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实录.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开展教学实录展示导入:(师)成龙的一首国家唱出了每一位中华儿女对国家的理解 与热爱,那么我国早期国家产生于何时?早期国家历经了怎样的开展 与演变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开展一课来 探究吧。追溯国家起源,我们就要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一黄河,说起, 数千里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中国 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繁衍在这里。然而黄河又时常的洪水泛滥,给 人民带来无边的灾难。远古时期,谁曾经成功治理了黄河?一一是大 禹。大禹治水有功得到人民的爱戴,当上部落联盟首领,后来他又了 一件大事!(一)治水英雄,建伟业1、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后,禹在约公元前20
2、70年,建立夏朝 (师)想想都城会建在哪个流域一一(生)黄河流域边,考古学家在今河南登封一带,开掘了局部遗址,判断年代为 公元前21世纪左右建筑,被认为是传说中禹的都城。一一阳城。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一夏朝诞生,他也标志着我国 早期国家的产生。2、禹死后谁继承了他的首领位置?一一启(师)那禹与启是什么关系(生)父子(师)前边学习我们知道禹是如何当上首领的?(生)一一继承尧、舜的首领位置,他们有没有血缘关系?当然没有,禹是凭借自己贤与能,通过禅让制被推举为首领。到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变化?(当首领的方式变化了)(以父子相承,世代相传的制度。世袭制)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礼记.礼运中说到:“大道
3、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 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从此以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3、这些变化必然会遭到有人民的反对?怎么办呢?一一我们阅读课 本找一找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制定了历法。4、这是5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开掘的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 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的二里头文化遗址, 在这里发现建筑群、墓葬、手工作坊的遗址及文物这些无不反映了 夏朝时期的文明。过渡:夏朝历经400年后,夏王桀在位,进入第二个内容(二)贤暴王者,国更迭1、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到:“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桀不修德行而用武力伤害百 姓,百姓不堪忍
4、受。)(师)可见他是怎样的君主?一一暴君。人民都希望结束他的统 治。2、与此同时,在河北、河南的商部落,首领汤是这样做的,史记 中记载到“修行德业,诸侯都来归附,”(师)同学们,汤是怎样的一位首领?对是贤君公元前1600年,众望所归,汤率兵征讨夏桀,夏桀亡。汤就登上了 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统领有天下。商王汤,任用贤才,开展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是经济得到开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 起来。3、然而商的都城经常变化,原因是什么?然而由于战乱、环境等原 因,直到谁时才稳定下来一一商王盘庚此后商的疆域不断扩大,所以商朝又叫做殷朝。(师)于是商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生)一一设置监狱,
5、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4、商的最后一个王纣上台,他是怎样的一个王?一一对他也是历史 有名的暴君暴君,有记载传说他“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还创造 了叫炮烙的酷刑镇压人民。(师)如此残暴统治结果如何?我们看一段动画片,注意在旁 边有几个小问题,同学们注意边看边思考哦! 动画片看完,这几个问题思考如何了?5、(师)同学们:了解商汤灭夏桀、周武王伐商纣史实的,你有了怎样的认识与想 法?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是天下!(你是这样想的吧!)过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纣,建都镐京,此时周的疆域更为广 阔,如何进行有效的统治呢?来学习(三)稳定政局,行分封1、同学们要从这三个方
6、面来掌握。2、通过分封制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周王与诸侯之间权利与 义务的关系,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巩固疆土,促进开发。3、这样就出现了诸多的诸侯国,从图中你观察今山东在当时哪些诸 侯国范围内?一一对视齐和鲁,所以我们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4、通过分封制使西周社会形成了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等级,从上到下 贵族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一一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最下层是 平民和奴隶。5、西周后来开展如何?老师这有一个成语,一个故事,你知道他们是发生在什么时候与哪些 人有关吗?道路以目(daoluyi mu)是周朝的周厉王统治时的情景,烽火戏诸侯那么是说的是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这两件事件引发了公元前847国人暴动事件和西周灭亡(四)、下边我年代数轴来总结本课内容。(五)、同学们知识掌握如何,来检验下一一做对了吗?结束:同学们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课下请同学深入探究这个问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