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6-《猫》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16-《猫》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6.猫【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作品,识记生字、词语。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2 .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的线索和结构,体会伏笔的作用。3 .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4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通过品读探究,学会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动物和 谐相处。【教学重点】5 .了解作者、作品,识记生字、词语。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6 .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的线索和结构,体会伏笔的作用。7 .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教
2、学难点】体会伏笔的作用。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猫,是一种温顺、活泼乖巧的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的惹人喜爱而把它当作宠物来养。可是,著 名作家、学者郑振铎(du6)却见不得猫,甚至再也养不得猫。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著名作家郑振铎 养猫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从他养猫的过程中,又能领悟到哪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下面就让 我们一起走进猫,去寻找谜底吧。二、预习检查1、作者简介郑振铎【du6 (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 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科院考古研
3、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著有短篇小 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插图本中国文学 史文学大纲等,编有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古本戏曲丛刊等。另有郑振铎文集。 2、写作背景木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猫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 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受“五四”时期提倡的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他早期的作品大多 宣扬新思想、新观念,表现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及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猫这篇作品,正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三、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明确: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2、作者写了几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哪几次是略写?作者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明确:(1)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前两次是略写,第三次是详写。(2)作者是按照“得一养一失”的顺序分别描写三只猫的。3、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明确:第一部分(1、2段):第一次养猫的情景第二部分(314段):第二次养猫的情景第三部分(1534段):第三次养猫的情景四、合作探究1、视频片段朗读,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三只猫各有什么样的来历?外形、性情各有什么样的特征? “我”和家人对它们的态度 怎样?三只猫各有什么样的结局?对它们的亡失或屈死“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从这几方面给
5、三 只猫建立小档案,完成表格。小组选代表汇报,老师再总结。(学生交流、展示)2、“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来历外形性情家人态度结局我的情感第一只猫从隔壁要来的花白色的毛很活泼很喜欢病 歹匕一缕酸辛第二只猫从舅舅家要来的浑身黄色更有趣更活泼被它吸引丢 失怅然愤恨诅骂第三只猫从门口捡来的毛色花白。 不好看不活泼懒惰、天生忧郁不喜欢可有看无死亡难过良心受伤明确: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在内容上开门见山交代了 “我”家养的猫的结局,为全文奠定了 感情基调;在结构上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照应结尾的作用。3、速读课文,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第一只猫的哪些形态?明确
6、: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一、自身的形态,刚送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 生意,懒惰郁闷。二、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 会。4、文中是怎样描写第一只小猫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1)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讨人喜 欢的样子。“滚来滚去”与“白雪球”相照应,表现出小猫的活泼可爱和“我们”对它的喜爱。(2)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
7、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 抢。明确:那小猫的动作、情态,表现了它玩耍时可爱的样子,体现了 “我们”对它的喜爱之情。(3)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 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明确:直接抒发愉悦之情,对小猫的喜爱溢于言表。5、第一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明确: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 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6、经过上面的分析,请你总结出第一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明确:花白的毛,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8、似的。(好看)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活波、有趣)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很受喜爱)7、文中是怎样描写第二只小猫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1)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 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明确:“跑” “爬”“扑”“捉”“跃”的动作描写,描绘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字里行间透 露出“我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2)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把 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明确: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小猫,这只小
9、猫也给大家带来了欢乐。(3)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明确;表达出“我”对小猫捉到老鼠后的惊喜之情,说明“我”对小猫的喜爱更深了一层。8、经过上面的分析,请你总结出第二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明确:太活泼了、不怕人、有本领,非常受喜爱9、文中是怎样描写第三只小猫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明确:“蜷伏”表现了小猫虚弱无助的姿态。“并不好看”直接点出了小猫的外貌不受作者喜爱。(2)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明确;表明“我们”收养这只猫完全
10、是出于怜悯和无奈。(3)有一天,它因为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明确:“钻到火炉底下”说明小猫虽被收养,但仍然没有被宠爱,从侧面表现出家人对这只猫的 态度。(4)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的 胖胖的。明确:“终日”“胖胖的”表现出这只猫的懒惰与不讨喜的性情。10、经过上面的分析,你总结出第三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明确:长相不美观、性格不讨喜、没有贡献11、请简单概括三只小猫的特点,并朗读相关的段落。明确:第一只猫:活泼可爱(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第二只猫:更活泼、更有趣(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第三只猫:不活泼、可怜(齐读
11、文章十五自然段)五、课堂小结小结: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三只猫的故事娓娓道来,而三只各不相同的猫活灵活现浮现在我 们眼前,这是作者注重细节描写,细心观察的结果。我们要留心生活、细心观察,注意在日常生活中 积累写作素材,但在这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平静的叙事当中还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这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有辛酸, 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下作者对三只猫的不同态度和其中的缘由。二、合作探究1、作者在文中设置了多处伏笔,使得结构完整而严谨。请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为后文哪些 情节埋下了伏笔?(1
12、)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 查问好几次。明确:为下文小猫被路人捉走埋下伏笔。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 来。明确:为这只猫病死埋下伏笔。(3)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明确:为花白猫被冤枉埋下伏笔。2、在一、二两部分中,作者都着力描写了两只猫的外形和性情,这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用这两只猫的外形和性情描写来突出这两只猫的可爱,这是为了与第三只猫的外形和 性情作对比。但这两只如此可爱的猫的逝去,并没有让我产生永生难忘的悲痛感,而第三
13、只难看的猫 的逝去却让我有了这种感觉,这就能体现出作者“民主、自由”的思想了。这种写法就叫欲扬先抑。 3、在三只猫中,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要重点写这只猫?明确:第三只猫。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因为这只猫的死亡有“我”的原因。它让“我”明白自己冤 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4、第三只猫无论它是难看,还是忧郁,按常理来说并不妨碍它的成长。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改 变了它的命运?明确:芙蓉鸟被害5、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了猫的可怜?来得可怜:我们如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去得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
14、死。6、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 安排情节。明确: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 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 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7、如何理解“我”在“芙蓉鸟事件”发生后的表现?明确:在“芙蓉鸟事件”发生后,“我”不仅主观猜测“妄下断语”,而且对猫这个弱小、可 怜的动物“怒气冲天”、“拿木棒追打”、“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人在动物面前 恃强凌
15、弱,充分暴露了人性中凶恶、冷酷、残暴和阴暗的一面。不过,当“我”明白这只丑猫并非是 罪魁祸首后,良心受到了谴责。8、三次亡失小猫之后“我”的态度分别是什么?9、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明确:“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表达了作者对猫的亡失的失落,对夺人所爱的人的恼恨之情。“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 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的感情。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10、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
16、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凭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 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弥补 的。11、全文先后写了三只猫,在材料安排上有详有略,请写出详略情况及理由。明确:第一只猫写得简略,第二只猫稍详,第三只猫写得最详细。这样安排是因为三只猫虽然都 是弱小的动物,但前两只讨人喜欢,第三只却令人讨厌;三只猫的结局都是不幸的,都令人同情,相 比之下,第三只猫显得更为不幸,更令人同情。详写第三只猫使它在全文中处于突出的地位,能让人 清楚地感知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12、文章的主旨是通过第三只
17、猫的死亡表达出来的,既然侧重点是第三只猫,那为什么要写第一只、 第二只猫呢?明确:为了形成对比,衬托第三只猫的遭遇以及“我”痛悔的感情。前两只猫从主人那里得到的 始终是宠爱,它们的死亡或失踪使“我” “酸辛”或“怅然”“愤恨”,这些感情的出发点是对猫的 喜爱,所以其中含有深深的痛惜和怀念之情。而第三只猫却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爱,相反,它原本 已无家可归,被主人留下后又遭冷遇,接踵而来的是主人的猜疑、歧视、憎恨、痛打,最后含冤而死。 由于和前两只猫形成对比,第三只猫的命运就显得愈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更深切的同情,更 加突出了 “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也有力地升华了全文的主旨:对待事
18、物不能凭主观好恶 妄下断语,否则会出现偏差,甚至会铸成大错。13、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明确: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 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14、阅读这篇文章,你读到一个怎样的郑振铎呢?郑振铎(du6),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又是著名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他是一个善良、正直、热忱的人;他是一个热爱祖国、有忧患意识的人;他是一个严于律己、勇于承 担责任、勇于改正错误的人,有着像鲁迅一样的自我剖析的精神,勇于把
19、自己的疮疤揭开给人看的人; 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三、品味语言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 力。请你用“文中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的句式说话。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第三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其身份 和地位。)示例:主人,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我真的没有偷吃鸟,我久久凝望着它们,只是出于 好奇心,没有一点不轨的图谋。您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通,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我真的是被冤枉 的,请您相信我,好吗?五、文章主旨本文主要写了 “我”家先后养的三只猫的故事,表现了 “我”因冤枉棒打第三只猫的伤心与自责, 同时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决不可主观臆断。此外,作者身上还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严 于律己、勇于剖析自己的可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