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作业.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1.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下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处应为(A.黑奴C.茶叶、丝B.工业产品D.金银、原料2. 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3 .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 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 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
2、数字已上升至8千克,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C.新航路的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4 . “移民”一词最早出现在1787年,当时专指欧洲移民到美洲的人,在此 之前,这些人被称为殖民者。后来移民变成一种持久的全球性的历史现象。造成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B.重商主义的推行C.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 D.国际组织的推动5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年代有14.5万人离 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
3、高 达900万;其中1846至1932年间,超过5 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 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B.根源在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6 .法国将军福煦曾经称赞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第一流的工人, 可以培训成一流的军人,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工人的作战英勇B.法国缺乏作战的兵力C.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D.华工对协约国贡献大7.阅读“欧洲移民表”,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美国18211932 年3 420 万俄
4、国亚洲地区18001939 年1 200 万阿根廷18561932 年640万加拿大18211932 年520万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8 .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 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煮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 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出()A.国际协商能够保障华工权益B.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C.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D.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
5、交9 .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 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 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10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 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外国劳工已达120 万之多,他们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 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
6、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 即行正法。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 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 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中法北京条约也做出了类似规定。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以总理衙门提出的文本为基础的续定招工 章程条约,其中规定:“期满如欲回国,彼处必将合同所注之水脚路费若干, 按数备全交付,便船送回中华。”总理衙门设立之初,法国股负责法、荷等国的 交涉事务,主管传教、华工出国及中
7、越边界事项。1864年增设美国股,负责美、 德等国的交涉事项,兼管华工保护等事项。由洋务大员主持签订的护侨条约,除 续定招工章程条约外,还有中美蒲安臣条约(1868年)、中秘会议专条 (1873年)等等。据估计,19世纪上半叶出国华工约为32万人,从1850年至U 1875 年间,出国华工人数猛增到128万人。1893年,清廷准驻英大使薛福成请解 除海禁招徒华民疏,谕令“嗣后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概准由 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毋得仍前籍端讹 索”。长达200多年的海禁条例从此废除。摘编自刘华评1868年中美蒲安臣条约以华工出国及华侨保 护问题为视角
8、等根据材料,概括晚清侨务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促成中国海外移民增长的原因。参考答案1 .解析:Ao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即黑奴贸 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 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所以是 工业产品;是黑奴;是美洲的原料,A项正确。2 .解析:Ao根据材料中的“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 天花、麻疹和白喉”可知欧洲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加速美洲原 有社会结构解体,A项正确。3 .解析:Bo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
9、洲人在征服美洲后建立了大批甘蔗种植园, 为降低劳动力成本,适应恶劣条件下的劳动强度,大量使用黑奴进行甘蔗种植, 使得甘蔗的生产成本下降,产量提高,甘蔗不再是奢侈品而逐渐普及,因此这一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B项正确;广大普通民众生活水 平有限,不是蔗糖普及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蔗糖逐渐普及主 要原因是生产环节成本下降的影响,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均排除。4 .解析:Co移民由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现象发展到全球的普遍现象,体现了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项正确。5 .解析:Bo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欧洲经历两次工业革命, 经
10、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就业压力增大,大量劳动力不得不离开欧洲,前 往美洲或海外殖民地寻求出路,B项正确。6 .解析:Do根据题干可知,法国将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给予较高 评价,甚至称他们“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这一赞誉充分证明了华工对协约 国的贡献非常大,D项正确。7 .解析:D。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世纪 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人口的流动既促进了世界整体 化,同时也是世界整体化的主要表现之一,D项正确。8 .解析:Bo由材料中的“郭富麦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 程,在海外广设领事”可知,郭嵩素主张通过国际通行
11、的惯例和国际法的规定, 来处理保护本国公民在外权利等相关事宜,说明郭嵩森的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经 产生,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通过这种方式保障华工权益的结果,A项错误; 郭嵩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并不能表明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利益,C项错 误;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D项错误。9 .解析:C。从题干中的“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 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 可知,清政府注重维护华工的各种权益,这是近代维权意识的具体体现,C项正 确;1866年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国际地位因战败而明显下降,A项错 误;题干中
12、未涉及天朝上国的尊严,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维护华工权益,而 不是提倡华工出国,D项错误。10 .解析:Ao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来劳工 增多实质上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劳动力的需求 大大增加,A项正确。11 . (1)变化:由禁止国人出国到允许出国,并逐渐注重保护华工利益。原因: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强迫,清政府被迫同意华工出国;西方近代观念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推行。原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对劳动力需求日 益增加:亚非拉殖民地的开发、拓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外国商品和资本 入侵,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广大自耕农、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寻求海外谋生;清 政府海外移民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