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B卷 能力提升 单元测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277868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B卷 能力提升 单元测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五单元B卷 能力提升 单元测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B卷 能力提升 单元测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B卷 能力提升 单元测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单元B卷 能力提升高一语文人教版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国际传播是指由大众传播媒介所进行的具有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目的的跨越国境的传播。活动.“中国内容国际表达”是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的主要特点。所谓“中国内容”,是指中国国际传播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教、军事、体育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不断增加中外交流以及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事务的内容。在具体报道中,更加注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国内外事务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所谓“国际表达”,

2、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信息需求等,有针对性地设计传播形式;二是尽可能地通过国际人士、传播对象国家人士的视角表达和解读中国内容;三是借用国际惯例和规则等对中国事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媒体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示中国良好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和展会上,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的报道中,中国媒体也能很好地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立场和观点,发出中国声音。当然也要看到,目前中国国际传播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比如,在内容上仍是着重向世界介绍中国事务与立场,在表达上有时难免

3、陷入以西方为主的思维范式。为了获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正确认识、消除偏见和误解,一些媒体在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过程中过分迁就和迎合西方价值标准,过于强调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等,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中国国际传播的主体地位。在国际舆论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的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需要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努力改变国际传播中存在的碎片化、浅表化、边缘化现象,在突出中国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推动国际传播向更高层次发展。当前,国际传播的主战场已由国内转移到海外。如何在传播中国事务之外,在对全球各类事务的传播中体现中国价值,就成为中国国际传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国际传播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的一个主要

4、原因是国际舆论话语权严重缺失,而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的关键因素是核心价值。中国国际传播要在国际舆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突出中国价值。在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的内容不应限于中国事务,而应强调“全球内容、中国价值”、进一步放眼全球,用中国价值来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对全球事务的报道传递中国价值。传播理念既体现中国立场,又体现世界眼光,强调全球利益共享与合作,更好地让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传播视野强调开放与包容,通过更高层面的议程设置与角度选择,将中国立场寓于客观报道之中,润物无声地传递中国价值,体现中国影响。一个国家走向强盛,既取决于强大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强大的软实力。中国要走向强盛,不仅

5、体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愿意接受来自中国的产品,更体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愿意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认同并推崇中国价值。(摘编自人民日报王庚年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材料二: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在多数国家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并可能对社会主义存在较深误解的世界上,怎样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故事,让其听得进听得懂可接受能认同。一是在落实“真实立体垄面”上创新理念实践。党的十九大对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项具体要求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真实立体全面”作为一个辩证的概念隐含着新的时代内涵。在“自塑”与“他塑”的关系层面,这首先是针对西方舆论场中“镜像中国”与立于东方

6、大地上的“真实中国”之间的偏差和反差。更充分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就是把中华民族昂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崭新姿态完整地呈现在世界面前。同时,相对于“没有发展起来”的过去,在“做好了中国事情”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更具坚持实事求是的底气。“真实立体全面”的多维空间里包含着中国发展独有的生高度复杂性。这个“复杂性”正是“中国故事”的“戏剧性”所在。二是在讲好“制度故事”上下功夫见实效“中国故事”是一个快速发展、迅速崛起,有着最悠久的历史文明传统而走在一条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上的国家和民族的故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中国奇迹”概括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是中国

7、故事的主体,而对世界来说,关注点在于“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几十年的历史经验显示,直到最近,西方关于中国的舆论轨迹基本表现为“垮台论”与“威胁论”的交替循环。但过去他们讲“垮台”很大程度是当真的,就是真认为中国会垮台;讲“威胁”比较牵强,心里未必真有多害怕。现在不同了,讲“垮台”讲不起来的,但讲“威胁”很焦虑。这可以理解为是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和有效性的一种默认。这样的背景,为我们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我们既要讲清楚中国制度与中国奇迹的关系,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源于政治制度的成功,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集中地体现在制度优势和制度竞争力上;又要讲清楚中国制度与人类文明的

8、关系,也就是“中国特色”与“世界价值”的关系。(摘编自对外传播周树春自觉把握新时代国际传播的特征规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内容、国际表达”是以国外受众易接受的传播形式,用受众视角、国际惯例和规则表达和解读中国内容。B.中国国际传播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主要原因是缺乏核心价值和主体地位,且西方国家掌控着国际舆论话语权。C.中国国际传播强调“全球内容、中国价值”就是要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在报道全球事务中传递中国价值。D.西方对中国的舆论由之前“垮台论”转为如今“威胁论”,是对中国制度优越性、道路有效性的一种无奈默认。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

9、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当今国际舆论场“西强我弱”的格局,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中国自身在国际传播中重“自塑”、轻“他塑”的原因。B.中国媒体正通过对重大的国内国际事件报道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中国立场和观点,传递中国价值、重塑大国形象。C.中国国际传播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导致国际舆论话语权严重缺失,要抢占有利的国际舆论地位,就必须突出中国价值。D.西方舆论场“镜像中国”与“真实中国”存在较大偏差和反差的原因,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立场不公正、不客观。3.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2021年7月“泉州

10、: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C.记录中国乡村生活的视频博主李子柒,收获全球亿万粉丝。D.中国在2021年2月25日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上的联系。(4分)5.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你对“中国内容、国际表达”是如何理解的?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年会邀请你作交流发言,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纲要。(4分)附: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成立于2004年,致力于增进中外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国际青年领域的务实合作,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环保、创新等领域,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青年动力。(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11、面小题。名医张炜有一段时间我立志要做医生,而且很快觉得自己是一个医生了。这事起因比较复杂,虽然能找到具体的缘由,但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天生就该是个医生。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看病,最常去的是园艺场门诊部。可有时怎么也治不好,比如咳个不停、皮肤上生了发痒的红疙瘩等,妈妈就会领我过河,去河西一个大村子里找一位名医。名医的名字很怪,不像人名,叫“由由夺”。大家都这样叫,也就没人觉得不对。后来我独自揣摩他的名字,觉得奇怪,也许只有名医才配有这样的怪名吧,反正“由由夺”是海边最有名的医生,他绝不像园艺场门诊部那样量体温、打针,给一包包的药片,而是用另一种方法。妈妈说:“这就是中医。”“由由夺”总是先让我

12、伸出舌头,看一会儿,又让我伸出胳膊。用三根手指按住手腕,我趁这工夫看清了他的手:指甲圆鼓鼓的,比一般人长,但是很干净。我相信自己的全部秘密都被这只手给探去了。我们从这儿取走一小袋粉末、一瓶黑乎乎的药水,还有三包草药。看着妈妈欢天喜地的样子,我知道自己的病好了。回家后按“由由夺”的叮嘱吃药擦药,第一天好了一半,第二天全好了,第三天好上加好。这不是名医是什么?这个神奇的人就在河西,是谁也不能怀疑的事实。我大约被“由由夺”治好了十几次病。外祖母由河西名医说到了另一个人,他就是过世的外祖父。外祖母不太说他,因为害怕自己想得厉害,就使劲压到心底,可这次她实在忍不住了,说:“要是你外祖父在多好,他是远近闻

13、名的名医啊,这点儿小病对他不算什么,唉!你外祖父”妈妈也叹息,说:“咱家没人接下他的手艺,真是”妈妈抹起了眼睛,外祖母没有。外祖母很少掉泪妈妈说外祖母“眼硬”。就在那些日子里,我认为自己该是一个医生。我暗暗思考这个问题,并没有告诉家里人。奇怪的是,我最先想到的不是找人拜师,不是学习医书,而是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是个医生了。我思考了五六天,就决定当一个医生。从此以后,我就以医生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也以一个医生的身份要求自己了。我对所有生病的人都特别关心,不止一次陪感冒的同学去门诊部。我对他们说:“得病了最好找名医,实在不行了就去河西。”“由由夺”这个名字不少人知道。我发现园艺场和村子的人也去河西

14、。我对同学们说:“我其实就是一个医生,不过不想告诉别人,也希望你们为我保密。”他们瞪大了眼睛。我们一起到林子深处,在一块隐蔽的空地上谈论秘密。他们最急于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从我严肃的表情上看,这绝对不是玩笑。我直率地告诉他们,我的外祖父就是一位名医。“啊,原来是这样!那后来又怎么了?”“二九”恍然大悟地问。“后来?”我抿抿嘴,“后来我也做了医生。”“可是没见你给人看过病呀!”旁边的同学像是焦急,又像是埋怨。我眯上眼睛看看远处,点点头说:“会的。”我接着给他们一一号了脉,又看了舌苔。“我有什么病啊?”他们胆怯地问。我说:“还没有很重的病,不过以后也许会有的,发烧、咳嗽,这些总会有的。”他们张

15、大了嘴巴看着我,问:“那怎么办?你会治吗?”我摇头又点头:“当然会。不过在我上学这一段,他们是不会让我开药的。我给你们看了,你们还得去门诊部拿药。”同学们很是惋惜。我再次嘱咐他们为我保密,大家就分手了。我自制了一个小药箱,把家里所有的药片、碘酒和紫药水之类的都装进去。我上次得病没有喝完的一小包草药也收在了里面。“由由夺”用来抹皮肤的黑药水很像某种草木烧成的,这就是草药。我把自己最喜欢的几种野花晒干,研成了粉末,又把一些根茎烧成了灰,分别装在了小瓶中。有一天我的食指被蜂子蜇了一下,又痛又痒,就用自制的药水抹了,两天之后手指好多了:这使我信心倍增。还有一天我的脚被碰痛了,照例也抹上药水,结果当天就

16、不痛了。我觉得自己的医生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于是去林子里总不忘背上药箱。大家被荆棘扎了,不小心碰了哪儿,过去都不会在乎,现在就不同了,有了医生,自然个个都变得娇气了。“黑汉腿”也许是故意的,刚玩了一会就被槐刺扎破手,一边大叫一边跑过来让包扎。另有一个女同学被百刺毛虫蜇过,差不多要哭了。我安慰她,号过脉看过舌苔,用野花根烧成的炭水给她细细地搽了三遍。她马上笑了,说:“这药真管用。”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越是需要保密的事情越是容易走漏。就在一切顺利的时候,麻烦事就来了。先是外祖母把我的药箱没收了,接着又是父亲不无严厉的训斥。他说:“胡闹。这是乱来的吗?”我心里的委屈太大了,但又觉得一时说不清。我只想对

17、父亲大声说明:我已经是个医生了。最让人难堪的是后来班主任找我谈话了。她说:“咱们谈谈你当医生的事吧有这种志向是好的,但这要毕业以后,要经过专门的培养。你先把功课学好吧。”就这样,一位名医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就是中医”“咱家没人接下他的手艺,真是”这两句话语分别表明妈妈对中医的敬重,对名医外祖父后继无人的惋惜。B.“我”用自制药水先后治好自己被蜂蜇过的食指和被碰痛的脚,由此更坚定了“我”的行医宏愿;如此叙述增强了情节的因果逻辑。C.外祖母没收了“我”的药箱,父亲对“我”不无严厉的训斥,是因为他们担心“我”的“胡闹”行医之

18、举可能给小伙伴们造成伤害。D.小说结尾卒章显志,委婉表达了主旨:对成人不能理解儿童的想法,乃至由此对给儿童造成压抑与阻碍的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写海边名医“由由夺”,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其医术特别;再正面描写他给“我”看病诊断的动作以及手部细节,突出其医术精湛。B.小说叙述“我”给同学看病时着意描写了同学的神情细节,诸如“胆怯地问”“张大了嘴巴看着我”等,侧面表现了同学对“我”的崇敬。C.小说以通俗平实、质朴自然的语言来写人叙事,将孩子间的融洽情谊和成人社会中的现实理性巧妙对照,构成情节反转,给读者以隽永的回味。D.小说把“我

19、”“谈论秘密”以及“行医”生涯的场景安排在林子里,描述同学“二九”的质疑,“黑汉腿”等人让“我”上药等细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8.小说中画框语句能否删去?为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9.“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以“我”的视角叙述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颖异,入太学,中进士第。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惟藻和篇,众莫能及。寻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再迁著作佐郎。时王黼与藻同舍,素不咸,出通判宣州,提点江州太平观,投闲凡八年,终黼之世不得用。高宗

20、践祚,召试中书舍人。帝以所御白团扇,亲书“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十字以赐,缙绅艳之。属时多事,诏令类出其手。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又言:“崇、观以来,赀结权幸,奴事阉宦,与开边误国,得职名自观文殿大学士而下直秘阁、官至银青光禄大夫者,近稍镌褫,而建炎恩宥,又当甄复,盍依国初法,止中大夫。”绍兴元年,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以颜真卿尽忠唐室,尝守是邦,乞表章之,诏赐庙忠烈。又言:“古者有国必有史,古书榻前议论之辞,则有时政记,录柱下见闻之实,则有起居注,类而次之,谓之日历,修而成之,谓之实录。今逾三十年,无复日历,何以示来世?乞即臣所领州,许臣访寻故家

21、文书,纂集元符庚辰以来诏旨,为日历之备。”制可。史馆既开,修撰綦崇礼言不必别设外局,乃已。郡人颜经投匦诉其敷籴军食,遂贬秩停官。六年,修撰范冲言:“日历,国之大典,比诏藻纂修,事复中止;恐遂散逸,宜令就闲复卒前业。”诏赐史馆修撰餐钱,听辟属编类。八年,上所修书,自元符庚辰至宣和乙巳诏旨,凡六百六十五卷。藻再进官,其属鲍延祖、孟处义咸增秩有差。言者论其尝为蔡京、王黼之客,夺职居永州,累赦不宥。秦桧死,复职,官其二子。二十八年,徽宗实录成书,右仆射汤思退言藻尝纂集诏旨,比修实录,所取十盖七八,深有力于斯文。诏赠端明殿学士。(节逸自宋史汪藻传)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2、)A.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B.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C.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摩/如其策D.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B.紫诰:指诏书。古时诏书盛以锦囊,以紫泥封口,上面盖印,故称。黄麻:古代诏书用纸。亦借指诏书。C.秩:可指官员的官阶、品级。“贬秩”指官员

23、降级,“增秩”指官员加级,“秩满”指官员品级到了最高级。D.元符庚辰:这里兼用年号、干支纪年。从汉武帝起,皇帝开始有年号。干支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汪藻文才出众。群臣纷纷为徽宗亲自编制的诗写和诗进呈,只有汪藻写的无人能及;时值国家多事,当时的诏令多出自他之手。B.汪藻仕途坎坷。他与同舍的王黼不合,在整个王黼当权的时期不被重用:后来还被谏官以做过蔡京,王黼的门客为由夺去官职。C.汪藻正直敢言。他建言,对于那些贿赂当权、侍奉宦官、开边误国却取得职位的官员。应依照国初的惯例,授予官职不可过高。D.汪藻致力史学,他亲自参与编修九城图志

24、徽宗实录.绍兴八年,汪藻呈上他主持编撰的实录,他和僚属都因此得到嘉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颜真卿尽忠唐室,尝守是邦,乞表章之,讯赐庙忠烈。(2)日历,国之大典,比诏藻纂修,事复中止。14.请简要概括汪藻为抢救文献资料做了哪些事?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岑参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注: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15.下列对

25、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诗人先写自己“年纪”“四十”,“头白始为郎”,有年华已逝、自伤身世之感。B.颔联描写了作者读书的清幽环境,既照应题目,也为下文的抒情言志做了铺垫。C.颈联通过写“惊蝉”“求高树”,“旅雁”“厌后行”,直露心迹,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D.全诗写作者于秋夕读书之时生幽思、发慨叹有“语奇体峻意亦造奇”之妙。16.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述而中,“_,_”用比喻形象地表述了孔子对富贵的态度。(2)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立足现实,通

26、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非秦国的,如果国君对待外来物和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的话,会给人“_,_”这样的不良印象。(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我们国家和民族_的历史记忆,是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因此让非遗好好“活”下来,真正“火”起来,是当代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让一项项非遗进行创造性、现实性的转化,实现和当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对增进民众的历史文化认同,对筑牢文化

27、自信_。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背后都蕴藏着文明的密码,肩上都扛着让非遗代代相传的沉甸甸的责任。毋庸置疑,尽管在非遗项目传承与弘扬上,从国家到地方做了许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举措,也让非遗走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国非遗项目_,在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现象。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本着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做出更多的努力。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让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活化石再次在当下的生活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

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20.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划框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将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完全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这一消息很快成为热搜话题。有人感叹,几十年前中小学生熟悉的劳动课又回来了;也有人问,劳动课怎么上,上什么?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上好劳动课的期待。我们希望通过劳动课让孩子学到的,不只是简单地学会煮饭、洗衣、打扫卫生。劳动创造了人。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还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劳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青少年

29、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不在少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也不少,学生更多在“纸面上、屏幕里”完成“成长”。劳动单列出来开课,强化劳动教育,就是对这类现象的纠偏,具有现实针对性。劳动促成价值观养成,使孩子能够明辨是非,这在思想观念多元的时代具有特殊重要性。通过劳动,不仅能使孩子自觉抵消“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还能让其自小形成热爱劳动的正确价值观。这样,今天的中小学生,未来就会是国家建设者、劳动人民一员,是为美好生活而辛勤劳动的力量。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劳动,不仅能使孩子自觉抵制“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的

30、影响,还能让其自小形成热爱劳动的正确价值观。B.劳动不仅能使孩子自觉抵消“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还能让其自小形成热爱劳动的正确价值观。C.通过劳动,能使孩子不仅自觉抵消“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还能让其自小形成热爱劳动的正确价值观。D.劳动不仅能使孩子自觉抵制“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还能让其自小形成热爱劳动的正确价值观。22.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出劳动教育的三点意义。每点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西部边陲,“00后”中国军人承担起戍边重任,18岁的陈祥榕英勇战斗,奋力反击,毫不畏惧。抗疫战场

31、,援鄂医护人员中出现了许多“00后”的身影,他们学着前辈的模样,治病救人,和死神斗争。奥运会首日,杨倩,一位别着发卡、比着爱心的“00后”女孩摘下首金,赛场上的她沉着冷静,赛场下的她活泼可爱,展示出年轻人的阳光色彩。“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从“00后”的身上,我们能看到青春的色彩,感受到奋斗的力量。这些充满朝气的“00后”是新时代的楷模,应该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缺乏核心价

32、值和主体地位”转述不准确,原文“中国国际传播需要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只是强调中国在国际传播中主体地位确立得不够,不等于“缺乏主体地位”,同时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主体价值就是国家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并不是缺乏。中国核心价值包括拥有国家独立主权,维护国家安全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等。2.答案:B解析:A项”重自塑、轻他塑”不准确,从文本来看,应该是“重他塑、轻自塑”;C.“中国国际传播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导致国际舆论话语权严重缺失因果倒置;D.有些是“偏差不全是偏见”,不同文明、文化的理解不同,造成偏差。3.答案:D解析:材料二第二个观点是讲好制度故事”。D项体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最能

33、支撑观点。4.答案:论题一致。两则材料都是阐述“中国国际传播”的相关问题,论题相同。内容互补。材料一侧重论证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材料二侧重阐述中国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二者内容互补。解析:5.答案:可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的角度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环保、创新等方面任选三个角度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解析:6.答案:D解析:D.“对成人不能理解儿童的想法,乃至由此对给儿童造成压抑与阻碍的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错误,对小说主旨的分析不准确,从小说文本整体语境看,并非表达对成人世界压抑乃至阻碍或扼杀孩子天性的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这篇小说整体上

34、呈现出鲜明的儿童色彩,故事情节饱含童真童趣,充满温情与爱意,展现了儿童纯真质朴的天性,表达对生命本真天性的赞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崇。故选D。7.答案:B解析:B.“侧面表现了同学对我的崇敬”错误,从小说语境看,应是起到渲染童真、童趣的氛围的作用,突出“我”对成为名医的强烈憧憬。故选B。8.答案:不可删去。理由:这句话是“我”答复同学们“会治吗”这一质疑的回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文字的内容为下文叙述“我”背着药箱到树林深处给同学看病上药等场景做了充分铺垫。删去了,一则不能照应“摇头又点头”,二则使情节发展因果逻辑出现漏洞而显得生硬、突兀。解析:联系“我”言语时的动作细节“摇头又点头”,以及话

35、语的前一句“当然会”,不难发现,小说中的“我”面对同学的“会治吗”这一质疑时,其实是矛盾的或者说是不确定的。童稚而天真的“我”自以为是地成为“名医”,这可见其成为名医愿望的强烈,这与其“点头”的细节呼应。但是,“我”又强调“在我上学这一段,他们是不会让我开药的。我给你们看了,你们还得去门诊部拿药”,这其实是“我”机敏地掩饰,生怕因此而暴露了“我”的“秘密”,这就为下文叙述“我”背着药箱到林子里给同学看病上药等场景做了充分铺垫。若删去,则不能照应“摇头又点头”,也使故事情节因果链条出现断裂,而显得突兀、生硬。由此可见张炜小说叙事针脚的细密,情节逻辑的严谨。9.答案:(1)“我”的形象特点:有理想

36、:憧憬成为一位像“由由夺”式的医术高超、受人敬重的名医。好奇、天真:对,名医“由由夺”的医术奥秘深感兴趣,有强烈的模仿实践的欲望。乐于助人、有爱心:特别关心所有生病的人,不止一次陪感冒的同学去门诊部,背着药箱到林子里给受伤的同学上药。有责任感,有自律意识:以医生身份要求自己,主动安慰受伤同学并为其包扎、上药。(2)表达效果:小说以“我”,即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叙述童年“名医”梦想的成因、林中行医场景、梦想破灭等经历,充满童真童趣,真实亲切。小说以年幼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表现世界,其语言、结构和情节都与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相一致,因此具有鲜明的儿童色彩。小说通过孩子的自述,表达了对生命本真天性的

37、赞颂,对人间温情的珍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中医”)的推崇。解析:从文中来看,“我”是小说的叙述者,又是小说的主人公,这是一个天真、稚嫩的孩童形象。由“我立志要做医生,而且很快觉得自己是一个医生了。这事起因比较复杂,虽然能找到具体的缘由,但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天生就该是个医生”可知,“我”想要称为一位名医,说明“我”有理想。由“由由夺总是先让我伸出舌头,看一会儿,又让我伸出胳膊。用三根手指按住手腕,我趁这工夫看清了他的手”“从此以后,我就以医生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也以一个医生的身份要求自己了”“我接着给他们一一号了脉,又看了舌苔”可知,“我”观察“由由夺”并模仿“由由夺”给小伙伴看病,说明“我

38、”好奇天真。由“我对所有生病的人都特别关心,不止一次陪感冒的同学去门诊部”以及“我”给小伙伴擦药等可以看出,“我”乐于助人,有爱心。由“我对所有生病的人都特别关心,不止一次陪感冒的同学去门诊部”以及“我”安慰帮助受伤的小伙伴可知,“我”有责任意识,用医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从叙述视角看,“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小说通过“我”这一孩童的往事回忆来讲述故事。小说中的“我”年少而有高远志向,憧憬成为一位像“由由夺”“外祖父”那样的医术精湛受人尊敬的名医,讲述“我”为何想要称为“名医”,如何推行自己“名医”的计划,最终“名医”如何被“扼杀”在摇篮中,情节真实生动,且充满趣味。以“我”-一个乡下儿童的视角叙事

39、,给小说镀上一层浓厚的儿童色彩,小说以孩童的口吻叙述故事,以孩子的视角观察和表现世界,其语述故事,以孩子的视角观察和表现世界,其语言、结构和情节都与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相一致。以“我”一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叙事,可以更真切地表达情感,如孩童的本真天性,如孩子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而孩子“号脉”“看舌苔”等展现了对“中医”文化的推崇。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译:汪藻曾论奏诸大将手中握有重兵,逐渐形成了国家内轻外重的局面,并且陈说了所以待将帅的三件事,后来十年形势的发展完全证明他所说的。“论诸大将拥重兵”是动宾短语,“论”的是“诸大将拥重兵”这件事,而不是“诸大将”,

40、所以在“兵”后断开,可以排除AD;“卒”修饰“如其策”,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故选B。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秩满指官员品级到了最高级”错误,“秩满”是官吏任期届满。故选C。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他亲自参与编修徽宗实录”错误,从“徽宗实录成书,右仆射汤思退言藻尝纂集诏旨,比修实录,所取十盖七八,深有力于斯文”可知,徽宗实录不是汪藻参与的。故选D。13.答案:(1)他因为颜真卿尽忠唐皇室,曾经担任过湖州的太守,上疏皇帝请求褒扬威真卿,皇帝于是下诏赐颜真卿建忠烈庙。(2)每日大事记,是国家的重大典籍,近来皇帝曾命令汪藻纂

41、修,但事情又被迫中止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以”,因为;“尝”,曾经;“守”,名词动用,担任太守;“章”,通“彰”,表彰,褒扬;“赐庙忠烈”,是“赐(之建)庙忠烈”的省略句。第二句中,“日历”,每日大事记;“日历,国之大典”,判断句;“比”,近来。14.答案:上书建言,自告奋勇赛请主持修史工作;后因故停官,在朝廷允许下,继续修史;他和同僚们一起完成了共计六百六十五卷的编撰工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又言:古者有国必有史,古书榻前议论之辞,则有时政记,录柱下见闻之实,则有起居注,类而次之,谓之日历,修而成之,谓之实录。

42、今逾三十年,无复日历,何以示来世?乞即臣所领州,许臣访寻故家文书,纂集元符庚辰以来诏旨,为日历之备。制可”可知,汪藻上书建言,自告奋勇奏请主持修史工作;从“修撰范冲言:日历,国之大典,比诏藻纂修,事复中止;恐遂散逸,宜令就闲复卒前业。诏赐史馆修撰餐钱,听辟属编类”可知,汪藻后因故停官,在朝廷允许下,继续修史;从“八年,上所修书,自元符庚辰至宣和乙巳诏旨,凡六百六十五卷”可知,汪藻和同僚们一起完成了共计六百六十五卷的编撰工作。15.答案:C解析:“直露心迹,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错,颈联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16.答案:直抒胸臆:首联“蹉跎”“自怜

43、”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慨叹;借景抒情:颔联借写秋景,表达了岁月蹉跎的悲凉之意;用典抒情:尾联运用凿壁偷光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的心愿。解析:首联“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大意是自己光阴虚度,都四十岁了才开始为郎官,诗人自伤身世,“蹉跎”“自怜”可谓直抒胸臆,抒情较为直接,应是没有他人的提携的原因,有年华已逝而功业无成的感伤。颔联写景,秋景显得萧瑟凄凉,借景抒情,流露出年华空逝的感伤之情。尾联“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借典抒情,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诗人希望借兵部李侍郎能提携自己,借他之“光”,能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1

44、7.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3)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18.答案:弥足珍贵;大有裨益;数不胜数/不可胜数/不计其数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根据上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下文“的历史记忆,是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此空应该填“珍贵”相关的成语。根据上文“让一项项非遗进行创造性、现实性的转化,实现和当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对增进民众的历史文化认同,对筑牢文化自信”,此空可以填“有益处”相关的成语。根据上文“毋庸置疑,尽管在非遗项目传承与弘扬上,

45、从国家到地方做了许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举措,也让非遗走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国非遗项目”,下文“在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现象”,此空可以填“数量很多”相关的成语。19.答案:示例一: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以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示例二: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本着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的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解析:20.答案:运用比拟,“走出来”使用比拟的手法,赋予非遗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被挖掘出来的愿望

46、。运用比喻,把非遗比喻为“活化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非遗文化内涵厚重悠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解析:2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通过能使”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将“通过劳动,不仅能使”改为“劳动不仅能使”;二是“抵消错误观念的影响”搭配不当,应将“抵消”改为“抵制”。22.答案:掌握生活技能;纠偏不良现象;促成价值观养成。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劳动教育的意义,应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如“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劳动课上学到的,不仅是简单地煮饭、洗衣、打扫卫生”“强化劳动教育,就是对这类现象纠偏”“

47、劳动促成价值观养成”,然后惊醒压缩。注意字数限制。23.答案:略解析:【写作指津】这是一则反映青年成长与家国使命的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三个事例列举了当代“00后”在各行各业奋勇拼搏、敢于担当的表现:他们或是坚守在祖国的边陲,用清澈的眼神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或是在疫情阻击战中逆行出征,冲锋在前,稚嫩的脸上写满责任与担当;或是在奥运赛场上挥洒汗水,永不言弃,矫健的身姿彰显着拼搏和团结。这些青年昨天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为新时代国家的脊梁,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写作这一题目,需要对“00后”这一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由此引出对青年价值观的思考。【参考立意】拼搏奋斗,青春偶像;勇于担当,榜样力量;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素材集锦】名人说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2.野蛮人崇拜木石雕像,文明人崇拜有血肉的偶像。爱尔兰萧伯纳3.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英国谚语4.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英罗阿谢姆时文选给人生一个高度,志存高远,不停攀登。作家戴维布鲁克斯说:“人生要爬两座山,第一座山是自我之山,我们希望实现自我;第二座山是忘我之山,为了某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