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级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信息技术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目前信息技术开展日新月异,广大 教师需要及时学习更新相关知识和技能。为落实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提升工程的要求,指导各级教师开展中心和学校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依据 国家、省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底,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 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完成不少于 50学时的专项培训任务。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 能力,开展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具备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实现
2、专业 开展的能力。建立和完善教师主动应用机制,创设良好的应用环境,推动教师在 日常的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 度融合。二、培训内容学科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开展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为基础性要求和开展 性要求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性要求,即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主要包括教 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第二层次为开展性要求,即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主要针对教 师在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 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教师通过培训应到达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的基础性要求,同时鼓励更多的教师 到达开展性要求。三、培训形式1学科教师培训。采取个人自主研修、教科研活动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混合 式培训方式。0个人自主研修。以在线学习形式进行。由省里统一提供网络菜单式学习资源与平台(开通时间另行通知),人均学时标准为20学时。0教科研专项活动。以课例研修方式进行。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开展专题研修活动。人均学时标准为15学时。0实践性校本研修活动。在专题研修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人均学时标准为15学时。三种培训形式要做到有机结合,但不能相互替代。2学校管理者与教、科、培、电等人员培训。由市教育局组织,培训对象为 中小学校长;市区教研、科研、培训、电教
4、、技术装备专职人员,以及学校网络 管理骨干人员。副职校长、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的培训由市区合作开展、以区 为主。以上人员的培训学时标准仍为50学时,其中20学时为在线自主研修,30 学时为参加专题培训。由市教育局高师处牵头,市电教馆、教研室、教科所及各 区教师开展中心(进修学校)协同配合实施,2017年底前分期分批完成。3赛培结合,以赛促培。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网络团队教研竞 赛”、“信息化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微课竞赛”、“信息化教学能手竞赛”、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育信息化主题征文活动”、“数字化学习综合 课例评比活动”等,凡参与竞赛活动,且作品推荐到区级以上(
5、含区级)并获得奖项 的教师,可视同教科研专项活动5学时;参与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新媒 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竞 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全国性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并获得奖项的, 可视同教科研专项活动10学时。四、课程建议网络菜单式培训课程资源,分为“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 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开展” 3个系列课程。教 师在教师培训网”能力提升工程专题平台”开展自主研修。同时,鼓励积极开展特 色课程资源建设。教科研专项活动是在教师全员参与网络菜单式培训基础上,根据教师开展的 实际需要,选择中
6、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局部主题, 在市教研、科研、培训、电教部门指导下,集中组织的学科性研训活动。校本研修活动突出实践性,力求人人参与。根据教师的开展层次,制定有针 对性的实施计划,可采取研究课、课堂教学实录、微课等形式。线上学习与线下研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提高学习和研修活动的实效性。五、考核与评价1完成50学时培训任务,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见 附表一)。2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当年完成培训学时的50周岁以下(不含50岁)的教师, 学校随机抽取5%的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应至个人。六、支持与保障1学校成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
7、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 任,牵头处室为信息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长办。2加强对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工作的领导、统筹和协调。结合本地、本校实际, 制定具体的实施细那么,明确提升工程的要求、内容、时间进度和配套措施,及时 了解跟踪进展情况。加强统筹,做好各职能部门相关工作的协同,形成教研、科 研、培训、电教、装备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和目标明确、分工合理、齐抓 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3要创新性地开展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活动,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检查指导,确 保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落到实处。要将能力提升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 重要内容;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 教
8、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4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培训有效落实。附件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维度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基础性要求)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开展性要求)1.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1 .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主动技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术识。素2.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2.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养常用设备。作,了解其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维席L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基础性要求)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分展性要求)3.了
9、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 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C3.探索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 络教学平台等技术笛源.4.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 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4.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学校、家庭、 社会相连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5.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够以身示范。5.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后行为习槽一6.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 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 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6.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 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确定运用信息技 术培
10、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契合点。计7.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7.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5化拊学过程 与学习活幼划与准8.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8.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相会和个件件的学习休胎9.加工制作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数字教育资源。9.设计学习指导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六渚 坯8 4田匕益1二生备10.确保相关设备与技术资源在课堂教学环境中10.确保学生便捷、安全地访问网络和利用资源。J-L- i N 1文川 J。11.预见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1L预见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自主、合作、月匹人J z J守!
11、万保儿孑不可口匕遣到眄同题,制JuT应对力果。12.利用技术支持,转变学习方式,有效开展学12.利用技木支持,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头施课里组织与我手L13.让每个学生平等地接触技术资源,激发学生学王口王、口作、拚九字不。13.让学生在集体、小组和个别学习中平等获得/ )、迎,|才丁、),于士于刁/王总刀O14.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观察和收集学生的课堂 反应,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整。及小h加川巨r十刁彳占助叼小L玄。14.有效使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反应,对学 习活动进行及时指导和适当干预。管理15.灵活处置课堂教学中因技术故障引发的意外4-U yn15.灵活处置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g
12、+ RA pv. ni q | vf-idA ML o16.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提升技术素友生的息外状况。16.支持学生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技术资源,创造外力1及律其及/卜性地刀展学习拈动。评17.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H并买施启思化教学讦17.根据学习目标科学区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维席L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基础性要求)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分展性要求)估 与 诊 断价方案。价方案,并合理诜取或加T利用评价工具。18.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并 能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 改进措施。18.综合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学情分析,为促进学 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依
13、据。19.尝试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测验、练习等工作,提 高评价工作效率。19.引导学生利用评价工具开展自评与互评,做好时程性和丝结性评价C20.尝试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提供支持。20.利用技术手段持续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 的关键信息,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 牛综合素质评价樨供支持C学 习 与 发 展21理翻信息牯术对豹麻韦孱的作用.旦名主动运用信息牯太很耕白对思与妗孱的青识.22.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开展活动,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利用信自拉本与关东和同行使表并保持业务联系 依托学习同体 促进自身去业能长24 掌握去业开展所需的技本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环净下的自主学习能力u有效拳与佶息技心持车的校木研修,实现学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