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钦州市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66174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广西钦州市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2022学年广西钦州市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广西钦州市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西钦州市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前须知.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3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 .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以下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宝玉见黛玉心中不快,便

2、抚慰道:“贤兄新得一书,你我一并研习,不知可好? ”B.卑职路经此地,不知贵地风俗,冒昧打搅,还望各位多有担待。C.贵公司开展前景不错,给我的薪酬也很高,那我就屈就了。D.有缘与您相识,深感荣幸。蒙惠书并赐大著,更让我无比感激。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到审美与文艺创造上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和各家各派思想的产生 开展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考察中华美学精神时,也要充分注意各家各派尤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作 用。而论及儒家思想的美学影响,核心的一点就是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中华美常精神一向与善和真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从善的角度来看

3、,儒家把“仁者爱人”看作最高的善。仁与 礼分不开,礼也不能脱离仁。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即高开了任,礼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孔子所说的 “爱人”,又不仅仅是爱自己,而是把爱己与爱人高度统一起来,“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已所不欲,勿 施于人”。这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一种真诚博大的人道精神。培育和发扬这种精神,和儒家所说的“治国平天下”、 以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民本主义有密切相联,最终目的在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而又爱好和平的国家。因此, 这种精神又与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分不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说的美,不能脱离以上所说的与最高的善相关的“仁”。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

4、 要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使它符合“仁”的要求,直至如孔子所说的,使每一个人都以行“仁”为最大快乐。这也就 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说的广义上的艺术一“乐所担负的最重要的任务。这里所说的“乐”,不只指音乐(声乐和器 乐),还包含诗(歌词)和舞,舞又同舞者的动作节奏和舞者的服装及其花纹色彩有关。所以,古代的“乐”实际是一 种综合性的艺术,它的表演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愉快,但目的又不仅仅在于引起审美愉快,而是要通过这种愉快去感发 人们的“仁”心。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乐何”,即离开了 “仁”,“乐”就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可言。荀子也曾说 过,“乐”的作用是为了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孔子和荀子都指出了

5、“乐”的美和以“仁”为本的善 的实现分不开。而这种善的实现就是要使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和谐共生,所以广义的艺术“乐”的美必须是“和”的。希望担任什么官职。B.张逸坚持原那么,受到称赞。在开封府任职时,有僧人请求减免田地赋税,张逸坚持原那么不予许可,皇帝高度肯定了他 奉公守法的行为。C.张逸明察案情,审理有方。他熟悉蜀地民风,有地方官吏杀了人却诬陷他人,张逸安排杀人者看守被冤者,借以观察 二人的神情。D.张逸关心民生,救助百姓。蜀地发生旱灾时,他让人们修筑堤坝拦截江水来灌溉农田,又向朝廷请求把杀牛者全部释 放回家恢复生产。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逸对曰:“母老在家,愿得近乡

6、一幕职官,归奉甘旨足矣。”(2)囚始敢言,而守者果服,立诛,蜀人以为神。5 .张逸再次被皇帝召见时提出了什么要求?皇帝为何又容许了他的请求?请简要说明。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宋荤,字牧仲,河南商丘人,权子。顺治四年,牵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列管?。逾岁,试授通判。康熙三年, 授湖广黄州通判,以芈住去,十六年,授理落院院判,迁型帮员外郎,榷赣关,还迁郎中。二十二年,授直枣通永道。 二十六年,迁山东按察使。再迁江苏市政使,察司库亏三十六万有奇,牵揭报督抚,责前布政使刘鼎、章钦文分偿。 户部采铜铸钱定值斤六分五厘荤以江苏不产钢采自他省值昂过半煤巡抚田雯疏请停采下部以改视各关例斤一钱。二

7、十 七年,擢江西巡抚。湖广叛卒夏逢龙为乱,征江西兵赴剿,次九江,挟饷缺几哗变。荤行次彭泽,闻报,撤发湖口库 帑先行粮,兵乃进。至南昌受事,旧栽督标兵李美玉、袁大相纠三千余人,谋劫仓库,应逢龙以叛。荤洞知之,捕得 美玉、大相,众恂恂,奉令即斩以枸,谕众受煽惑者皆贷不问,众乃定,江西采竹木,饶州供紫竹,南康、九江供檀、 楠诸木,通省派供猫竹,名虽官捅,实为民累,牵疏请动支正帑采买。三十一年,调江苏巡抚。苏州滨海各县遇飓, 上元、六合诸县发山水,淮,扬,徐属县河溢。疏请视被灾轻重,竭减如倒,发江宁、风阳仓储米麦散赈。别疏请除 太湖傍坍地赋额,户部以地逾千亩,令详察,肇再疏上陈,上特丸之。荤在江苏,三

8、遗上南巡,嘉荤居官安静,迭蒙 赏费,以牵年逾七十,书“福”“寿”字以赐,四十四年,擢吏部尚书,四十七年,以者乞罢,濒行,赐以诗。五十三年,诣京师祝圣寿,加太子少师,夏踢以诗,还里,卒,年八十,赐祭葬。(节选自清史稿列传六十一)1.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部采铜铸钱/定值斤六分五厘/苹以江苏不产/铜采自他省/值昂过半牒/巡抚田雯/疏请停采/下都议改视各关例 /斤一钱/B.部采铜铸钱/定值斤六分五厘/牵以江苏不产铜/采自他省/值昂过半/牒巡抚田雯/疏请停采/下部议/改视各关例/ 斤一钱/C.部采铜铸钱/定值斤六分五厘/牵以江苏不产铜/采自他省值昂过半/牒巡抚/田雯疏请停采

9、/下部议/改视各关例/斤一钱/D.部采铜铸钱/定值斤六分五厦/牵以江苏不产/铜采自他省/值昂过半牒/巡抚田雯疏请停采/下部议/改视各荧 例/斤一钱/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侍卫,古代官名,清代选拔各族勋戚子弟及武进士担任,又在其中特选御前侍卫。B.母忧,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遇母亲去世一般停职守丧三年,期间不婚娶不赴宴。C.刑部,主管刑罚,最高官员为刑部尚书,在清代与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D.直隶,即直接隶属,清入关不久成立直隶省,包括今北京郊区、河北、天津等地。3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宋辈少年出仕,官运亨通。

10、他十四岁时以大臣儿子的身份入仕,先后任黄州通判、理藩院判、刑部员外郎、山东 按察使等,在吏部尚书任上退休。B.宋举为官清正,严惩腐败。他担任江苏布政使之时,发现官库亏损了三十六万多,于是他将此情况上报总督巡抚, 责令以前的布政使归还亏损的钱财。C.宋荤平定叛乱,坚决果断。他任江西巡抚时,湖广叛卒夏逢龙旧部李美玉、袁大相纠集三千多人,响应叛乱,宋 举杀掉他们示众,很快稳定了局势。D.宋牵致绩卓著,屡次受赏。他年老退职后,皇帝两次以诗赏赐,被加封为太子少师,去世后,皇帝在祭葬上予以 赏赐,可见皇帝对他十分赏识。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举行次彭泽,闻报,檄发湖口库帑充行粮,兵乃

11、进。(2)疏请视被灾轻重,蠲减如例,发江宁、风阳仓储米麦散赈。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 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一流浪地球“我一直认为,在这座城市里,我是个局外人,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可是现在,我亲眼看到了,就知道不管我 愿意不愿意,我属于这里了。这场疫灾关系到我们所有人。”阿尔贝加缪(鼠疫“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能在大海里独居无论是谁死了,都是我的一局部在死去,因为我是人类一员。” 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堂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 迅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

12、考和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 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 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 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A项,贤兄:一般指对对

13、方的敬称,句中应改用“愚兄”。B项,卑职:专指对上级的自称,语境中看不出上下级关系,所以用在句中不得体。C项,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意思是委屈迁就,用在句中的“我”,不得体。D项:惠书:称对方来信的敬词。运用得体。应选D。【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 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2、1. AB2. D【解析】1 .此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

14、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 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己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此题要求选择“下 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B项,把“爱人”放到了超过“爱己”的位置说法不当,原文的表述是: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仅仅是爱自己, 而是把爱己与爱人高度统一起来。即孔子是把爱人与爱己高度统一的,没有分高下。C项,表述太绝对,离开了 “仁”就无法存在的说法不当。音乐(声乐和器乐)、诗(歌词)和舞是客观存在,原文 强调它们属于“乐”,“乐”的目的是为了到达“仁”。D项,曲解文意,到达“尽善”,“仁”就完

15、满实现的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到达“尽善”,只是“仁”完满实现的 重要条件之一。应选A。2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 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照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 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 及错误的地方。此题要求选择“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曲解文意,“第二段重点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的表述不正确。原文第二段开始虽然提到“中华美 常精神一向与善和真的问题

16、密切联系在一起“,但没有展开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而只是从“善”的 角度阐发儒家“仁”的精神。应选.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 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 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 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拟、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 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

17、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拟时,掌握一 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此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项,曲解文意,选项“乐”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时,“善就在其中”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尽美就是要把 善表现在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的感性形式中,使乐的歌唱、演奏及与之不能别离的舞蹈,听起来、看起来都 有一种极为鲜明光辉美丽的节奏与文采”。应选D。【点睛】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技巧: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 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

18、括,我们都必须首先 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 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3、1. DB2. B【解析】1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 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此题中,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不可或缺:形容非常重要。根据“篇章”的语境,应选用“浓墨重彩”。发祥地: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发源地:指开始发生的地方。文中的语境是亚洲文明,故应选“发祥 地”。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水乳交

19、融: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文中语 境是亚洲多种文明“互学互鉴”,故应选“相得益彰”。“吸取”和“汲取”都有吸收采取的意思,但“汲取”多 用于书面语。应选D。2 .此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 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此题属于选填衔接句,纵观前文语境,主要是讲亚洲文明,所以但凡提及亚洲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作用,都应该放在后面,这就遵循了由主及 次,由小及大的逻辑顺序,据此,可排除CD两项。AB两项区别在后半句,细心比拟,虽然表达的意思一样,但A项 后半句“亚洲文明使得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姿”主语与前文的话题主语“

20、亚洲文明”重复,显得累赘,排除A项。应选B。3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 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此题,原句语病有二:一是“面临着风险剧增”句式杂糅;二是“矛盾扩大”搭配不当。只有B项消除了这两处语病。应选B。【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 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 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

21、造 成前后内容重复。4、C【解析】此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应对此类为题,考生平时要多积累,积累时要先理解再识记,并且要及时梳理,使分散的、 凌乱的知识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显示出较为清晰的脉络。高考对文学常识考查的基本要求为: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品。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在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属于中国的,要掌握其所处的时代、 代表作品、作品体裁及作品的有关内容;属于外国的,要掌握其国别,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相关内容。所谓文学 体裁,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作品体裁所说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此外,还要对古代有关诗、

22、词、曲、的 文体特点,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典小说的不同名称和特点,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的不同特点等有明确的了解。 C项,“广西边地人情”错误,边城是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帽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 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应选C。【点睛】应对此类题目,我们要:1.注重积累。文学常识的积累应当课内、外结合,以课内为主。要尽可能多读作品,让作家 作品变成鲜活可感的具体形象。高考文学常识题多在人们熟知的作家作品和文学题材的范围内取材,且大局部与课本 内容相关,但是往往在命题角度上变化出新,因此,以课本相关知识为重点,善于比拟辨析是正确答题的关键。2.及 时梳理

23、。平时积累的知识可能是分散的、凌乱的,及时梳理,那么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显示出较为清晰的脉络,这样会 便于识记。3.先理解后识记。我们在学习文学常识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并力求准确无误,切不可模棱两可, 感觉到的东西并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准确的记住它。5、1. D2.本诗颈联以柳遇春风,比喻民逢明君,暗寓皇恩浩荡如春风。表现了当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一派太平盛世的 景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柳”以乐景反衬出戍边士卒离家征战的痛苦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 点,几

24、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 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中D项,“给人清新婉丽之感”表述错误。本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气象博大,给读者以高华雄整的美感。应选D。1 .此题以比拟阅读的形式,来考查意象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分别根据诗歌的内容,来 分析意象的含义和作用,最后得出答案。本诗中,颈联“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写景兼抒情。梅花飘落,柳叶新发,正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 皑皑“白雪”,阵阵冷香,青青柔条,丝丝暖馨,形成一派春回大地

25、的景象。春,即使万象更新又给人以希望。柳遇好 风,比喻民逢明君,暗寓皇恩浩荡如春风。表现了当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而“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柳”,是在戍边士卒离家征战时候的环境描写,作者以乐景反衬出戍边士卒离家征 战的痛苦之情。6、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 怒而飞 其翼假设垂天之云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天高地迥 觉宇 宙之无穷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 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翼、迥、芙

26、、蓉。【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 “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 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 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 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 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7、1. C. C2 .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贫

27、困发生率降低,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为世界减贫 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国家为扶贫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完善的贫困治理机制,在具体实践中因地制宜,采用多元 扶贫方式。【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以下对材料 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二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 比对,做出判断。C项,“成正比”是错误的。由材料二图二可知,年龄在7080岁贫困户的数量为不到200户,而80以上的贫困户的 数量为40多户,所以贫困户的数量和年龄不成正比。应选C。1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

28、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 或“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此题“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 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C项,“北欧和西欧福利国家的贫困治理模式优于美国模式”是错误的。由原文“欧洲模式虽然从制度上最大程度地 发挥了兜底作用,但背负巨大的福利负担,形成了福利陷阱”可知,虽然北欧和西欧能最大程度上从制度上发挥兜底 作用,但也存在这自己的问题,所以北欧和西欧与美国的模式相比各有利弊,不能说哪种模式更好。应选C。2 .此题考查学生重要信息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提干

29、要求“我国的扶贫实践取得了哪些巨大的 成绩?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材料说明,然后筛选材料中的有关内容,然后对筛选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由材料一 “精 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筌 国832个贫困县有436个摘帽,全国12.8万个贫困村有10.2万个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 雷斯公开表示:中国在对待扶贫事业上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它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样的成绩不是开玩笑 的”可知,中国在精准扶贫中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比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区域性整体贫 困明显缓解。由材料

30、三“在精准扶贫实践的过程中,各地因地因人因需,采用多元化扶贫方式,形成了大量可借鉴的 模式”可知,中国的精准扶贫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各地因地因人因需,采用多元化扶贫方式。由材 料一 “在扶贫政策方面,创新使用政府行政主导、干部驻村等方式;在贫困治理机制方面,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考核 评估体系”可知,中国的精准扶贫在政策和贫困治理机制方面都为别的国家提供了借鉴的模式。8、1. BC2. B【解析】1 .此题考查筛选并理解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 述的差异。A项,“不能将”错。说法太绝对,原文第一自然段是说“不能很好地”。C项,

31、“摒弃”错。属曲解文意,传统的传播方式虽然有自己的劣势,但还不能完全“摒弃”。此外,“传统文化可 视化传播的关键意义所在”错。原文没有这种说法,属无中生有。D项,“永久性地保存文物实体”错,属混淆概念。原文第四自然段说“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 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这种说法与“保存文物实体”是有区别的,“文物实体”不等于“文物三维图形和模 型数据”。应选B。2 .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 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三个并列角

32、度”错。第二至四段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三者不是“并列”关系。 应选C。3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 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异。B项,“借此可以的冲击”错,属曲解文意。通过第二自然段可知,借助新技术将文化理念具象化是为了扩大我国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并非“抵御世界各国文化思想”。应选B。【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 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比照,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 所

33、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 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那么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拟,比拟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 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那么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拟,选出错误或 者最恰当的一项。9、1. B.军马出生在北方广阔的大草原,自从出生后,它总喜欢在草原上奔驰。应征入伍后,它奔驰于硝烟弥浸的战场,立下了汉马功劳。离开军营后,它虽有了崭新而优越的生活环境,却一度失去了奔驰的机会,也因此而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到达山村后,在哨声、穿军装的铁道兵、修筑铁

34、路的炸药的轰鸣声的激发下,它逐渐恢复了精神与血性,最终又奔 驰起来。2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一夜风云散,幻了时空”两句的意思是战争已离我们远去,时空流转,新 的生活开始了。这两句话承上起下。承接上文军马在战场上几经风云、血雨腥风,引起下文战争结束,军马从此离开军营,开始另 一种生活。暗示了军马在失去了习惯了的战场、失去了驰骋的机会、不再有用武之地、自身价值难以表达的失落。(流露出作者 对军马失去了习惯了的战场、失去了驰骋的机会、不再有用武之地、自身价值难以表达的一种怜惜之情。)【解析】1 .此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

35、物形象、物象 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此题“对小说相 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 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后因王君精心喂养,军马重新焕发了生机”错误,原文中说“军马的膘儿仍没有大的起色。还是越来越瘦, 毛发渐稀,整天嘶嘶地鸣叫不休。王君也有些着急了”。应选B。2 .此题考查把握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将句子放在文段里分析,看整个文段甚至整篇文章要表达的是 什么意思,然后再具体分析句子。解答此题,首先对题干关键

36、信息“奔驰几乎成了它永恒的宿命”中的重点词语进行 理解,可将“奔驰”与“宿命”联系起来;然后仔细阅读小说,准确划分军马生命的几个阶段,军马生命的几个阶段可依次概括为出生在北方广阔的大草原、应 征人伍后、离开军营后、到达山村后。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阐述,例如,离开军营后,它一度失去了奔驰的机会; 到达山村后,它逐渐恢复了精神与血性,最终又奔驰起来。3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此题“结合小说简要分析暗淡了 刀光剑影远上子鼓角铮鸣。一夜风云散,变幻了时空两句有何作用”。解答此题,可结合题干要求,分别从情节结构 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其作用。首先找到这两句话

37、,看它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再结合上下语境进行具体分析。即这两句话处 在小说第四段,情节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再结合小说内容具体答出承接了什么、开启了什么。“一夜风云散, 变幻了时空”具有推动情节开展的作用,且结合小说内容不难看出,随着战争的结束,军马有了崭新而优越的生活环 境,可它却越来越瘦,毛发渐稀,整天嘶嘶地鸣叫不休。内容上,下文主要讲的是军马失去了战场,失去了奔驰的机 会,而这两句话正是为其做了铺垫,从而流露出作者对军马的一种怜惜之情。最后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句子的意思,即 可得答案。10、 1. BD2. D(1)张逸回答说:“我母亲年老在家,希望得到靠近家乡的一个幕僚职位,能回去用美食

38、奉养母亲就满足了。”(2) 囚犯这才敢说真话,看守的人果然认了罪,张逸立刻处死凶犯,蜀地人把他看作神人。3. 张逸希望做一个京官。皇帝容许了他的请求主要是因为皇帝一向看重谢泌,而张逸又是谢泌推荐的人,张逸先 前以有才能闻名。【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 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 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句中,“时王嗣宗留守西京”,“时”表 时间的状语,用在句首,排除AD; “既至县”,“县”

39、是“至”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C。应选B。句子翻译:张逸任长水知县,当时王嗣宗留守西京,对他很好。等到张逸调任青神县,穷得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王嗣 宗借给他半年俸禄让他治办行装。到青神县以后,他兴办学校,教授学生。总之,“仁”的完满实现既是一种散高的道德境界,同时又能通过艺术的表现而成为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两者 既有区别,又完全能统一在一起。正因为这样,孔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乐”的创造既要“尽善”,又要“尽美”。“尽 善”就是要使“乐”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任何不符合善的东西,“尽美”就是要把善表现在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的 感性形式中,使“乐”的歌唱、演奏及与之不能别离的舞蹈,听起来、看起来都有一种

40、极为鲜明光辉美丽的节奏与文 采,就如孔子盛赞古代与尧治国的伟大业绩相连的“乐”那样,“焕乎,其有文章”。摘编自刘纲纪成于“尽善尽美”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中华美学精神中,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儒家思想起了重要作用。B.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爱人”放到了超过“爱己”的位置。C.音乐(声乐和器乐)、诗(歌词)和舞都属于“乐”的内容,离开了 “仁”就无法存在。D. “乐”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任何不符合善的东西,也就是到达“尽善”,“仁”就完满实现。2 .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一段阐释了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传

41、统文化,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关系。B.第二段重点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进而把人道精神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C.第三段中以“乐”为例,论述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D.文章先提出话题,再从“仁”和“乐”来论述,得出中华美学精神成于尽善尽美的结论。3 .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儒家思想的道德境界和审美理念对中华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是超过其他各家学派的。B.作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仁者爱人”是一种博大的人道精神,与“治国平天下”有联系。C.儒家思想中的“仁”要到达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还需要通过“乐”这类艺术来表现。D. “尽善尽美”是“乐”所追

42、求的境界,“乐”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时,“善”就在其中。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璀璨的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开展史上书写了 的篇章,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亚洲文明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宗教、哲学、文学、绘画、戏剧、音乐等多领域都取得卓越的文明成果,( )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 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人口的亚洲,汇聚了 40多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众多古老文明在亚洲这片土地 上,在共生并进中创造了多元文明互学互鉴的范例。与之相反,当今,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 主义抬头的风险剧增,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日益扩大。这让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并呼吁:人类

43、需从亚洲文明中 智慧,美人之美、美美与共。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浓墨重彩发源地水乳交融吸取B.不可或缺发祥地相得益彰吸取.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 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拟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D项,“两宋三百多年的国都”说法错误。“两宋”即北宋、南宋,南宋定都临安。应选D。2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的能力。D项,“全部释放”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张逸是将杀牛活命的饥民与盗杀者区别开来,是请求将饥民释放回家。 应选D。3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

44、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 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 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愿”,希望;“奉”,奉养;“甘旨”,美食。第二句得分点:“始”,才;“果”,果然;“立”,立刻。4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张逸再次被皇帝召见时提出 了什么要求?皇帝为何又容许了他的请求?请简要说明。然后回到文章中去,带着问题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结构,圈 定答题区间,注意首位段落,往往是重点内容

45、,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注意分条作答。第一问,张逸再次被皇帝召见 时说“愿得京官”,于是“特改大理寺丞”,可见张逸希望做一个京官。第二问,皇帝容许了他的请求,结合“有能 名”“知州谢泌将荐逸”可知,张逸先前以有才能闻名,又是谢泌推荐的人,结合“真宗问所欲何官” “帝又固问之” 可知,皇帝一向看重谢泌。所以皇帝容许了他的请求。【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那么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存,保存一些 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

46、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 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 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 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译文:张逸,字大隐,郑州荥阳人。他考中了进士,低位高就担任了秘书省校书郎。后任寰州邓城县知县,以才能出众闻 名。知州谢泌打算推荐张逸,先摆设几案,把推荐的奏章放在案上,望着朝廷的方向拜了又拜说:老臣我为朝廷选到了 一个好官。”然后才呈上奏章推荐张逸。后来真宗召见张逸征询建议,问张逸想要担任什么官职,张逸回答说:“我母 亲年

47、老在家,希望得到靠近家乡的一个幕僚职位,能回去用美食奉养母亲就满足了。”朝廷任命他做澧州观察推官。几 天后,他因母亲去世辞去官职。服丧期满,真宗再次召见他征询建议,又坚持问他想做什么官,他回答说:“希望做一个 京官。”朝廷特地改任他为大理寺丞。皇帝一向看重谢泌,之所以两次召见询问张逸,是因为谢泌推荐他。张逸任长水 知县,当时王嗣宗留守西京,对他很好。等到张逸调任青神县,穷得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王嗣宗借给他半年俸禄让他 治办行装。到青神县以后,他兴办学校,教授学生。后来当地人陈希亮、杨异相继考中进士,张逸将他们的居地改称“桂 枝里”。张逸两次调职做了太常博士、尉氏知县。被提拔担任监察御史,提点益

48、州路的刑狱事务,做开封府判官。出使 契丹,做两浙转运使。转任陕西,还未赴任,又被徒转河东,过了几个月,又被徒转陕西。以龙图阁待制的身份担任梓州。 屡次升迁做了尚书兵部郎中,任开封府尹。有个僧人请求由皇帝直接下令免除田地赋税,张逸坚持原那么不容许。仁宗 说:“官员能如此守法,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张逸又说:“不久前才有不允许妇女干政的禁令,近来出现了妇女谒 见的情况,希望能让有关部门纠察劾正。”仁宗同意了。他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担任益州知州。张逸总共四次到蜀地任 职,熟悉那里的民风。华阳县掌管车马的官吏杀了人,却诬陷一位过路人,县中官吏接受了贿赂,案子已经审定。张逸特 意让杀人者看守囚犯。他说:“囚犯满脸冤气,看守的人心虚气短,是不是看守的人杀了人呢?”囚犯这才敢说真话,看守 的人果然认了罪,张逸立刻处死凶犯,荀地人把他看作神人。恰逢这年大旱,张逸让人们修筑堤坝拦截江水,灌溉农田, 又拿出公家积蓄的粮食减价卖出赈济百姓当初,百姓因饥饿多有人杀耕牛吃肉,因之获罪的人都发配关中。张逸上奏 章说:“百姓杀牛来救活将要死的性命,与偷盗杀牛情形不同。可是如果不禁止杀牛,又会荒废农事。今年稍稍有点丰 收,请求将他们一律释放回来,恢复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