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怀柔区第六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北京市怀柔区第六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第六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5分).书写展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书写。书写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书写时要注 意“谁、留、照、青”容易写错。读语段,完成练习。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峦,平原,城乡 o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tu6。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 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我们要(维 持 持续)地
2、球生态整体ping h爸ng, 让子孙后代()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能(眺望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1 .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用“ J”标出括号里运用恰当的词语。3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序号)A.蓝绿交融B.鸟语花香C.层林尽染4 .下面不能填入画线句子括号里的关联词是()A.既 又B.不仅 还C.不但 而且D.尽管还【答案】2.托.平衡 3.维持遥望 4. CAB 5. A【解析】.本题考杳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衡”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2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磨:m(5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刀。墨。mo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电。辟:本义,“动词:行刑砍头”。僻: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偏。静。“尊敬”意思是:指尊崇敬重、尊敬长者。指晚辈对长辈的敬重或下级对上级的崇拜。“尊重”意思是:指待人的一种态度,表现对别人的尊敬和重视。根据语境指“尊重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我们小学时的期末考试,因为在墨汁中加了几滴酒,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毛笔,从一 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这是因为“诗仙”李白,非常喜欢喝酒,特别是创作诗歌时经常边 饮酒边作诗,其实也体现了作者对
4、中国文化的一种敬仰之情。B选项正确。20. 本题考杳理解句子意思。“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 书法入门课。”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我”上小学时得到的老师的关爱, 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笔墨童年的美好。B选项正确。21. 本题考查理解字词意思。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理解。这篇文章回忆了小时候读书时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每节课老师抱“我”洗去墨迹,用小 楷字借书,家乡很多人敬惜字纸等事情,表现了童年时老师对“我”书法的启蒙,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更是为我爱上文学与文化的基础。所以“笔墨童年”中的“笔墨”指的是文字和
5、文化。D选项在。22. 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和特点。结构上:总结上文,点明主旨;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照应题目、照应开头、 前文。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 悟或者情感。“这是我的起点。”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中心,童年时老师的关爱,激发了 “我”对书法的 热爱,打下了 “我”对书法的功底,乡人对字纸的敬惜,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 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这一切为作者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C选项正确。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5分)在半个学期的学习中,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你简要说说。 我印象最深刻的
6、人物是,因为。【答案】.蔺相如 .他机智勇敢,宽宏大量,以国家利益为重,他优秀品质是值得我敬佩的【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你在课文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写出来,概括人物的事迹及结合人物品质进行分析。答案不 唯一。23.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1 .题目:一想起这件事,我就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如“开心”“郁闷”“伤心”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选择一件自己卬象深刻的事情,抓住最令你难忘的场面,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 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详略得当。请工整书写,不少于400字。2 .想象作文:一天,爸爸打开冰箱后惊奇地发现了请以爸爸打开冰箱后的惊奇发现” 为题
7、,写一篇想象作文。要求:大胆想象,内容新奇有趣,语句通顺。400字左右。【答案】范文:一想起这件事,我就开心每个人都有一两件自己一想起来就特别高兴的事,我也有,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周末,爸爸带我去森林公园玩。我和爸爸一会打羽毛球,一会儿打篮球,高兴的我抱 着肚子大笑,玩了一会儿,我和爸爸觉得太累了,就说:“咱们围着公园慢走一圈吧!就当 休息休息。”我说:“好”我们悠闲自得地在公园边欣赏着风景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荷花 喷泉广场上了。我看见荷花喷泉兴奋的跑了过去,爸爸就坐在一边用手机给我拍照。在我跑 向一个大喷泉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部手机,四周没有一个人,这会是谁丢的呢?我拿起 手机跑向爸爸那
8、里,把事情告诉了他,我和爸爸商量是站在这里等失主来找,还是怎么办呢? 想到人家丢了东西一定很心急,我决定让爸爸从电话上调出最近接听过的一个电话,打过去 看看能不能找到失主。爸爸拿起手机拨打了一个叫“妈妈”的电话号码,电话通了,爸爸告 诉了她事情的经过,又告诉了她我们在哪里,让它来把手机拿回去。终于找到了失主,失主 千恩万谢的拉着我的手说:“你真是个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啊!谢谢你们父子俩!”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你听了我的故事是不是也替我高兴啊!每次想起这件事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喜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1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一想起这件事,我就为题,将题目补充完 整,如“
9、开心”“郁闷”“伤心”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记叙下来,印象深刻的事情一 定是难忘的,并让自己从中得到一定体会的事情,通过记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将自己的 体会写出来。开头:用抒情的方式,引出下文自己要描写印象深刻的事情。中间:叙事的作文首先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把 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 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 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最后要将自己难忘的原因表明出 来,要把自己难忘情感表达出来。结尾:总结全文,通过这件
10、难忘的事情,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2 .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爸爸打开冰箱后的惊奇发现”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写想 象文章应注意:要写好想象作文,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不拘一格,才能做 到有所创新;在写想象作文的时候,最忌空洞,要有具体生动的情节,虚构有趣的场景,典 型形象的塑造;想象作文要新奇,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生活追求新奇,最终还是要源;生活, 做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想象作文要求学生大胆发挥想象,但也要进行合理想象,虽 然不是现实生活的描写,但也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开头:交代故事的起因,一天,爸爸打开冰箱中间:发挥想象,将爸爸在冰箱中的发现具体的描写出来。结尾:总结全文,点明
11、中心。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维持:保持;使继续存在。持续:继续;延续不间断。文中指我们要保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应选择“维持”。眺望:从地势高的地方向远处望。遥望:向远处看;看远方。文中指看星空,应选择“遥望”。4 .本题考杳选词填空。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蓝绿交融:“蓝”与“绿”的交融。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本题形容山峦上的景色,应选择“层林尽染”:形容平原上的景色,应选择“蓝绿交融”: 形容城乡的景色,应选择
12、“鸟语花香”。5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 写。本题“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与“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为并列关系,应选 择“既又.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嫌弃(xian)称矮(ai)B.摩子(mou)玲珑则透(tT)C.陷阱(xian)酬谢(chou)【).抖耀(sou)地娱其黄(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等的区别,平时要多 读,多练。通过朗读词语可知,A、B、C项的加点字读音正确,D项加点字读音有误,“
13、地履其黄”意 思是指脚踏着黄土大地,“履”应读“而”。故选:D。6 .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B.不计其数 千真万确 成家B.不计其数 千真万确 成家A.美中不足 同心谐力 高速公路 立业C.相衣为命举世闻名亭台楼阁D.众星供月金碧辉煌 风景明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以记和 积累,特别是形近字,经常也是易错字。A有误,“同心谐力”的“谐”应为“协”;B正确。C有误,“相衣为命”的“衣”应为“依”;D有误,“众星供月”的“供”应为“拱”;“风景明胜”的“明”应为“名” , 故选:Bo7 .下列句中,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14、)A.中秋夜,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赏月,美中不足的是天有些阴,月亮在云层里时隐时现。 B.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培植的花草被调皮的小猫糟蹋坏了,弟弟气急咚坏地冲进了花园,准 备找小猫算账。C.经过这个团队处心、积序地钻研,一种新型玻璃终于问世了。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做法臭名远扬。 【答案】c【解析】考查词语的搭配。A项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B项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C项处心枳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应改为“弹精竭虑”。D项臭名远扬:名:名声;扬:传播 坏名声传得很远。8 .下列句子中描写事物的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
15、像梅树那样有姿态。B.人们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石头,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 是搭石。C.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事物的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描写按内容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按特征又可分为白描、细描、衬托、烘托、渲染、 对比、情景交融等等。本题主要考查对比的描写方法。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 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对比的作用: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
16、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强烈 的感受。A.运用了对比的描写方法,把“桂花树的样子”与“梅树的样子”相对比。B.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对“搭石”进行了详细的描写。C.运用了对比的描写方法,把“花生的果实”和“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相对比,突 出花生的默默奉献。D.运用了对比的描写方法,把“梅”和“雪”相对比,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 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 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10.下列关于课文写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相和由三个故事组成,前两个故事是起因,最后一个故事是结果。B.牛郎
17、织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C.作者在写落花生一文时有详有略,(重点)写了种花生的过程。D.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用大量的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更能激起读者的悲愤之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C项理解错误。落花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 “种花生、 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议花生”是详写,“种花生、收花生、 吃花生”是略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读者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 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不是为了谈怎样种花生、 收花生以及花生的味道如何,因此详写“议花生”部分。这样
18、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主次分 明,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请阅读某空调的部分使用注意事项,然后判断下列做法的对错,对的打“J”,错的打切勿做硬室夕卜机或在室外机上放里会引起划伤或触电的危雷雨等惠劣天气下,请勿使用空调器 和嘀电队本空调器不能用于干果衣物冷藏保 存食物亮切勿让冷气贪吹身体过久,也勿使宣 内温妮般低,以免郴蝶,险:物品从机组上井下来会造成伤害11 .打雷下大雨,妈妈马上关掉了空调,并切断了电源。().奶奶养了许多花,还把花盆直接放在了空调室外机上,说这样可以美化环境。()12 .夏天,爸爸很怕热,一下班就对着空调,让冷空气长时间吹身
19、体,还说这样舒服。().冬天雯雯给空调设定温度时,妈妈让她不要把温度调得太高,这样既有益健康乂节约用电。().妈妈经常把食物放进空调房里,说这样可以让食物保鲜,又节约用电,一举两得。( )【答案】H. J 12. X13. X 14. V15. X【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题人物做法正确。由第二幅图的内容可知,雷雨等恶劣天气下,不能使用空调器并且要切 断电源,所以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12.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题人物做法错误。由第一幅图的内容可知,不能在空调室外机上放置物品,这样会引起划 伤或者触电的危险。而且物品从机组上掉下来会造成伤害。所以奶奶的做法是错误
20、的。13. 本题考杳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题人物做法错误。由第四幅图的内容可知,不能让冷空气直吹身体过久,否则会有损健康。所以爸爸的做法是错误的。14.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题人物做法正确。由第四幅图的内容可知,不能是室内温度降得太低或者升得太高,否则 会有损健康。所以妈妈的做法的准确的。15.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题人物做法错误。由第三幅图的内容可知,空调器不能用来干燥衣物,冷藏保存食物等。 所以妈妈的做法是错误的。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练习。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 其奇妙之极。海市蜃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21、?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当空气中各层的 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发生了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 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 景”。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谟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稀薄,可 上层空气冷,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线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会发生折射。因此, 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 前。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 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22、,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啧称贽。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 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 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菜阁对面海域曾发生过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 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米的辽阔海 而上,出现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 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
23、 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卷楼的人大开眼界。16. 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这两个地区。17. 短文第2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A.海市蜃楼的得名B.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C.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的D.海市蜃楼只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品读画线的语句,完成练习。(1)画线的语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2) “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句中的“左右”可以删去吗?说说你 的理由。19.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写出了海市蜃楼 的名称的由来,也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读者。B.当远处的光线从浓
24、密空气进入稀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 前。C. “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D.作者在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地区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答案】16.沙漠.海面17. B18.举例子 .列数字 不能删去。”19时左右”表示约数,说明海市蜃楼消失时的大致时间,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9. C【解析】16.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 分析。根据文章第四、六段可知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沙漠、海面这两个地区。17. 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
25、意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段落思路。根据关键句子“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可知第二 段主要讲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18. (1)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要根据说明对象的 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画横线句子举了蓬菜阁发生的海市蜃楼,所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从“长达100多米的”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本题考杳分析说明文的语言。回到时先说明能不能删除,再说明理由。说明理由时先分析词语的意思再分析删除后的效果如何。不能删去。”19时左右”表示约数,说明海市蜃楼消失时的大致时间,这正体现了
26、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19.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A项,从句子“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可知题目 叙述正确。B项,从句子“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发生了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 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可知题目叙述正确。C项,错误。“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 明方法。把“空气和光”比喻成魔术师。D项,正确。作者在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地区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练习。笔墨童年余秋雨在山水箫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美丽的童年。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 关。那个冬天太冷了,
27、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在这样的日子里,小 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m6 mo)墨。磨得快的, 已经把毛爸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 辟) 远的山村。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 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 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力、?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 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了几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 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
28、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 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因为我 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 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 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同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 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降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 天理不容。后来
29、,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 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 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 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 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地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 上面刻着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 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我听说,连土匪
30、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那 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 尊敬) 文字,就像我们崇拜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这是我的起点。20. 用“J”标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21. “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这句话的意思是()A.我们的毛笔字写得像李白的字B.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们蘸酒写字好像有他的风采C.我们写的毛笔字像李白的字一样有韵味D.我们写的诗和李白的诗风格相似22.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是()A. “我”小时候不懂事,总给老师们添麻烦,心里有歉意B.老师对“我”的关爱,激发了 “我”对书法的兴趣C.老师们抱“我”去校
31、门口的小河边洗墨迹的途中,教“我”如何写毛笔字D.老师们紧紧抱着“我”,快速走向小河边,帮“我”清洗脸上和手上的墨迹23 .联系全文,认真思考题目“笔墨童年”中的“笔墨”指的是()A.写字用的笔和墨B.用笔墨写的字C.童年时用毛笔字的梢书I).文字和文化.对文章结尾的特点及表达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结尾突然,首尾呼应,表明作者从家乡走向了外面的世界。24 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疑问,思考作者的起点到底是什么。C.结尾自然简洁,点明中心,童年的经历和家乡的文化氛围给作者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D.结尾自然简洁,点明中心,乡人敬惜字纸,给作者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答案】20. m6僻尊重 21. B 22. B 23. D 2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