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常识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济常识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正确理解商品的概念。要真正准确把握和理解商品的概念,就必须搞清楚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 系。请看下表: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的比较表比 较商 品其他劳动产品区别1 .商品用于交换2 .商品有价值3 .商品是个历史范畴1 .不用于交换2 .没有价值3 .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联系1 .二者都是劳动产品2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3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1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略)(2)属性不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它反映的 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是
2、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它反 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3)所有者归属不同:使用价值最终归属于消费者,但是必须同时让渡价值;价值 最终归属于生产者,但是必须同时让渡使用价值。(4)使用价值属于永恒范畴;价值属于历史范畴。(5)使用价值是不能比较的,价值是可以比较的。联系:(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统一于商品有机体中。(2)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3.关于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问题。(1)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是指把非劳动产品当作商品来交换。如:自然资源开发权、()非劳动产品左然不谑商品,但由于买卖双方都有把它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需 要(即愿买愿卖),因
3、此,非劳动产品就能披上商品的外衣,取得商品的形式。不过, 非劳动产品并没有因此而成为真的商品,这决定了用于交换的非劳动产品没有价值, 人们只是根据交换的需要赋予它一个价值形态。但是,这个价值形态仅仅是一件没有价 值内容的外衣。可见,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并没有违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 基本含义。(3)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有的是积极的,如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历史名人姓名使 用权的出让;有的是消极的,如权力、官职、良心等的买卖,必须区别对待。4 .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价格之间的联系。(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4、一定没有价值,这就决定了商品生产者除了关心商品的价值(生 产的直接FI的)外,还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必须重视商品的质量、花色、品种 等., (2)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现,也就是说, 必须有交换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即货币出现后,交换价值变成了价格。(3)价值是交换价值与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一般地说,商品价格的高低与 商品本身的价值大小成正比,但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却并不总与价值相一致,甚至可以 说,是经常不一致的。5 .关于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联系。正确理解这一原理,必须熟练掌握和准确理解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
5、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以及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 价值总量的区别。其内在联系可用下表来表示。项目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个别劳 动时间单位商品 的价值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 间生产的使用价值 总量同一劳动在同 一时间创造的 价值总量方来同 算和不 计式源是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通过预算的方式确定当年的收支。国家 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它必须 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 收一部分社会产品,形成国家掌握的收 入,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联系都属于各部门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都以利税(主要是通过税收)来实现其收 入:都是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数。2.正确
6、理解财U文知识。国家财政最好是收支相等,但实际难以做到。国民经济状况是不断变化的,而且 预算也不可能在实现了全部财政收入之后再安排支出。因此,收支总有差额;收入略大 于支出,也是财政收支平衡。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因此认 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总量是一定的,国家财政 收入过多,必然减少企业和劳动者的收入,对企业生产和个人购买力的提高产生不利影 响,最终也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相反,国家财政收入过少,会减少财 政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的发展和财政收人的不断增长。因此不能认
7、为财政收支平衡就是国家财政收 入和支出相等以及财政收入越多越好。3.预算与决算的关系。预算决算区 别含义 不同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国 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上一年度的财政收支的实际情 况。地位 不同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 的起始阶段,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是一定时期财政过程的终结阶段。用同 作不可以对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有效地进行管 理,引导国家和政府活动的方向,实现国家的职 能。可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查预算 的完成情况,总结国家在经济活动中 的得失成败。联系两者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都 可以成为宏观调控的手段。预算是决算的前
8、提,决算是对预算的评价。两者是 相辅相成的。4.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 别含义不 同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 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 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 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 一定的全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 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 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 利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 用。内容不 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 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 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 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
9、率的 调整等则属于货币政策。政策制 定 者不同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 常委会通过。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联系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条件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 F,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 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 则相反,因改变税法需要时间,如果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 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5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关系。联系:税收收入
10、、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国家机关提供的各种服 务的收费、各种罚没收入和国际捐赠收入都是财政收入的形式。各种形式的财政收入在 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区别: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具 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 志。税收是三个特征的统一。其他收入形式则不完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不是三个特征 的统一。(1)税收与利润的区别:利润主要指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它是国家以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得到的收入。企 业作为经营者有义务向国家上缴利润,但以怎样的比例分配,情况较复杂。可见利润收 入具有有偿性和
11、一定程度的强制性,而固定性不明显。可见,上缴利润不如税收稳定可 靠。(2)税收与债务收入的区别:债务不具有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因为借债是要还本付息的,是自愿的,借到多少、 何时还债都不是固定不变的。(3)税收与收费的区别:二者都具有强制性,但收费不具有完全的固定性和无偿性。具体地说,税收与收费 的区别如下:一是征收的主体不同,税收是由税务机关代表国家征收的;收费则是由其 他行政或事业单位征收的。二是用途不同,税收款由国家统一支配,用于社会公共需要; 各项收费一般采取专款专用原则,除少数作为财政收入外,大多数用于本行业、本部门 业务支出的需要。三是特点不同,税收具有固定性,是一种规范的分配;收费
12、具有一定 的随意性,在目前情况下,大多数是非规范 的分配,易造成乱收费现象。6 .我国几个主要税种的比较。名称征收对 象纳税人作用增值 税人经中额 税产动值 纳生活增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 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 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避免对个经营额重第征税,用 于促进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营业 税经营活动 的营业额 (销售额)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三产业的单 位和个人。营业税的税源广,是增加财政收 入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税种。消费 税特定的消 费品和消 费行为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 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 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避免因过度消 费而损害人
13、的健康,危害社会秩序和破 坏生态环境。企业所 得税企业或组 织在一定 时期内的 经营收益实行独立核算并注册登记的国 有、集体、私营、股份制等企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正确处理国 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重要税种。个人所 得税个人所得 额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 国境内外获取所得的个人,以 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 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获取所得 的个人。直接涉及公民个人,对调节个人收入, 增加财政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关税进出中华 人民共和 国国境的 货物、物品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和出口货物 的发货人。征收关税是一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 施,同时还起着对一国进口贸易的调节 作
14、用。第六至R:银行和储蓄者1.关于支票不口汇票,支票汇票区 别含义不同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 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 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免票时或 指定时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 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形式不同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电汇和信汇。使用范围 不同作为支票形式之一的转账支票适用于办 理同城转账结算。主要用于外埠结算。联系同为一种票据,都是目前我国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都要求见票 人无条件付款,其使用都能减少和避免现金交易所带来的诸多麻烦,有利于市场 经济的发展。2.倍蓄、债券、股票、保险四种投资方式的比较。比较
15、内容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区 别性质不 同储蓄债券、限期偿还入股凭证风险保障受益权 不同取款获利息,安全 性最大。定期收取利息,其 安全性比股票大。取得股息和红 利,经营好坏 决定着股票的 效益。按保险条款,从 保险公司获得相 应经济补偿。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偿还方法 不同按活、定等存款方 式获得本金和利良。有明确的付息期 限,必须偿还本 金。股金不能退, 只能出卖股 票。保险事故发生 后,投保人可获 得赔偿或保险 金。联 系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牛.活有利,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性质不同具有强制的、保障的、社会的、行政的、 非赢利的特性。具有自愿、赔偿、
16、赢利的性质。作用不同是保障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 平。是使投保的单位和个人在遭受 意外损失时,按照经济合同得到 补偿。对象不同以法定的社会成员为对象。一般不作法律规定,全体公民均 可自由选择,自愿参加,唯i条 件是缴纳保险费。内容不同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 保险、生育保险,疾病保险、待业保险、 死亡抚恤以及其他社会保险事业等。一般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 险两大类。费用负担不 同费用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 或由政府承担。费用完全由个人负担。6.商业保险与储蓄的关系。社会保险商业保险补偿标准不 同完全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条件和标准执行,既 要考虑劳动者原有生活水平和社会平均消
17、费水平,又要考虑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提高幅度、物价土涨 的因素和国家在一定时期财政上的负担能力。完全取决于被保险人缴纳 保险费的多少和实际受损 的性质和程度,严格按对 等原则来确定。保险依据不 同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被保险人的需要。相同点:它们都是一种投资行为,它们都是由公民个人意愿决定的,其合法权益都受 到法律的保护,都对国家和个人有重要作用。不同点:(1)商业保险是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造成损 失的一项必要措施。而储蓄是把社会上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2) 商业保险中的摊人在遇到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可以得到补偿。储蓄者在支取时可按 规定得到利息
18、。(3)商业保险要到保险公司办理,储蓄到银行、信用社、邮局储蓄所办 理。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胭.务市场。消费晶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交易对象消费品(有形商品)生产资料(有形商 品)服务活动(无形商品)购买者个人消费者,人数多各类企业、个体户个人消费者,人数多每次吏易最交易量少,金额较小数最多,金额较 大交易量少,金额较小交易方式复杂多变,流动性大, 无专门知识交易次数少,属固定 购买,专业性强复杂多变,门类繁多商品阶段最终消费连接生产和生产性 消费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 进行2 .市场交易原则与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关系。市场交易原则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既
19、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市场交易原 则是针对“市场交换”这一经济活动而言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对整个市场经济活 动而言的,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领域。因此不能把两者混同起来。3 .关于平等原则与公平原则。(1)平等,既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商品服务 市场上,买卖双方、卖卖双方、买买双方在市场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任何“势利眼”、 “以貌卖货”、以地位和官职高低卖货的现象都是违反平等交易原则的,是对市场秩序 的破坏。平等原则实质上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2)公平,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内容,是市场交易的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 有序、是否规范的试金石
20、。在交易中明码标价、秤平尺准、童叟无欺是公平行为,而缺 斤短两、坑蒙拐骗、黑市交易等现象,则是违反公平原则的。公平原则实质上强调的是 等价交换问题。(3)市场交易中的平等原则和公平原则,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 方式和交易行为。平等强调的是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与人格尊严,公平强调的是交易中 的买卖公平。平等原则是公平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体现和保证。 4.关于自愿原则与公平原则。自愿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任何一桩商品服务交易的成功,必须以自愿为前提。坚 持自愿的原则,就要反对强买强卖,因为强买强卖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损害对方 的利益。坚持自愿的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
21、公平进行的前提条件。但是,自愿原则的遵循, 并不能真正保证市场交易具有公平的结果。这是因为,在交易过程中,经营者可以利用 所拥有的场所、设备和工具等,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尽管交易过程表面上是自愿 的,实际上是不等价交换,构成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造成了不公平的结果,违背了 公平的原则。所以,市场交易的自愿原则和公平原则,是紧密相联的,必须从有机统一 的高度加以把握。5 .不能把消费等同于个人消费。国民收入中的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个人消费,就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 消费;而公共消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教科文卫事业支出,社会救济和劳 动保险方面的支出等。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的目的
22、不同:个人消费是为了满足个人家庭 消费;公共消费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保证社会再生产正 常进行所必需的。因此,不能把消费等同于个人消费。6 .关于适度消费与超前消费。(1)适度消费就是既不超前也不滞后的消费,又称合理消费,是一种科学的消费方式。 “适度,的“度”,是指家庭消费要以国情为度,与国情相适应;要以家情为度,与家 情相适应。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此外,家庭 消费还受家庭收入水平、人口数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它以追求享乐为 目的,以消费高品牌、高档次的商品为特点,是一种不顾
23、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 多少而盲目攀比、不计后果的消费方式。它败坏社会风气,在经济上会造成虚假社会需 求,妨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 展。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7 .关于信用消费与超前消费的区别。由于信用消费与超前消费在消费支出上都具有超越现阶段支付能力的特点,因而,许 多人以为,信用消费就是超前消费。其实,信用消费与超前消费是根本不同的。(1)消费动机不同:信用消费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 展:而超前消费则把追求享乐、满足虚荣作为消费的唯一理念。(2)消费内容不同:信用消费购买的消费晶是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是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而超前消费
24、所购买的往往是与生存发展需要关系不大紧密的高档品、奢侈品。(3)消费原则不同:信用消费讲求实际和量人为出,讲消费的可行性,既着眼于当 前,乂照顾未来,做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而超前消费则脱离客观实际,只顾眼前,不 管今后,割裂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联系。(4)消费后果不同:信用消,费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可以减轻企业负担 与压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改 善,切实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困难,保证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有效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而超前消费则由于追求一步到位,严重脱离实际,必然助长奢侈、浪费、攀比之 风,败坏社会风气,使人们丢掉艰苦奋斗、勤
25、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经济上还会造成虚 假社会需求,妨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信用消费与超前消费的界限是非常明显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从客观 实际出发,是否为生活所必需,是否量人为出,是否符合个人、家庭、社会当前的和长 远的利益。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外汇与外贸、外债、外汇储备的关系。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在对外活动中,出口可换得外汇, 进口需要支付外汇。发展对外贸易关键在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进口才有保证。外汇储备是用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支付手段的储备,是国家经济的后备力量。 包括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外国有价证券及国外存款。一个国家为
26、应付 国际收支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国家向外国政府和银行贷款,向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这些构成了国家的外债。国际 间的货币债务大多是可以通过外汇进行结算的。1 .进口与出口的关系。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只有 积极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和产品,提高出口商品质量,使出口贸易较 快增长,才能增加外汇收入,也才能保证多进口。进口是对外贸易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要适当增加进口, 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往往还能带动出口,因为进口本 国缺少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原材料可以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提高出口商品
27、的质量, 就能增加出口。可见外贸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3.在一国的对外贸易中,是不是出口越多越好而进口越多越不好?在一国对外贸易中,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出口和进口之间 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一国的经济发展要善于利用 国际分工带来的机遇,在国际范围内优化配置经济资源,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力。因此,单纯地把出口和进口贸易对立起来的想法是错误的。当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不注意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不注意进出口 贸易的平衡,形成长期的外贸逆差,势必会给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发展对 外经济贸易关系中,我们始终
28、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维护 国家的根本利益。4。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对外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部分构成。发展对外贸易并不意味着盲目扩大出口。我国是 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些基础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加分析地 进口价格低于国内市场的商品,会直接打击我国生产类似产品的产业,使产品的国内市 场占有率下降,乃至被迫退出市场。国外产品垄断国内市场,将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受 损失,进一步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 业的关系:一方面,要对进口严格控制,或采取反倾销措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 权益,保护民族工业;另一方面,中国
29、的民族工业也应走进世界市场的大舞台,参与国 际分工,在国际竞争中发展自己的力量,壮大民族经济。社会 劳动生 产率提高缩短不变降低增加不变降低延长不变升高减少不变别生 一 个动率劳产提高不变缩短不变增加增加降低不变延长不变减少减少6.货币和纸币。区别:(1)定义不同。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2)产生不同。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而纸币是 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3)货币本身有价值,而纸币只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本身无价值。联系:(1)纸币是货币的符号,货币是纸币发行和流通的基
30、础。(2)货币和纸币都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都可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7 .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因为二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有限的 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就会引起物价上涨。(2)但是并非所有的物价上涨都意味着通货膨胀。因为物价上涨有多种原因:第一,由于商品成本提高导致某一种商品价格上涨。第二,由于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也会引起物价上涨。第三,乱收费、乱涨价推动价格上涨。第四,国家理顺价格关系导致物价总体水平上升。以上几种情况都不是通货膨胀。8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 别含义不 同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
31、 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 胀。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 间内持续卜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 济现象。实质不 同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 给。原因不 同主要是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 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另外,经济结构不 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 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是引发 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由卖方 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引起的,另外, 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因素 也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表现不 同表现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 现象。表现为物价持续下降、帝场疲软、经
32、 济萎缩的现象。危害性 不同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人民 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出现 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 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 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 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 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 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解决办 法不同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货 币政策未口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拄制货币 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抑制通货紧缩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 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 力扩大出口。联 系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街造成的,
33、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 发行纸币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是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的经 济现象。9.关于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主要是依据市场上供求双方力量对比不同而作的划分。简而言 之,买方市场指市场上的商品供过于求,市场主动权掌握在买方手里的市场形势。卖方 市场指市场上的商品供不应求,市场主动权掌握在卖方手里的市场形势。就市场竞争而 言,买方市场由于各卖方急于卖出商品,导致卖方激烈竞争,从而引起物价下跌;卖方 市场由于各买方急于买到商品,导致买方激烈竞争,从而引起物价上涨。买方市场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大多数商
34、品已进入买方市 场,这无疑将会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出了挑战。面 向市场,生产适俏对路的商品,并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开发新品种,开拓企业产 品的卖方市场,将是企业的最佳选择。10.关于等价交换原则与价格背离价值的联系。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等价,在货币出现前,指交换双方的价值 量相等;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等价交换是商品运动内在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但是,等价交换原则并不是体现在 每一次具体的买和卖的关系中,而是指从趋势上,商品交换必然要趋向于等价交换。 所以,等价交换原则并不排斥现实生活中的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或者说,价格围绕 价值上
35、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 现形式。11.关于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1)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2)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 所形成的价格既能体现价值,又能反映供求关系,实现了价值决定价格。(3)因此,二者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既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又不能将二者完 全等同。12关于价值规律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1)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中就表现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市 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刺激作用、优胜劣汰作用的表现。 因此
36、,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 高On (2)市场对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商品价格的波动传递给生产者的信息, 通过市场的竞争来达到的,这正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表现形式发挥作 用。 (3)价值规律的作用讲的是一般,而市场配置资源讲的是具体。二者是一般和个别 的关系。第二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既有量的界定,更注意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从量上说, 它要求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的,并不要求在每一行业、 每一-领域都占优势:从质上说,
37、它要求公有资产的质量不断提高,并且国有经济要占领 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发挥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为主导主要是质的方面的界定,就是说,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 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力上,而不在于其比重的高低。国有 经济的控制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 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另 一方面,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最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整体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
38、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 增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会削弱国有经济的 主导作用,而不必要求国有经济在一切领域和一切行业中都占数量上的优势。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为主 导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含义之一,是公有制为主体的体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然包 含国有经济为主导,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一个不容忽 视的重要力面。1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区别:(1)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39、,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主体,决定 着我国经济的性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以平等市场主体身份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竞争。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比较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区 别含义不同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 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 和。考察问题 角度不同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讲的是资源配置 方太。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 言的,讲的是经济形态。产生不同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自由竞争阶 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第二次社 会大分工和私有制产生时期。联系商品
40、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 观要求。4.区分市场的盲目性与自发性。区别:(1)含义不同:市场的盲目性是指市场主体由于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 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而导致的;市场的自发性是指市场主体由于在价值规律支配 下,自发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导致的。(2)表现的形式不同:市场的自发性是通过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来表现的;市 场的盲目性是通过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失误来表现的。(3)导致的后果不同:市场的自发性导致的消极后果是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经济行为以 及各阶层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市场的盲目性导致的消极后果是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失 误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
41、的浪费。即是说市场的自发性引发的是市场秩序问题和收入差距 问题,市场的盲目性引发的是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4)解决的手段不同:市场的自发性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来解决;市场的盲 目性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来解决。联系:两者都是市场存在的弱点和缺陷,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都需要加 强国家宏观调控来解决。5 .要正确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1)不能认为只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宏观 调控。(2)不能认为实施宏观调控就是靠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 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3)不能认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就不能充分发挥
42、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的宏观调 控是建立在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的,6 .区分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区别:(1)侧重点不同: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用于解决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 题: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主要用于解决市场秩序问题,如对假冒伪劣的处罚,对偷 税行为的行政制裁等等。(2)特点不同: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不具有强制性,而具有引导性、间接性的 特点;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则具有强制性、直接性、迅速性的特点。(3)调控的内容不同: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国家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 利益,来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如财政、税收、利率、贷款、货币发行、国债、国 家的宏观经济
43、计划等等;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主要通过国家的行政强制力量,来规 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如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等等。(4)地位不同: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 行政手段只是辅助手段,不能片面地强调和过多地运用。联系: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 构成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7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关系。区别:(1)各有自己的优势:市场调节可以使生产者按需要生产,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价格迅速反映供求,生产效率高;政府调节的优势在于调节的自觉性
44、、主动性、预先性。(2)各有自己的不足: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而政府调节是一种 人为因素和主观行为,过度的政府调节会干扰和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3)调节方式不同: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来协调经济主体的利益 关系;政府调节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经济主体的利益 关系。八(;)调节范围不同:市场调节主要在于经济的微观领域;政府调节在于公共产品和 宏观领域。联聚: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 主要手段,政府调节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我国经 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8 .按劳分配
45、与按生产要素分配。(1)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客观经济决定的。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低、多层次又不平衡,由此决定我国实行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实行按 劳分配为主体,而其他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 必然性。”(25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实行按劳分配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市 场配置资源,要求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由市场来形成价格。因而,在实行按劳分配 的同时,也应兼顾投资者、经营者
46、、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 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9 .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区别:(1)性质不同:股份合作制以劳动者的联合劳动为基础,实行资本联合,资 本从属于劳动,入股职工既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乂是劳动者。股份制则是资本的联合, 劳动从属于资本,入股者不必是劳动者,本企业的职工也未必都是股东。(2)所有制实现形式不同:股份合作制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实行股份合作 制度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后所有制性质不变。股份制不具有基本制度属性,不能笼统 地说它姓“公”还是姓“私”,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 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如果国有经济或集
47、体经济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从而成 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3)股权设置不同:股份合作制企业设集体股、联社股、职工合作股等,不向社会 公开发行股票。股份制企业设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或外资股,社会募集型还可向社 会公开发行股票。(4)入股者权力不同:股份合作制企业不行使一股一票而行使一人一票的表决权。 股份制企业行使一股一票表决权,有多少股票就有多大权力。(5)领导权制不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代会是权力机构,也可实行职代会与股东 会合一领导体制。股份制企业实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制,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6)分配方式不同: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为主,按股分红为辅的原则。股 份制企业完全是按股分红。联系:股份合作制是由股份制经济与合作经济融合而成,兼有股份制经济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