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历史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历史试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历史试卷(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考古发现,哈尔滨附近的一处遗址里有几百块骨器,兽骨上多有砸击痕迹;遗址内还有炭屑。 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早可追溯至()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夏朝D.商朝2 .武王克殷以前,周族已开始分封。周公东征胜利后,在更广阔的被征服地域内,分封了他们的亲属子弟,使得西周王朝终于摆脱了 “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的困境。这说明分封制A.维护了贵族利益B.拓展了西周疆域C.巩固了西周政权D
2、.增强了地方实力3 .周代的农田一般都有疆界和沟湖。尚书梓材所说“为厥疆吠”,即修筑田界,开挖水沟。据 此可推知,西周()A.农业产量可观B.实行井田制度C.青铜农具使用广D.农业生产规模大4 .商鞅变法使秦国出现了 “与国民以产业自有,听民占田,世为永业,务使地尽为田,田皆日的 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商鞅变法A.废除了井田制B.实行什伍连坐制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普遍推行郡县制5 .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还呼吁统治者要“救民于水火之中”“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 说明孟子在治国方面主张A.开展生产B.实行仁政C.休养生息D.教化社会6 .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是
3、守、令。同时,郡县都设一个尉,把军权别离 出去;还设一个监,主管监察。这样郡县的力量被限制在一个范围内。秦朝这一做法旨在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C协调官员矛盾D.控制地方官员7 .汉书.朱博传记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这说明御史大夫A.执掌监察职能B.主要牵制相权C.实 百官之长D.处理全国政事8 .下表所示为两汉时期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在公卿中所占的比例。表中变化说明西汉前期西汉中期西汉后期东汉2. 7%15. 7%32. 3%30. 3%A.汉代重视对官吏的选拔B.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完善C.官员执政能力日益提升D.儒学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东观汉记载:“光武
4、闵伤前代权臣太盛,外戚.与政,上浊明主,下危臣子,后族阴、郭之 家不过九卿.亲属荣位不能及许、史、王氏(指名门望族)之半耳。”可见,光武帝由前代兴衰得 出的教训是A.警惕母族亲属干政B.完善君主专制体制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D.削弱地方豪强特权.唐朝张怀璀在书断中说:“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二蔡伦工之。”北宋陈楣在负 暄野录中说:“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这两那么记载证实了A.汉初书写材料是竹木简B.蔡伦对造纸术进行改进C.造纸术最早由东汉创造D.造纸术创造有政府支持.东晋时期,北方南下人口避开沿江膏腴之地,逐空荒而居,不与当地土著发生经济利益冲突, 而且多向江南的岗埠地区开展,
5、种植麦、菽。由此可见,人口迁移A.加剧了江南的人地矛盾B.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C.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D.有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9 .中国经济史专家全汉昇先生称:“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以后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其强调的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A.造就了唐宋帝国的空前繁荣B.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加快了隋朝的统一进程10 .以下图反映的是唐朝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唐朝()增减与社会环境相关C.安史之乱后经济濒临崩溃D.皇位争夺抑制了人口增长11 .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
6、央。安史之乱 以后,土地的所有权,连同经营、管理、分配的权力,全部落入地方长官的手里,出现了 “将士无 战守之劳,有耕市之利”的状况。这些变化()A.直接导致唐王朝灭亡B.说明唐朝经济空前繁荣C.为藩镇割据埋下了祸根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12 .唐代科举除设明经、进士等常举科目外,还设置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临时性的制举科目,包括 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这说明唐代A. 土族阶层开始衰落B.科举取土具有随意性C.平民政治地位提高D.官吏选拔具有多元性1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 按制度规定,
7、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一户部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工部C.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户部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工部17.两税法规定“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以下图记述了该法实行后出现的状况。这说明两税法的 实行赠友五首内容出处少壮被何人,种花荒苑外。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卖花者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苦辛稻田小懒耘。相携作游手,皆道求金银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实翁贾客乐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导致了农业经济的衰退C.促进了商品经济开展D.解除了农民的封建赋役18.南北朝是家训文化盛行之始。北齐的颜之推创作的颜氏家训共7卷20篇,分修身
8、、治家、 处世、为学4局部,被后人称为家训之祖。家训文本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并不多,至北宋开始大量 增加。这一过程说明()A.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家教影响深远B.儒家伦理成为唯一的社会行为指南C.印刷术促使古代家训文化发生质变D.我国古代血缘宗法制度开始形成19.唐代诗人元棋为白(居易)诗作序:“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馆骤)墙壁之上无不书, 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这反映出,唐朝后期A.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导B.社会等级差异日渐消失C.现实主义文学广受欢迎D.儒学正统地位严重动摇20 .北魏末年,贾思勰在其所著农书齐民要术序中说
9、,“探据经传,爱及歌谣(农谚),询 之老成(老农),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酿(酱醋),资生之业,靡不毕书”。据此可知, 该著述A.提高了农学理论水平B.有利于小农经济开展C.摒弃了传统农本思想D.反映了民族交融趋热第n卷(非选择题共4。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共 40 分。).21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 公元前770年,也就是西周灭亡的次年,周平王在东都洛邑即位,此后进入东周。东 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以后即战国时期。东迁后的周王室仅能控制洛邑梁周围几百里的 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春秋时期的
10、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 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 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 “百家争鸣”局面。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 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陆玉林还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之 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当历史使命。笔者认为,“儒道墨 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也可以说是终极关怀,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 乱世,不同的仅仅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摘自王兴周重建社会秩
11、序的先秦思想(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 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为重建社会秩序”,儒家、法家 提出的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22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 战国末年,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泰国的崛起是制度的 胜利。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山理谷,直通之”史记还记载: “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河南地”,“发诸尝逾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 象郡、南十四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秦朝仅经历“两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灭亡了。摘编
12、自陈忠海从另一个角度看秦朝的统一与速亡材料二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克 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 “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 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 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统一的原因,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造就“盛世”的相关政治制度。(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
13、合所学知识,分析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23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 北魏建国伊始,统治者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高压政策。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 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魏书咸阳王禧传曾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 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新高潮。摘编自左颖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研究材料二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那么抚之,叛那么讨之“,也就是各少数民族只要不 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唐太 宗还举汉武帝的例子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
14、 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尽管这是唐太宗的自我欣赏,但它所反映的事实大体不错。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的目的以及为此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说明唐太宗民族政策中“抚之”“讨之”的表现。(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10ACBAB BAD AB 11-20 BCBCD BCACB(1)变化:政治领域:周王室衰微,诸侯兼并战争不断;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士阶 层的崛起;经济领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开展;井田制开始瓦解;思想领域:贵族垄断 文化教育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出现“百家争鸣”局面。(2)主
15、张及后世影响:儒家主张实行仁政;汉武帝尊崇儒术,自此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法家 主张依法治国;秦朝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21. (1)原因:人民渴望统一;秦国地理位置优越;商鞅变法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王嬴 政的励精图治;等等。措施: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 等。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上,击退匈奴,修长城;征服南方越族地区。(2)制度:中外朝制;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制。(3)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22. (1)目:汉化以巩固统治。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话;改汉姓;着汉服;与汉族通婚。(2)表现:大败东突厥后,委派突厥贵族管辖其地;征服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唐蕃和亲。(3)认识: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开展;我国古代的民族交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