃肠胃肠隐痛或不适(隐痛或不适(40%)胃肠胃肠出血出血(30%)贫血贫血厌食厌食,体重体重减轻减轻,恶心恶心呕吐呕吐,乏力乏力 急性急性腹腔内出血或穿孔腹腔内出血或穿孔第10页/共45页胃部胃部病变内窥镜表现病变内窥镜表现第11页/共45页GIST的病理诊断的病理诊断 GIST是病理学诊断名词,用非组
10、织学检查手是病理学诊断名词,用非组织学检查手段不能明确诊断。而段不能明确诊断。而GIST的病理诊断需根据特定的病理诊断需根据特定组织学表现和免疫组化结果确定,两者缺一不可。组织学表现和免疫组化结果确定,两者缺一不可。第12页/共45页 大体特点大体特点 在在食食管管及及胃胃肠肠道道,小小的的肿肿瘤瘤常常位位于于管管壁壁内内,大大的的肿肿瘤瘤可可向向周周围围膨膨出出肿肿瘤瘤常常被被描描述述为为有有薄薄的的囊囊状状界界限限,切切面面呈呈鱼鱼肉肉状状或或褐褐色色、灰灰红红及及斑斑驳驳样样外外观观,可伴坏死、囊性空腔与出血改变可伴坏死、囊性空腔与出血改变,中央可有黏液变。中央可有黏液变。胃胃肠肠外外肿
11、肿瘤瘤呈呈结结节节或或多多结结节节状状,切切面面鱼鱼肉肉状状或或褐褐色色,易易碎碎,有有的的伴伴出出血血、坏死、囊腔形成。坏死、囊腔形成。第13页/共45页第14页/共45页Your Topic Goes HereYour subtopics go here第15页/共45页第16页/共45页光镜特点光镜特点 大大部部分分病病理理学学者者根根据据GIST光光镜镜下下的的细细胞胞形形态态及及所所占占比比重重将将其其分分成成三三类类:梭形细胞为主型梭形细胞为主型(70%)上皮细胞为主型上皮细胞为主型(20%)混合细胞型混合细胞型(10%)。在不同部位,在不同部位,GIST细胞的类型所占比例亦不同。
12、细胞的类型所占比例亦不同。第17页/共45页 瘤瘤细细胞胞排排列列结结构构多多样样,可可呈呈束束状状交交叉叉、漩漩涡涡状状、器官样、栅栏状、巢索状及假菊形团样器官样、栅栏状、巢索状及假菊形团样.梭梭形形细细胞胞往往往往呈呈交交叉叉束束状状、栅栅栏栏状状或或漩漩涡涡状状排排列列;上皮样细胞则多以弥漫片状、巢索状排列为主。上皮样细胞则多以弥漫片状、巢索状排列为主。GIST间质可出现明显的出血、囊性变、胶原化、间质可出现明显的出血、囊性变、胶原化、黏液变和团丝样纤维,后者为间质内团块状嗜伊红性黏液变和团丝样纤维,后者为间质内团块状嗜伊红性物,电镜下其横切面呈纱线团样。物,电镜下其横切面呈纱线团样。第
13、18页/共45页第19页/共45页第20页/共45页第21页/共45页第22页/共45页第23页/共45页第24页/共45页第25页/共45页免疫组化特征免疫组化特征 以以CD117(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和和DOG-1、CD34最具特异性。最具特异性。抗体 阳性率 CD 117 95%DOG-1 90%CD 34 80%Desmin 2%Actin(SMA)40%S100 5%第26页/共45页免疫组化表型免疫组化表型 CD117(+)、DOG-1(+)CD117(-)、DOG-1(+)CD117(-、DOG-1(-)CD117(+)、DOG-1(-)第27页/共45页 Ki-67
14、在各病例之间差异很大 大多数GIST10%尚未作为危险度分析的参考因素第28页/共45页 GIST的诊断思路的诊断思路第29页/共45页Your Topic Goes HereYour subtopics go here第30页/共45页第31页/共45页 GIST中恶性中恶性10%-30%潜在恶性占潜在恶性占70%-90%潜在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恶性潜在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恶性所以,没有所以,没有GIST是真正良性的,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更为确切是真正良性的,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更为确切许多学者推荐依据许多学者推荐依据肿瘤大小肿瘤大小和和核分裂数核分裂数来确定来确定GIST的侵袭行为危险
15、程的侵袭行为危险程度。度。如如何何准准确确判判断断GIST的的良良恶恶性性一一直直是是病病理理工工作作者面临的难题之一。者面临的难题之一。第32页/共45页第33页/共45页第34页/共45页有时候病理报告的危险度评估并不有时候病理报告的危险度评估并不确切确切要求病理医生必需做到:要求病理医生必需做到:CD117+DOG1,肿瘤大,肿瘤大小及小及 核分裂像核分裂像希望临床医生做到的事情:希望临床医生做到的事情:熟悉危险度评估表格,熟悉危险度评估表格,根据病理提供的参根据病理提供的参数、数、结合临床和术中情况进结合临床和术中情况进行评估行评估第35页/共45页胃肠间质瘤的鉴别诊断胃肠间质瘤的鉴别
16、诊断 CD117 CD34 Desmin MSA S100 Other胃肠间质瘤胃肠间质瘤 +-+/-/+平滑肌瘤平滑肌瘤 -+-神经鞘瘤神经鞘瘤 -+孤立性纤维瘤孤立性纤维瘤 -+-纤维瘤病纤维瘤病 -+/-+-b-catenin黑色素瘤黑色素瘤 +/-+HMB 45 Melan-A梭形细胞癌梭形细胞癌 Kratin第36页/共45页 GIST的治疗的治疗 手术切除是手术切除是GIST 的主要治疗手段的主要治疗手段 GIST 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当前化疗药物的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当前化疗药物的单药有效率均单药有效率均 10%STI571 现已被美国现已被美国FDA 批准上市,用于批准上市
17、,用于GIST的治疗,成为公认的治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或复发的治疗,成为公认的治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或复发的的GIST的一线治疗药物,使得的一线治疗药物,使得GIST的治疗进入了的治疗进入了分子靶向时代。分子靶向时代。第37页/共45页STI571(商品名商品名Gleevec,格列卫;通,格列卫;通用名甲磺酸伊马替尼用名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选择是一种小分子选择性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体内外和细性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体内外和细胞水平均可强烈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胞水平均可强烈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是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是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2R)和干细胞因子和干细胞因子(
18、stem cell factor,SCF)受体受体c-KIT 的强抑制剂,同时抑制的强抑制剂,同时抑制PDGF 和和SCF介导的生化反应,导致肿瘤细胞停介导的生化反应,导致肿瘤细胞停止生长和发生凋亡。止生长和发生凋亡。第38页/共45页 GIST靶向治疗后的改变靶向治疗后的改变大多数病例瘤细胞密度降低纤维化、组织细胞核炎症细胞反应极个别病例可向横纹肌肉瘤转化第39页/共45页GIST播散转移播散转移 大肿块直接浸润周围组织器官 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 腹腔种植 血行转移-肝脏最常见,其次为肺、骨 第40页/共45页GIST的预后的预后 GIST的预后依赖于肿瘤的大小、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肿瘤浸润深度
19、和有无转移。15%-50%患者就医时已有转移。已有转移或不能手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有10-20月,5年生存率35%。低、中度恶性 72%5 year survival 高度恶性 18%5 year survival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50%-65%,术后85%的患者最终会复发、转移。第41页/共45页胃肠道外间质瘤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消消化化道道以以外外的的腹腹腔腔软软组组织织如如网网膜膜、肠肠系系膜膜、腹腹膜膜后后等等处处亦亦可可发发生生与与GIST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特征类似的肿瘤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特征类似的肿瘤,称为称为EGIST。诊诊断断EGIST必必须须密密切切
20、结结合合临临床床,明明确确该该肿肿瘤瘤与与消消化化道道无无关关,尤尤其其是是需需除除外原发于消化道主要向浆膜外生长者。外原发于消化道主要向浆膜外生长者。EGIST约约占占GIST的的2.4%,以以交交界界性性及及恶恶性性病病例例多多见见,发发生生于于腹腹腔腔者者多多于腹膜后者。于腹膜后者。第42页/共45页GIST总结总结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最常见消化道间叶性肿瘤免疫组化过表达c-KIT(CD117)和CD34 和DOG-1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主要依赖手术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效果肯定术后85%的患者最终会复发、转移,5年生存率为50%-65%第43页/共45页第44页/共4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5页/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