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课程编码: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学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社会统计学及其软件应用等。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是把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 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 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的研究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科际整合的应用性学科,是公共管 理专业的专业教育课。二、教学目标通过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学科性质、一般理 论和知识;通过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系统分
2、析方法2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系统分析方法的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掌握 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提高学生从事公共管理研究系统分析的水平与能力。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系统、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系统分析的逻辑过程、系统分析的基本 原则、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论、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理解: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行为研究、价值研究、规范研究、 可行性研究等;掌握:系统分析的作用及局限性、系统分析的逻辑过程以及两种主要的分析方法,即定 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本章教学重点:系统、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系统分析的逻辑过程、系统分 析的基本原则、系
3、统分析的研究方法论、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本章教学难点:系统分析的作用及局限性、系统分析的逻辑过程以及两种主要的分析方(-)素质测评及其作用(二)测评类型(三)测评内容与目标(四)主要测评方法第四节绩效测评的方法与技术 1学时(-)测评标准(二)测评原则(三)测评主体(四)测评方法(五)绩效测评反馈第五节 人力资源测评中的信息综合方法0. 5学时(-)量化方法(二)转化与简化(三)测评信息的综合方法第六节 人力资源测评评判技术 0. 5学时(-)相对比较评判(二)因素分解综合评判(三)因素综合评判法(四)常模参照评判法与效标参照评判法 0. 5学时第七节人力资源测评质量检验技术(-)人力
4、资源测评信息的可靠性分析技术(二)测评结果的质量检验技术(三)测评结果的差异性检验技术(四)测评结果的等级检验技术第九章职位分类 2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事管理中基本的分类制度,对职位分类 的有关内容有较好的理解,提高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工作中的能力与水平。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职位、职系、职级、职组、职门、职等、职位分类、职位调查、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职位归级、职位列等理解:职位的概念与特征、职位分类的含义与原因、职位分类的标准、程序、职位评价 的方法与内容掌握:我国职位分类的方法与特点本章教学重点:职位、职系、职级、职组、职门、职等、职位分类、职位调查
5、、职位分 析、职位评价、职位归级、职位列等本章教学难点:我国职位分类的方法与特点第一节 职位与职位分类0. 5学时(一)职位与职位分类(二)职位分类的作用(三)职位分类的标准(四)职位分类的原则第二节 职位分类的步骤与方法0. 5学时(一)职位调查(-)职位分析(三)职位评价(四)职位归级列等第三节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方法1学时(一)职位分类结构的设计(二)职位分类评价体系的设计(三)职位归级列等第十章项目管理 2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有能够 从事项目管理的基础与能力。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项目管理、项目目标、项目范围、项目计划、项目监测、项
6、目控制、项目评价、 工作分解图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项目目标的确定、项目计划的作用、项目实施机构的类型、 项目监测与控制、项目评价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评价本章教学重点:项目管理、项目目标、项目范围、项目计划、项目监测、项目控制、项 目评价、工作分解图本章教学难点: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评价第一节项目与项目管理0.5学时(-)项目概述(二)什么是项目管理(三)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四)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项目目标和项目范围管理0. 5学时(-)项目目标(二)项目范围第三节项目计划0.5学时(一)项目计划的作用(-)项目计划的原则(三)项目计划的
7、形式(四)项目计划的内容(五)项目计划的过程第四节 项目实施与监测评价 0. 5学时(一)项目实施的人员和机构(-)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三)项目监测与控制(四)项目的评价第十一章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2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有所了解,并学会编 写工作说明书,提升学生对公共部门从职位管理向工作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认识。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工作分析、职位说明书、工作分析的质量鉴定理解:工作分析的概念与特点、工作分析对组织管理的作用、工作分析的基本步骤、工作分析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工作分析质量鉴定的内容掌握:几种常用工作分析方法的适用、工作分析在公共部
8、门的应用本章教学重点:工作分析、职位说明书、工作分析的质量鉴定本章教学难点:几种常用工作分析方法的适用、工作分析在公共部门的应用第一节 工作分析概述 0. 25学时(-)工作分析的产生与发展(二)什么是工作分析(三)工作分析的内容(四)工作分析的步骤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方法1学时(一)访谈法(二)问卷调查法(三)观察法(四)现场工作日记(日志法)第三节 职位说明书的编写0. 25学时(-)职位说明书的类型(二)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第四节 工作分析的质量鉴定0.25学时(一)工作分析信息的质量鉴定(二)工作描述的质量鉴定第五节 工作分析在公共部门的运用0. 25学时(-)工作分析对公共部门人力资
9、源管理者的重要性(二)传统工作分析的问题(三)从职位管理向工作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第十二章统计分析与统计报表制作1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与统计报表的制作技 术,提高学生在公共管理研究工作的技巧与能力。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单变量统计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平均差、标准差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统计分析报告、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表理解:统计分析方法的种类、单变量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与特点、统计分析 报告的撰写掌握:我国统计报表制度的特点本章教学重点:单变量统计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平均差、标准差相关分 析、回归分析、统计分析报告、
10、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表本章教学难点:我国统计报表制度的特点第一节 统计分析方法0. 25学时(一)单变量的统计分析(二)双变量的统计分析第二节 我国的统计报表制度0. 25学时(一)统计报表的特点与作用(二)统计报表的种类(三)统计报表制度的制定与管理(四)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第三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0.5学时(-)统计表(二)统计图第十三章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 4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学会熟练使用几种 主要的社会调查方法,提高学生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开展社会调查的能力与水平。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社会调查、问卷、变量、抽样、量表、观察、访谈、文献调查、调
11、查报告理解:社会指标的类型、自变量、因变量与中间变量的关系、资料的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随机抽样的类型与特点掌握:问卷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观察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文献调查的基本方法本章教学重点:社会调查、问卷、变量、抽样、量表、观察、访谈、文献调查、调查报 告本章教学难点:问卷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观察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文献调查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社会调查方法概述0. 5学时(-)社会调查的含义及其原则(二)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与概念第二节抽样调查方法 0. 5学时(-)抽样调查及其术语(二)随机抽样的方式与方法第三节问卷法 0. 5学时(一)问卷法的特点(二)问卷的类型与结构(三)问卷设计第四节
12、量表与测量法 0.5学时(一)量表与量表的作用(二)几种管理行为的测评量表实例第五节观察法 0. 5学时(-)观察法概述(二)观察的原则(三)观察的基本程序与要求第六节 文献调查法0. 5学时(一)文献及其文献调查(二)文献调查的方法第七节 访谈法 0. 5学时(一)访谈法的特点与类型(二)访谈的方法及其技巧第八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 0.5学时(-)调查报告的类型(二)调查报表的结构四、教学参考书1、魏娜,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吴建南,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朱立言主编,中国MPA知识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3、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第2版),西安交通
13、大学出版社,2004.4、其他(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五、说明1、本课程为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模块课程,教学安排与第六学期开设本课程。2、考试要求详见考试大纲。法,即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第一节 系统与系统分析 0. 5学时(-)系统(二)系统分析(三)系统分析的作用及局限性第二节 系统分析的内容和过程 0.5学时(一)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二)系统分析的逻辑过程第三节 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0. 5学时(-)整体性原则(-)优化原则(三)模型化原则(四)层次化原则第四节 系统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0.5学时(-)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论(二)系统分析的定性分析方法(三)系统分析的定
14、量分析方法第二章预测方法与技术2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预测方法与技术,熟练运用几种常 用的预测方法,提高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的技巧与能力。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预测、定性预测方法、时间序列模型、因果关系模型理解:预测作用与意义、几种常用的预测方法掌握:定性预测方法、目标预测法、前导指标法、交叉影响分析、回归分析本章教学重点:预测、定性预测方法、时间序列模型、因果关系模型本章教学难点:定性预测方法、目标预测法、前导指标法、交叉影响分析、回归分析第一节 预测与预测方法 0. 5学时(一)什么是预测(二)预测的分类(三)预测的方法与技术(四)预测方法与技术的选择第二节 定性
15、预测方法 0. 5学时(一)目标预测法(-)前导指标法(三)交叉影响分析法第三节 时间序列模型方法 0. 5学时(一)移动平均模型(二)指数平滑法(三)分解预测法(四)鲍克斯一詹金斯模型第四节 因果关系模型方法 0.5学时(一)趋势外推(二)回归分析(三)计量经济模型(四)投入产出分析第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3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控制方法与技术,对现代信息 管理系统有基本的了解,提高对公共管理控制职能的理解和认识。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反馈控制、现场控制、前馈控制、人员管理控制法、程序控制法、预算控制、全 面控制、信息控制、面向未来的预防性控制;理解:零基预
16、算法与项目预算法的异同、管理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管理信息系统的 实施阶段划分;掌握: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基本原则、预防性控制方法产生的背景、管理信息系统的 内容。本章教学重点:反馈控制、现场控制、前馈控制、人员管理控制法、程序控制法、预算 控制、全面控制、信息控制、面向未来的预防性控制。本章教学难点: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基本原则、预防性控制方法产生的背景、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第一节 控制工作概述 0. 5学时(-)控制工作的目的(二)控制工作的意义(三)控制工作的要素(四)控制的类型(五)控制工作的过程(六)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二节 传统控制方法 0. 5学时(一)现场观察法(-)统计
17、数据资料分析法(三)专题报告分析法(四)人员管理控制法(五)内部审计法第三节 程序控制方法 0. 5学时(-)程序与程序控制(二)导致程序失效的因素(三)实施程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第四节 预算控制方法 0.5学时(一)预算编制的程序(-)预算的种类(三)两种有效的预算控制方法(四)如何实现有效的预算控制第五节 全面控制与面向未来的控制技术 0.5学时(-)全面控制技术(二)面向未来的预防性控制第六节 信息管理系统与信息控制法 0. 5学时(一)信息与信息管理系统(二)信息技术发展对现代管理的影响(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实施第四章目标管理 2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目标管理的主
18、要内容有所了解,并能够熟练 运用目标管理法进行成果评价,提高学生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水平与能力。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目标管理、目标控制、目标制定、成果评价、支付报酬、目标卡片理解:目标管理的特点、目标管理在公共部门的适用性、职位说明与工作目标的异同掌握: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目标管理的优点与局限性、目标管理的程序、目标管理 的实施本章教学重点:目标管理、目标控制、目标制定、成果评价、支付报酬、目标卡片本章教学难点: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目标管理的优点与局限性、目标管理的程序、目标管理的实施第一节目标管理的含义0.25学时(一)目标(-)目标管理(三)目标管理的特点第二节 目标管理在公共部门中
19、的应用0. 25学时(一)目标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局限性(二)适用性的考虑(三)高层管理者的认识与热情(四)基层管理者的认识与动力第三节 目标的制定 0.5学时(一)制定目标的依据(二)目标的制定程序(三)有效目标的标准第四节目标的实施 0.5学时(-)授予权限(二)分配资财(三)目标控制第五节 成果评价和支付报酬 0. 25学时(一)成果评价(二)支付报酬第六节 目标卡片的制作与填写0.25学时(一)目标卡片的使用目的(-)目标卡片的格式(三)目标卡片的填写方法第五章全面质量管理2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服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提
20、升学生在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中的技巧与能力。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质量、服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戴明环;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与特点、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公共部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的方式、公共部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方法;掌握:公共部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手段与技术。本章教学重点:质量、服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戴明环本章教学难点:公共部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手段与技术。第一节全面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0. 5学时(一)全面质量(二)全面质量管理第二节工作程序 0. 5学时(-)质量环(二)质量环的推动第三节 质量保证体系0. 5学时(-)质量保
21、证体系要素(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第四节 相关的技术手段 0.5学时(-)巴雷特图(二)直方图(三)关联图(四)控制图(五)树形图(六)过程决策程序图第六章网络计划方法2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计划方法,学会使用网络图反 映工作流程,提高公共管理工作的效能。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网络规划、网络图、甘特图、关键线路法、横道图;理解:网络规划在管理中的作用、网络图与甘特图的区别、网络图的简化与合并、关键 线路的确定;掌握:网络图的绘制、关键线路的确定、时间参数的计算本章教学重点:网络规划、网络图、甘特图、关键线路法、横道图本章教学难点:网络图的绘制、关键线路的确定、
22、时间参数的计算第一节 网络计划方法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0. 5学时(-)网络计划方法的含义(二)横道图(甘特图)与网络图(三)网络图的优点(四)网络计划方法的作用第二节网络图的绘制0.5学时(一)网络图及其基本概念(-)工序间基本相互关系的方式及其表示方法(三)绘制网络图的规则与方法(四)绘制网络图的主要步骤(五)网络图的简化与合并第三节 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与关键线路的确定0. 5学时(-)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二)关键线路的确定第四节 制定最优的计划方案0. 5学时第七章决策方法与技术 4学时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几种主要的决策方法,并学会使用常 用的决策方法,提高学生
23、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实践能力与水平。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决策方法与技术、专家决策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决策树法、盈亏平衡分 析理解:专家会议法的基本形式与缺陷、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要求、德尔非法的应用程序与 局限性、决策树法的要素、步骤及优缺点掌握:常用的决策方法与技术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本章教学重点:决策方法与技术、专家决策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决策树法、盈 亏平衡分析本章教学难点:常用的决策方法与技术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第一节决策方法与技术概述0. 5学时(一)决策方法与技术的含义()决策方法与技术的分类第二节专家决策法1学时(-)个人判断决策法(二)集体头脑风暴法(三)专家决策法的局限
24、性第三节 德尔菲法0.5学时(一)德尔菲法的特点(-)德尔菲法的应用程序(三)德尔菲法的局限性第四节 模拟决策方法 0.5学时(一)模拟决策方法的基本概念(二)模拟决策方法实施的步骤(三)模拟决策方法的优缺点第五节决策树法0. 5学时(-)决策树的要素(二)决策树分析(三)决策树分析方法的步骤(四)决策树法的优点第六节 方案前提分析法 0. 5学时(一)方案前提分析法的优点(二)方案前提分析法的步骤(三)方案前提分析法的具体运用实例第七节 数学分析法0. 5学时(-)数学分析方法的内容(-)数学分析方法的应用(三)常用数学分析方法简介(四)数学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第八章人力资源测评技术4学时本章教
25、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人力资源测评技术,并学会熟练 使用常见的人力资源测评的评判方法,加深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知识的理解。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素质分析、绩效分析、测评要素、心理测验、目标测评法、比较测评法、工作标 准测评法、因素分解综合评判、效度与信度理解:常见的素质分析方法、指标设计的意义、测评标志的选择、人力资源测评指标量 化工作的构成、素质测评的功能与原则掌握:常见的人力资源测评的评判方法、测评信息的效度与信度分析本章教学重点:素质分析、绩效分析、测评要素、心理测验、目标测评法、比较测评法、工作标准测评法、因素分解综合评判、效度与信度本章教学难点:常见的人力资源测评的评判方法、测评信息的效度与信度分析第一节 人力资源测评中的对象分析0. 5学时(一)素质分析()绩效分析第二节 人力资源测评的指标设计 0.5学时(-)人力资源测评指标(二)指标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技术第三节 素质测评的方法与技术 0. 5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