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金龙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金龙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金龙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人类面临抗生素危机据ScienCentral网2005年9月29日消息,自1675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 (音译)第一次发现细菌以后,人们才知道周围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 物。这些生物有些对人类无害甚至有益,有些则会引起致命的疾病。为此,科学家 发明了抗生素来专门对付有害菌。医学界把那些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称作抗生素,这类药物 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抑制感染, 如:抑制细胞壁合成;激活一系列溶
2、解细胞壁的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 质合成或者核酸合成等。ks5u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抗生素的几十年时间里,通过细菌间的遗传物质传递,菌 群的抗药性明显增加,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抗药性。如果将细菌限制在正常环境 内,这类有抗药性的细菌或许对人无害,但一旦污染伤口或引起术后感染,将会产 生致命后果,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而大多数高效抗生素又战胜不了。许多可怕的 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如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就 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 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各国学者研究发现,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
3、,并且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 抗生素时代,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的 调查显示,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约30%,而我国却占80%90%,其中使用广 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75%使用 抗生素,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这使得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尤为突出。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造成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有很多,有几点可能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一是 医疗卫生系统对医务人
4、员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缺乏行政与法律的规定,医务人员在 抗生素的使用上存在不规范的操作。二是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导致在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o袁随园君墓志铭(清)姚一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 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锚,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 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一见异之,试以“铜鼓 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 中乾隆戌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 县。江宁故
5、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 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接外;及为知本,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 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现奇幽魂,一发于文 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后投诗文,几无虑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根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 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 能达者,悉为达之,士
6、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 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渭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 名,盖未有及君也。君始出,试为滦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 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注释报罢:博学鸿词科每年取T、二等各若干人,三等、四等落第,称“报罢”。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造随园投诗文造:
7、造访B.与人留连不倦与:结交 C.再起,发陕西起:被起用D.其考自远来县治 治:治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考乃喜,入官舍 B.君亦遇事尽其能 C.盖未有及君也 D.君之少也,为学自成而陋者乃以岸斤考击而求之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盖亦反其本矣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1 .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枚的文章出色并有声望,他被排挤外放做知县,因写文著书显示其才能,而不愿 升迁,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尽自己的才学创作诗歌。8. “皆能自发其思”是说袁枚散文、骈文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通乎古法”是说他通晓 古人的作文之法,因此,他的作品受
8、到世人广泛重视。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如第四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写在 江宁的为官情况,这和第一段“调江宁知县“相呼应。D.文章写袁枚的父亲匿名到民间察访儿子为官1的情况,可见出袁枚父亲正直的品格和 爱护儿子的心情,也侧面突出了袁枚有为官的才能。12 .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释成现代汉语。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译文: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译文: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译文:14、在作者眼中,袁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参考答案:10. D (治所)11. D (用在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A人称代词,自己的;指代词,那些。B无 实意,何不。C副词,
9、这才;副词,竟然)12. A (“因写文著书显示其才能,而不愿升迁”应为“做知县,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得不到升迁”)13. 等到做知县,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得不到升迁。(计分点:著、而、仕)一般人心里想说而难以表述的意思,袁君都替他们把这些表述出来了。(计 分点:世人、达、为)袁君认为这些不值得一谈,后来决意不要别人记述他做官治事的成绩。(计 分点:以为、足、绝)14、作者眼中的袁枚是一个文才出众、为官清正、喜好交游、奖掖后进的人。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七门庙记(宋)刘放嘉佑二年,予为庐州从事,始以事至舒城,观所谓七门三堰者。问其居人,其溉田 几何?对曰:“凡二万余顷。”考于图书,实
10、魏扬州刺使刘馥所造。自魏至今七百 有余年矣。予于是叹美其功。后二年,校书郎包君廓为县主簿,尝与予语及之。包君谓予曰:“馥信有功,然吾 问于耆老,而得羹颉侯信焉。初,汉以龙舒之地封信为列侯。信乃为民浚吠法 以广溉浸。信为始基,至馥时废而复修耳。昔先王之典,有功及民则祀之。若信 者,抑可谓有功者乎?然吾恨史策之有遗,而怜舒人之不忘其惠也。今我将为侯庙 祀之,而以馥配,子幸为我记之焉! ”予因曰:“诺! ”顷之,包君以书告曰:“庙谨毕事。”予曰:“昔高帝之起,宗族昆弟之有才能 者,若贾以征伐显,交以出入传命谨信为功。此二人者,裂地为王,连城数十。代 王喜以弃国见削,而子潺以力战王吴。独信区区仅得封侯
11、,而能勤心于民,以兴万 世之利。其惠爱岂与贾、潺相侔哉!夫攻城野战,灭寇屠邑,是二三了之所谓能 杀人者也。夫辟地垦土,使数十万之民世世无饥馁之患,所谓养人者。于以相譬,犹天地之绝悬也。然而贾、潺以功自名,信不见录,岂杀人易以快意,养人不见形 象哉!周公之书曰:民功曰庸。藉使信生当周公之世,其受赏非贾、潺之所敢望 也。虽然,彼贾、潺之死泯灭无闻久矣,而信,至今民犹思而记之,此所谓得乎丘 民。而世之宠禄,当时则荣,没则已焉者乎。夫事有可继之道,不必肇于己,而后 为功也。若刘刺史起于三国乱亡之余,蒸庶扫地,顾独以农为先,事功一立,迄今 长存,虽曰修复,是可谓功矣。”予既嘉包君之能徇于民,使侯信之美不
12、忘,及其 建祀合于先王之法,于是书之,遂以为记。(选自光绪续修舒城县志艺文)【注释】羹颉侯信:羹颉侯刘信,刘邦长兄之子。吠法(quan kuai):田间 灌溉水渠。相侔:相等同。侔(ni6u),相等。1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馥值有功信:诚信。B.然吾恨史策之有遗恨:遗憾。C.而性舒人之不忘其惠也怜:喜爱。D.养人不见形象哉形象:犹“形迹”。18 .下列各组句子,划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始以事至舒城B.信乃为民浚吠,会以广溉浸C.宗族昆弟之有才能者汶汶者乎D.没则已焉者乎A.始以事至舒城B.信乃为民浚吠,会以广溉浸C.宗族昆弟之有才能者汶汶者乎
13、D.没则已焉者乎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9 .下列有关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叙述并赞美了西汉羹颉侯刘信辟地垦土、勤心为民,首建舒城七门水利 工程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澄清了一个被长期误传的事实。对贪功夺美,夸大自己的 贡献的魏刺史刘馥予以了揭露。B.舒城县主簿包廓在弘扬前人的惠政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考证了七门堰 的首建者,二是为刘信、刘馥建庙立祀,三是诚请作者写记永志。C.从文中反映的信息来看,汉初四分天下是按功论封,这个功主要是征伐平定之 功,而刘信在这方面功小,所以只封得列侯。但作者却从“七门三堰”对后世吏治 的
14、启迪和警示上提出了以是否惠泽人民为尺度的功劳观,这是难能可贵的。D.本文以叙述为铺垫,以议论为主体。其叙事以作者陆续了解七门堰历史的过程 为线索,语言简洁,叙事清楚;其议论,则联系汉初宗室王族作横向和纵向的比 较,借题发挥,以此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信为始基,至馥时废而复修耳。(4分)(2)代王喜以弃国见削,而子潺以力战王吴。(4分)(3)夫事有可继之道,不必肇于己,而后为功也。(4分)参考答案:17. A18. D19. A【小题4刘信是这项工程最先奠基的人,到刘馥的时候他只是因七门堰荒废而 重修罢了。代王刘喜因为弃国逃跑
15、而被削除王位。可是他的儿子刘潺靠奋力拼杀被封为吴 王。大凡事物有承继之理,不一定要在自己手里开创然后才算作是功劳。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交际语言最为得体的一项是(3分)()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 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A. 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 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乐意。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 当,敬请批评指正。参考答案:D解析:A项“略尽绵薄之力”表示尽
16、力,是谦辞,不可用于评价对方。B项“殷切期望” 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C项“莅临”特用于下级对上级 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用在此处不合适。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的坚实根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器物层面的赶超、制度体系的完善,也离不开中华文化 的发展繁荣。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 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集中体现。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落到实
17、处,关键是要靠人。要靠有坚守的本地人。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旺 盛的生命力,()他们有的甘守清贫,为手艺、绝技代代相传;有的顶住压力,为文物遗存的当下命运奔走呼号;有的,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默默奉献。能够 坚守的本地人是 文化发展繁荣的有生力量,懂得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善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就能够让文化发展在每个地方找到现实落点,使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 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绵延不绝弹精竭虑倾其所有推动B.连绵不绝处心积虑倾囊相授推动C.连绵不绝 婵精竭虑倾其所有推进D.绵延不绝 处心积虑倾囊相授推进(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源泉,也是 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 的坚实根基,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坚实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也是 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源泉。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 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大批有识之士在很大程度上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A. 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发声出力让当地文化
19、得到了保护传承C.很大程度上依靠有识之士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D.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参考答案:(1) Ao(2) Do(3) Do(1)绵延不绝:连续不断,一直延续。连绵不绝:连续而不中断。“连绵不绝”多用于山脉,“绵延不绝”适用对象比“连绵不绝”广泛,除可用于山脉外,还可用于文化、传统、子孙后代等。空一用于“优秀传统文化”应选择“绵延不绝”。婵精竭虑:使尽了精 力,费尽了心思(褒义词)。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用于“为手 艺、绝技代代相传”,应选择褒义词“婵精竭虑”。倾其所有: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物质 上的或者精神上的)无私的奉献出
20、来。倾囊相授:把所有的技能、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用 于“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默默奉献”应选择“倾其所有”。推动:使事物前进;使工作展 开。推进:推动工作,使前进。用于“文化发展繁荣”应选择“推动”。所以答案为A。(2)根据“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 民族”的精神命脉,非“重要源泉”,据此可排除A. B.根据先说中国再说世界的逻辑习 惯,B项不正确。C. “站稳脚跟的重要源泉”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所以C错误。所以 答案是I)。(3)括号中的内容是解释“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的 原因,据此可排除AB.根据括号后面“他们有的”,可知
21、D项与之衔接自然。所以答 案为D。9 .请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三个短句,要求不改变原意。(4分)财富,不应因其可爱得被坏人觊觎便必须对这些坏人为攫取、占有它所采取的卑 鄙行为负责。(1)(2)(3)参考答案:(4分)(1)财富因其可爱而被人觊觎。(2)这些坏人为攫取、占有它而采取卑鄙的行为。(3)财富本身不必对这些卑鄙行为负责。略10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宋代文人画在有限的画面中寄托了很多“画外之音”。在文人画中,山水、花鸟(1)是自然景物,(2)是图像作者书法人品、修养、情感的载体。(3)有学者(4)认为,宋代的文人画为了表现某种“理”,(5)刻意寻求一个合适的象征物,这
22、种途径的 创作(6)使象征带上了明显的斧凿之痕。(1)(2)(3)(4)(5)(6)A.不但而且所以/因而难免B. /更因此当然总是未免C.不仅仅还/甚至而不免D. /还因而可能难免当然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重点在后一个分句,“不仅仅还”的递进 语气要轻,强调前后两个分句同等重要,本题所给文段中提到在文人画中,山水、花鸟作为色然景物*作为“图像作 者书法人品、修养、情感僻蹄呻地位应是同等重要,所以前后句之间时不仅仅还更恰当。当然 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强调程度j “可能可旨包含在 事物中的方示着事物的发展的种种趋势,是潜在
23、的、未实现的,现实是指一切实际存在的事物。文段中 侏 代的文人画为了表现某种理”是阐释上文山水、花鸟是图像作者书法人品、修养、情感的戴体”这种 认识所达到的程度,用甚至”恰当。不免治思相当于.免不了,少不了”,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自然导致某 种结果;嘴免漾示某种原因很可能导致某种结果,只能用于未实现的事,用难免”的地方可以换成“可歌 萧一定,”未免像示说话人对于某种行为、举动的否定解度,含有不费许,不以为然的意思,虽然旨在 否定,但口气比较委婉,文段中侬象征带上了明显的斧凿之痕”是上文”这种途径的创作”导致的自然结果, 时不免,更好。故答案应为C项。六、写作(60分,共1题)1L阅读下面的材料,
24、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临近期末,某学院一名学生给校长发短信,说老师都给学生划重点,导致他跟其他同 学拉不开差距,恳求校长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校方发布了杜绝任课教师考前划定考试范 围的通知。考前划重点在大学很普遍,有平台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54. 55%的学生选择“必 修课老师在期末考试前会划重点”,5. 45%的学生选择“选修课老师会划重点”,另有30% 的学生表示所有任课老师都会划重点供学生复习,仅一成学生遇到的任课老师不划重点, 让学生自由复习。对于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境中大量的抗生素释放和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这不光是我们
25、国家的问题,也是 全球性的问题。当前,世卫组织已呼吁各国采取紧急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越 来越多的国家更多的是被迫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我国已再次将抗生素明确规 定为处方用药,同时,正在起草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南,并下发了关于开展抗 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的通知,以此来规范对抗生素的使用。1 .根据文意,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抗生素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可以治疗细菌、真 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但是不能滥用。B.抗生素抑制感染的方式有抑制细胞壁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或者核酸合成 等等。C.科学家发明抗生素来对付有害细菌,人类使用抗生素的历史可
26、以回溯到 1675 年。D.如果进入后抗生素时代,由于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人们将难以用抗生 素来治疗细菌性感染。2 .根据文意,对人类面临抗生素危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滥用抗生素使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各种细菌都产生了 多重耐药性。B.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跟不上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不合理 使用抗生素这一现象,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C.抗生素的大量运用降低了人的抵抗能力,使人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D.抗生素危机已经引起人类高度注意,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立法禁 用抗生素。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为彻底解决耐药细菌对人类的危害,人
27、类将集中主要精力,研究新型的更 高效的抗生素。B.抗生素危机凸现了当前医疗界道德缺失问题之严重,可以想见,国家将加 强医疗道德建设。C.在畜牧业中,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就不会出现耐药细菌的驯化与 进化。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让考前划重点寿终正寝“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这是大学校园中流传很广的一句话,表 达很多大学生对于考试的态度。一些大学老师喜欢在考试前划重点、划考试范围,这对于 部分学生而言,无疑是福音。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只需要在考前几天突击背一下考试重点就 能过关,不会出现挂科情况,能够顺利混到毕业证。但是,从考试的目的以及考试的严肃 性
28、、公平性角度来说,大学考试划重点,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其 弊端显而易见。首先,这种做法本身背离了考试的目的和宗旨。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 握情况。老师考试前划重点,人人都能考高分,或许任课老师脸上有光,但显然无法达到 考查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的目的。而且,这实质上是变相的泄题行为,已经背离了最基本 的试卷保密原则。其次,老师考前划重点,每一个学生都能知道考试内容,这意味着突击一下,人人都 能考高分,这就拉不开学霸与部分不努力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这对在平时就认真对待学 业、刻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相应的,那些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只要 从老师那里得到了重点就
29、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似乎潜在地鼓励了投机取巧的人生态度。再次,这一行为严重败坏了校风学风。大学老师考前划重点,学生只需要花几天时间 突击就能过关,平时根本不必把精力花在学习上,翘课去打游戏、去睡觉成为不少学生的 选择,而且会使学生互相影响,长期如此,学生就会形成惰性,甚至妨碍正常的教学工 作,这严重影响了校风学风。除此之外,这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的毕业门槛。老师划重点再加上还有补 考,学生不管专业能力如何,都能顺利毕业,导致很多不合格的大学生走入社会,进而降 低了大学文凭的含金量,造成学历贬值。如果大学期末考试前老师们都不划重点,学生便 能更为主动地学习,会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这必将提
30、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其实大学考前划重点、期末考试设题太简单等问题早就引起了些学生的不满。比如, 兰州交通大学的学生就曾写信给校领导反映考试题目太简单。因此,为了让考试回归初 心,让考试更加公平、严肃,让大学真正成为求学的殿堂,端正大学校风学风,高校早该 对考前划重点这种不正之风说不,让其彻底寿终正寝。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时评类材料作文。试题在叙述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任务,要求考生对“大学考前划重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表达看法。题目中的材料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 部分是第一段,主要概述新闻事件,学生发短信要求不划重点,校方回应学生要求。第二 部分是第二段,通过调查了解“大学考前划重点”的现状,说明“大学考
31、前划重点”是比 较普遍的现象。对大学考试前划重点能否做出理性而又深刻的评价。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思 考以下问题:大学的性质是什么?大学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大学考前划重点会有怎样的结 果?进入大学的学生普遍是什么样的心态?还可以抓住大学教育的本质,即大学应该培养 什么样的大学生和如何围绕目标来培养大学生等来思考。行文时注意由材料引出自己的观 点,表明自己赞成或反对的态度,然后结合社会中相关的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论证。让文 章有深度和针对性。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 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 角度去
32、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 可信性的源泉。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 力。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 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 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 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
33、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 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 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 “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 论证即可。D.如果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在我国越来越严重,那么我国采取立法手 段禁用抗生素不是不可能的。参考答案:1、C (与原文第一节不符,这一时间是发现细菌的时间)2、B (A各种及都有误C文中并未谈及人的抵抗能力降低D最佳办法有误)3、D (A人类要做的不是研制新的,而是先解决出现的问题B无中生有C只要“就 有误)2.阅
34、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 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 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 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 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 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 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 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 语言有关。
35、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 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 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 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刺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 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 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 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 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 这样的体验,一时想
36、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 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 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 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 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 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 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
37、若不 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 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 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 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 希望。(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5.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
38、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 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 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一 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千草之间也诀不会饿死,因为它会 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
39、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参考答案:5. B6. C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的是: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 对称的基准。B原文为“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 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 D原文为“自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 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7. A (B原文已指出“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
40、脑是不对 称的”跟教育没有关系。C原文指出“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推断明显不对。D不一定,原文指出“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 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一一题。(25分)鬼脸钱张建生当年,开封府有条古玩街,店铺经营古玩字画、珠宝玉器。其中有家古币店,老 板刘少白觉得来钱太慢,便打起了歪主意。民国年间,兵荒马乱,天灾人祸频发。穷人揭不开锅,就卖祖宗传下来的古董+古 地中原,散落在民间的文物很多,其中不乏宝物。可惜穷人不知道啥是文物,更不懂得行 情,遇见黑心买主就当废物卖,给多少钱是多少钱。刘少白经常守在古玩街口,见破衣烂衫者过来就问:“卖东西
41、吗? ”穷人不逛古 玩街,来了就是卖东西。他坑蒙拐骗,用很少的价钱就把西周的贝币、西汉的五铢、唐代 的开元通宝弄到手。刘少白的舅舅冯老先生是中原古玩界泰斗,听说外甥发昧心财,拄着拐杖找上门 来,言辞恳切苦苦规劝。刘少白竞也当成耳旁风。老人见劝不醒他,非常失望。那天,刘少白在古玩街口拦住一个衣衫褴褛的农民那人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他 看见后,兴奋得心里怦怦乱跳。这是一枚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币,椭圆形,币面文字形状怪 异,像传说中狰狞的鬼脸,俗称“鬼脸钱”。这种古币在市场上稀缺,价值两三万块大 洋,可遇而不可求!对不懂行的卖主,要欲擒故纵,不可操之过急。刘少白暗中深吸了口气。努力使 情绪镇静下来,装作漫
42、不经心的样子说,这玩意儿不值几个钱。两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最后以一万块大洋成交。刘少白心中大喜,自己一转手,至少赚一万块大洋!回到家里,他兴奋地拿出来 欣赏把玩。鬼脸钱边缘和币面手感有些毛糙,这枚鬼脸钱却光滑如玉。他觉得事情不妙, 急忙去找舅舅鉴定。冯老先生古币鉴定道行深厚,单凭手摸就能断代。他接过那枚鬼脸钱,捻须注目 端详,微眯的双眼陡然睁大,愕然道:“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看不出这是个鹰品?真 品鬼脸钱,铸造呈自然状态,未经精细縻琢,币面文字一挥而就,书法流畅隽秀。震品边 缘和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实属画蛇添足:而且字体呆滞,缺乏灵气,有明显模仿痕迹,铜质粗杂,分量也厚重”一连几天,刘少白
43、在街头寻找那卖主。可哪里还能找到?他越想越窝火,把假币 狠狠摔到地上。好在杂铜耐摔,只磕出个小坑。这枚假币像一块石头,沉重地压在刘少白心头,让他寝食难安。他不敢在门店 卖,买主发现有假,会兴师问罪,闹腾起来自砸招牌,谁还敢再光顾?思前想后,只有拿 出去卖,反正谁也不认得谁。开封包公祠附近有个卖古玩的地摊市场。刘少白装扮出一副穷困潦倒的落魄相。 虽有人对那枚假币感兴趣,可一问价钱扭头就走。直到日斜西天,他准备收摊子,才有人 执意要买,不过对价钱一路猛砍,最后砍到100块大洋。拿回去一分钱不值,他只好忍痛成交,拿着银票走出老远,还心跳如鼓。第二天,那张百元银票有些变色,刘少白赶紧拿到票号兑现。人家
44、说:“刘老 板,你在哪儿捡的假票,颜色都褪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呀!刘少白的大儿子一年四季在外收购古币,这天,他风尘仆仆回来,喜滋滋地说: “爹,出去没有收到好货,回来走到西城门口捡个大漏儿,用一万块大洋收来个宝 贝!”刘少白见是个鬼脸钱,不由喜上眉梢。拿过来一看很是眼熟,定睛再看,见上面 有个小坑。天哪,冤家又回来了!他顿觉天旋地转,跌坐在太师椅上,半晌说不出话来。两万大洋打了水漂,弄得元气大伤,再无资金周转,古币店面临倒闭,全家人如 同末日来临。这天,冯老先生让外甥带那枚假币来家里。刘少白见到舅舅,满脸愧色,嗫嚅 道:”怪我眼力还不到家,闹出这么大乱子”冯老先生摇头道:“不是眼力
45、不济你是 被金钱乱了心性!”一语惊醒梦中人,刘少白经营古币多年,如果仔细察看不会走眼,可惜心思都用 在欺骗上,结果掉进陷阱。“这枚假币出自造假圣手之手。”冯老先生神色黯然,说罢良久无语。中原古玩界对“造假圣手”几乎无人不晓。当年,他在古玩界竞屡作造假大案, 特别是古币造假以假乱真,连不少行家都“打眼”,所以人称“造假圣手”。刘少白叹 道:“造假圣手有如此高超的造假本事,一定腰缠万贯!”“错了,错了!当年,他明里经营古币店,暗中造假古币,本想大捞一把,最后 倾家荡产。常言说,柜台不欺三尺子,买卖义取四方财。有谁靠坑蒙拐骗长久立足商刘少白一脸困惑,舅舅对“造假圣手”知道得如此清楚?“我就是造假圣手
46、! ”冯老先生语调悲伤,缓缓举起那只残手。惨痛的教训让他 悔恨不已,就砍下自己一个手指。刘少白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冯老先生收回那枚假币,又拿出两张万元银票,双方物归原主。为了让外甥知道 害人如害己,他派人演出了卖假买假这场戏。刘少白如梦初醒,“扑通”一声跪下,泪流满面。幸亏舅舅假戏真做,使自己悬 崖勒马,迷逢知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冯老先生当场挥毫泼墨,写下“戒欺”二字,送 给外甥。从此,刘少白诚信经营,把“戒欺”手书制成牌匾悬挂,作为经商的座右铭。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年第2期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刘少白的舅舅冯老先生听说外甥发昧
47、心财,拄着拐杖找上门,对其规劝,却被 刘少白当成耳旁风。说明老先生虽身为中原古玩界泰斗,外甥内心对此却并不完全认同。B.刘少白把假币忍痛卖出后,拿着银票走出老远,还心跳如鼓。这一细节是为了 表现其当时明知古币是假仍然出售担心对方发现真相的心虚紧张。C.小说后来交代冯老先牛就是造假圣手,既存意料之内,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 波澜起伏,颇具艺术匠心。D.小说注重情节的前后照应,如刘少白摔鬼脸钱这一情节,就为后文发现儿子所 买鬼脸钱为盛品做了很好的铺垫;关于冯老先生卖假买假的戏,前文亦均有所交代。E.本文篇幅较短。人物性格相对单,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了世俗小说赞扬真 善美批判假丑恶的特点。语言风格较为朴实、明快。(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刘少白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后面叙述有关“造假圣手”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对此进行赏析。(8分) 参考答案:(1) B项得3分,E项得2分,D项得1分,答A、C两项不给分。(A项“外甥内心里对 此却并不完全认同”与原文不符,C项“既在意料之内”理解错误,D项“关于冯老先生 卖假买假的戏前文亦均有所交代”理解错误。)(2)明线是刘少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