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导学案 (17)(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67807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涉世家》导学案 (17)(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陈涉世家》导学案 (17)(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涉世家》导学案 (17)(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涉世家》导学案 (17)(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陈涉世家导学案【教学目标】1 . 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2 .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3 .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教学重点与难点】1. 了解作者和史记,及人物形象。2. 了解一些词古今的不同意义。【教学设想】1 .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主要利用正音、断句(读准句中停顿)、 范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由小组试释全文,流通文意,其中,读 不懂的语句,集体解疑。2 .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其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落实“训 练重点”。3 .在熟悉课文、疏通文意基础上,通过填空题,达到理解基本内容的目的。4

2、.用复述主要内容的方法,强化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 充分说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 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 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 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一一张楚,给予秦 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 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 人,他们是

3、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 陈涉世家就知道了。2 .解题。学生阅读注释,教师可作如下补充。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 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 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 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 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皇 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 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4、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书记 载了上自黄帝不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 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 侯国将相)、七十二“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史料翔实,作 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 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二、个性阅读。1 .正音(学生参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闾(lu)左 谪戌(zhe shu) 当行(hang) 度已失期(du6)以数谏(shub jian) 譬(zeng) 间(jian) 祠(ci

5、)陈胜王(wang) 忿恚(hui) 笞(chi) 毋(wu) 以应(ying)宁(ning)有种乎 薪(qi) 谯(qido) 会(hui)计事 长吏(li)2 .试译课文结合注解疏通大意,并记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二、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第一自然段,并展示。四、布置作业翻译课文第一自然段,积累重点字词。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复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二自然,并展示。三、启发提升(1)起义的导火线是 O (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2)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O(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楚人怀念楚将项 燕,有强烈

6、的复国愿望)(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OO(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 “大楚兴,陈胜王。”)四、布置作业翻译课文第二自然段,积累重点字词,掌握重点内容。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复习前文。二、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并展示。积累字词:吴广素爱人:一向。向来。广故数言欲亡:故:故意。亡:逃跑。陈胜佐之:帮助、协助。成死者固十六七:固:本来。 为坛而盟:建筑。十六七:十个里面有六、七个,十分之六七。从民欲也;顺从。祭以尉首:用。将兵徇新以东;率领。车六七百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骑千余:古时一人一马为称骑。将军身被坚执锐:通“

7、披二陈涉乃立为王:于是被拥立。诸郡县苦秦吏者:被压迫的。杀之以应陈涉: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 语中“来” “以便于二三、启发提升。陈胜、吴广是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通过三个步骤:“并杀两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接着发动 群众参加起义,然后建立领导系统。“并杀两尉”选择了 “将尉醉”的适宜时机, 又设下激尉要杀吴广的圈套,使众人认为杀之有理。这又表现了起义领袖的机智。 杀尉后陈胜当即号召群众起义,他先晓以利害,指出如不起义,只有死路一条。 再提出“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 一番事业。尤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对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有

8、力的挑战, 道出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心声,显示了对起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要做天下主人的 英雄气概。陈胜的这些话,说得慷慨激昂,激动人心,果然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 和响应,起义队伍很快组织起来了。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 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 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一一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 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正确谋划,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徒后的热烈响应, 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 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

9、人心思变, 使农民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 的性质,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 广发动起义后,很快就形成了巨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3 .学生齐读课文后,讨论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和记叙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安排上的特点是详略结合。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对陈胜、吴广“并杀两尉”、 发动群众等都详细描写,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让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强 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农民政权则略写, 省去了战斗情况和筹建政权的描写,因为从上文看来这已是情理中的事。记叙方 法上的特点是,以侧

10、面描写表现陈胜、吴广的功绩。借三老、豪杰的嘴,赞颂农 民起义的功业,以诸郡县杀秦朝酷交响应陈胜,表现农民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拥 护。四、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 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五、课后练习与思考:复习课文,注意保文中一词多义,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第四课时一、导入新课:前三课时我们分析了课文内容,了解了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和起义后的浩 大声势。这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政,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也让 读者了解了起义领袖敢于反抗,善于斗争,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大志。那

11、 么课文在记叙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作为起义领袖的陈胜的 性格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本课时我们先来讨论这一问题。一、质疑探究1、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课文刻画的主要人 物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透过他的 语言来表现的。可见识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 性格的。纵观全文,陈胜参与对话的共有三次,第1段中,陈胜同其他佣耕者的 对话,表现了陈胜的远大志向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第2段中,陈胜同 吴广的对话,表现了他们组织起义的谋略才智。他们对当前形势的正确

12、分析、起 义策略的确定、怎样制造舆论等都是通过对话表达出来的。第3段中,陈胜同戍 卒的对话,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充满英雄气概的起义领袖 形象。可见本文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把陈胜等人的性格极为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 了。2、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 适当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二荀富贵一无相忘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匕二仝亡亦死一举大让 亦死“蜃宛一宛国百星l:二弘志示宛而巨工.定即席天i豆工膜 1S文电强 乎!”砺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 相同车,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

13、怀大志,不 寻常人。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 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 浅的惋惜。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 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 英雄气概,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 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 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 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见,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 反抗,敢于斗争,善

14、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三、启发提升。1、文言文在表达上常出现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有些句子还形成了 特有的固定形式。讨论下边句中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项燕为楚将【大将,名词】上使外将兵【率领,动词】公将鼓之【将要,副词】以数谏故【因为,连词】杀之以应陈涉【虚词“来。连词】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介词】祭以尉首【用,拿,介词】以上两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词性也不相同,有的读音也不同,应根据 不同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确定们不同的意义。2、讨论下边句中成分省略情况: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主语 介宾短语中的宾 语】一鼓作气,再(鼓)而(

15、土气)衰,三(鼓)而(士气)竭。【谓语主语 谓语主语】扶苏以数谏(上)故,上使(之)外将兵。【宾语 宾语】独守丞与(之)战(于)谯门中。【宾语 介词】由以上4个例句可以看出,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句子是常见的,以省略主语、 谓语、宾语和介词为最多。理解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思补出。五、巩固练习完成学法大视野附:【练习说明】一、熟读课文,注意本文叙事的脉络,回答下列问题。1 .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2 .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认识陈胜的才略、胆识以及他在反秦斗争 中的作用。1 .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

16、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 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 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 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 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 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 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 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2 .舆论准备包括:(1)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曾鱼腹中;(2)吴广夜之 次所

17、旁丛祠中,用篝火装做“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这 实际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陈胜一同起事。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 首先是要既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陈胜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 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二就在群龙无首的 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们 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 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二、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辨析词义。1 .指出下列各句中划

18、线的词古今义的不同。(1)今立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 祠中(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试辨析下面三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3)乃丹书帛日“陈胜王”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古今词义的差异,使学生养成确切辨析词义的习 惯。1. (1) “亡”,人藏在隐蔽处,即逃亡之义。今义:死亡。(2) “间”,本作,表示月光由门缝射入,这里是“窃伺间隙,不欲令 众知之”之义,可以解做“暗地里”。“之”,去、往。今义:间,中间,一定

19、的空间和时间。(3) “往往”,处处。今义:经常。2. (1) A.编次B.临时驻扎(2) A.屡次、多次。 B.几(3) A.写。B.字条。三、读懂下面一段文字,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日: “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日:“伙颐!涉之为王沉 沉者! ”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 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日:“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 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节选自史记陈

20、涉世家)这是陈涉世家的结尾部分。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并没有掩 盖他的错误和局限性。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文言文段落,逐渐 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全面理 解文章内容。译文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 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 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 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 ”陈 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

21、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 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 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 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 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 ”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 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 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 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 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

22、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 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 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 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 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捉摸这“问问 鬼神”的意思,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 在绸条上写了 “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土 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 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

23、), 装做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士兵们一整夜 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 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 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 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 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 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 也得死去六七个

24、。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 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 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 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 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 接着进攻新县。攻克靳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新县以东的地方。(陈胜 自率主力)攻打、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 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 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 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 人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 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 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 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教学后记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