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州市202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2022. 12 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 5毫米黑色墨水签 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 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 .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材料与评述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1材料评述A
2、2021年,黄埔陂头岭遗址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 晚期、战国中晚期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华夏海洋文明起源于岭南B距今约5000年左右 良诸文化遗址,出现了王城、祭坛、礼器系统反映出当时青例铸造技术成熟C1996年.河南新邓的郑国祭把遗址(春秋时期)出土了完整的“九鼎八箧”反映出当时分封制彻底崩溃D蒙古国境内诺彦乌拉匈奴葛地出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中原文物双龙纹透难玉璜可用于研究汉.匈交往A. AB. BC.CD. 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重要依据蒙古国境内诺彦乌拉匈奴葛地出 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中原文物双龙纹透难玉璜”可知,中原文物流入匈奴是汉匈摘编自徐龙国
3、中国古代城市与文明起源材料二 中国早期城市制度是由周礼规定的。在周礼之后,古代城市的发展进 程始终伴随着国家的权力确认。从秦汉以后到宋,中国的城市政治制度既体现为国家结构的 严密,也体现为市场和社会、家庭要素的功能性导入。摘编自姚尚建在城市革命之前中国古代城市的制度巩固材料三 近代以来进入工业时代,经济中心城市优先增长。中国城市发生分化,部分城 市衰落,而另一部分城市因被迫开放成为通商口岸脱颖而出,如上海、天津、武汉、广州、 重庆等沿江、沿海的中等城市相继发展成为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摘编自何一民试析近代中国大城市崛起的主要条件材料四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国家,却也较早承受了
4、转型时期公共 卫生状况严重恶化的后果,不得不摸索出一套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公共卫生管理 制度。最终,英国构建出一套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 度。摘编自王广坤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1)结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简析材料一、二、三中推动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2)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城市化早期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近代英国发展 公共事业的意义。【答案】(1)材料一:上古时期,经济尚不发达,城市主要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而出现;材料二:古代(秦汉以后到宋),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经济和政治统 治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材料
5、三:近代工业化的推动;外来侵略不断加深,自然经济解体,大量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 者涌入城市;沿江沿海的通商口岸城市具有区位优势;近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问题: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严重,交通拥堵等。意义:保障了民众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实力提升。【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的“中国初期的城市,不是经济起飞的产物,而是政治领域中的 工具”可得出“上古时期,经济尚不发达,城市主要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而出现;根据材料 二中的“从秦汉以后到宋,中国的城市政治制度既体现为国家结构的严密,也体现为市场和 社会、家庭要素的功能性导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
6、发展, 商品经济和政治统治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根据材料三中的“近代以来进入工业时代,经济 中心城市优先增长”可得出“近代工业化的推动”;根据材料三中的“另一部分城市因被迫开放 成为通商口岸脱颖而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外来侵略不断加深,自然经济解体,大量破 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涌入城市“;根据材料三中的“上海、天津、武汉、广州、重庆等沿江、 沿海的中等城市相继发展成为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可得出“沿江沿海的通商口岸城市 具有区位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近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问题:根据材料四中的“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国家,却也较早承受 了转型时期公共卫生
7、状况严重恶化的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 严重,交通拥堵等“;意义:根据材料四中的”英国构建出一套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 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保障了民众身心健康,有利于社 会发展和国家实力提升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但这种变革往往最能体现历史的演 进就迹。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摘编自伦宁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及特点时期政治制度变迁特征概要说明夏商周贵族政治时代殷商确立了封建制和较完备的宗法制;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紧密相联,形成了 一个政治和血缘相互担结的分层治理结构春秋战国官僚制帝国过
8、渡时代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崩溃。秦朝汉朝开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时代秦朝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汉代巩固。三国魏 晋南北朝贵族与皇权并行时代官僚门阀化和地方政治豪强化。隋唐大一统官僚帝制走向成熟的时代隋唐像是一对扣得很紧的锁域,前一个创制,后一个继承, 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制度转变。宋朝政治制度繁杂的时代矫五代之弊,重视权力的分散和制衔,但矫枉过正,形成了机 构庞杂、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政府体系围绕材料中中国古代有关朝代政治变迁的信息,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 述。(提炼观点或整体或任选一点,可赞同,可反对,可提出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 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
9、晰)【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阐释:以地方行政制度为例,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推广至全国,设立郡、 县两级行政机构;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到东汉末年,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 由郡、县两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 沿用,后发展为道、州、县三级地方行政系统;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和县二级,并派文 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 县三级制;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后演变为行省制。行 省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
10、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总之,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国家通过不断完善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对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势。阐述: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情况,主要呈现出四大基本趋势。是从先秦到秦汉,呈 现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变迁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逐渐走向 崩溃,以皇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逐步确立。二是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从秦朝建立皇帝制 度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皇权不断强化。三是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完善,以地方行政制度为例, 秦朝建立郡县制
11、度,汉代解决王国问题,宋朝派文臣相任地方官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都 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断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四是选官制度不断变化,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 到秦朝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再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 中央政府最终完全掌控官吏选拔和任用权。【解析】【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首先,分析材料的内容,根据题目要求,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 题,学生应选择一个自身比较熟悉且较容易论证的论题,根据材料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 中“政治制度变迁特征”可将论题拟定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中央集权的不 断加强”:对论题进行论证,可选取从秦朝到元朝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进行阐述,
12、学生可选 取秦朝推行郡县制,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王国问题基本解决,再 到东汉末年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唐朝的道、州、县以及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 朝推行行省制等史实,论证过程要注意史论结合,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 单的总结和升华。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教会到封建王权再到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权,西方印刷媒介的内容监管制度不断 发展。1450年古腾堡印制术改进以后,书籍以大量标准形式复制,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廷 大规模禁书与推行书籍审查制度,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设立禁书目录委员会。封建王权时 代,许可制度最终通过国家机器以立法的方式固定下来,由此
13、特许出版和出版检查制度组合 在一起,构成一张早期印刷媒介内容控制的网络。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欧洲各国虽然陆续结 束了原来的集权主义媒介管制模式,但印刷媒介并没有真正获得自由,叛逆罪、诽谤罪与知 识税、津贴制是管制出版业的强、硬两种手段。尽管直至19世纪印刷媒介才彻底实现自由 和独立,但近代以来,西方出版业仍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保障言论自由、优化产业发展和 保护未成年人的三大原则,并由此形成了西方出版内容制度设计的三大价值目标,即政治福 利、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摘编自黄春平西方印刷媒介内容监管的制度变迂及历史启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印刷媒介内容监管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
14、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西方出版业所形成的原则和价值目标的 认识。【答案】(1)呈阶段性;政府监管,官方主导;手段多样,既由立法监管,又有经济控制; 服务于权力阶层。(2)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天赋人权、自由等启蒙思想的基础上的,言论和出版自由 是重要的人权,通过创造财富以追求自身的幸福也是资产阶级人权观所鼓励的。基于此,近 代西方出版业逐渐形成了保障言论自由等三大原则和政治福利等三大价值目标。但是,西方 出版业从本质上仍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工具。【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中的“从教会到封建王权再到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权,西方印刷媒介的 内容监管制度不断发展”可得出“
15、呈阶段性”;根据材料中的“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廷大规模禁 书与推行书籍审查制度,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设立禁书目录委员会”可得出“政府监管,官 方主导”:根据材料中的“许可制度最终通过国家机器以立法的方式固定下来叛逆罪、诽 谤罪与知识税、津贴制是管制出版业的强、硬两种手段”可得出“手段多样,既由立法监管, 又有经济控制”;根据材料中的“这种新的形势卜.教廷大规模禁书与推行书籍审查制度通 过国家机器以立.法的方式固定下来印刷媒介并没有真正获得自由,叛逆罪、诽谤罪与知 识税、津贴制是管制出版业的强、硬两种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服务于权力阶层(2)根据材料中的“西方出版业仍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保障
16、言论自由、优化产业发展和保 护未成年人的三大原则即政治福利、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西方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天赋人权、自由等启蒙思想的基础上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重要的人 权,通过创造财富以追求自身的幸福也是资产阶级人权观所鼓励的,基于此,近代西方出版 业逐渐形成了保障言论自由等三大原则和政治福利等三大价值目标”: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 主义国家的性质分析可得出“西方出版业从本质上仍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社 会秩序的工具”。交往的结果,该文物可用于研究汉匈交往,I)项材料与评述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D项正确; 黄埔陂头岭遗址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中晚期等时期的文化遗
17、存,可以反映岭南先 秦文明进程,材料未涉及海洋文明起源,排除A项;青铜铸造技术成熟是在商周时期,不是 良渚文化时期,排除B项;分封制彻底崩溃于战国时期,与题干所述“春秋时期”不符,排 除C项。故选D项。2 .有学者指出:“严格说来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 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商周时期尚未实现统一B. “封建的统一”指“大一统”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D.“封建”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有利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
18、根据材料,秦以前的中国, 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而不是商周时期尚未实现统一,排除A项;”封建的统一”是指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没有实现大一统,排除B项;材料中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 是一种政治制度而非社会形态,排除D项。故选C项。3 .唐代科举下,学馆授课、考试均以儒家经典书籍为基础,首先保证学子领悟律法之精神。 在策问这一环节中,也有关于律法的内容。学子们登科之后,将断狱之职纳入官员考课范围。 唐政府此举旨在()A.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B.落实律法儒家化原则C.提升官员 行政效能D.确保士大夫法律素养【答案】C【解析】【详解】由“首先保证学子领悟律法之精神” “将断狱之职纳入官员考课范
19、围”可知,唐代 科举考试重视读书人的法律素养和司法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官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C 项正确;材料主旨并非考试程序的规范,排除A项;落实律法儒家化原则是材料所述举措的 影响而非目的,排除B项;确保士大夫法律素养是目的之一,但并非主要目的,排除D项。 故选C项。4 .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40乐 到1072年,客户比例下降到30机 这一现象将()A.抑制租佃关系发展B.导致户籍管理失控C.增加国家赋税收入D.导致自然经济解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
20、户,客户指没 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 40%,到1072年,客户比例下降到30%”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北宋客户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意味着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主户上升, 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项正确;抑制租佃关系发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而不是作 用,排除A项;客户比例下降不足以得出政府户籍管理失控,排除B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C项。5 .清入关前,凡军国大政皆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议 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金议既定,虽至 尊无如之何”。据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A.
21、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B.呈现了近代议会制的雏形C.易于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D.实际权力等同于明代内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诸王大臣金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很大 权力,由其决定的事,连“至尊”也难以更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A项正确;议 政王大臣会议是封建社会的上层贵族参政制度,议会制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排除B项;该 机构组成人员是满族上层贵族,不易于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排除C项;议政王大臣会议与 明代内阁的权力并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6 .有学者指出,传统的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天下”,而不是“世界”上:近代“天下”几 近耗尽生命,战争使世界”降
22、临中国,中国人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该学者意在说明() A.传统“夷夏观”遭到彻底摒弃B.世界史地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新旧两种文化产生激烈冲突D.鸦片战争引发中国思想界的姐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战争使世界降临中国,中国人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该“战争”是指鸦片战争,该学者意在说明鸦片战争引发中国思想界的娉变,D 项正确;传统“夷夏观”遭到彻底摒弃的说法均过于夸大,排除A项;世界史地知识的传播 也只是探索世界的一个角度,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两种文化的趋势,并没有直接反映 其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7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等领导人以耶稣立教,贬孔子
23、、斥菩萨,把中国人一切旧的 信仰统统划入“邪魔妖鬼”,推行一些与本土迥异的风俗。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反封建意识在逐渐淡化B.文化信仰脱离中国国情C.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权威D.信奉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贬孔子、斥菩萨,把中国人一切旧的信仰统统划入邪魔妖鬼”并 结合所学知以可知,大平天国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否定,并推行了与本土河异的风俗,这说明 太平天国在文化信仰上脱离中国国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封建意识, 排除A项;当时中国儒家文化仍然是主流,排除C项;太平天国建、,/ 了封建政体,不属于西 方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8 .下表所示的是抗
24、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第一阶段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正太铁路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根据地的敌伪据点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A.收复了华北地区的广大失地B.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C.延缓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破坏正太铁路” “摧毁各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反击日伪军的报 复扫荡”可知,这一战役应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歼敌四万余人,沉重地打击了 H军的侵略气焰,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 胜的信心
25、,D项正确;百团大战后,华北绝大多数地区仍然是敌占区,排除A项;粉碎了日 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应为淞沪会战的影响,排除B项;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战略相 持阶段到来的时间为1938年,排除C项。故选D项。9 .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均认为应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应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共 商国是,在谈判结束后,应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据此可知,重庆谈判() A.扩大了国民党统治基础B,国共双方均有谈判诚意C.有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D.旨在解决国共双方分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均认为应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应邀集各党派代 表及社会贤达共商国是,在谈判结束后,应迅速
26、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可知,在重庆谈判中, 国共双方均认为应与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共商国并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这有助于推动中国 的政治民主化,C项正确;重庆谈判并未扩大国民党的统治基础,排除A项;在重庆谈判中, 国民党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缺乏谈判诚意,排除B项;国共双方谈判的目的不 一样,并非要解决国共双方分歧,排除D项。故选C项。10 .下表人民日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报道年份统计,该表反映出当时()年份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报道数量2474528443825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引起反响B.包干到户的方式得到了认可C.民众对市场经济存在着质疑D.计划经
27、济体制的弊端已凸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民日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报道年份统计”可知,表格反映了 人民日报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报道数量有所增加,体现党中央在向社会介绍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明这种制度提出后已在社会引起关注,人民日报代表政府来进行宣传, A项正确;1982年一一1988年包干到户政策并非得到普遍认可,且从表格中无法体现,排 除B项;材料仅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法体现民众对市场经济的态度,排除C项;报 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非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排除I)项。故选A项。11 .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
28、 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该学者意在说明()A.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B.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C.美洲文明发展的独立性D.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同源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非洲和美洲虽然独上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 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可知,非洲和美 洲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并建立国家制度,说明非洲和美洲发展具有统一性,B项正 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非洲和美洲地区历史发展的特征,没有体现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 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统性,而非强调美洲
29、文明的独立 性,排除C项:材料内容强调了非洲和美洲文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没有体现其根源,无法 得出两者文明的同源性相关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12 .罗马平民最初旨在制订限制最高长官权力的相关法律,但随着斗争的发展,逐渐演变为 以成文法形式规范传统习惯的礼制、习俗和诉讼程序等。当时,一般贵族也不希望代表少数 豪门大族的行政长官任意处理政务。这说明()A.罗马社会矛盾的复杂性B.罗马法缺乏实质性的进步C,贵族与平民利益的趋同D.传统习惯具有强大生命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罗马平民最初旨在制订限制最高长官权力的相关法律,但随着斗争的发 展,逐渐演变为以成文法形式规范传统习惯的礼制
30、、习俗和诉讼程序等。一般贵族也不希望 代表少数豪门大族的行政长官任意处理政务”可知,罗马成文法诞生前,罗马存在平民与贵 族、一般贵族与豪门等多种矛盾,A项正确;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是罗马法律的重要进步,使 法律发展到成文法时代,排除B项;在制定成文法的问题I:, 一般贵族与平民具有共同的诉 求,但是C项所述二者利益趋同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提到传统习惯,但是是否具有 强大生命力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13 .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该航海家(A.深信“地圆说”B.途经了非
31、洲西南端的好望角C.在东方实现了 “黄金梦”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该航海家(A.深信“地圆说”B.途经了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C.在东方实现了 “黄金梦”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可知该航海家是哥伦布,依据 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深信“地圆说”决定向西航行到印度,结果到达了美洲,A项正确; 哥伦布航行不会途经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排除B项;哥伦布没有到达真正的东方,排除C 项;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排除D项。故选A项。14 . 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
32、布,只要南部各州的普通叛乱分子宣誓效忠联邦,“遵守并忠 诚的拥护总统在叛乱期间发布的所有有关奴隶的宣言”,便予以特赦,并恢复除奴隶及第三 者权利以外的财产。这一直言()A.助推了美国民主化进程B.宣布了黑人奴隶的解放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D.消除了南北分裂的根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遵守并忠诚拥护总统在叛乱期间发布的所有有关奴隶的宣言,便 予以特赦,并恢复除奴隶及第三者权利以外的财产”等内容可知,该宣言有利于解放黑人奴 隶,同时有利于争取南方普通叛乱分子维护国家统一,所以该宣言助推了美国民主化进程, A项正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了黑人奴隶的解放,排除B项;该宣言没有体现联邦
33、政府权力的扩大,排除C项;南北分裂的根源是两种经济制度的差异,排除D项。故选A 项。15 .下图为苏联部分农产品产量示意图(单位:百万吨/头)。据此图可以得出()A.斯大林模式阻碍了农业现代化C.苏联工农业生产结构严重失衡B.西方国家对苏联的禁运已奏效D.农业集体化挫伤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苏联部分农产品产量示意图”可知,1928年一一1932年苏联部分农产 品产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而此时段的苏联正值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期,这说明农业集体化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致使农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D项正确;1936年斯大林模式正式形 成,排除A项;1929年一一1933年西方国家
34、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期间,西方国家对苏联并非 采取禁运政策,排除B项;图示只反映出农业发展状况,无法体现工业生产产量,也就无法 得出工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16 . 1892年7月15日-8月24日,德国不来梅参议院连续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如建立霍乱 专门医院,向市民宣传霍乱预防知识,关闭市场和舞会等,霍乱基本没有给不来梅带来冲击; 德国汉堡市政当局则拒绝公开承认汉堡爆发了霍乱,最终共有16944例霍乱病例,死亡8594 人。这反映了()A.帝国防疫制度有待完善B.两地疫情程度不同C.州政府权力高于联邦政府D.疫情造成巨大损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来梅参议院连续采
35、取一系列防疫措施 汉堡市政当局则拒绝公开 承认汉堡暴发了霍乱”可知,德国不来梅参议院连续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防止疫病的危害, 而德国汉堡市政当局则拒绝公开承认汉堡爆发了霍乱,说明德意志帝国卫生防疫制度有待完 善,A项正确:两地疫情导致的后果有所差别的原因主要不是疫情程度不同,而是采取的措 施得当与否,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州政府权力与联邦政府权力关系的问题,排除C项; 疫情造成巨大损失的是汉堡,不是不来梅,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 .有同学研究先秦文献中禹的形象,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日:(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
36、(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大戴礼记五帝德材料二 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 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坎,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馀堪其上, 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墨子节葬下材料三 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 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 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I)分别阐述上述材料(儒、墨、法家)中记述的禹形象。(2)综合材料中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3)指出上述材料
37、对研究禹的形象的价值和不足。【答案】(1)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墨家将禹想造成节葬的典型,法家将禹想造 成严明决纪的形象。(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 迅速发展;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旧的贵族等 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在社会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思想文化 上,私人讲学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答出3点即可)(3)价值:以上材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研究禹的形象具有参考价值。不足 之处: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直观地反映禹的形象。【解析
38、】【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的“(禹)敏给克济,其德不I可(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译为“禹为人聪明机智,办事敏捷又勤奋,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他讲的话诚实可信“,结 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根据材料二中的“衣衾三领上毋 通臭”译为“棺木三寸厚,足以让尸体在里面腐烂就行,衣衾三件,足以掩盖可怕的尸形就行, 及至下葬,下面不掘到泉水深处,上面不使腐臭散发,坟地宽广三尺就够了“,结合所学知 识可得出“墨家将禹想造成节葬的典型”;根据材料三中的“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 君后至而禹斩之译为大禹在会稽山上接受各方诸侯的朝拜,防风国的国君迟到了,被大禹 处死”,结合所
39、学知识可得出“法家将禹想造成严明决纪的形象(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从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阶级关系等角度进行概括。(3)价值:史料按价值划分,分成一手史料(实物史料、直接记载的客观事实等)和二手 史料(文献史料、经中间人修改的史料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本题史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 二手史料),对研究禹的形象具有参考价值;不足: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 不能对其进行印证、补充和纠正,因此不能直观地反映禹的形象。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上古时期,人们只称“城”,而不称或少称“城市”。中国初期的城市,不是 经济起飞的产物,而是政治领域中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