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工程检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桥工程检测教学大纲.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道桥工程检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K1034学 分:L5总学时:24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先修课程: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道桥工程检测是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学 习现行的公路部颁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所要求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其中包括 路基及路面的结构特性,所用材料(主要是混合料)的质量检测,桥梁结构特性, 材料试验检测,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也包括路基路面与桥涵现场检测手段及相 关仪器的原理及使用。二、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篇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第一章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及路面厚度测定了解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2)掌握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方法(3)理
2、解路面厚度检测方法第二章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1)掌握环刀法、灌砂法和灌水法测定压实度(1) 了解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了解核子仪测定压实度第三章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1)掌握3 m直尺与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2)理解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平整度第四章路面抗滑性能检测(1)掌握路面构造深度测定(2) 了解路面摩擦系数测定第五章路基路面强度与弯沉检测(1) 了解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2)掌握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模量(3)掌握路基与柔性路面弯沉测定(4)理解土基与基层材料CBR值测定第二篇桥梁结构试验检测第一章桥梁结构试验(1)理解桥梁结构试验的任务、目的及分类(2) 了解桥梁结构试验的设
3、计、数据整理及报告的编写第二章桥梁上部结构检测(1) 了解桥梁支座和伸缩装置检验(2)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试验检测(3)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试验检测(4) 了解钢结构试验检测(5) 了解悬吊结构试验检测第三章桥梁荷载试验(1) 了解荷载试验的目的及主要内容(2)理解加载方案和测点布置(3) 了解静载试验仪器设备(4)掌握桥梁静载试验(5)掌握试验数据分析及桥梁承载能力评定(6) 了解桥梁动载测试范围(7) 了解动载试验的常用仪器设备(8)理解桥梁动载试验(9)理解动载试验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第四章桥梁基础检测(1) 了解地基承载力检测(2) 了解钻(挖)孔灌注桩检测(3) 了解基桩承载力检测三、教
4、学内容:第一篇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第一章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及路面厚度测定第一节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第二节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第三节路面厚度检测第二章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环刀法、灌砂法和灌水法测定压实度第三节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第四节核子仪测定压实度第五节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第三章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3m直尺与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第三节车载式颠簸累计仪测定平整度第四章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路面构造深度测定第三节路面摩擦系数测定第五章路基路面强度与弯沉检测第一节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第二节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模量第三节路基与柔性路面弯沉测定
5、第四节土基与基层材料CBR值测定第二篇桥梁结构试验检测第一章桥梁结构试验第一节桥梁结构试验的任务、目的及分类第二节桥梁结构试验的设计、数据整理及报告编写第二章桥梁上部结构检测(2学时)0. 5学时1学时0. 5学时(2学时)0. 25学时1学时0. 25学时0. 25学时0. 25学时(2学时)0. 5学时1学时0. 5学时(2学时)0. 5学时1学时0. 5学时(4学时)0. 5学时1. 5学时1学时1学时(2学时)1学时一1学时(4学时)1学时第一节桥梁支座和伸缩缝装置检测甘第一下混凝土结构构件试验检测1学时第三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试验检测1学时第四节钢结构试验检测0. 5学时第三节悬吊结构
6、试验检测0. 5学时第三章桥梁荷载试验(4学时)第一节荷载试验的目的及主要内容0. 25学时弟一 R加载方案和测点布置0. 25学时第三节静载试验仪器设备0. 25学时第四节静载试验1学时第五节试验数据分析及桥梁承载能力评定0. 5学时第六节桥梁动载测试范围0. 25学时第七节动载试验的常用仪器设备0. 25学时第八节桥梁动载试验1学时第九节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0. 25学时第四章桥梁基础检测(2学时)第一节地基承载力检测0. 5学时第二节钻(挖)孔灌注桩检测1学时弟二R基桩承载力检测0. 5学时四、教学参考书:(1)教材道路与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邢世建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2)参考书1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第四版),金桃,张美珍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32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赵金云,汪洁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3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费月英,任小艳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五、说明: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针对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实例教学内 容以及课堂讨论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