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与东北区域文化的变迁 附闯关东与东北文化流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80343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闯关东与东北区域文化的变迁 附闯关东与东北文化流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闯关东与东北区域文化的变迁 附闯关东与东北文化流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闯关东与东北区域文化的变迁 附闯关东与东北文化流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闯关东与东北区域文化的变迁 附闯关东与东北文化流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三百年间,关内(主要是华北地区)人口向东北地 区的迁移,俗称“闯关东”。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堪称世界 移民史上的奇迹,美国学者谓之“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东方杂志1928 年第25卷第24号,第49页)。作为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现象,闯关东移民 的大批进入,促进了东北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也促使东北区域文化发生 了方方面面的变化。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吸收,最终形成了 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一个“闯”字,形象地表明这种迁徙在当时多数情况下是私下进行的,是越轨 犯禁的行为。清初,关内人口到东北是自由的,并不需要闯。顺治元年(1

2、644 年),清廷迁都北京,约有90万人“从龙入关”,辽沈地区一时野无农夫,路无商 贾,土旷人稀,生计凋敝。为恢复和巩固东北后方,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 向全国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以奖励的方式,吸引关内人口到东北屯垦。 这项政策的出台,拉开了清代关内人口移民东北的序幕。在招垦政策鼓励下,大 量移民迁入辽沈地区。遗憾的是,这一政策仅实行了 15年,康熙七年(1668年), 清朝出台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令,对招募移民的官员不再嘉奖,同时开始 限制移民迁往东北,但此时并未完全禁止移民进入。至乾隆五年(1740年),清 朝才正式封禁东北。嘉庆、道光、咸丰三朝继续实行封禁政策,直到咸丰末年,

3、清朝在内忧外患逼迫下,才陆续在东北地区解禁,至20世纪初完全开禁,大量 移民如潮水般涌入。然而,即便是在封禁时期,完全的封禁也从来没有实现过。迫于生计的关内 农民,铤而走险,冲破封禁,进入东北地区。每遇大灾大荒之年,统治者更是采 取默许态度,主动对灾民放行。康熙末年,东北地区已有十几万山东人,乾隆四 十一年(1776年),移民人数超过了百万。这些移民基本上都是在封禁时期,通 过各种途径非法进入东北的,故称“闯关东、以后一直为世人所沿用。那么,终 清一代,究竟有多少关内人口进入东北地区?当时没有调查统计,只能通过对东 北地区人口的增长来推算移民数量。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地区总人口为184

4、1 万,其中,关内移民至少有1000万。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继续实施移民实边 政策,移民数量持续增加,整个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移民总数为1983万人,其 中在东北定居的910万。由此可见,清代至民国,闯关东移民约有3000万人, 其中约2000万在东北定居。闯关东移民主要来源于华北地区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其 中以山东人最多,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次之为河北及河南人。来东北的关内移民 大都是在家乡无法生存,“死逼梁山下关东”的灾民、难民及赤贫者,因此,早期 移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后来逐渐扩大到劳务、工商业等领域,越来越多的移民 被工厂、矿山、码头、铁路沿线吸收成为劳工,为东北工矿业的兴

5、起、铁路建设 等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止匕外,还有一小部分移民在东北经营商业。近代东北地 区的商人主要来自关内,逐渐形成了山东帮、河北帮、山西帮等行帮势力,在东 北一带实力很强,“汉民至江省贸易,以山西为最早,市肆有逾百年者,本巨而 利亦厚”(徐宗亮:光绪黑龙江述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民国年间,关内商人经营范围遍及钱庄、粮栈、货栈、当铺等行业,促进了近代 东北商业贸易的兴起与发展。人是文化的载体,人口在空间的位移实际上是人口所负载的文化的流动,因 此,移民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迁移。人口迁移不仅造成了各种文化要素在空 间上的位移,也必然导致移民地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6、其结果是新文化的出 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之一,闯关东在文化上的影响无疑 是巨大的。汉族移民的进入导致东北区域文化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 是以满族为主体的区域文化逐渐被汉族文化同化;二是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文化 也产生重要影响,汉族传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清代至民国,随着关内移民大批进入东北地区,汉族逐渐成为东北人口的主 体,已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以满族为主体的土著民族“起居、饮食、衣服、言语, 均与汉人同化(伯勤:黑龙江沿岸一瞥,中东经济月刊1931年第7卷第4、 5合号,第199页),山东人“移风易俗,使东北完全汉化,厥功尤伟”(黄泽苍 编:山东,中华书局1935年版

7、,第112页)。清入关前,作为官方通用语言的满语处于兴盛期,从统治阶层到平民百姓, 几乎人人都能讲满语。汉人官吏不通满语,则无法参与政事。入关后,随着关内 移民的大量进入,汉族人口超过了满族人口,满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汉语取代。 尽管从乾隆时期开始,清朝统治者相继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国语骑射”,并对东 北地区实施了近二百年的封禁,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文化的 交流与融合。汉族移民长期在东北生产生活,与当地满族交往频繁,逐步改变了 满语的语言环境,使用满语的人逐渐减少。东北地区满语的衰落与移民的脚步是 一致的,奉天最早,吉林次之,黑龙江最晚。同治年间还是满汉文并用,到20 世纪初东北

8、完全解禁之时,东北地区的通用语言已由满语转变成汉语。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靠采集渔猎为生,为了适应 高寒地带的气候需要,多以动物皮毛作为衣服的主要原料。如索伦、达呼尔“以 狗头为帽,双耳挺然,如人生角,又反披狗服,黄森蒙茸,少见多怪者,鲜不望 望然去之,然亦穷苦者装饰如此: 在汉族移民影响下,满族等少数民族学会了 用布帛制衣,“土人以裕槌布制袍,或用茧绸,色尚蓝灰,酱次之,皆缺襟。亦 有服绸缎者,十仅二三,则其得之不易可知”(西清撰:嘉庆黑龙江外记,黑 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63页)。这表明东北满族服饰在清代发生了 很大变化,逐渐接受了汉族服饰。如坎肩,本是汉人

9、衣着,清入关后,满族也将 坎肩作为本民族的服式。至民国年间,满汉在服饰上已基本趋同。随着移民的到来,关内饮食也传入东北。满族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得到改 变,也开始食用黍、玉米、大麦、小麦等粮食作物,并掌握了烧、烤、炖、煮、 炒等各种烹调方法,一些特色美食逐渐成为具有东北地方风味的饮食。光绪二十 年(1894年),河北滦县李连贵来到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在这里开了一家肉 铺,加入中药等原料制作熏肉。后人保留了这种制作工艺,做出风味独特的熏肉 大饼,即风靡全国的李连贵熏肉大饼。汉族过节的传统食品,如上元汤圆、端阳 角黍、中秋月饼等也为满族人所接受喜爱。满族等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的居住方式,是马架、窝棚

10、之类的简易住所,一般 用桦皮、草来建造。清代以来受汉族影响,渐有所改变。随着满汉交流的不断深 入,其房屋建筑风格也有所改变,汉族一些传统特色的建筑形式,影响了东北房 屋的设计和建造。如四合院,是人们熟知的古代建筑形式。清中期以后,东北地 区的四合院成为主要房屋建筑。与此同时、各地移民亦将建房习俗带到东北。汉 族人对建房十分重视,一般要请阴阳先生来看风水,按阴阳八卦等确定方位,选 择良辰吉日上梁,上梁时还要放鞭炮,亲朋好友过来欢聚、道贺。在此影响下, 满族在房屋上梁时,也喜欢放鞭炮庆祝,还要唱祭天祭神的歌谣。由上,东北文化从语言文字到衣食住行,都被深深刻上了移民的烙印,各个 方面均表现出汉化的倾

11、向。在汉族移民文化同化土著文化的同时,不可能不受到当地原有文化的影响, 当时就有人感叹,来东北之汉人,“再世以后,与满洲人同化矣”(王树楠、吴廷 燮、金毓赧等纂:民国奉天通志,沈阳古旧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2280页)。 在汉语逐渐成为东北地区主导语言的同时,满语文化并没有消亡,至今在东北方 言、地名、山脉、河流名称中仍然保留了大量满语文化遗存。在长期生产生活中, 满族创造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满语词汇,名词类如“黏悖悖”“靴靴”“嘎拉哈”, 动词类如“稀罕”“扎孤,形容词类如“遹遢”“特勒”“喇忽”等;“长白山”“兴安 岭”“完达山”“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等都是满语山脉、河流名字。伴随

12、满汉语 言文化的交流融合,汉语大量吸收并保留了一部分满语词语,成为现今东北人民 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词语。旗袍是满族人的发明,满族入关后,汉族人也喜欢上了旗袍。清初,满族男 女老少四季都穿旗袍,圆领、箭袖、捻襟、宽腰,结构简单,但不同层次的人所 穿旗袍各不一致。旗袍以四开襟袍服为尊,普通民服左右侧开襟,也有不开衩的 袍,俗称“一裹圆”。腰间系有束带,上面悬挂腰刀、火镰、匙箸、荷包等小杂物。 清朝中后期,满汉长期混居,相互影响,满族旗袍审美开始发生变化。袍子开襟, 由长变短,窄袖口变肥,原来在腰带上佩戴的腰刀等物品,因不再适应日常的生 产生活,逐渐被烟荷包和香料袋所取代。清末民初,西风东渐,民众

13、不再受清政 府服饰制度的束缚,无论满汉,女子皆爱穿旗袍,旗袍样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女 性旗袍下摆开始绣有花卉图案,出现直领,袖子也由宽变窄,有长短袖之分。并 由直筒式变为紧身贴腰式,成了中国女性的代表服饰。满族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其饮食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东北地区的 饮食文化。满族入关前,饮食以肉类为主。后来,坛炯肉、白肉血肠、猪肉炖酸 菜,玻璃叶饼、苏叶悖悖、驴打滚等特色饮食,逐渐被汉族所喜爱,成为东北城 乡乃至全国各地普遍流行的美食佳肴。东北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当地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火炕。这一习俗由来 已久,金代女真人就有用火炕的习惯。火炕既住人,又能取暖。作为“东北三大 怪”之一的

14、“窗户纸糊在外”,是满族房屋的又一特色。满族人过去用的烟囱也十 分特别,是单独立在墙外的。史载宁古塔“屋皆东南向,立破木为墙,覆以苫草, 厚二尺许,草根当檐际若斩,绚大索牵其上。更压以木,蔽风雨,出瓦上。开户 多东南,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作灶。上下男女, 各据炕一面,夜卧南为尊,西次之,北为卑。晓起则叠被褥置一隅,覆以毡或青 布。客至共坐其中,不相避。西南窗皆如炕大,糊高丽纸,寒闭暑开。两厢为碾 房,为仓房,为楼房。四面立木若城,以栅为门,或编桦枝,或以横木”(杨宾 撰:柳边纪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这里所记载的是三 百多年前满族的居住习俗,在今

15、天东北农村依然随处可见,这说明满族的居住特 色早已被汉族所接受,满汉共同创造出适合东北气候特点的居住文化。可见,在各民族长期文化交流中,既有同化,又有融合。随着时间的流逝, 东北地区在保留原有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入汉族文化,使得一种新型的 带有移民特色的文化形态在东北逐渐形成。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种新型移民文化 具有开拓性、开放性、兼容性等特征,是东北各民族之间长期文化交流融合的结 果。在闯关东历程中,无数移民携妻带子举家迁往东北各地,他们冲破重重阻力, 越长城、渡渤海,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东北后,要在天寒地冻、杳无人烟的新土 地上建立崭新的家园,没有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和品质是无法

16、战胜恶 劣环境的。随着移民的到来,关内不同地区的文化在东北传播开来,在同当地少 数民族文化接触和融合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呈现出多种文化并存 的状态,反映了东北移民文化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特质表现为豁达、豪放、 质朴、宽厚、极少排他等地域特征。东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农耕、渔猎、 游牧等多种生产方式并存,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彼此相互影响,使 得东北移民文化具有了很强的兼容性。在三百年波澜壮阔的闯关东浪潮中也孕育了“闯关东”精神,主要表现为自强 不息的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携手并进的合作 精神,它是东北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见证了无数移民

17、务农务工、伐木筑 路、开发边疆的历程,也见证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种 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闯关东”与东北文化流变摘 要:晚清以来,山东人民开始了“闯关东”,随着大批移民进入东北,山 东人民独特的个性特征,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都对东北原住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东北的文化习俗随之发展演变,逐渐形成如今的“关东风情”,并孕育出内涵丰富 的“闯关东”精神。而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焕发生机,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 意义。关键词:“闯关东”;关东风情;东北文化;现实意义清末以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诸多因素,大批山海关内的民众被迫开始了“闯 关东工 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山东

18、人。本文以清末民初山东人“闯关东”事件为线 索,从文化交流与民俗变迁的角度,试图探寻“闯关东”对东北文化的影响,进而 挖掘“闯关东”的时代意义。一、探寻山东人“闯关东”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闯关东”既是大规模人口迁移史,又是悲怆的人民 苦难史,更是不屈不挠的奋斗史。百余年间,数代移民的血泪与汗水,铺成了漫 漫移民之路,通向神秘未知的关东大地。1 .大规模人口迁移史清朝末年,山东接连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胶澳志记载,咸丰五年(1855) 黄河改道,自此到1912年,山东仅仅因为黄河决口就有52年之多,共决口 263 次,成灾966县次。1灾害也导致了严重的人祸,清末一直到民国,社会持续 动荡不

19、安,战争频频发生,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先后有太平天国的军队, 八国联军,义和团,军阀混战等冲击着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于是,山东人民被 迫背井离乡,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根据1921年至1930年历年移民东三 省的统计,10年内共移入618万余人,移出326万余人,留居者为291万余人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可见一斑。2 .悲怆的人民苦难史在移民东北的漫漫征途上,山东人民用汗水与血泪写下一部苦难史。故土难 离,更何况是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前往千里迢迢的关外,其中的艰难险 阻可想而知。因饱受战乱、天灾、饥饿和苛捐杂税而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在“闯 关东”途中必须经历的不仅仅是疲惫的奔波,

20、政府的阻挠,土匪的抢劫,更为凄 惨的是命丧黄泉,客死他乡。即使成功到达目的地,他们面前的也绝非一劳永逸, 而是东北特有的寒冷气候和当地人的排斥。3 .不屈不挠的奋斗史山东人来到东北后,开始任劳任怨地用辛勤的双手创造未来。在东北的白山 黑水间,他们或开垦土地,自力更生;或经营商业,开办商店;或从事工商业, 辛勤劳动。山东之苦力中写道:“彼等于旅行途中,能忍风霜雨雪之苦,敝衣 褴褛,毫不介意.入夜不肯投宿客栈,常横卧于人家之檐下。”3正是山东人 民艰苦奋斗真实写照。他们的辛勤付出超乎常人的想象,也正是这样坚持不懈地 奋斗使得山东人在白山黑水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顽强不屈地生存下来。二、“闯关东”对东北

21、精神文化影响山东人“闯关东”,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为东北注入了新鲜的“血 液”,同时这样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本身也实现了跨区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山东独特的齐鲁文化与东北的满族文化,山东人与东北原住民不同的性格、习俗、 喜好之间互相融合,塑造出东北人的性格,极大地丰富了东北的文化,形成了独 具魅力的关东风情。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次:首先,“闯关东”本身就具有了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正如上文所述,作为一 部惨痛的苦难史,它已经融入东北人血液中,渗透到骨髓里,成为一种深刻和久 远的文化印记,成为一代人的祖祖辈辈传承的共同记忆。山东人民,东北人民都 自发地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当时的“灾难史、

22、例如“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其主 要流传在山东、辽宁、吉林等地,大致内容是:山东文登一对夫妇生下一条小龙, 小龙的父亲一气之下砍掉了他的尾巴,小龙从此得名“秃尾巴老李: 而“秃尾巴 老李”后来修炼成了龙神,保佑渡海的山东人民平安无恙。再如,在当时黑龙江 流域渡船上,每当船家要开船时,总会习惯性地问一问船上有没有山东人,如果 没有,那么船家就不会开船。两者共同佐证了 “闯关东”的移民历史,反映出山 东人与东北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的现实。其次,山东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深刻地影响着东北人民的个性塑造,东 北的民俗、民风、民情无不打上了山东人性格的烙印。作为礼仪之邦,山东独特 的齐鲁文化是中国的传统主

23、流文化之一。在此影响下,山东人也拥有独特的性格 特征:他们节俭好客,忠实厚道,待人不吝啬;他们豪爽豁达,乐善好施,十分 讲义气;他们朴实勤劳,重义轻利,整个山东可以说民风淳I美。因此,当这些豪 爽的山东人与东北原住民朝夕相处,长此以往,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东北人直爽 开朗、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同时,山东人思想也存在着保守与传统的方面。受 儒家文化长期浸染,山东人乡土观念很重,他们大多安土重迁。正如山东地区一 直流传的说法:“千行百行,种地才是本行,“三十六行,种地为上。”体现出“在 山东人的思想中,土地是最根本的,种地是最高尚、最正经的谋生方法。”4因 此大部分山东移民在来到东北之后,依旧固守传

24、统小农思想,继续着开垦土地的 传统农耕生活,这也与东北人性格中冒险意识较弱,相对传统保守的性格特点相 对应。总的来说,东北人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的思维方式,包容的胸怀,蓬勃 的进取精神,重情重义,乐于助人的品质等诸多人格特征,都与那段“闯关东 的岁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闯关东”对于东北民俗与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作为文化的载体, 人的迁移就意味着文化的交流。因此,“闯关东”浪潮的兴起,也促进了中原文化 融入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意味着齐鲁文化逐步对东北原生文化的分解、重组, 进而熔铸成一种崭新的文化。它脱胎于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又根植于东北原有 的满族文化,我们称之为关东文化。以下从娱

25、乐习俗与饮食习俗两个方面进一步 论述。1 .娱乐习俗娱乐习俗方面,东北二人转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与“闯关东”密切相关。二人转 是东北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有“宁舍一顿饭,不舍 二人转”的说法,可见其在民众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二人转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其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 而莲花落当时流行在华北等地,随着“闯关东”浪潮到来才开始在东北广为传播。 因此,是“闯关东移民潮推动了二人转艺术的成熟与发展。再者,从二人转表演 手段上看,分为三种表演形式:“双玩艺”,“单出头”和“拉场戏”。双玩艺”是一 男一女手持扇子或手绢,边说边唱边舞,其中男的负责“逗眼”,女的负责

26、捧眼 “单出头”是指一个人且唱且跳;而“拉场戏”是演员扮成小旦、小生、小丑等角色, 并用二人转的曲调唱戏。无论是哪一种表演方式,目的都是逗观众开心,博人一 笑。总之,二人转的表演体现出东北人性格的开朗与乐观的一面,表现了对生活 本真的热爱。而这种特征正是来自于东北人亲历过“闯关东”,饱经沧桑的岁月后 对现实反抗。正是因为东北多灾多难,人们才从苦难中自娱自乐,催生了“二人 转”诞生。2 饮食习俗随着闯关东移民潮的到来,东北地区的传统饮食习惯,食品结构等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东北菜的形成与发展。东北菜讲究吃得过瘾,吃得 豪爽,被誉为中国“第九大菜系”。其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

27、闯关东” 的作用不可忽视。“闯关东,之前,东北地区保持着相对原始的饮食习惯,正如俗 语:“棒打泡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当时东北原住民的生产活动主要是采 集和渔猎,他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以肉类为主,较少食用谷米类。在肉类的烹 饪方式上,基本不借助加工工具,而采用较为原始的烧、烤、煮等方式。山东人 民进入东北后,不仅把其主要饮食带入东北地区,而且传播了先进的食物烹饪技 术。在其影响之下,东北的饮食习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东北传统的饮 食结构得到改善,谷物粮食逐渐取代了肉类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的餐桌得到了极 大的丰富。另一方面,东北人民逐渐掌握了各种烹饪技巧,逐渐形成了爆、炸、 烧、蒸、炖等

28、具有东北本土特色的多种烹饪技法。“闯关东”为东北饮食文化注入 了新鲜血液,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饮食习惯人们在同一片白山黑水间共同劳 作生活,研究更美味的烹饪方法,一起煮着同一锅米饭,品尝着同一道菜肴。在 长期的交融中,东北自身的饮食文化逐渐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最终发展为以酱 骨架、杀猪菜、锅包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榛蘑等为代表的别具一格的东北菜 系。总之,大批山东人民“闯关东”,不仅开拓了东北广袤的土地,为东北地区 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而且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东北特有的 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熔铸成为独特的关东文化。三、“闯关东精神的现实意义“闯关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

29、极其独特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对整个东北甚 至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孕育的“闯关东”精神在当下仍 然没有过时。归根结底,其内涵在于“闯”字,这就是中华民族面对天灾人祸,面 对生存困境的坚韧不拔,寻找出路的开拓精神;就是不怨天尤人,不安于现状的 冒险意识;就是不同地区人民和谐相处,以和为贵的处世理念。“闯关东”堪称一 部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而“闯关东”精神正是我们整个民 族的精魂。现如今东北的振兴与发展,更需要老一辈们的“闯关东”精神。我们从民俗与文化的角度探讨“闯关东”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旨在寻根溯源, 对东北文化进行重新解读,让“闯关东”精神再次焕发生机,成为东北人的心灵支 柱和人生信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新的精神动力。综上所述,山东人民“闯关东”,选择踏上东北的土地,揭开了东北近代发展 的新篇章。无论是东北人民的性格,东北的社会民俗,还是独特的关东文化风情, 都受到山东人“闯关东”事件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注释:1袁荣叟等.胶澳志第三卷M.13O2赵中孚.一九二。一九三。年代的东三省移民J.近代史研究所 期刊3高劳.山东之苦力J.东方杂志.1918年第15卷第7号,2.4沈健.历史上的大移民:闯关东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