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教育与语文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精神教育与语文教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民族精神教育与语文教学民族精神教育与语文教学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 育起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体意识和品格是民族文化、民 族智慧、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理想、民族价值取向和行 为规范等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 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六大对中华民族 精神作了新的提炼和概括明确提出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热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伟大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 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语文学科理所当然应肩负起民族精神教 育的重大使命。一、根据民族文化特点传授知识汉语一方面难学另
2、一方面积淀了很丰富的文化不仅是一种 简单的符号。而我们的教育方法没有遵循这个语言文字规律和 学生学习的规律把学生变成了语言知识的“研究员”、“解题 机”让学生研究那些连专家都说不清的语言知识用名词术语吓 唬学生用繁琐试题难为学生难怪学生不喜欢学语文。中国语言 文字背后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它是一种人性之美。语文教师若能挖掘内在存因就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中国文字、汉语 文法、汉语语言的运用的奥秘让学生领略到民族精神的美。二、民族精神教育对语文教学目标的有力提升民族精神教育对语文工具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促成作用。工具性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同时又是学生 精神和人格成长的历炼过程。作家朱
3、自清也是一位独有见地的 语文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经典的训练在当时就把 语文教育独特地理解为一种继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 行为。他认为语文“不但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 练”。所以教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教会学生理解、使用祖国的 语言文字并以此为工具来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 说学习一个词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窗学习一句话就是给人 的精神打开一扇门学习一篇文章就是把人领进一番新天地。语 言训练须臾离不开精神养成并且以学生精神力量的焕发来作为 语言训练效率提高的可靠促进因素。也可以讲在语文教学中语 言和精神是同构共生的因为它的规律就是在品味语言中孕育精 神在积累语言中培养
4、精神在运用语言中发展精神。人文性教学目标的内涵也是丰富的。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 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所有人文目标的核心。简要说语文 教学只因为有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这个目标才使它的教育意 义更加凸显;语文教学只因为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这 个目的其人文性才会像现在一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总之 民族精神教育像一把能照亮语文教学的火炬它不但能促进语文 教学中语言训练目标的实现而且提升了语文教学中人文目标的 定位高度。以阿Q正传为例传统观点认为阿Q的“儿子打老子” 的处世哲学和“精神胜利法”是民族劣根性的表现。老师可以 提供一些材料:学者张梦阳对国民性的总结他从阿Q身上分析 了中国人“求诸内
5、”的传统心理与精神机制。所谓“求诸内” 就是拒斥对外界现实的追求与创造一味向内心退缩制造种种虚 设的理由求得心理平衡和精神胜利。儒、道、释之所以在中国 能实现“三教同源”原因之一是这三教都有“求诸内”的心理 渊源合流后更加重了这种趋向长期积淀为一种顽强的心理定势 与精神机制铸成中国人的种种弱点。材料二:“精神上的飞檐 走壁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精神负担真正要改变生活环境还是得 靠自己的实际努力仅仅靠精神上的自我拯救当然不够。可是张 大民受的教育不够他只是个普通工人参与竞争的能力不强怎样 接受这个现实只有乐观主义而不是怨天尤人能否得到精神 幸福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根据材料独 立思
6、考展开讨论问题的答案就不再是唯一的了其实深入思考起 来阿Q精神使部分人麻木不仁;另一方面阿Q精神也能使另 一部分人自强不息老师若能如此启发对学生思维开拓性的培养 和合作精神的培养都大有裨益。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努力发挥渗透“两纲”教育的优势教师 们从整体把握到局部确认都能把和民族精神、生命意识相关的 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例如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狱中上母书、商鞅等课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 民族光明磊落、正气凛然、慷慨激昂、勇担责任、坚持正义、 不畏强暴的民族的骨气;通过、愚溪诗序、老 王等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做一个有中国心的文明人、一个德 才兼备的人、一个有很强语言能力的人。三、文言文教学中
7、民族精神的透析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 师常常注重于文言字词的讲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和历史典故 的掌握认为文言文的阅读是为了掌握古文阅读的一种工具。其 实语文课本上的优秀文言文章还体现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 神我们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宇宙观等等。文言文 的阅读不仅具有工具的性质还具有更加重要的民族文化的传承 和教育功能它对于我们的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 潜在影响。语文课本上蕴涵民族文化精神的文言文篇章可以说 是俯拾皆是。如水浒传提辖拳打镇关西它不仅表现出 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力大过人的英雄品格而 且还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道德价值判断和审美认识。韩愈的师说表述的是从师
8、求学的道理还反映出古代人民尊师重逆 的优良传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 记反映的是一种隐土文化表现了隐土的思想、志趣和情怀如 厌恶官场、回归自然鄙弃功名、甘于淡泊、畅游山水、忘情诗 书、躬身劳作、体验艰辛。愚公移山反映了不怕任何困难 子孙相继挖山不止排除万难的精神。范仲淹楼记反映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人格。廉颇蔺 相如列传体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识大体一切以国家利益为 重的高风亮节廉颇知错就改、光明磊落的品格。四、语文教学应该发挥出民族精神教育的作用从“二期课改”课程方案到课程标准相关课程要素都注意突出了德育要求注意将丰富的德育因素整合在学科的 课程中。首先是课程的
9、目标体系新课程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贯穿于培养目标、学 习领域的目标、学科课程的目标、年级和课程内容的章节目标 之中其中无论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还是过程方法在这三个方 面的许多具体目标要求的阐述中都不乏与民族精神的三大问题 “国家意识” “文化认同” “公民人格”密切相关的内容 这表明新课程从出发点即目标设计开始就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 施开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其次是在课程内容标准的制订方面新课程充分注意在针对 具体内容所提出的学习要求中强调以知识为载体的教育性。包 括联系实际闲情增强国家自强意识、文化传统等方面展现的每 一类知识概念的形成性与发展性、知识包涵的社会价值等而不 只是知识本位构建了全新面貌的内容结构凸现了课程知识背后 的文化与人格教育的意义对狭义学科观是一个极大的突破。这 为广义的民族精神教育实施提供了载体设计的思路。实践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一环。因此利用语文教学其本 身所特有的教学文化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设计一系 列有关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将民族精神的培养融入到学生的学 习、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染 熏陶从而将民族精神植根在他们的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