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工作总结和2023工作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工作总结和2023工作思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工作总结和2023工作思路一、2022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市深入实施畅 循环稳工业、稳企业强主体两大攻坚行动,强力推进工业企 业增资扩产、产业链培育、助企纾困等重点工作,取得了较 好的成效。1-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列 全省第5,较去年底回升6位;预计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2 万亿元,瑞浦兰钧产值突破百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 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列全省第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营业收入增长34.1%,列全省第4;我市获国家信息消费示 范城市建设成效评估优秀城市;获评2022年度移动物联网 “物超人”领先城市(全国
2、15座城市);浙江温州海洋经济 发展示范区被命名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全国18个)。(一)产业链链长制聚合力。为加快推进两大万亿级产 业集群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 目前,全市共有14条市级产业链,每个产业链均配置一位市 级领导链长、一个由各联系秘书长、相关负责人和企业服务 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链办”、一批链主链群企业、一个产 业链图谱和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支持政策、一批重点项目、 确保企业问题化解率达95%以上。二是帮企业降成本。落实 好各类惠企政策,做好“清欠”工作,定期开展企业减负降 本获得感评估,争取全年为企业减负300亿元。三是帮企业 拓市场。
3、开展新一轮两大万亿产业百场对接活动,重点突出 产业链整零对接和产销对接,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举 办各产业专业展会、对接会、采购节等活动。有机整合产业 电商、金融、集群,支持建设“设计+营销”个性化定制平台。 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优先购买“温州好产品”。四是帮企业聚 人才。加大高端人才招引,以“瓯越英才计划”引领驱动, 激励民营企业引育人才、创新发展。加大技能人才培育,引 导企业、高校联合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嵌入式”人才 培育模式;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育人,创新搭建“校 中厂、厂中校”,“订单式”助企培育技能人才。一批产业发展空间、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一个招商专班和 一个行业协会商会。
4、5月份以来14条市级产业链链长、副链 长围绕“十个一”,累计专题调研165次,专题研究座谈156 场,化解企业难题215个,提炼推广典型做法87条。已举办 两大万亿百场系列对接活动77场,参与企业8357家次,对 接项目221个、订单393亿元。乐清智能输变电及储能装备 产业群入选第一批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全省12个); 乐清装备制造(电工电气)基地被评为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 化产业示范基地(浙江2个)。(二)增资扩产增后劲。制定实施温州市支持工业企 业“增资扩产”实施方案,对增资扩产项目,明确在土地 供给、能耗需求、资金支持等方面优先保障。同时建立了领 导分级挂钩联系机制和主要领导“双
5、周协调”、分管领导“即 时协调”的项目问题协调机制,42个超10亿元项目由市领 导挂钩,287个超亿元项目由县领导挂钩,其他所有项目均 由助企服务员挂钩,做好督促指导、帮助协调推进。1-10月, 全市共有“增资扩产”在库项目1241个,计划总投资2483 亿元,今年以来开工509个(年度完成率113.1%),竣工243 个(年度完成率110.5%),完成年度投资333.6亿元(年度 完成率月,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0个, 新竣工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99个;全市完成制造业投资 423.2亿元,同比增长3.6%。(三)龙头培育强主体。开展头部企业做大做强“揭榜 挂帅”活动,由属地政府进行“张榜招
6、帅”,企业揭榜定榜 后,由属地政府与企业协同签订培育计划协议书,在技改、 土地、人才、创新、融资等资源要素保障上实施个性化扶持 政策。目前,全市共排摸有揭榜意向企业31家,涉及产业链 共15条。建立“专精特新”“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强入 库企业分类指导,为企业配专属联络员,提供“一户一策” 的定制化服务,形成有机衔接的梯度培育体系。截至目前, 小升规入库企业1849家,数量全省第1; 55家企业入选第 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累计达到 107家,居全省第3; 19家企业获得省级制造业企业“亩均 效益”领跑者称号。(四)老旧工业区改造拓空间。加快推进老旧工业区改 造提升三年
7、行动,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村级集体、头部企业 和园区运营商参与老旧工业区改造,探索产权集中再开发、 定量不定位分割等方式,全力盘活存量用地,腾挪产业发展 空间。目前全市已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10264.5亩,其中 拆除重建面积2767.1亩、连片拆除面积1887.7亩,拆后供地 973.4亩、拆后新开工建设267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小微企业 园建设,全年新开工小微企业园8个、新竣工13个,瓯海科 创小微园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浙江5 个)。(五)两化改造强动能。深化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新增 纸包装产业大脑试点,目前全市共有智能电气等5个产业大 脑,企业健康诊断等6个省级试点应用,科企
8、通等5个省级 地方特色应用。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1-10月全市新增 智能化改造项目1202个,瑞浦兰钧能源入选省未来工厂,新 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4个。乐清市智能电气、瑞 安市汽车零部件、永嘉县工业泵阀入选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 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创建名单,数量列全省第2;鹿城 区皮革制鞋加工、龙湾区阀门智能装备、瓯海区眼镜、平阳 县塑编塑包、龙港市印刷包装入选全省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 化改造试点县(市、区)创建培育名单,数量列全省第lo实施 千企节能改造行动,新增实施节能改造项目406个,半年度 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5%,优于全省H.2个百分点,2021 年新增省级绿色工厂、
9、园区数量全省第一。(六)两万行动优环境。迭代升级“两万”行动,打造 “帮企云2.0”平台,开通了 “96666”为企服务热线,建立 了协调指导组实体化值班制度,不断贯通拓展助企服务的有 效渠道。今年以来,助企服务员累计走访企业53350家次, 化解各类问题5551个。扎实推进减负降本,在落实上级政策 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温州市促进企业拓市场增订单若干 指导意见温州市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若干指导意见,开 展惠企扶工政策“宣传月”活动,创新推出助企纾困政策 明白卡,目前已为企业减负525.1亿元,超额完成300亿 元减负目标。二、2023年工作思路2023年,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
10、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工作总载体,聚焦六大短板,用好六 大抓手,实现六大突破,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为温州奋 力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夯实物质基础。六大突破: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增速达到 6.3%;制造业投资突破550亿元,增速达到10%;数字经济 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增速达到10%;规上工业企 业数突破9000家;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突破150家;亩均 增加值突破220万元/亩。新的一年,我们将聚焦“产业集群不突出、龙头企业不 够多、项目支撑不够足、用地空间不够多、改革力度不够大、 发展环境不够优”等六大短板,具体抓好以
11、下六方面工作:(一)以产业链链长制为主抓手,加快打造两大万亿级 产业集群。一是推动传统支柱产业重塑再造。深入实施链长 制“十个一,机制,全力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 提升,力争全年传统支柱产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强化产 业链协同创新,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工 程,组织实施一批供应链安全备份项目,对标开发国产替代 产品。加大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 应用力度,全年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0项以上,新认定 首台套产品20项以上。高质量建设模具、电镀等基础配套产 业园区,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我市基础配套能力。二是推动 新兴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金风科技海上
12、风电、瑞浦 兰钧温州新能源制造基地三期项目、伟明盛青温州锂电池新 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 重大新能源项目建设,培育“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新能 源产业。加快温州市数字经济集聚区建设,推进国际云软件 谷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 全力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全年新兴主导 产业规上总产值突破7500亿元。三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 快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软件信息、商务会展、数字贸 易、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6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创 意设计、软件信息等新业态向中心城区集聚,着力引进头部 企业、全国性、区域性总部,争取全市软件和信息
13、服务业营 业收入增长25%以上。大力推动工业设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 合,高水平举办工业设计大赛,全年设计成果转化落地10件 以上。(二)以“专精特新之城”为主抓手,培育龙头引领的 企业梯队。一是实施“专精特新加快成长”行动。鼓励引导 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发展,完 善“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隐形冠军-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的金字塔式培育成长梯队, 建立企业培育库,加强对入库企业分类指导,争取全年新增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30家、隐形冠军企业10家、省 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家,打 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
14、”聚集地。二是实施头部企 业“揭榜挂帅”行动。开展头部企业做大做强“揭榜挂帅” 活动,每条产业链重点选育1-2家头部企业,属地政府在技 改、土地、人才、创新、融资等资源要素保障上实施个性化 扶持政策,力争全年新增超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三是实 施小升规企业“阳光雨露”行动。完善“小升规”培育体系, 加大科技型、数字经济产业的小微企业入库培育力度,加强 对新投产企业和成长性企业指导,加快政策兑现,更好引导 企业爬“坡”上“规”,力争全年净增“小升规”企业500 家。(三)以制造业投资“双百双千”为主抓手,做强做优 项目支撑。一是开展制造业“双百双千”活动,聚焦2亿元 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投资
15、进度,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和 项目绩效评估,确保全年新开工2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0 个,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推进100个5亿元以上在建项 目建设,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二是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加 强市县两级项目储备工作,完善“增资扩产”项目过堂会机 制、双周调度会机制和挂钩联系机制,力争全年开工增资扩 产项目500个、竣工240个以上。三是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 会同投促部门抓好项目招引,紧盯世界500强、头部企业和 创新型、强链型、补链型项目开展精准招商,推动优质温商 回归,争取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200个、10亿 元以上50个。四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银行机构 的制造业
16、贷款考核权重,鼓励金融机构大幅增加制造业贷款, 强化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 的金融支持。围绕两大万亿产业,构建完善的产业基金体系, 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四)以老旧工业区改造为主抓手,拓展制造业发展新 空间。一是提升内涵,开展老旧工业区改造。加快推进第一 批18个试点区块改造提升进度,启动第二批试点区块改造 提升,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村级集体、头部企业和园区运营 商参与老旧工业区改造,探索产权集中再开发、定量不定位 分割等方式,全力盘活存量用地,腾挪产业发展空间,争取 全年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10000亩以上,拆除重建5000 亩。二是扩展外延,编制工业用
17、地规划。会同市资规局,狠 抓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契机,编制工业用地规划,大力 拓展工业用地供地,逐步缩小与工业大市空间规模的巨大差 距,确保全年工业供地超10000亩。三是比学赶超,推动产 业平台提质提效,加强12个省级产业平台工业重点指标动 态监测和分析,围绕“重点指标、双招双引、增资扩产、技 改投资、企业培育”等六方面,持续迭代平台比拼载体,营 造“比学赶超”氛围。落实好“小微园十条刚性措施”,深 化小微企业园绩效评级机制,争取全年新开工小微企业园10 个、新竣工20个;开展绩效评价园区80家以上,新认定三 星级园区10个、四星五星级园区4个。(五)以数字化改革为主抓手,培育发展新动能。
18、一是 深化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推动产业大脑工业、农业、服务业 和信息业4个分区融合建设,加快智能电气、皮革制鞋、泵 阀(工业阀)、纸包装等行业产业大脑迭代、推广,争取渔 业产业大脑列入省级试点。紧盯省、市数字化改革“一本账”, 全力打造更多“好用更实用”的为企服务场景。二是深化中 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乐清、瑞安、永嘉等省级中小 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建设,加快构建“5+5+N”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争取早日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 造全覆盖、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百亿 元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加快推进企业智能 化改造,选树一批示范“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
19、”“最美 工厂”,打造更多“未来工厂”,全年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 项目1000个以上,新增应用机器人2000台以上,新增数字 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0家以上。三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迭 代升级“亩均论英雄”改革,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深 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争取全年规上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 列全省前列。强化高耗低效企业整治,加大亩税低效和劳动 生产率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力度,全年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 800家以上。(六)以“两万”行动为主抓手,助力“两个健康”建 设。一是帮企业解难题。深化“万名干部进万企”行动,完 善为企服务机制,开展“两万”行动五周年专题系列宣传活 动,大力度推广应用“帮企云”2.0,实行企业难题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