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1.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282266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86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一化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1.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宜君县高级中学化学宜君县高级中学化学 2017-20182017-2018 年度高一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年度高一摸底考试化学试卷1.俗话说:“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其中“萝卜青菜”富含的营养素是()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详解】“青菜萝卜”中富含维生素,不富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答案选 D。2.加油站内必须张贴的图标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要防止

2、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则A是节水标志,A 错误;B是严禁烟火标志,B 正确;C是塑料制品循环利用标志,C 错误;D是腐蚀品标志,D 错误。答案选 B。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 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C.铜用于制导线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A 正确。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不需要

3、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 错误。C、铜用于制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C 错误。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 B.铝 C.金刚石 D.氯化钠【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

4、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等,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A 正确。B、铝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B 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 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答案】D【解析】【详解】A、吸附只会

5、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B、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C、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D、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纯净的水;综上所述,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蒸馏;答案选D。6.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行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焚烧废弃塑料 B.深埋处理废旧电池C.控制企业排污 D.丢弃实验剩余药品【答案】C【解析】【详解】A、焚烧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A 错误;B、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水资源,B 错误;C、控制企业排污,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 正确;D、随意丢

6、弃实验药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和途径,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俗名对应不相符的是A.Hg水银 B.NaHCO3苏打 C.NaOH苛性钠 D.C2H5OH酒精【答案】B【解析】【详解】A.Hg 俗称水银,A 正确;B.NaHCO3俗称小苏打,B 错误;C.NaOH 俗称苛性钠,C 正确;D.C2H5OH 俗称酒精,D 正确。答案选 B。8.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D.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

7、大【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A 错误;B、面粉与水混合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B 错误;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其饱和溶液是稀溶液,C 正确;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上层和下层浓度一样大,D 错误。答案选 C。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应垂直悬空,A 错误;B、把试管放入桌面,用手拿橡皮塞硬往试管口按,易使试管压破,应左手拿试管,离开桌面,右手拿橡皮塞稍稍用力转动塞入,B 错误;

8、C、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直接进入溶液会污染试剂,C 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注入水,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不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好,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溶液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区别、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平时要熟记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基本操作。10.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B.用氯化钡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C.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9、D.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答案】A【解析】【详解】A、取样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都会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A 错误;B、取样品,加入氯化钡,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现象不同,可以鉴别,B 正确;C、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 正确;D、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纤维,没有此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合成纤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 正确。答案选 A。【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1.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B.用细沙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C.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D.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以提供农作物的产量【答案】C【解析】【详解】A食用加碘盐是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缺铁易患贫血,A错误;B用细沙灭火是隔绝和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B 错误;C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能将油污转化为小油滴,从而随着水流掉,C 正确;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D 错误。答案选 C。12.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错误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酸碱中和反应都能

11、生成水实质是 H 与 OH 结合生产了 H2O【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A 错误。B、桂花开放是满园飘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 正确。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 正确。D、酸

12、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 H 与 OH 结合生成了 H2O,故选项解释正确,D 正确。答案选 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如果是置换反应关键看置换出来的是什么,根据进入溶液中的质量与置换出来的质量之差考虑,如果不是置换反应就看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变化。【详解】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物是铜和硫酸亚铁,进入溶液中的是铁,相对原子质量为 5

13、6,置换出来的是铜,相对原子质量为64,则进入的少,出来得多,所以溶液质量减少了,A 错误;B氧化铁固体和硫酸反应中,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质量增加,B 正确;C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和水,溶液质量不变,C错误;D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不反应,故溶液质量不变,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解答本题的主要方法是看进入溶液中的物质是什么,被置换出来的物质是什么,根据二者的差值来分析溶液的质量变化情况,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灵活应用。14.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B鉴别硬水和软水观察液体是否浑浊C鉴别水、氯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

14、D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应该用盐酸,A错误;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与是否浑浊无关,观察是否浑浊无法进行判断,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B 错误;C、氯化钾会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而水和硝酸银混合无明显现象,因此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C 正确;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的含量也较低,不能将其点燃,所以不能用通入氧气,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15、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5.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 价_;硝酸铵中的阳离子_;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答案】(1).N2 (2).(3).NH4 (4).Ca+【解析】【详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是N2;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可表示为;硝酸铵中的阳离子铵根离子,化学式为NH4;+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符号是Ca。16.请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1

16、)硫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2)图乙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3)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非金属元素 (2).16 (3).S (4).S+O2SO2【解析】2-【详解】(1)硫属于非金属元素,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6。(2)图乙所表示粒子中质子数是16,核外电子数是18,因此是硫离子,其化学符号是 S。(3)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17.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2-(1)图中的氧化物有_种。(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两种 (

17、2).H2O+C【解析】【分析】根据微观模拟图,结合图例的说明,判断反应中各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并根据判断结果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并根据反应的特H2+CO (3).置换点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详解】(1)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反应物是 H2O 分子和 C 原子;生成物是 CO 分子和 H2分子;反应为高温条件下,单质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由于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化物的化合物,则图中的氧化物有两种,即 H2O 和 CO 都是氧化物;(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应属于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的置换反应。【点睛】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

18、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使用和汽车制造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1)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2)氢化镁(化学式:MgH2)固体看作为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是_。H2+CO;该反【答案】(1).CH4 (2).MgH2+H2OMg(OH)2+H2 (3).携带方便,使用安全【解析】【详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 CH

19、4。(2)提供能源时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碱是氢氧化镁,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H2OMg(OH)2+H2。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安全。1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g;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填“增大”或“减小”)。(2)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将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_(填“”)乙。【答案】(1).16g (2).减少 (3).20%(4).甲乙【解析】【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1

20、6g,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t2时甲物质的的溶解度是 25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将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甲物质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此时溶解度是16g。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降温后乙物质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由于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 16g,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 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之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A、C

21、 的化学式分别为_、_;D 在生活和生成中的一种用途是_。(2)E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HCl (2).NaOH (3).光合作用的原料、灭火 (4).Na2CO3+2HCl2NaCl+H2O+CO2 (5).CO2+Ca(OH)2CaCO3+H2O【解析】【分析】AE 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 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 A 为稀盐酸,B 为氢氧化钙;A 与 C 能反应,B 与 D 能反应,由盐酸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则 E 为碳酸钠

22、,C 为氢氧化钠、D 为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 为稀盐酸,B 为氢氧化钙,C 为氢氧化钠、D 为二氧化碳,E 为碳酸钠。则(1)A、C 的化学式分别为 HCl、NaOH。D 是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灭火剂等;(2)ED 反应,即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B 与 D 反应,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

23、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即可。21.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用合金废料(含铁、铜和铝)制取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实验流程如下(部分生成物已略):(1)合金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R2NaAlO2+3H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出 R 的化学式为_。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由铜制取硫酸铜溶液有以下三种途径:ICu+2H2SO4(浓)+O2CuSO4+SO2+2H2O2CuO CuO+H2SO4CuSO4+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你认为最佳

24、途径是_(填序号),理由是_。【答案】(1).混合物 (2).H2O (3).Fe+H2SO4FeSO4+H2 (4).II (5).I会产生污染物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并且硫酸的利用率低,III 不产生硫酸铜,还产生污染物一氧化氮【解析】【详解】(1)合金是金属和金属,金属和非金属经过熔合得到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所以合金属于混合物;(2)生成物中有 2 个钠原子,2 个铝原子,4 个氧原子,6 个氢原子,反应物中有 2 个铝原子,2 个钠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所以 R 是 H2O;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3)由于 I 会

25、产生污染物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并且硫酸的利用率低,III 不产生硫酸铜,还产生污染物一氧化氮,所以最佳途径是。22.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反应结束后,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除了玻璃棒外,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2)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氨气(NH3),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3)上图中的 C、D、E 三种装置,均可用下图的 F 装置代替。若用F 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F 装置的_(填“a”或“b”,下同)口

26、通入;若用F 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先在 F 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氧气从 F 装置的_口通入。(4)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是_。【答案】(1).2KClO32KCl+3O2 (2).A (3).烧杯 (4).漏斗 (5).B (6).b (7).a (8).H2CO3H2O+CO2【解析】【详解】(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属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备气体的反应,因此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反应结束后,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除了玻

27、璃棒外,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名称是烧杯、漏斗。(2)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氨气(NH3),该反应属于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备气体的反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B。(3)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需要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F 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F 装置的 b 口通入;若用F 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水从b 口排出,则可先在F 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氧气从 F 装置的 a 口通入。(4)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溶液变成红色,加热后碳酸分解,因此溶液又变成紫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O3H2O+CO2。、N

28、aHCO3是生活在常见的盐,某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了探究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已知:Na2CO3、NaHCO3的水溶液均呈碱性;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 Na2CO3、H2O 和 CO2)。(1)称取两种固体各1g 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各加入5mL 水,振荡。固体成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发现 Na2CO3完全溶解,而NaHCO3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在相同温度下,_。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 12 滴酚酞溶液后,溶液均显_色。(2)取少量 NaHCO3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大试管口有水珠生成,_。用_的方法除去混在 Na2CO3粉末中少量的 NaHCO3。(3)测定 Na2CO3样品

29、(含氯化钠杂质)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 mg 样品放入烧杯内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证明反应后氯化钙有剩余的方法是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n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1).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大 (2).红色(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加热 (5).CaCl2+Na2CO3CaCO3+2NaCl (6).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有沉淀生成 (7).【解析】【详解】(1)称取两种固体各 1g,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 5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

30、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说明在同样的温度下,同质量的两种固体在同体积的溶剂中,Na2CO3比 NaHCO3易溶于水,即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显碱性,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12 滴酚酞溶液后,溶液均呈红色;(2)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因此可观察带的现象是:大试管口有水珠生成,生成的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加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因此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混在 Na2CO3粉末中的少量的 NaHCO3;(3)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方程式为 C

31、aCl2+Na2CO3CaCO3+2NaCl,证明反应后 CaCl2有剩余的方法是再加入碳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设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g,则根据方程式可知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00 x n106:x100:n解得 x106n/100因此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点睛】本题考查 Na2CO3和 NaHCO3性质的比较,注意把握 Na2CO3和NaHCO3性质以及相关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24.科学家发现,中草药成分中提取的“汗防己碱”能有效避免病毒进入细胞,有助于预防埃博拉感染,其分子式为C38H42N2O6。请回答:(1)汗防己

32、碱属于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汗防己碱由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3)汗防己碱中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答案】(1).有机物 (2).四 (3).7:1 (4).氮【解析】【详解】(1)汗防己碱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2)汗防己碱的分子式为 C38H42N2O6,因此由四种元素组成,分子中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42:67:1。(3)由于 C、H、N、O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12、1、14、16,因此根据分子式可知汗防己碱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25.取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27g 放入烧杯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

33、生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在 04g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g。(3)求原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NaOH+HClNaCl+H2O (2).(3).10%【解析】【详解】(1)从图象可以看出,滴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在 04g 时,没有出现沉淀,所以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2)从图象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加入氢氧化钠 4g 开始出现沉淀,到加入氢氧化钠 12g,沉淀开始不变,所以与氯化铜反应的NaOH 的质量为(12-4)g20%;(3)设原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 g,则根据方程式可知CuCl2+2NaOHCu(OH)2+2NaCl135 80 x则135:80 x:解得 x所以原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27g100%10%。【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学会分析图象,判断产物,属于一道溶液综合性的题目。本题是溶液和化学反应、图象融合的题目,是综合性的题型,要求比较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象分析出生成氢氧化铜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