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2982140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1,0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职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新职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职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职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pptx(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培训内容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医院消毒隔离规范 职业暴露 预防及处置第1页/共59页2 定义定义:是指住院病人住院病人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医院院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何谓医 院感染第2页/共59页3 就住院病人而言就住院病人而言 1、在医院内(住院期间)获得,入院时尚未 发生,也不处于潜伏期 的感染;2、包括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显示的感染;3、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 存在的感染。医院感染实际包括三个方面的人群实际包括三个方面的人群第3页/共59页4 (二)就非住院病

2、人而言(二)就非住院病人而言 1、在门诊、急诊或其他诊疗场所发生的与 诊疗活动有关的感染。2、探视者、来访者、陪客等在医院内发生 感染也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实际包括三个方面的人群实际包括三个方面的人群第4页/共59页5 (三)就医务人员而言(三)就医务人员而言 医疗机构中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 也属医院感染。实际包括三个方面的人群实际包括三个方面的人群医院感染第5页/共59页6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医院感染诊断原则 无明显潜伏期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的感染:规定在入院规定在入院48484848小时小时后发生的染为医院感染;后发生的染为医院感染;有明显潜伏期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自入院时起超

3、过平均潜伏期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其他部位新的感染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出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新的病原体的感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属于医院感染第6页/共59页7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医院感染诊断原则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由于诊疗措施

4、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结核核杆杆菌菌等等感感染染。(如如激激素素、免免疫疫抑抑制制剂剂的的应应用用)。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属于医院感染第7页/共59页8 (1)入院前不存在,入院后获得;(2)住院过程中获得,出院后发病;(3)与诊疗操作相关;(4)与医务人员、医疗设 施、医院环 境中的病原体同源;(5)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密切相关。诊断应把握的关键几点第8页/共59页9医院感染医院感染 部位分类 1 1 1 1、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2 2 2 2、胸膜腔感染、胸膜腔感染3 3 3 3、表浅切口感染、表浅切口感染4 4 4

5、 4、深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5 5 5 5、器官(或腔隙)感染(包括人、器官(或腔隙)感染(包括人 工瓣膜引起的心脏瓣膜炎)工瓣膜引起的心脏瓣膜炎)6 6 6 6、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7 7 7 7、胃肠道感染(包括感染性腹泻、胃肠道感染(包括感染性腹泻 胃胃肠肠道道感感染染、抗抗生生素素相相关关性性腹腹泻)泻)8 8 8 8、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9 9 9 9、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包括腹、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包括腹 水感染)水感染)10101010、血管相关性感染、血管相关性感染1111、输血相关性感染、输血相关性感染1212、血液感染(败血症、菌、血液感染(败血症、菌 血症)血

6、症)1313、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 褥疮感染、乳腺脓肿、褥疮感染、乳腺脓肿、乳腺炎、新生儿脐炎、婴乳腺炎、新生儿脐炎、婴 儿脓疱病等)儿脓疱病等)1414、烧伤部位感染、烧伤部位感染1515、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1616、细菌性脑膜炎(包括颅内脓、细菌性脑膜炎(包括颅内脓 肿、椎管内感染)肿、椎管内感染)1717、其它(包括骨关节感染、骨、其它(包括骨关节感染、骨 髓髓 炎炎、椎椎 间间 盘盘 感感 染染、生生 殖殖道道 感感 染染、口口 腔腔 感感 染染、医医 院院 内内发发 生的心肌炎心包炎等)生的心肌炎心包炎等)第9页/共59页 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的确

7、认 临床医护人员发现3例及以上相同症状(如发热)或同种疾病(如肺炎)或同种病原体(如MRSA)应高度重视,并立即向科主任及感染管理科汇报。由感染管理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予确认。第10页/共59页 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置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内容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联系人姓名、电话)、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第11页/共59页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原则(1)、控制并积极治疗感染源。(2)、切断感染途径。(3)、对易感人群

8、实施保护措施。(4)、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 感染时,还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5)、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第12页/共59页二、医院消毒隔离规范 第13页/共59页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第14页/共59页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

9、措施,第15页/共59页隔离的概念 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由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第16页/共59页隔离的管理要求普通病区的隔离要求:(1)、在病区未端应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2)、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3)、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米。(4)、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间安置。(5)、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张;双排不应超过6张。第17页/共59页隔离的管理要求 呼吸道传染病病区有隔离要求:(1)、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2)

10、、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管理。各区之间屏障分隔清楚,标识明显。(3)、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4)、各区应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水池。(5)、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6)、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7)、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床之间距离应大于1米。第18页/共59页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第19页/共59页口罩的分类及使用1、医用防护口罩,能防止吸入直径5m的感染因子,加结核杆菌、SARS

11、病毒等和含有感染原的粉尘。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2、医用外科口罩由外、中、内3层材料构成,分别作用为:外层抗水、中层吸附、内层吸湿,应注意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止接触直径5m的感染因子。适用于:(1)、有创操作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防护。(2)、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3)、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时。3、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适用于普通环境下的卫生护理,不得用于有创操作。第20页/共59页口罩的正确使用使用口罩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2)、佩戴时应注意防水层朝外,有鼻夹的一侧在上,将鼻夹压紧至鼻梁。

12、(3)、一次性口罩应一次性使用。(4)、口罩应保持清洁,当口罩潮湿及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5)、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进行密合性测试。第21页/共59页隔离衣或防护服选择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和其周围环境时。B、对实行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时。C、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A、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B、接触某些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第22页/共59页下列情况下

13、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1、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非密闭式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2、为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非密闭式吸痰和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第23页/共59页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措施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原则(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

14、防。(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4)、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6)、医用建筑布局、流程合理。第24页/共59页第25页/共59页消毒和灭菌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第26页/共59页 掌握原则由E.H.Spaulding 1968年根据医疗器械的造成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病人使用过程之间所要求的消毒或灭菌设立。他将

15、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分别是:高度危险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物品(SEMI-CRITICAL ITEMS)低度危险物品(NON-CRITICAL ITEMS)第27页/共59页高度危险物品高度危险物品定义: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血流系统或血液从中流过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芽胞),感染的危险性较高。例如:外科器械,血管(介入)导管,移植物,活检钳,针头,腹腔镜,透析器,口腔科(牙科)接触病人伤口的器械和用品,换药器械和用品,移植物,各种穿刺包等。要求一定要灭菌!灭菌方法:压力蒸汽,首选 环氧乙烷(EO)等离子体灭菌(HP-Plasma)化学灭菌,如:2戊二醛浸泡1

16、0小时以上 第28页/共59页中度危险物品中度危险物品定义:与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并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中等度危害。例如:体温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胃肠内镜,气管镜,口罩,麻醉机管路,压舌板,喉镜,便器,口腔科检查器械,扩阴器等。要求高水平消毒。消毒方法:2戊二醛 含氯消毒剂 碘伏、75酒精第29页/共59页低度危险物品低度危险物品仅与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一般情况下无害,若被大量微生物污染时可造成危害。例如:血压计,听诊器,痰盂,毛巾,面盆,餐具,地面,墙面,桌椅,被褥,床,便盆,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拐杖,床垫等。要求低水平消毒。消毒方法:清洗,机械除菌。总之,

17、应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险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第30页/共59页消毒、灭菌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消毒、灭菌工作中的自我保护 消毒因子大多是对人有害的,因此,在进行消毒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防止消毒事故和消毒操作方法不当对人的伤害。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防止爆炸事故及操作人员的灼伤事故。紫外线、微波消毒:防止对人的直接照射。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止有毒消毒气体的泄漏,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中气体的浓度,对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还应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止过敏和对皮肤粘膜的伤害。处理锐利器械:应避免对人损伤。第31页/共59页 常用医疗用品及

18、环境的消毒与管理xx医院常用物品消毒规范第32页/共59页手卫生手卫生 手的清洁与消毒手的清洁与消毒 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的措施之一。第33页/共59页手卫生最重要的理手卫生最重要的理由由?去污防止细菌从家庭到医院防止细菌从医院到家庭防止医院内感染第34页/共59页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总数应10cfu/cm10cfu/cm2 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总数应 5cfu/cm5cfu/cm2 2第35页/共59页第36页/共59页第一

19、步: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互摩擦 手卫生技术手卫生技术第37页/共59页第二步: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互搓擦 手卫生技术手卫生技术第38页/共59页第三步: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相互摩擦 手卫生技术手卫生技术第39页/共59页第四步: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侧掌心手卫生技术手卫生技术第40页/共59页第五步: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交换进行 手卫生技术手卫生技术第41页/共59页第五步: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

20、搓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交换进行 手卫生技术手卫生技术第42页/共59页第六步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后擦洗手卫生技术手卫生技术第43页/共59页最后不要忘记洗手腕及手臂最后不要忘记洗手腕及手臂揉搓双手至少15秒 第44页/共59页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替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或进行手消毒,方法如方法如下下: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洗手揉搓的步骤,双手相互揉搓,揉搓时注意覆盖整个手部的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整个双手达到消毒的目的。第45页/共59页三、职

21、业暴露防护与处置第46页/共59页 什么是职业暴露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第47页/共59页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 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可通过针刺、锐器割伤或者是病人的血液溅到眼睛、口腔或者皮肤。急、重症救护常在突发事件及紧急抢救,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更易发生针刺、锐器割伤事件,职业总暴露的危险性更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第48页/共59页易被刺伤的情况:易被刺伤的情况:1、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2、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3、抢救、配合手术时传送器械,治疗、抢救、手术后器械清洗第49页/共59页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如

22、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护士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第50页/共59页 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针帽、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不应摆弄针头、就近将用过的针头、刀片及其他锐器要丢弃在黄色利器盒里。第51页/共59页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第52页/共59页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第53页/共59页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第54页/共59页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23、床边、小车顶部顶部第55页/共59页局部处理措施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完整的皮肤或黏膜暴露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暴露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然后用消毒液进行局部消毒。皮肤可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消毒,黏膜可用0.05%碘伏消毒。发生锐器伤有伤口时,应当由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局部消毒。第56页/共59页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处置程序进行正确的局部处理。向科室负责人及感染管理科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核实暴露的感染源情况,根据感染源种类及暴露的程度,进行相关抗原抗体检测。采取相应的预防感染措施,并定期追踪随访。第57页/共59页58 监测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的医院感染管理的眼睛眼睛 诊断诊断-医院感染管理的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基础 为了为了擦亮擦亮我们的我们的眼睛眼睛,让我们从基,让我们从基 础做起吧。础做起吧。结 束 语第58页/共5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9页/共5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