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期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新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1116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秋期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3年秋期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秋期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秋期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新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06秋期记录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经管导学部2 0 23年12月修订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1 .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限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限度,以及运用记录学 的基本理论、记录指标和记录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技能。2 .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3 .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记录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行意见和期末复习指导。4 .考试规定这次考试重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指标、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 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规定。了解是规定考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规 定考生对基本理论

2、和基本方法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是规定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 基本理论和记录分析方法。5 .考试题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体为:判断题(占10%左右)、单项选择题(占10%左右)、多项选择题(占10% 左右)、填空题(占10%左右)、简答题(占10%左右)、计算题(占5()%左右)6 .合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合用范围为成人教育专科经济类各专业的必修课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工商管理专 业(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物流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黄良文、陈仁恩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记录学原理(修订本); 辅教材是由刘建萍等主编,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的新

3、编记录学原理学习指导书.7 .其它说明33 .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A)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B)销售量、产量C)销售价格、产量D)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34 .已知某公司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 量总指数应采用()。A ) 加权调和数平均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0数软指标综合指数D)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35 5.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为2%、5%、6%和8%,则相应的定期增长速度的为()。A) ( 1 02%X 1 0 5 % X 106%X 108%) -100% B) 2%X5%X6%X8%C) 10

4、2%X105%X106%X108%D) ( 2%X 5 %X6%X8%) - 1 00%3 6 .已知某公司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 0人、298人、296人和301人。 则该公司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应用()计算。A)首末折半法B)简朴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3 7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o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0简朴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38.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3 9 .平均发展速度是(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

5、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D) 增长速度加上100%40.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A)逐年增长B)逐年减少C) 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三、多项选择题1 .社会经济记录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2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A)机床台数B)汽车产量D)耕地面积D)粮食产量E)学生人数3 .下列哪些是连续变量()。A)住房面积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D)人口的出生率 E)工业增长速度4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工业增长值B)劳动生产率C)单位产品成本D)人口总数E)资金利税

6、率5 .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A)工业公司生产设备调查D)农产量调杳6 .普查是一种(A)专门组织的调查D)全面调查7 .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职工按文化限度分组C)工人按工资分组E)公司按生产计划完毕限度分组8 .下列哪此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工人按出勤率分组0公司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9 .在次数分派数列中,()。B) 人口普查0 工业公司现状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伐情况调查B)连续性调查0不连续调查E)非全面调查)。B)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D)学生按性别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B)各组的

7、频率大于0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E)频率表白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限度10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及格率C)每个职工的平均工资D)每人的平均年龄E)资金利润率11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指标的有()。A)人口密度B)某市医院病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O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总数之比E)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12 .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涉及()。A)反复抽样 B) 简朴随机抽样 C)不反复抽样D)等距抽样E)类型抽样 F)整群抽样13 .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8、取决于()。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B)允许误差的大小0抽样估计的把握限度D)总体参数的大小E)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14 .从一个全及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个样本,因此()。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拟定的B)抽样指标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0总体指标随机变量D)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E)样本指标称为记录量15 .工人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5 0 +8 0xo这意味着()A)劳动生产率为1 0 0 0元时,工资为130元B)劳动生产率每增长1 000元时,工人工资提高8 0元C)劳动生产率增长100 0元时,工人工资提高130元D)劳动生产率等于1()0()元时,工人工资为8 0元

9、E)当月工资为2 1 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 0 23元16 .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A) 可拟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可拟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0可拟定两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限度D)可拟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限度E)可拟定当自变量的增长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长值17 .直线回归分析中( )。A)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B)运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C)根据回归系数可鉴定相关的方向D)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E)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变量求得两个回归方程18 .指出下列公式中的质量指标指数公式()。A) ZlWi B ) ZP

10、闻 C)Po04乙 KZp。% d) e)19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某地区人口数B)某校毕业生人数C)某农场拖拉机台数D)某公司某月产品产量E)某公司月末在册职工人数20 .增长1 %的绝对值 ()。A)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B)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C)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发展速度D)表达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长的绝对值F)表达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长的相对量21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D)调和平均法E)加权平均法22 .指出下列数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A)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量B)某商店各月的销售额0某地区历年的

11、人口出生数0某地区历年的人口出生数D)某公司历年工伤死亡数E)某公司各年年终在册职工人数四、填空题1 .记录学与记录工作的关系是 和 o2 .标志通常分为 和 两种。3 .要了解一个公司的产品生产情况,则总体是,总体单位是4 .记录调查的基本规定是 和。5 .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和 两种。6 .记录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 和。7 .记录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和;记录调查按调核对象所涉及的范围,可分为 和。8 .次数分派数列由 和 两个要素组成的。9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 和;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和 o10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

12、 和 的共同影响。11 .根据抽样的方式不同,抽样方法有 和 两种。12 .抽样推断重要涉及两项内容,即 和 o13 .总体参数的估计方法涉及 和 两种。14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有 和;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可分为 和 o15 .按相关的方向分为 和 o16 .完全相关即 相关系数为.17 .在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因变量是,自变量是1 8.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 和。指数按其所表白的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和 两种。9.平均指数有两种形式,即 和2 0.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三种。21 .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 速度求平均的结果,

13、它也是一种 平均数。22 .平均发展速度又称,它是从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间内发展的一般水平。五、简答题1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2 .简述记录标志与记录指标的区别。3 .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者有何关系?4 . 一个完整的记录调查方案应涉及哪些重要内容?5 .简述变量分组的目的和种类。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7 .什么是记录分布?它涉及哪两个基本要素?8 .简述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9 .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10 .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1 .抽样推断有哪些基本特点?12 .般情况下,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如何拟定同度量因素?1

14、3.平均数指数在什么条件下才干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14.简述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六、计算题1.某班4 0名学生记录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 78 94 9848 68 775737268758 29781678 15 47 98795767 I 609 065767 27 086858 989645783817 88 7726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 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一90分为良, 9010()分为优。规定:(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派表。(2 )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2 .某地区商业局下属2

15、 0个零售商店,某月按零伐计划完毕比例资料分组如下:按计划完毕比例分组(%)商店数(个)实际零售额(万元)90以卜26 8090-10055 7010 0-11091260110-12041 840试计算该局的平均计划完毕比例。3.某公司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品种单位成本1 9 98年总成本1 9 99年总产量甲152 100215乙203 0 0075丙30150 050试指出哪一年的总平均成本高,为什么?4 .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分组(件)工人数(人)1 0_2 0152 0_30383 0_403440_50

16、1 3规定:(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具有代表性。5 .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资料如下:亩产量(斤/亩)播种面积(亩)1 0 000.89 500.91 1 001.09001. 110501. 2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以拟定哪一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6 .从一批袋装食品中按简朴随机反复抽样方式抽取5 0包检查,结果如下:每包重量(克)包数90-9 5295- 1 003100-1 0535105- 1 101 0规定:试以0.9 54

17、5的概率(1=2)估计该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区间范围。7 .某学校进行一次英语测验,为了解学生和考试情况,随机抽选部分学生进行调杳,所得资料如下:考试成绩6 0以下6 0-707 0-8080-9 090-100学生人数1 02022408规定:(1)试以0.9545的可靠限度估计该校学生平均成绩的区间范围。(2)试以0. 9545的可靠限度估计该校学生成绩在7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比重的区间范围。8 .某厂为了解消费者对本厂新推出的化妆品的喜欢限度,随机抽取了 6 0 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发 现喜欢该化妆品的有210人,以0.954 5的概率保证限度估计消费者中喜欢这一化妆品的比率区间范围。

18、(t =2)9 .采用简朴随机反复抽样的方法在202 3 0件产品中抽取2 0 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规定:以0. 95 4 5的概率保证限度(t=2)对该批产品合格品量进行区间估计。10 .为研究产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某公司对所属6家公司进行了调查。设产品销售额自 变量为x(万元),销售利润为因变量y (万元),调查资料经初步整理和计算,结果如下:Zx = 225 Zx2 =9823 Zy = 13 Zy2 =36.7 Xxy = 593规定:(1)计算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2)配合销售利润对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11 .对某地区1 99 6-2023年个人收入与消

19、费支出情况调查,调查资料整理如下:Zx = 385Z) = 345Z-=30113夕y2 = 24461= 27112n= 5规定:(1)计算个人收入(x)与消费支出(y)之间的相关系数。(2)配合消费支出对个人收入的直线回归方程。12 .根据某公司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巡)资料计算出如下资料:n=7 Zx = 1890 Z/=535500 Z),= 31.1 Zy2 =174.15Z孙= 9318规定:(1)拟定产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2)拟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3 )当销售额为5 0 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13 .随机了解1

20、()个乡镇农村居民家庭关于收入与食品支出情况,设家庭月平均收入为x元,月食品 支出为y元。调查资料整理如下:Zx = 3410 Zx2 =1211900 Zy = 2180Sxy = 764400规定:(1)配合食品支出对农村居民家庭月收入的回归方程。(2)当家庭月收入为3 8 0元时,月食品支出为多少元?14 .检查五位同学记录学原理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情况,调查资料整理如下:Zx = 40 Lx2 =370 Zy = 310 1/ =20700 Z 孙= 2740规定:(1)计算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说明两变量相关的方向和限度。(2 )建立学习成绩倚学习时数的直线【可归方程。

21、15 .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1999年和2023年其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产 品产量(件)单位成本(元)1999 年202 3 年1 99 9 年202 3 年甲20 2 32 20 010.510乙5 000600 06. 05.5丙40 0 04500121 2规定: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单位成本和产量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16.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单位销售量单价(元)1999 年2 023 年1999 年2 0 23 年甲万件5 06081 0乙万公斤150160121 4规定:计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指数,并分析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17.

22、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名称销售额(万元)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长()基期报告期甲1 501 808乙2002 4 05丙40 04501 5试计算:(1)俏售额指数及销售额的绝对增长值;(2)销售曷指数及由销售量变动而增长的销售额。1 8.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商品名称销售额(万元)报告期销售价格比基 期提高()基期报告期甲1201 3010乙40361 2试计算:(1)销化:额指数及销售额的绝对增长值;考试时,规定考生携带有记录功能的计算器。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总论一、重点掌握1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2 .简述记录标志与记录指标的区

23、别。3 .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者有何关系?4 .记录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标志表现、变量、指标等记录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种类及互相关 系。二、一般掌握1 .记录的研究对象。2 .记录的涵义及其关系。3 .记录的研究方法。4 .国家记录的职能。第二章:统计调查一、重点掌握1 . 一个完整的记录调查方案应涉及哪些重要内容?2 .普杳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应用条件。二、一般掌握1 .记录调杳的基本规定。2 .记录调查的种类。3 .记录报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杳的特点及应用条件。4 .记录调查的基本任务和记录调查资料的检查。第三章:统计整理一、重点掌握(2)销售价格指数及由销售价格变动而增长的销售额

24、。19.某公司资料如下:产品名称总产值(万元)报告期出厂价格 比基期增长()基期报告期甲1 451681 2乙2202761 5丙3503785试计算:(1)总产值指数及总产值增长的绝对值。出厂价格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增长的总产值。2 0.某公司资料如下:指标1月2月3月4月工业总产值(万元)1 80160200190月初工人数(人)60058 06206 00试计算:(1) 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2) 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2 1.已知下歹U资料:3月4月5月6月月末工人数(人)202 32 0 2322002 2 0 0总产值(万元)11 0126146163规定:(1)计算第二季度平

25、均月劳动生产率。(2)计算二季度劳动生产率。22.某公司19 9 5年_2 0 23年化肥产量资料如下:时间1995 年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19961997199 819992023化肥产量(万吨) 定基增长量(万吨) 环比发展速度()30 011035501 0595规定:(1)运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数字补齐。(2)计算该公司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化肥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2 3 .某地区1 9 92年人口数为10.1千万,2023年该地区人口数为I 1 .3千万,试问在这期间,该地区人口平均增长率为多少?假如按个人I I平均增长率速度发展,则在2023年该地区人口数将达成多少?2 4 .某地区历年

26、粮食产量如下:9 6年97年98年99年202 3 年粮食产量(万斤)1 344354156 721028规定:(1)列表计算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平均增长量。(2)计算平均增长速度。1 .简述变量分组的目的和种类。2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3 .记录分布的概念、组成要素、分类及变量分派数列的编制。二、一般掌握1 .登记表的构成和种类。2 .次数分布的重要类型。第四章:综合指标一、重点掌握1 .计划完毕限度相对指标的计算。2 .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3 .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和应用。二、一般掌握1 .总

27、量指标的概念及种类。2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特点及其区别;强度相对指标的特点及与其他指标 的区别;3 .简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美系;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第五章:抽样估计一、重点掌握1 .抽样推断有哪些基本特点?2 .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及应用。3 .区间估计的方法。二、一般掌握1 .抽样的几个基本概念。2 .点估计的特点与方法。3 .抽样单位数的计算。4 .常见的抽样组织设计的概念和特点。第六章:假设检验本章内容一般了解“第七章:相关分析一、重点掌握1 .相关系数的概念、计算及应用。2 .简朴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及应用

28、。二、一般掌握1 .相关的概念及种类。2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关系。3 .估计标准误差的概念和作用。第八章:指数分析一、重点掌握1 .同度量因素的拟定方法;综合指数的编制及应用。2 .平均指数的计算及应用;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3 .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二、一般掌握1 .指数的概念和种类。2 .综合指数的概念及特点。3 .平均指数的概念。4 .常见的指数体系。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一、重点掌握1 .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2 .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计算。3 .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关系用其计算。(平均速度的计算只 规定掌握几何平均法)二、一般掌握1

29、.动态数列的概念及种类。2 .现象发展的长期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1 .社会经济记录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2 .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相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记录指标。3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所有工业公司是记录总体,每个工业公司是总体单位。4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5 .全面调查涉及记录报表和普查。6 .在实际调查中,调核对象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7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拟定调核对象。8 .记录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拟定组距和组数。9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10 .离散变量

30、只适合于单项式分组。11 .组距分组只适合连续变量。1 2.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数列就是次数分派数列。13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14 .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减少4%,实际减少了 3%,则成本减少计划 的超额1%完毕。15 .变异系数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限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 小。16 .抽样估计的置信度是表白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限度。17 .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与y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18 .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于+1时,才T说明

31、两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关系。19 .计算相关系数时,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关系。2 0.若直线回归方程凡=170 -2.5x,则变量x与y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2 1 .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限度的唯一方法。22.假如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23.平均指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24.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2 5.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涉及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2 6.时间数列中,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不等于总的定基发展速度。27 .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下降的。2

32、8 .增长1%的绝对值表达的是:速度指标增长1%而增长的水平值。29 .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年年相等。二、单项选择题1 .社会经济记录的研究对象是( )oA)抽象的数量关系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性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记录结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性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记录结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产量B)人口数 C)销售额 D)出勤率3.某城市进行工业公司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3.某城市进行工业公司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公司所有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

33、业公司的未安装设备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oA)男性是品质标志C)全国人口是记录指标A)工业公司所有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公司的未安装设备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oA)男性是品质标志C)全国人口是记录指标B)工业公司每一台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公司B)人的年龄是变最D)人口的平均年龄是数量指标5.对某地区工业公司职工状况进行了解,记录总体是()。5.对某地区工业公司职工状况进行了解,记录总体是()。A)该地区所有工业公司B)每个工业公司C)该地区所有工业公司的所有职工C)该地区所有工业公司的所有职工【)每个工业公司的所有职工6.五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60、7 4、79、85、9 1,则

34、“数学成绩”是()。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 7.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品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A)不连续性典型调查C)连续性全面调查8 .填报单位是()A)调查标志的承担者C)构成调核对象的每一单位9 .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反复和漏掉C)拟定调查单位B)连续性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B)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D)重点单位B)拟定调核对象的范围D)拟定调查时限1 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oA)全国人口普查0全国工业普查11 .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A)分组的任务和作用不同

35、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12 .变量数列是()A)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A)全国人口普查0全国工业普查13 .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A)分组的任务和作用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14 .变量数列是()A)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B)工业设备普查D)农村耕畜调查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组数的多少不同B)按数最标志分组的数列D)按组距式分组的数列13 .某公司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毕比例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对的的()。D) 85%以下A) 8 0_89%B)80% 以下C)90% 以下90_99%8 0.19

36、0%9000%8 5_9 5 %100109%9 0 . 1 _1 0 0%10()110%9 5_ 1 0 5 %11 0%以上1 0 0. 11 10%110%以上105115%14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15 .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6%,这个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6 .某公司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 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毕限度为)。A)105%B)10 4. 7 6%C) 5%D)4.76%17 .已知两个同类型公司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

37、分别为:。产5元,。乙=6元,则两个公司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0甲乙相同D)无法判断18 .抽样调查的重要目的是()A)对调查单位作进一步研究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19 .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20 .抽样误差是指()。21 .抽样调查的重要目的是()A)对调查单位作进一步研究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22 .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23 .抽样误差是指()。B)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C)可靠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测、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

38、违反随机原则而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 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误差21.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实际误差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平均误差限度D)也许误差范围2 2.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也许范围的指标是()。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误差系数C)概率度D)抽样极限误差2 3.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查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查,这是()。A)简朴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0等距抽样D)类型抽样24 .现象之间的相关密切限度愈高,则相关系数愈接近于(A) 0B) 0. 3.0. 50.80.9D) 125

39、 .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存在(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C)完全的随机关系D)完全的依存关系2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D)iWrWO27 .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限度的代表性指标是(A)估计标准误A)估计标准误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O相关系数O相关系数D)两个变最的标准差28.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28.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C)都是给定的量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29.若物价上涨,商品需求量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A)无相关关系A)无相关关系B)存在负相关关系C)存在正相关关系C)存在正相关关系D)无法判别有无相关30.总指数的两种计算方式是(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31.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销售额指数B)商品销售屋指数O商品价格指数D)劳动生产率水平指数32.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A)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B)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C)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D)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