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与反思(共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与反思(共3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象出版社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食物中的营养 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史婷婷 郑州市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凸显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本套教材的重要特点,本单元要重点指导和训练学生“能组成小组,做好观察、实验的准备”的计划与组织能力。食物中的营养一课,通过研究食物中的营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认识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通过协商和讨论引导学生自行分组,并概括出分成小组、推选组长、作好分工的方法。2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编写体现“以
2、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安全健康的人文关怀。学生对“吃”是熟悉的,体验是丰富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科学饮食、营养搭配全面合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学生并不多。3学情分析社会上儿童食品种类丰富、花样繁多、色彩艳丽,其中有不少是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和营养要求的,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成长。选取这一话题,就是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关注学生的饮食状况。四个活动标题联系紧密、步步深入,引领儿童逐步探究我们吃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物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我们应该怎样合理搭配食物,这些问题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做好实验准备,培养学生的分组、分工能力。2
3、、通过研究食物中的营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认识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3、通过学生实验环节,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实验常规教育。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课堂上通过汇报、交流来检测目标1的达成。2、针对目标2主要采用论述性评价和交流性评价,课堂上通过食物分类表的展示来检测目标2的达成。3、针对目标1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在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检测目标3的达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提问与猜想(3分钟) 活动一(3分钟)1、 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板书课题)2、 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营养素
4、? 激思导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环节二实验“研究食物中的营养”(10分钟)活动一1、 看完蛋白质录像后回答两个问题:蛋白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板书 蛋白质)2、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活动二1、 糖类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糖类的食物有哪些?活动三1、脂肪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哪些?(板书 脂肪)活动四1、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食物有哪些?(板书 维生素 矿物质 水)通过网络、图书、音像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并整理制作演示文稿。利用演示文稿介绍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主要作用和研究方法。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生动地
5、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很感兴趣,成为更加主动,自主的学习者。(评价目标二)环节三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15分钟)1 怎样用实验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呢?出示文字、图片: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花生米,观察现象。2 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我们常用碘酒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把碘酒瓶倒过来在塑料杯里滴一滴,看看是什么颜色?再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注意:瓶口不要接触到食物,要轻拿轻放,用后要把碘酒瓶及时加盖旋紧防止翻倒。)出示文字、图片:在淀粉、馒头、马铃薯等中分别滴一滴碘酒,观察现象?3 我们还可以怎样知道食物中含有其他营养成分呢?(看食物包装上的标签)4 动画演示:实验辨别小麦种
6、子中的营养成分。5 蛋白质燃烧时还会产生难闻的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课后用蜡烛烧头发、指甲,闻闻发出的气味。(注意安全、小心烫伤)通过集体评价“食物分类表”, 使学生了解食物的基本种类。(评价目标三)环节四按照不同的营养成分将食物分类(10分钟)活动一1 将食物图片上的食物按照不同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类。能干的同学还可以补充其他食物名称。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瘦肉、奶、蛋、鱼、豆制品、坚果富含糖类的食物:米、麦、玉米、高粱、甘薯、果汁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水的食物:食盐、水、蔬菜、水果富含脂肪的食物:植物油、动物油、肥肉、蛋黄、巧克力、花生2 思考: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多种
7、营养成分?举例说明。 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评价目标三) 环节五拓展延伸(2分钟)请同学们课外继续查找关于食物的科学知识,还会获得更大的收获。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评价目标二)板书设计:附:板书设计 2、食物中的营养 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 【教学反思】食物中的营养是让学生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
8、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会通过实验等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是用知识生活而不是用习惯生活,本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个体生命的和谐成长。这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准备对应的营养成分录像、图片或实际例子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使“死”的知识活过来,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本、收集资料、实验、交流
9、等进行自主学习。辅以必要的讲解,从而完成本课的学习。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上完这节课,感想颇多。饮食时注意均衡营养,学生在生活中并不太熟悉,学完了知识后,学生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原来食物营养也有那么多的科学知识呀!”课后,我除了对本课教学环节,学生活动安排进行反思之外,最多的还是对如何让生活走进科学课堂的反思。科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传授科学知识和训练科学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科
10、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科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课材料和实验材料准备的都很充分,因而这节课内容很充实。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全部讲到位。此外,能将书中复杂难懂的含义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例如将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比做砖块对房子的作用,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不足之处是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这首先是课程改革的功劳,其次是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变了,学生有了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然而,科学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在学生汇报交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良的听讲习惯和低下的倾听能力,实在是令人担忧。我们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而“认真倾听”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时,我们的课堂上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思考的情形。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专心-专注-专业