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申报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1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工程申报书申报高校庆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类型实践育人工程名称明德精工协同创新实践工程填报日期2021年9月2日中共甘肃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1年8月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自媒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进行推广。3-3推进方案一、指导思想在经济新形态的背景下,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逐渐成为我国探究新经济增长点的 关键。通过资源互助互补与资源共享的方式,能够使国家经济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快速 开展。对此,机电工程系构建创新型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从协同理念与创新观念的角 度出发,树立战略意识,即在长远开展与规划的前提下,将实现共同开展与互利双赢 作为协同创新的新抓手和保障。院
2、校和现代企业将内外资源及时地整合到相对统一的 决策平台中,不仅能够实现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提高资源共享与行动协调的质量。 构建保障体系,能够切实维护协同创新中学院与企业的基本权益。在校企协同创新工程过程中,深入贯彻甘肃省“一千多支、五区协同”、“四向 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紧扣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 定位,校企双方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从凝聚共识强化理念、构建平台优化管理、构建 保障体系贯彻共赢理念的角度出发,提高机制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院和现代企业获 得预期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二、实施规划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机电工程系拥有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大师工作室 3个,成
3、立了 3D打印中心、天津中科智能控制双创工作室、院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 与甘肃XX精工科技股份共同申报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与庆阳启航精密 模具合作共建庆阳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与甘肃XX精工共建智能制造产 业学院。基于机电工程系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基础,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搭建校企协 同育人平台。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通过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题讲座、交流 研讨会等方式拓宽大学生学习掌握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途径,引导大学生从自身成 长、高校教育、经济开展等层面分析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孵化 环境,鼓励学
4、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创新创业水平,为大量的在校学生提供自食 其力的实现途径。三、推进线路进一步拓展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协同育人平台以提升人 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可持续开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 有关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目前已与甘肃XX 精工科技股份、庆阳启航精密模具、天津中科华盈科技等建立校企 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下一步整合更多相关企业,进一步拓展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平台,联合庆阳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因地制宜,结合创业师生需求、传统企业转型需 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企业培养更多专
5、 业化技术服务人才,为学院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将 协同理念在方案中明确表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全国高校及有关院所相同或 相似专业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中的新理论、新看法,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根据 行业前景、用人企业反应和毕业生信息跟踪进行动态化调整,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 步重视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性课程,表达协同育人的理念。改革校外实践教育模式, 建立校外实践课程体系。遵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机电工程系学生构建有针 对性的实践教育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与企业共建的校企产学合作 育人新机制。共同建设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各种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行
6、动协调, 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系部在技术创新、培养计划、师资安排及专业规 划等开展战略上,需要使企业与院校达成共识,通过共同构建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 共同提供科研成果与教育资源的方式,实现各自的目标。与此同时,在协同合作中, 学校和企业还应结合自身的开展特点,明确肩负的责任与义务,通过确定绩效考核标 准的方式,提高协同创新的质量。校企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才协同培养协议, 通过明确双方责权利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保障,构建长效机制。3-3重点举措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在校企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 责任、义务和权益,解决校企协同育人周期短、后劲缺乏
7、、稳定性差的窘境。建立“校企一体”的资源保障机制。通过校企一体资源共享,提升技能型人才的 资源保障能力,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赢。共建师资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深度。立足专业未来开展、行业趋势、政策导 向、岗位需求,打造一支“双师结合,专业跨度合理”的教师团队,以企业工程为驱 动载体,全面提高育人时效性。四、条件保障工程因其良好的实践育人机制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目前 在政策、资金、平台和人员方得到了大力支持。一、政策经费L全方位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实施校企合作制度。与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 确双方责任,为校企更好的合作提供了保障和操作依据,能够更好的推
8、行实践育人。 2.探索打造品牌专业,实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制度。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 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那么,校企双方在专业实训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实施校企共建 实训室,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形成了了学生校内基础实训、校外综合拓展实践。学校专门配套校企合作工程资金,包括运行管理经费,工程建设经费等,为校企 合作提供了保证和支持。学院划批近2000平米场地,用于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二、平台人员学院和系部领导班子高度重校企合作,成立了总支书、系主任组长,其他班子成 员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工程建设工作。基本形成系总支统一领导、部 门分工负责,从顶层设计方面为提供了有效的政策
9、保障和制度支持,系部专人负责校 企合作事宜,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下一步,校企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进一步挖掘 校企合作的内涵,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提升实践办学条件,培养企业急需的高 素质技能人才积极探索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辐射区域中高职院校和企业,满足其技 术技能实践培训需求,培养高水平双师队伍,切实加强人员交流,“走出去,请进来” 相结合,形成有利经验。五、推荐意见高校党委意见(应明确说明是否同意申报、是否同意落实保障措施)签字盖章:年 月 日10填表说明一、请如实填写申报书。填写前须仔细阅读工程通知、建 设标准(试行)。填写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 键。二、申报书采用A4规格页面,左
10、侧装订。三、所填写内容可附页。如有支撑材料,请按表格的顺序装订好作为附件附后。一、工程团队工程负责 人姓名XX性别:女出生年月1987年10月工作单位 及职务庆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 工程系副主任职称讲师工作专长电子、通信工程研究方向校企合作、教学改 革通讯地址庆阳市市中区青江路中段1336 号联系 XxE-mail工程团队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出生 年月工作单位及职务联系 XXX男1984.04庆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52XXXXXXXX男1988.02庆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35XXXXXXXXX男1985.4庆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8XXXXXXXXX男1991.03庆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7XXXX
11、XXXX女1988.12庆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7XXXXXX二、工程前期基础2-1已实施情况已具有的育人基础机工工程系构建了 “校企融合,产学研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 及业绩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同。专业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智能制造专业群紧 密对接庆阳及成渝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产业,列入学院培育省级重点专业1个, 院级重点专业2个,院级特色专业2个,实施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2项。构建 7 “课岗赛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发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 门,院级在线开放课程10余门。获甘肃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4项,全国大 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6项、甘肃省大学生
12、“互联网+”创新创业大 赛金奖1项、银奖3项、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二、已建设的载体平台校企共建“学产研创培”五位一体的实训基地。拥有机械工程综合实训中心、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中心、智能交通实训中心和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拥有三个大师 工作室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正在建设),引资近1000万高端模具生产线入驻校 内实训中心,与天津中科合作共建大学生智能控制创新实践中心。共建校外实训基 地50余个和4个教师企业工作站。以XX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学院为载体,拓展产业 技术学院合作资源,增值校企合作育人效益,把产业技术学院作为“智能+”专业 建设、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和“产学研
13、创”平台。三、已构建的体制机制与XX合作成立校企混编师资,搭建校企深度融通平台,破除企业技术骨干教 学限制,共创校企合作新模式,解决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不一致,教师工程经验不 足的难题;整合资源,企业人员参与,企业案例收集,共同打造符合职业教育学情, 匹配生产实际的活页式教材;对标行业,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督学、 评教,严把教学质量关;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建学徒制订单班,构建“职 业引领一传统教学一生产锻炼一理论学习一职业成长”的新教学模式,解决学生 “学不知为,学而无用,学无动力”的现实困难;组建校企合作下的师生联合工程 团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探索“工程共同申报、工程协同
14、攻关、工程成果共享” 的以工程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产业升级所需的新工科人才。四、已开展的重点工作机电工程系与企业结成校企协同创新共同体,牵头成立庆阳智能制造产教联 盟,带着师生积极服务企业。与甘肃XX精工科技股份共同申报产教融合创 新示范基地,与庆阳启航精密模具合作共建庆阳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与XX精工筹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俱乐部,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孵化环境。推进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教学改革, 构建“课岗证赛”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提升专业建设成效。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以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开展“大学生科技服务训
15、练计划”,加强在科研与创新指导中的实践育人功能。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和专业教 师团队指导力度,强化对互联网+、“挑战杯”等重大创新创业赛事的组织和培育。 加强专业社团建设,探索建立“专业社团+教师工作室”的建设机制,激发学生创 新热情和创新活力,加强优秀工程的指导和建设,引入企业资源支持。2-2工程特色一、品牌特色“明德精工”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工程是庆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协同XX精工发起, 立项基本目的是为师生参与企业应用型科研工程提供机会,师生通过工程参与经历将 其融入系部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相关的社会服务。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整 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
16、自身的责任感, 对专业和企业的认同感,对国家开展的自豪感,形成可以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工程。二、实践特色校企协同育人,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传统课堂与生产一线有效衔接,“双师” 联合培养,解决学生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的矛盾,实现“岗、课、赛、证、创” 一体化 育人,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生产工艺了解更加透 彻,理论与实践联系更加紧密,学习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产教深度融 合,学以致用,通过参与工程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 将所学知识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使得工艺革新和创业成为可能。三、育人特色校企联合培养,岗位认知更加清晰,自身定位更加准确,
17、培养学生更加务实的为 人处事品质;通过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学生对整个制造行业的技术开展,我国技术 水平和产业布局认识更加深入,可有效激发家国情怀,增进使命感,为中国制造2025 战略贡献出力;通过一定时间的企业培养,受到企业文化熏陶,特别是与企业技术工 人、工程师等的接触,耳濡目染,可切实提高学生对劳动和工匠精神的认知,培养技 术人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积极进取、甘于奉献、质量为上的工匠品质;通过参与 工程获得奖励,使学生协助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商业逻辑得到锻炼提高,增进获得 感,增强自信心,种卜感恩之念。四、成果特色1.面向成渝双城经济圈智能制造中小企业需求。该工程秉持“德以育人,恩怀社会”
18、,关注地方中小企业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将企业工程与教学、科研、竞赛相结 合,培养能够支撑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开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建立了校企联合创新 平台和师资团队。师生协同企业工程师、技术员共同参与企业工程,打造协同创新中 心、智能制造产教联盟、双创中心。3.将创新实践融入课程建设、技能竞赛、志愿服 务、科研讲座、社会服务等工程载体。通过将企业工程转换为课程任务,将工程落地 转换为创新创业竞赛素材,将对接中小企业技术需求转换为志愿者服务工程,将创新 实践全面融入三全育人。五、创新特色1 .突破专业界限,构建面向智能制造专业群“四维度”综合育人创新平台和创 新课程。充分发挥工业机器人、汽车制造
19、、机械设计、智能控制多专业优势,在知识、 技能、思政、素养等方案全面培养。2,创新方法形式,打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实践 工程载体。通过学生组织的中小企业服务小组、教师牵头学生参与的校企合作工程、 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工程等实践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3.服务区域产业,支 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庆阳地方中小企业开展。结合专业志愿,纾解中小企业的技术难 题,通过横向课题、设备共享、校企合作等方式推进技术升级。4.建立评价机制,将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创新实践全过程。重点考察学生质量意识、创新能力、家国意识、 工匠精神、协作意识,时刻鞭笞学生注重内在素养与外在技能相结合。2-3育人实效一、师生满意度、参与
20、度、受教育效果师生通过“明德精工”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工程搭建的实践平台,可以很好地完成 专业涉及的实训工程,整体参与度高,参与过程中师生与企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 学生之间思维碰撞,激发诸多创新理念和思路,并应用到创新课程和比赛中,各参与 者相互正向影响,积极参与,形成正向闭环回路。“明德精工”协同创新实践工程以 企业应用型科研工程为平台,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自立项以来受到各个专业师生的 认可教师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巨大的收获。二、难点重点问题解决2 .企业嘉求g人才培养脱节,增强了人才培养适应性,将师生从传统的教学关系 转变为师生协同关系,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2.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数量与
21、能力不 足,通过老师带薪进企业工作,校企合作真实参与企业实际工程,校企师生共同参与 创业工程,培养了一个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师型团队。3.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制度不 完善,建立了制度化的创新创业协同体系,形成了量化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4.创新 创业课程影响力和覆盖度,通过创立省级和院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建立了跨专业、全覆盖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4.校企协同师生共享创新平台和孵化基地,通过校企联 合打造协同创新中心、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为师生开展校企创新实践工程提 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三、家长、媒体、同行评价情况机电工程系与企业结成校企协同创新共同体,牵头成立庆阳智能控制产教联盟, 校企合作基础
22、广泛,合作企业近30家,为近30家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意见、工艺改进 措施等,极大地为企业节约了本钱,改进生产效益,创造经济价值近10亿元,受到 企业的一致好评,校企双方后续会进一步加强合作。机电工程系通过校企协同创新, 形成“课创融合,三师同训I”师徒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孵化环境,鼓励学生开展创新 创业活动。近几年,共计10余学生自主创业,企业规模均达千万,受到当地媒体报 道。四、工程所获荣誉以及工作成果从2017年至今通过校企合作育人获得了一批国家、省和院级荣誉成果。基于校 企协同育人工程获得了庆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
23、1年院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5-2021年期间获得互联网+比赛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1项,省 级挑战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电子商务大赛比赛一等奖1项、机械创新 大赛比赛三等奖3项、智能汽车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建成庆 阳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大师工作室3个,院级双创工 作室1个、院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学生作为第一创造人,获得专利3项;立项省级 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院级创新创业课程3门。2-4推广价值一、典型案例LXXX同学,起初见到他时,他还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同学。通过参加机电工程系 创新俱乐部,在俱乐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
24、践,深入企业探索,始终将创新放在首位, 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其2019年9月被天津华 盈科技聘请为研究员助理,参与燃料电池客车四合一集成辅助电源工程,成 功将燃料电池四合一集成辅助电源运用到氢燃料电池客车上,市场反应良好,并申请 国家创造专利一项。2020年运用此工程参加六届甘肃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 创业大赛荣获银奖、学院“一等奖”,参加2020年“挑战杯”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将个人实践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进 一步激发了自己的创业热情,也真止让自己离通往创业成功之路更进一步。3 . XXX同学,组织校企技术服务队
25、,带着同学深入周边中小企业,调研企业实际 需求,积极献言建策,帮助学校对接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该同学申请国家专利 两项,先后到三家企业进行学习,深度研究军民融合工程一坦克履带,军用挖掘机斗 齿,盾构机刀片的设计、完成消失模铸造工艺的设计,汽车安全气囊门框结构的设计 和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工程,并运用消失模工程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全国铜奖,甘肃省金奖,院级一等奖。庆阳市“创青春”大学生创 新创业大赛三等奖。二、育人模式当前,制造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出现用工难,留不住人才的问题越发突 出,而大多数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甚至不愿进入制造行业。
26、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理论教学、实训条件、师资等影响,学生技能弱,达不到企 业准入标准,工程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自身定位、岗位认知、职业规划 等出现偏差,与行业存在脱节的问题。基于此,通过“XX”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在 离校前可提前接触企业,通过企业学徒培养,可有效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有利于岗位和行业认知,注入工匠灵魂,愿意扎根在制造行业,解决企业留不住人, 新进员工坐不住的问题;另外,通过“明德精工”协同创新实践还可培养学生创新思 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内在动力,拓展学生视野格局, 实现学为所用,学以致用的最正确效果。三、方法载体基于创新平台、创
27、新工程、创新制度激活创新实践,基于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学 生素质,增强学习动力,提升实践能力。落实主体责任,成立以党支书记为核心的创 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教务办、学管办、系团委多部门协同,有机联动的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格局;强化创新平台强化育人支撑载体,机电工程系牵头建立庆阳 智能制造产教联盟、智能制造区域创新中心、省市级大师工作室、双创中心,积极参 与区域智能制造企业工程合作;建立专创融合“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校 企合作工程分解融入到创业课程、技能大赛、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学生创业,形 成创新创业的“乐职模式”。探索“双创”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有序地开展创业培 训证书、研究成
28、果、竞赛成果、创业工程、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学习成果的认定。四、育人经验推广应用、示范引领价值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经济开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 性,是各类教育中与地方社会经济最直接、最密切的类型。“明德精工”校企协同创 新实践工程的立项以及成功运行,正表达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开展培养 技术人才的职责。通过企业与高职院校师生紧密协作,不仅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创 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地方企业带来理论和技术支撑,在企业技术成果 形成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校企共创协作平台实践育人创新模式的创立,可 以为企业尤其是地方企业培养适用性更强、技能水平更高的人才。
29、三、工程提升规划3-1建设目标一、体制机制创新L建立具有时效的沟通平台,构建“短长融合”的质量评价机制。2,立足共赢,建立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开展及企业用人需求、工程申报、技术攻关等整体利益出发,构建“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基地、三大资源的共享平台, 组建“双师”教师团队,教师上车间,工程师进校园,协同育人,协同创新。3.建立“学生开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围绕企业需求,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岗 位的真实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标,切实把握企业开展需求,邀请企业专家审定人 才培养方案,督学评教,科学精准的增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性。4.构建“工学结合” 的教学运行机制。依托于
30、校企合作,借助企业先进设备和生产线,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增强技术服务能力。5.建立校企文化对接的协同育人机制。校企文化交融,树立学 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激起成功欲望。二、平台拓展1.设立企业实践工程,探索推行企业实践的学分互换,引导学生更好的参与校企 合作工程;引入企业实践工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 和创新创业比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2.积极探索引入企业奖励制度, 设立企业奖学金,用于奖励综合素质高,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优化实训工程和内容, 做到与企业岗位对接,激发学生守信念,懂技术,敢担当,讲奉献的理想信念。3. 继续深入推进1+N
31、校企合作模式,积极引入中小微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解决区域内小 微企业用人需求。4,探索推行合作企业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和学历教育,吸引更多优秀 员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5,进一步落实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优先向合作企业输送 实习学生和毕业生,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三、重点难点突破改变教师传统观念,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应用型科研工程。改变传 统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创新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突出以企业为载体、学生为核心、 教师为辅助支持的角色模式。改变传统填鸭式授课模式,让课堂走进企业,更接近实 践,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四、育人品牌创立通过“XX”协同创新实践工程的运行,为地方中小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技 术人才,工程同样对当地中小企业起到辐射作用,并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育人品牌成功创立。五、成果转化推广“XX”校企协同创新服务工程立项并成功创立,这种模式值得其他地市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