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命科学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新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生命科学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新版 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20192019 届高三生命科学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届高三生命科学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 l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图 1 是某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其中编号表示的化合物是A. DNAB. 磷脂C
2、. RNAD. 蛋白质2. 细胞内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是图 2 中的A. B. C. D. 3. 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下列关于两者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4. 生殖是物种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下列生殖方式产生的子代适应环境能力更强的是A. 孢子生殖B. 出芽生殖C. 营养繁殖D. 卵式生殖5. 图 3 为人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某一途径,其中、表示代谢过程,字母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H2NNCHOR1R2R3CCCNCCHOHHHOOHX葡萄糖丙酮酸二碳化合物图 1图 2有氧呼吸能量生成水的生成A.C.B.D.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能量生成水
3、的生成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能量生成水的生成有氧呼吸能量生成水的生成无氧呼吸- 2 -A. 是糖酵解B. 为三羧酸循环C. 有氧气生产D. X 只可能是 H2O6.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狗身上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图 4 表示狗听到铃声出现唾液分泌现象,此时铃声是A. 无效刺激B. 无关刺激C. 条件刺激D. 非条件刺激7.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表面均有抗原受体(分别称为 BCR 和 TCR) ,这两类受体在功能上的区别是A. BCR 只识别病菌抗原,TCR 只识别病毒抗原B. BCR 能促进免疫细胞记忆,TCR 不能促进免疫细胞记忆C. BCR 从膜上脱落变为抗体,TCR 从膜上脱落
4、变成淋巴因子D. BCR 接受抗原刺激使 B 细胞分化,TCR 接受抗原刺激使 T 细胞分化8.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乙肝病毒衣壳蛋白并为人体接种,这种疫苗属于A. 死疫苗 B. 活疫苗 C. 减毒疫苗 D. 蛋白疫苗9.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下列关于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激素不仅起信使作用,还能为生命活动供能B. 每种激素都有它特定的受体,作用具有特异性C. 激素通过导管送到特定的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D. 激素对人体能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在血液中浓度比较高10. 图 5 表示顶芽切除前后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切除顶芽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是A. 上升B. 下降C.
5、 不变D. 先升后降图 3图 4图 5- 3 -11. 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如图 6 所示,则下列关于混合培养的描述正确的是A. 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B. 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C. 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D. 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12. 2006 年科学家将四个特定基因导入处于分化终端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后者经漫长的分裂增殖循环后形成具有胚胎干细胞样特征的细胞团,这一实验证实 细胞具有全能性 细胞分化可以逆转 成纤维细胞可以分化胚胎细胞A. B.
6、C. D. 13. 高等动物的精细胞由睾丸中的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演变而来,如下图 7 所示。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 细胞B. 细胞C. 细胞D. 细胞14. 血脂在血液中都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组成脂蛋白。下列关于四种脂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密度最大的脂蛋白是乳糜微粒B. 颗粒最大的脂蛋白是高密度脂蛋白C. 四种脂蛋白核心都含有甘油三酯和胆固醇D. 四种脂蛋白的核心脂质含甘油三酯较多的是乳糜微粒和低密度脂蛋白15. 克隆是指个体的部分组织或一个体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新个体的过程。以下现象属于克隆的是 大肠杆菌分裂生殖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 非洲爪蟾细胞核移植 花生种子萌发A. B.
7、C. D. 16. 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机制有所不同,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通常为A. 被动扩散运输 B. 经离子通道注入C. 胞吞或膜融合 D. 诱导宿主细胞膜裂解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离心检测放射性上清液呈放射性沉淀物无放射性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图 6图 7- 4 -17. 在生物体内的基因表达过程中,介导密码子与特定氨基酸一一对应的是A. rRNA B. tRNA C. 核糖体 D. 内质网18. 红绿色盲表现为人群中男性患病概率远高于女性。图 8 是某男子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分布在A. 同源部分B. X 差别部分C. Y 差别部分D. X 差别部分和 Y 差别部分19. 安达
8、卢西亚黑羽鸡和白羽鸡杂交,F1 代是灰羽。则下列杂交组合中,子代黑羽鸡比例最高的是A. 灰羽和灰羽 B. 灰羽和黑羽C. 黑羽和黑羽 D. 黑羽和白羽20. DNA 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在脱氧核苷酸形成 DNA 分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化学键是图 9 中的A. B. C. D. 二、综合题(共 60 分)(一)细胞分裂(13 分)图 10 是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该细胞在有丝分裂时,母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须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一种称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发现如图 11 所示的异常现象,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
9、分裂的继续进行,直到双定向作用完成才能继续进行分裂。有丝分裂完成T G C A T A X 的差别部分 Y 的差别部分 同源部分 同源部分 图 8图 9图 10- 5 -21.(2 分)图 10 结构的主要物质组成是 。22.(1 分)为图 11 中染色体移动提供能量的是图 10 中的 。 (填图中编号)23.(3 分)图 11 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理由是 。 (至少写出两点)24.(2 分)若某基因型为 Aa 的细胞进行图 11 所示的细胞分裂,则正常情况下,一个子细胞获得基因 A,另一个子细胞染色体相同位点的基因应该是 。25.(3 分)根据题干信息和图 11,判断 MCC 对 AP
10、C 的作用是 (促进/抑制) ,理由是 。26.(2 分)若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失常,将产生变异的子细胞。下列对该变异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多选)A.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B. 子细胞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C. 该变异仅发生在有丝分裂中D. 该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中E. 该变异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二)动物生理(12 分)胞外渗透压的改变会引起细胞体积的变化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哺乳动物进化出了能将胞外渗透压维持在一个接近稳定值的反馈调控机制。这表明机体内必然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后者将检测到的血浆渗透压变化转化为兴奋,经中枢调节相应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图 12) ,
11、以维持胞外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附着激活促进 3M2BMCCAPCXY实线代表神经调节虚线代表激素调节图 11SAC- 6 -27.(2 分)胞外渗透压的改变导致水分跨细胞膜流动。人体胞外渗透压约为 280310 毫渗量,若将人体细胞置于 400 毫渗量的溶液中,细胞将 。A. 失水皱缩 B. 失水但维持原状C. 吸水肿胀 D. 吸水但维持原状28.(2 分)下列细胞或组织中,不能像渗透压感受器那样把刺激转化为电信号的是 。A. 视细胞 B. 耳蜗 C. 鼓膜 D. 前庭器29.(2 分)图中方框所示的结构是突触,下列物质或结构可存在于突触间隙的是 。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受体 离子通道 突触小泡
12、神经递质降解酶A. B. C. D. 30.(2 分)中枢通过控制水的摄入和排出来调节胞外渗透压。下列水排出途径属于“不感觉失水”的是 。 (多选)A. 尿液 B. 皮肤蒸发 C. 呼吸蒸发 D. 排遗31.(2 分)根据所学知识和图 12,判断激素 X 的名称是 ;胞外渗透压上升时,该激素的分泌量 。 (上升/下降/不变)32.(2 分)根据所学知识和图 12,判断下列针对神经 Y 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受脑控制,但不受意志支配B. 不受意志支配,故不受脑控制C. 若该神经兴奋,则心跳呼吸加快D. 是一套连接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传入神经(三)遗传变异(13 分)很早人们便知道,ABL基因
13、所在染色体若发生图 13 所示的现象会导致白血病。然而最近一项研究又表明,ABL基因本身突变又会导致甲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 D,d 表示) ,其临床表现为先天性心脏功能障碍或骨骼发育异常等。图 14 示该遗传病的某家系图。图 12- 7 -33.(2 分)据图 13 判断,导致白血病的变异类型是 。A. 易位B. 交叉互换C. 缺失D. 基因突变34.(3 分)据图 14 判断,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呈 (显性/隐性) 。5 号和 6 号如果再生育一个孩子,为了降低生出患儿的概率,以下可采取的措施是 。A. 遗传咨询 B. 染色体分析 C. B 超检查 D. 基因检测35.(3 分)为了筛查致病
14、基因,对图 14 中个体进行基因测序,肯定会出现两种碱基序列的是 ,理由是 。36.(2 分)据最新报道,ABL基因某条链的序列由 TAC(编码酪氨酸)突变为 TGC 导致甲种遗传病。根据下列所附的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推测病变基因在这一位点的氨基酸应该是 。ACG 苏氨酸CGU 精氨酸GCA 丙氨酸UAC 酪氨酸AUG 甲硫氨酸CAU 组氨酸GUA 缬氨酸UGC 半胱氨酸37.(3 分)控制 ABO 血型的基因也在 9 号染色体上。已知 3 至 6 号的血型分别是A、O、A、O。则 5 号和 6 号再怀孕一胎,该胎儿是 O 型患者的概率 (大于/小于/等于)A 型患者的概率,理由是 。(四)生
15、物工程(11 分)蛋白酶广泛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工业,因此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重组蛋白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已知某蛋白酶编码基因的两端分别为KpnI 和ClaI 限制酶酶切位点,现将之插入在质粒 pCLY9 合适位点处(图 15) ,并导入大肠杆菌 L44 株中高效表达。L44 株因缺乏gatB基因不能以 NH4Cl 为原料合成重要的细胞大分子,而且对氯霉素(Cm)敏感。图 13图 14- 8 -38.(2 分)若用ClaI 和KpnI 酶切 pCLY9 可获得 0.8 和 4.8 kb 两种片段;而用KpnI 和SmaI 酶切重组质粒可获得 2.5 和 3.1 kb 两种片段,那么目的基
16、因的大小是 kb。39.(2 分)为了获得含重组质粒的细胞,应采用两步法筛选。其中用于第一步筛选的固体培养基的配方是 。A. 蛋白胨、酵母粉、牛肉膏B. 葡萄糖、NH4Cl、生长因子C. 牛肉膏、酵母粉、NH4Cl、氯霉素D. 葡萄糖、蛋白胨、生长因子、氯霉素40.(2 分)上述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经大规模培养后,破碎菌体获得细胞裂解液。图 16是裂解液中多种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由此可以判断该重组蛋白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最佳反应温度范围应从 到 。41.(3 分)一般而言,固定化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酶的热稳定性。若将上述大肠杆菌细胞裂解液不经分离纯化直接固定化,能否充分体现这种蛋白酶的使用优势
17、? ,为什么?。42.(2 分)本大题中所涉及的生物工程包括 。 (多选)A. 基因工程 B. 细胞工程 C. 发酵工程 D. 酶工程(五)植物生理(11 分)ClaIKpnIgatBCmrpCLY9SmaICmr:氯霉素抗性基因相对酶活性(%)100806040200 10204050306080700 温度()蛋白酶其它酶图 15图 16- 9 -植物能吸收一定强度的光驱动光合作用,后者的基本过程如图 17 所示。过度光照可能会导致 DNA 损伤甚至细胞死亡,但是植物能借助一种光保护机制防止这种损伤。43. (4 分)图 17 中 A 物质释放出叶绿体经过了 层膜。下列物质中由反应 I 产
18、生的是 。 (多选)A. 物质 A B. 物质 B C. 物质 C D. 物质 D E. 物质 E F. 物质 F44.(2 分)图 17 中反应 II 进行的场所是 ,G 表示的化合物是 。45.(3 分)近来研究发现,类囊体膜蛋白 PSBS 感应类囊体腔内的高质子浓度而被激活,激活了的 PSBS 抑制电子在类囊体膜上的传递,最终将过量的光能转换成热能释放,从而防止强光对植物造成损伤(即光保护效应) 。根据图 17 信息推断下列因素中有利于 PSBS 发挥功能的是 。 (多选)A. 抑制 BC 反应B. 抑制 A 物质释放C. 将碱性物质导入类囊体D. 干旱E. 降低 ATP 合成酶活性F.
19、 阻断反应 II46.(2 分)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即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随之上升。但到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不再上升,甚至可能下降。分析造成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多选)A. 过度光照导致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B. 过高的光强会导致植物光反应加速C. 呼吸作用的酶耐受温度比光合作用高D. 过多的光能通过高能淬灭消耗,提高了温度,影响了酶活PSBSeD叶绿素 a氧化的 叶绿素 aAH2OHH类囊体腔HHHAH HHHHHHBCHED五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FG多酶催化反应 I反应 II光图 17- 10 -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分,
20、每小题 2 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345678910ACCDACDDBB11121314151617181920AABCACBBCB二、综合题(共 60 分)(一)细胞分裂(13 分)21.(2 分)磷脂和蛋白质22.(1 分)23.(3 分)前期 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形态出现且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染色单体;纺锤丝出现24.(2 分)A25.(3 分)抑制 如果如果只有一条染色单体附着在纺锤丝上,则 3M2B 附着在对侧着丝粒上,并激活 MCC,后者抑制 APC 的活性,暂停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和有丝分裂继续进行。由此确保只有双定向作用完成,染色单体才能顺利分离,保证子细胞获得母细胞等量遗传物
21、质。26.(2 分)A、E(二)动物生理(12 分)27.(2 分)A28.(2 分)C29.(2 分)A30.(2 分)B、C 31.(2 分)抗利尿激素 上升32.(2 分)A (三)遗传变异(13 分)33.(2 分)A 34.(3 分)显性 D 35.(3 分)5 或(和)6 基因 D 和 d 有不同的碱基序列,5 号和 6 号的基因型是杂合子,肯定同时含有基因 D 和 d 36.(2 分)半胱氨酸37.(3 分)大于 因为 5 号基因型为 ,他产生 Di 配子的概率大于 DIA的概率。(四)生物工程(11 分)idDIA- 11 -38.(2 分)0.839.(2 分)B40.(2 分)55 7041.(3 分)不能 杂酶也会因固定化而变得热稳定,这样不便与高温蛋白酶的活性相隔离42.(2 分)A、 C 、D(五)植物生理(11 分) 43.(4 分)3 A、C、E44.(2 分)叶绿体基质 二氧化碳45.(3 分)A、E、F46.(2 分)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